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最後通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藍茵科技公司的“新世界”網絡遊戲的內部測試活動漸入尾聲,首先有所反應的,是韓國三星公司,李健熙似乎無時無刻不再關注着遊戲的測試活動,這並不是説他非常看重這個強大的遊戲平台確切的“登陸”韓國的時間,而是因為他知道,只要這款“新世界”遊戲的內部測試活動一結束,那我必定要想辦法撬開北美市場的大門,而等到那個時候,離藍茵和三星“啃掉”索尼彩電業務的子也就不會太遠了。
確實,李健熙計算的很對,我不可能一直等到“新世界”網絡遊戲的內部測試活動結束才開始對索尼有所動作,這樣的話,“新世界”網絡遊戲邁向市場的腳步仍舊是“姍姍來遲”的。
要知道,現在什麼都可以商量,唯獨在“新世界”網絡遊戲的正式上市的期上,沒有再延後的餘地了,玩家們的熱情是建立在對藍茵科技公司的信任之上的,如果藍茵在“新世界”網絡遊戲的上市
期上打擊了玩家們的熱情,這種後果的嚴重
我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正因為如此,不過是我,還有韓國三星公司的總裁李健熙,似乎所有的人都隱隱到藍茵向索尼攤牌的
子已經變得越來越近了。
事實上,藍茵科技公司和韓國三星公司合資成立的“藍星電視公司”,已經通過收購和別的方式,掌握了索尼彩電事業一部分的股份,可以説,索尼已經逃不掉了,我們唯一到有所顧及的地方就是,索尼,或者説還有着索尼的多方力量,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不過,讓我到有些奇怪的是,現在索尼彩電企業的股價已經下跌的不成樣子了,可是並沒有聽説過有那些公司對索尼的彩電業務有興趣的。估計可能是因為他們自知即使拿下了這些彩電企業,也沒有與藍茵科技公司繼續對抗的實力從而放棄了這種選擇吧。
甚至連索尼似乎都對自己的彩電業務信心不足,除了裁員縮減規模將因為股價下跌而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之外,索尼並沒有什麼其他的動作。
難道,索尼會破釜沉舟?她會自己將彩電業務撕碎掉,不留給藍茵任何的好處嗎?
儘管索尼看起來做的絕,但是我對此倒是毫不在意,索尼一定在這種形勢下以為藍茵和三星不會放過自己的彩電業務,索尼決定毀掉這些,不讓藍茵撈到什麼好處,只可惜這種做法並不能讓我
到心疼,頂多也只是讓李健熙有些鬱悶而已。
俗話説“先禮後兵”,我也不想看到藍茵科技公司給外界的形象老是“盛氣凌人”一般的,於是便讓林桑約見索尼的高層,願意和他們談一談。
沒想到此舉不但遭到了李健熙的抗議,索尼方面也是言辭簡單的拒絕了我的一番好意。
李健熙的抗議我是早就料到的,這種抗議無關痛癢,無非是因為李健熙覺得如果藍茵和索尼達成合作意向的話那三星全盤的計劃都會泡湯而已,對於他的牢騷我一言不發,李健熙也沒有什麼辦法。倒是索尼的態度,依舊那樣強硬,拒絕了我願意和他們會談的好意,也就是等同於拒絕了在現在這種時候讓出北美遊戲市場的可能。
由於現在索尼方面的事情還沒有擺平,當初我和比爾蓋茨所達成的那種默契——比如説我答應他如果藍茵科技公司獲得北美市場網絡遊戲的市場,那我保證藍茵科技公司的“新世界”網絡遊戲平台不會對微軟的遊戲產業構成致命的威脅,另外,藍茵的“igme”系列遊戲主機,還可以和微軟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
在沒有得到具體的實惠之前,比爾蓋茨自然而然的像北美那些左右着遊戲市場的娛樂巨頭們一樣保持着中立。不過我也不指望他們會幫到我,只要在關鍵的時候不給我暗地裏下“黑手”就行。
據林桑從微軟反饋回來的信息來看,微軟的態度並不會發生什麼轉變,何況現在索尼的處境大家已經是心照不宣了。
就這樣,從四面八方彙集而來的信息表明,不論是從外部環境還是從內部因素來看,向索尼攤牌的時機已經成了。在和李健熙進行了一次會談之後,我們開始了最後階段的籌劃。沒有廣告的藍茵科技公司突然宣佈對旗下的“igme”系列遊戲主機的老款進行降價讓利活動,同時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帶視頻轉換壓制一體化功能的新款遊戲主機,也是以優惠價登陸全球市場,與此同時的,韓國三星電子也宣佈將其旗下的一款
晶顯示器的價格進行調整,這款主
的
晶顯示器價格的調整直接帶低了全球顯示器與彩電的銷售價格,這對索尼來説無異於雪上加霜。
腹背再次同時受敵,北美仍在坐觀其變,就在人們還沒來得及做出諸如“藍茵和三星要攤牌”之類預言的時候,一則消息已經在刺着人們的眼球了。
藍茵科技公司和三星公司突然宣佈了對索尼公司旗下的全球彩電業務的股權併購案,並且在中國、韓國、本同時啓動了一系列相關的法律和經濟程序。
果不其然的,看似一直平靜的索尼早就有所準備,馬上就和藍茵科技公司以及三星公司陷入了一場“談判大戰”之中,而本政府顯然也是“幫裏不幫外”,各種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不管是在法律、經濟領域,甚至是將這個小小的經濟事件誇張到了國家安全的地步,他們都在趾高氣揚的和藍茵科技公司對峙着。
我早就料到這會是一場並不輕鬆的決戰,不過藍茵卻是非常有把握的。因為藍茵科技公司和三星公司走的完全是正當的法律途徑,索尼就算要玩什麼花樣,估計也玩不了多久了。
這筆龐大的股權易初期預算的是二十億美元,由藍茵科技公司和韓國三星公司共同承擔。
但是,就是在這個股權易的金額上,卻突然殺出了一匹黑馬——
本三菱株式會社,這個名字聽起來似乎有些籠統,不過三菱確實是一個橫跨重工、電子、能源、金融,等等領域的國際
集團,所以看見它從半路突然殺出來的時候確實讓人有些微微的驚訝。
但是,當我看到三菱剛一現身就擠進了索尼股權易的競價程序的時候,我就知道它要幹什麼了。
果然,三菱的加入讓原本毫無懸念的股票競購活動變得有些波瀾了起來,它就像一劑強心針一樣,將原本疲軟不砍的股價競購指數用勁向上猛推了一把,現在看起來已經不是可以用二十億美元就擺平的了。
“三菱怎麼突然冒出來了?”李健熙在電話裏彷彿百思不得其解一樣的問我道。
“難道三菱想趁着這個時候揀個現成的便宜?”
“彆着急,先看看再説。”我一點也不上火的對李健熙説道。
“可是競價金額一直在漲啊,我們原本的計劃似乎行不通了。”
“沒關係,讓它去折騰吧。”我喝了一口水,説道。
“好吧,如果你有了什麼決定,一定要在第一時間通知我。”李健熙拿我不急不慢的態度也沒什麼輒可想,只好這樣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