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章江南之春—&m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此,北魏派出了號稱百萬的軍隊,實際上至少也有其半數,也就是五十萬大軍;而另一方面,梁這邊則只有二十萬軍隊,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來作戰才行。而這時在韋睿之下擔任副將職務的,乃是曹景宗這名人物。

這個人是非常有趣的人,如果可以的話,我真想將之列人百名的名單中,他從少年的時代即是位使弓的名人,這是發生在他某次在與友人一同前往獰獵時的故事。那時的江南應當是棲息着許多山鹿,而在獰獵時發現了鹿羣正打算要殺的時候,鹿羣突然驅奔而來,和我方的馬羣混在一起,因此如果隨便亂的話,就會到我方的馬。正在到頭痛的時候,曹景宗接連地放出了箭矢,一一地將鹿倒,因而留下了這則使弓名人的逸事。不過,也由於這時的曹景宗曾説過他是能夠區分鹿和馬,稍有着自大的小缺點,因此我只有深可惜地將之刪除了。

這個人還有在喝醉後在武帝面前吵嚷的記錄,還有一次也是,當武帝召集文人要展開作詩大會時,他要求要讓自己加人,文人們使問道:你會作詩嗎?他就當場作了一首不錯的詩,把大家都吃了一驚。另一方面,他非常喜好女,在屋子裏集結了數百名的美女,説此乃人生樂事,確實是個非常有趣的男子。

不過,這個曹景宗倒是非常尊敬韋睿,不管韋睿説什麼他都聽從,而二十萬的梁軍在得到智將和勇將後,就能夠如驅使手足般地充分行動了。

在戰場上,不遜於赤壁之戰的戰鬥依次發生。有的時候,北魏軍在淮河的兩岸築成了巨大的陣營,再將它們以兩條巨大的長橋連結,而在一個風暴烈的子裏,卻因受到梁軍誓死的攻擊而燒燬。

又有的時候,在一夜之間竟於北魏軍的面前出現了梁軍堅固的陣地,不由得讓北魏軍吃驚地大呼“神也!”這也是相當有名的故事。這句話應該怎麼來解釋呢…大概就是“無法置信”的覺吧?如果用英語來説“oh!mycod!”的覺可能更為貼切。

總之,在戰之末,北魏軍敗退了,那是因為總司令官逃走的緣故,而為了要庇護總司令官,楊大眼也沒辦法再有什麼作為。如果在此時,北魏獲勝的話,那麼北魏就可以統一天下。而由於此戰役的勝利,梁也因此能夠穩固地盤,其後就向了其發展期。

在楊大眼部份,於其死後還曾發生了了不起的逸話。前面曾經説過楊大眼有位女將軍子潘氏,這個潘氏乃是十分奔放的女,甚至還擁有另外的愛人。這在當時也是十分不好的事情,甚至可以因此而命其自殺。其後,楊大眼準備再婚時,她已經有三個兒子。而當後過門之後,後又生了一個兒子,於是,在楊大眼死後,兩位子的兒子便形成了對立,這是非常常見的情況。

楊大眼的長男——也就是女將軍潘氏的長男,他名叫楊華。這個人和母親長得很像,十足是個美少年,在父親死時才十七歲。當時北魏的朝廷是由皇太后專政,光是這樣也就算了,她還非常喜歡美少年,因此就看上了楊華,準備他就範。然而楊華非常不願意,再加上後想要把前的孩子除去,讓自己所生的兒子來繼承家業,於是楊華在父親的葬禮之後,就和兩位弟弟一同挑着父親的屍體準備亡命到梁去。

這時候,後——或者可説是繼母——大驚而跳入河中,楊華的弟弟雖以箭之,然楊華説不管怎樣,畢竟還是母親,因而加以阻擋。於是他們便挑着父親的遺體渡過了長江。

這個楊華後來一直出仕於梁,只不過死的時候帶有點悲劇的彩。他是在有名的侯景之亂時,被卷人其中而死的。

好了,不要再説這些有的沒的了。這時的韋睿尚且健在,不過,他有沒有與楊華相會過,那就不知道了。

在楊大眼死後,由於北魏皇太后的專橫,政局十分混亂,在經過大混亂之後,就分裂為兩個,一個是東魏,另一個則是西魏。

先將西魏放着不談,而相對的東魏後來則為北齊所取代。

在進入了北齊的時代後,第四十五位的斛律光和第四十六位的蘭陵王終於可以出場了。

北齊王朝可以説是從高歡這個人物開始的,這個人乃是東魏的宰相。

這個高歡在死時,繼承其位置的乃是長男高澄。而在高澄要繼承之際,由於聽聞了繼承者竟是這個孺子,因此一個名為侯景的人就起而謀反。這時高澄以巧妙的方法平定了叛亂,侯景失敗之後,就渡過長江逃往梁。後來,他在梁又引起了叛亂。這部份可以參照個人所著的《長江落賦》,就可以瞭解其來龍去脈。

這個高澄雖然是非常有才能的人,可惜他有酒亂的致命缺陷,只要一喝酒就會變了個人,而十分殘忍暴。在高澄的時代,東魏王朝依然持續着,而這個高澄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出任了東魏的宰相。比較誇張的是,他竟然以宰相的身份毆打東魏皇帝。後來,高澄遭到暗殺,繼任的乃是其弟高洋。

這個高洋也有一些逸話。在他少年的時候,父親高歡曾經故意打了一個很難解的繩結要他試着解開,而高洋就無言地拔劍將其切成兩斷。這個應該是亞力山大大帝之哥魯迪斯繩結的故事,大概是亞力山大的傳説在經過數百年傳至中國之後,高歡也想讓他的兒子試試看的情形吧!

高洋這個人——雖然他的兄長高澄是個優秀的政治家——乃是個勇敢的武將,最後就篡奪了東魏而開始了北齊王朝。不過,就算他武藝高強,還是跟兄長一樣有着喝酒亂病,甚至比兄長更嚴重。高澄還只是會打人而已,而高洋卻是拿劍砍人,是個相當麻煩的人物。在酒醒之後,雖然他又會臉發青地後悔自己所做的事,但卻沒有因此而戒酒,算是破滅型的人格。

而高澄的兒子,在父親被暗殺時還十分年幼,這個人就是蘭陵王。

這個蘭陵王,除了是個美男子外,聽説連聲音都很好聽,這點在正史上也有記載。此外,他還是位軍事天才。有一次,他前往援助遭到包圍的己方城池,並突破了敵人的包圍網。當他站在城門前大叫開門時,城內的人認為這可能是敵方的計略,己方的人怎麼可能來到這種地方而不肯將門打開。這時蘭陵王就將頭盔下,以真面目示人。位於城門之上的兵士一見是蘭陵王方才開門將其人。這時北齊的兵士們還特別為了誇讚其勇猛而做了“蘭陵王入陣樂”這首歌曲,載歌載舞地歡他。

在戲劇中,蘭陵王因為自己的面孔太美麗,因而到嫌惡,於是就有他後來覆上面具把自己的面孔隱藏起來的説法。而這點在傳入了本之後,也就成了能劇的形式而傳下來。

關於蘭陵王的小説,在本也曾出版過不少,不過,卻沒有以之為主角的歷史小説。大體來説,都是留下了因自己的面孔太美麗而覆上面具把面孔藏起來的説法,而被使用於有美少年出場的小説中。

在此,和蘭陵王一同支撐着北齊的,乃是斛律光。

他的姓為斛律,名為光。是十分罕見的姓氏,這是因為他本來就是西北的異民族出身。這個人無論是擔任宰相或是將軍都非常優秀的人,同時還是使弓箭的名人。在年輕時,他曾看見比人還大的怪鳥從雲間飛過,而以一箭就把它下,因而有着“落鳥都督”之稱。

前面説過蘭陵王和斛律光一同支撐着北齊,當時北齊的軍隊非常強大,無論在何處作戰都獲得勝利。像是從北方大舉來襲的突厥等騎馬遊牧民族,就完全被其打敗。

而這兩人最後也同樣地為北齊最後的皇帝所妒,正巧當時從敵國傳來了謠言。於是,蘭陵王遭到毒殺,而斛律光亦被殺害——甚至斛律光全族遭到殺害。本來由兩支支柱支撐的東西!在將兩支柱子都斬斷之後,如同赤般的北齊就被北周所滅。這時北周的皇帝雖為敵人,也不免為他們到惋惜,還曾嘆息道:如果這兩人還健在的話,就算是我們也是無法佔領北齊的首都吧!

剛才曾經説過東魏後來被北齊所取代,而西魏則是變成了北周。

建立北周這個國家的——正確地來説,建立的人是他的兒子——是一個叫做宇文泰的人。這個人姓宇文、名泰,所以也是北方的異民族。

這個叫做宇文泰的人,雖然只是建立了地方政權,但還是可稱為與曹或是劉裕等匹敵的英雄。這個人的容貌在正史上有記載:耳大、手長過膝,與《三國志》中的劉備相似。不過其真實就難以得知了。

在他的部下中也有許多的人才,像是於謹、李弼、田弘、韋叔裕等都是名將。

田弘是個在一生中負傷百處以上的驍勇善戰之人,就在前一陣子,中國大陸與本所組成的共同調查隊發掘到他的墓地。從墳墓中還發現了羅馬的硬幣,可知當時的北周經由絲路與西方世界的情形。至於韋叔裕這個人則不光是作戰,還於情報戰與謀略,曾放出許多的細作(間諜)至北齊獲取其國內情報。在北齊放出關於斛律光之言的也是這個人。

當時,雖説是南北朝,但就像三國志再現般是屬於三國鼎立的狀態;北為北齊、西為北周,而南方這時梁已經滅亡,取而代之的是陳。

在這三國之中,政治最優的乃是北周。北齊皇帝代代均為會喝酒亂的殺人狂,而在陳這一邊,實行的則是非常軟弱的政治。被稱為陳後主的人,只會溺於美女、酒、以及詩文之中,對於國政則幾乎是完全不顧的。結果,北周首先就滅亡了北齊,而支配大概了天下的四分之三。不久後,北周又為隋所篡奪。

隋文帝,也就是叫做楊堅的這個人——在這時已經進人了《隋唐演義》的世界——本來乃是北周的重臣。在發動政變後取得了國家。

接下來只要把剩下的陳加以合併的話,天下就將再度成為統一的狀態了。這時,非常難以信賴的陳國,卻出現了一個獨自努力的第四十七位名將蕭摩訶。

這個人在南北朝的南朝中,可説是最厲害的人!他年輕的時候就被稱為關羽再世,而有一次當別人問到聽説你是關羽再世是真的還是假的時,他竟默默地一個人突擊進敵陣,在與敵將單挑後獲得勝利回來,真的是非常厲害。只可惜由於國勢衰弱,實在也莫可奈何,再加上又被文弱的君主所疏遠,因而也無從支撐國家大局。就這樣,在到了西曆五八九年時,隋動員了百萬大軍,準備一舉統一天下。

到了這個時候,蕭摩訶也無心再努力下去,最後陳就因此而滅亡了。

關於陳滅亡時的情景,在《隋唐演義》中有詳細的記載。那時陳後主,亦即最後的皇帝,抱着兩名美女三人一同藏在井中,當上頭要填石將之封閉時,才慌忙大叫這裏有人。隋的兵士們將之拉出,一拉之下卻發現異常地重,才看到原來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三人一起。就在這不是很雄壯的情景下,陳遭到了滅亡,而天下也因此而統一。

蕭摩訶由於武將的名聲而被認同,後來就成了文帝最小兒子漢王的家臣。經過十多年之後,當漢王發動叛亂時,蕭摩訶就以首謀者之一的名義遭到處刑。如果他死於陳滅亡之際的話,那他肯定會是一位忠臣,只可惜他卻死在不正確的時間和地點,真是個相當倒黴的人。

而就這樣,正式進入了《隋唐演義》的世界。

在南北朝時代,當然也還有其他的勇將,只是由於身處分裂之時代,如在一邊的國家發動謀反失敗的話,就可能會遭到肅清,最後也只有逃到另一個國家去。因而在這個時期,有不少人會來來去去,如果把這些人的故事全都收錄的話,那最後一定會變得難以收拾,所以在此我只介紹一個王琳。

這個人本是梁的將軍,而當梁滅亡之時,他遵奉在北朝當人質的皇族,持續為梁之再興而作戰。結果,他被代梁而起的陳軍所敗,並因此而被殺。由於他對朝廷忠實,又得兵士們的信望,因此在他死時,有許多的人都替他到惋惜。

劉裕:紀元後三五六~四二二年。南朝宋武帝(高祖)。於紀元後四二o~四二二年時在位。雖為有許多軍人出身的劉氏一族,惟因出生於貧窮之家而成為無賴之徒。三九九年時因討伐孫恩之亂而嶄頭角,四一o年時還曾出兵山東。此外,也曾制壓四川,還在四一六年進行征伐洛陽等,是個八面活躍的人物,因而地位逐漸上升。四一九年時殺了東晉安帝自立為宋,亦即劉宋之建國。教科書上則以土斷而有名。

——《宋書》卷一~三《武帝紀》陶淵明:名潛。紀元後三六五年~四二七年。潯陽芝桑(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出身。武將陶侃的曾孫。陶潛雖為名字,但一般陶淵明這個名字較常見,曾有懷疑其是否為純粹漢族之説法。在孫恩之亂時也曾活躍,但還是以詩人身份擁有極高的名氣。就如同其代表作“歸去來辭”一般,以氣品高沽、察社會的文學作品而出名。

——《晉書》卷九十四《陶潛傳》、《南史》卷七十五《陶潛傳》檀道濟:?~紀元後四三六年。高平金鄉(今山東省金鄉縣)出身。出仕於南朝宋。在三國西晉以後的魏晉南北朝時代中,屬於看着東晉衰亡時期的人。當時北魏登場於華北一帶,而江南則因劉裕篡東晉即帝位而建國宋。跟隨着劉裕的檀道濟,在宋建國以前即立下不少武勳,當劉裕北伐時也大為活躍,因此在建國時就被封為永縣公。以後則累進至於司空,在此之間還有幾度的力戰。其武力在當時可與關羽、張飛相提並論,只不過,由於身擁經百戰磨練的多數心腹,加上子孫也才氣煥發之故,招致到文帝的猜疑,最後為其所殺。

——《宋書》卷四十三《檀道濟傳》、《南史》卷十五《檀道濟傳》蕭衍:紀元後四六四~五四九年。南朝梁武帝(高祖)。紀元後五o二~五四九年間在位。蘭陵(今山東省)出身。先祖為南齊一族,本身也被任命為雍州刺史,以知賢的身份置於齊中央。因南齊東昏候之暗愚,以及聽聞兄長遭殺害的消息後自立,即位成為梁的第一位皇帝。由於希望能有名君之名而實行寬容政治,不過,也因其姿勢之低而導致了諸候橫暴,晚年因信任北方而來的侯泉而招致混亂,最後被幽閉而死。

——《梁書》卷一~三《武帝紀》、《南史》卷六、七《梁紀》韋睿:紀元後四四二~五二o年。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出身。聽説為漢之丞相韋賢的子孫,也是南朝貴族名門。自紀元後四六五年被登用為雍州主簿以來,出仕於宋、齊、梁等南朝三代,在粱代雖與不斷進而來的北魏相戰,惟因其大破中山王元英之大軍於邵陽洲(今安徽省鳳縣)而出名。因此功而受命為永昌侯。

——《梁書》卷十二《韋睿傳》、《南史》卷五十八《韋睿傳》楊大眼:?~紀元後五一八年。武都(今甘肅省鎮原縣)出身。自祖父以來即出仕北魏。北魏並不是漢族王朝,而是自北方南下之鮮卑族所建立的王朝,甚至內部也組合了不少的異民族。因此,説是鮮卑的北魏,倒不如應該想為是由鮮卑族為主所指導的王朝。楊大眼仕孝文帝、宣武帝,以平東將軍、荊州刺史的身份在淮南與梁作戰,由於一破再破其軍,因此讓梁之兵卒民眾甚為恐慌,只要説到“楊大眼來了”甚至連哭泣的小孩都會止住。他親愛部下,與於騎、被稱為潘將軍的子潘氏一同在戰場上疾驅,也十分有名。

——《魏書》卷七十三《楊大眼傳》、《北史》卷三十七《楊大眼傳》斛律光:紀元後五一二~五七二年。與楊大眼同為服屬於北魏之異民族出身,高車丁零族人。高車是個就如字面一般使用大的車輪而得名的地方,父親乃為現在山西省大同附近的部族之長,由於幫助高歡建立北齊,因而出仕。再因擊退北周接連而來之攻擊有功而當上左丞相。女兒還成為後主的皇后,勢力逐漸增大。到不安的後主雖然後來將其殺死,但這卻也成了北齊滅亡的關鍵。

——《北齊書》卷十七《斛律光傳》、《北史》卷五十四《斛律光傳》蘭陵王:姓名為高長恭。?~紀元後五七三年。北齊皇族、文襄帝第四子。除擁有美麗的容貌外,也相當勇猛。在武成帝、後主之下也曾參加戰鬥而立功。特別是在北周攻擊洛陽之時,於邙山戰中率領五百騎的部下二度突人敵陣,在到達洛陽城時,也因為己方不知曉之故,就下頭盔顯示出其面目而入城。北齊兵士還曾為了誇讚其勇猛而做了“蘭陵王入陣樂”的歌曲,這背曲子後來被編人唐代的傲樂中,更被傳人本,而以雅樂之姿伴上舞蹈。只不過在《通典》中,將其美麗的面容隱藏而上戰場作戰的説法應非事實。其勇猛後來受到後主所疑,遂賜毒命其自殺而亡。

——《北齊書》卷一一《蘭陵武王孝瓘傳》、《北史》卷五十二《文襄諸子傳》宇文泰:紀元後五o五~五五六年。北周文帝(太祖)。武川鎮(今內蒙武川縣)出身。先祖為在遼西宇文部族之長,在中國內部混亂之際出仕於諸地方王朝,最終進入北魏蓄積力量。當時配置於邊境武川鎮的武人集團,對北魏的漢化政策有所不滿,此雖深繫着北魏後來的滅亡,但他則在此嶄頭角而成為後來北魏分裂後之西魏宰相。在軍事和政治上均創下相當的,奠定了北周的基礎。在其子宇文覺即帝位後,諡其為太祖文皇帝。

——《北史》卷九《周本紀九》、《周書》卷一《文帝紀》蕭摩訶:紀元後五三二~六o四年。蘭陵(位今山東省)出身。南朝陳武將,生來勇猛。在梁武帝末年的侯景之亂後出仕侯安都而隨其展開徵討。五七三年時則跟隨將軍吳明徹討伐北齊,後來也與北周作戰,雖以敗北告終,但卻可説是完美地率兵歸國。他也努力於國內的安定上,對後主即位時所起的國內動亂鎮壓有功,故升至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之位,女兒更成為皇后。可惜後來後主並未重用蕭摩訶,陳就滅亡了。陳滅亡後仕隋累進,最後在六o四年因跟隨漢王楊諒發動叛亂而被殺。

——《南史》卷六十七《蕭摩訶傳》、《隋書》卷三十一《蕭摩訶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