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七伏魔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易筋經為少林自古以來至高無上的內功心法,妙奪造化,巧通陰陽,內力運轉之時如九霄天水,威怒而不可擋。這等雄渾內力,包羅萬象,純正深厚,足以容納萬般異端,令其化為己用。故而人稱“易筋如搬山,可融九天水,化魔降外道,正氣驚神鬼。”正因這易筋經可融合自身諸般內力,化解心魔,令其互相促進,壓制衝突,天清和尚便以此為本,創出一門歹毒武功,反其道而行之,以易筋經取旁人內力,融入自身,增長功力。他急功近利,不想花功夫降服別派內力,遂一心獵殺落江湖的少林武僧,汲取他們內力。
然則物有兩面,可正可,玄秦在九江鎮上聽無浮説起天清殺人叛師之事,他對易筋經諸般用途知在心,當時便猜到這天清圖謀,故而堅持隨歸燕然一同外出。他帶歸燕然去萬獸堂,挑釁獅鷲五老,一來是為了獲悉天清下落,二來便是為了耗盡歸燕然內力。隨後他找到天清,自稱少林弟子,令天清心生殺念,動手襲擊,輕易制住兩人,率先自然會取歸燕然的易筋經內勁。
歸燕然雖練過易筋經,但他體內仍有玄夜伏魔功、隱仙三峯功守護,玄夜伏魔功與易筋經一一正,本質截然不同,但功效卻十分相近。易筋經平和,鎮守本元,渡化外魔,若修習者貪多,修習其餘厲害內力,易筋經便將其馴服,令其不得作亂。而伏魔功霸道,無論何種內力,它皆會想方設法,奪其魄。佔其軀,去其質,留其實,將其噬之後,融入玄夜伏魔功之中,再也找不到原先內力的半點痕跡。
在靖海王孤島上時。歸燕然體內易筋經與伏魔功起了衝突,令他走火入魔,本來兩者相鬥,不死不休,非要歸燕然喪命不可。然而張君寶出手相助,種下隱仙三峯功,至此三足鼎立,互相制衡,誰也奈何不了誰。如今天清意圖奪取歸燕然功力。兩人僵持,玄夜伏魔的內力突然發難,學着天清模樣,反而將他的易筋經內力食了過來,下手之時異常狡猾,奇變百出,令天清措手不及,防範失據。終於落得功力盡失的下場。
其中道理,歸燕然並未想通。卻隱然到體內僅剩下玄夜伏魔功的內力,易筋經的底卻已然不見。而那隱仙三峯功與玄夜伏魔功相安無事,互不干擾,歸燕然則難以察覺了。
他愣了許久,問道:“玄秦兄,咱們該如何處置此人?”玄秦問道:“天清。如實招來。”這句話簡潔明瞭,卻有些沒頭沒腦,又回覆原先的老樣子。
天清睜開眼,神情虛弱,但眼神卻清醒。他嘆道:“你們…。你們到底是什麼人?”玄秦道:“前來審你之人。”天清嘆道:“審我,審我,你們殺了我吧。我…。我…。”想起自己辛苦一世,犯下累累罪行,到頭來卻圖謀成空,不淚如雨下。他內力一去,心智反而清醒起來,回思自己往昔所作所為,羞愧至極,悔恨不已,恨不得立即死了,想要自盡,但卻連一小指頭都提不起來。
歸燕然急忙道:“你為何要動手襲擊咱倆?為什麼要收少林和尚的內力?你可知少林寺為何要驅逐武僧,傳武道?”他本懷疑這和尚與造成江南武林浩劫的叛徒有關,但此刻卻覺得自己猜得不對。
天清朝歸燕然望了一眼,忽然説道:“你練有易筋經,半點不假,你也是少林寺的弟子,如今你得了我的內力,正好替我報仇,去殺了那沛庭道人,積冰道人,還有…還有鹿角法王,替無宿師叔復仇,替咱們少林伸冤。”他語氣興奮起來,眼神狂熱,又稍稍打起了神。
歸燕然朝玄秦望去,見他無意開口,也不知是否關切,只能點頭道:“你説吧,把原委告訴我,我如明白前因後果,或能幫的上忙。”天清閉上眼睛,下清淚,但也沒力氣擦去,歸燕然用袖管替他擦淚,天清心生動,良復歸,想起多年來自己飽受恐懼憎恨折磨,心中積鬱,恨不得將一切全説出來。
他説道:“你們既然能找到我,準是受少林和尚委託了?”歸燕然道:“是你師父無浮禪師讓咱們找你。”天清道:“是了,我當年鬼心竅,倒行逆施,竟動手殺害了我兩位師兄,又險些害死了師父。可偏偏那時走火,雙足癱瘓,只能落跑。我這麼做,並非出於私心,而是…而是不得已而為之。
我本是少林寺中年輕有為的僧人,天字輩中,以我武功最高,放眼少林,也唯有無宿師叔功夫能勝過我。我敬重無宿師叔,當他是佛祖一般的人物。他生豪邁,我也學着他大大咧咧。他愛結江湖朋友,我便雲遊天下、廣結善緣。他讓我習練易筋經,我便廢寢忘食的鑽研,終於練成了一身功夫。我功夫高了,對無浮師父也不大放在眼裏,唯獨對無宿師叔恭敬如初。
後來樊城被圍,德高望重的陸秀夫丞相大撒英雄帖,請天下英雄豪傑一同支援樊城。少林寺中起了爭議,分成兩派,一派説少林乃武林領袖,不能坐視不理。另一派説元帝待少林寺極有恩義,咱們不能背叛。兩派人爭吵不休,方丈大師也難以定奪。
寺中不少年輕僧人視我為領袖,唯我馬首是瞻。我當時一意贊同援宋,説道:‘咱們同為漢人,一身高明武藝,眼見同胞受難,正是用武之時。’那些老成持重的僧人都不贊同我。我望着無宿師叔,他也搖了搖頭。
我登時恨透了他,他對我如同父親一般,我也極為尊敬愛戴他,誰知他在民族大義面前,卻如此膽怯自私。當夜我便率領數百少林僧人下了山,一齊奔赴南方。
咱們走的時候極小心,生怕旁人發覺,打起架來,那可就麻煩了。誰知無宿師叔早有察覺,半路上攔住了我,嘆道:‘我隨你們去吧,但此去凶多吉少,丟了命,倒也罷了,希望別惹出什麼大禍來。’我大喜之下,便與他同行。他一路上向我講述為人處世的道理,暗示我此行太過魯莽,我雖然敬愛他,但也覺得他怎地變得如此婆婆媽媽?
後來我們在樊城前頭全軍覆沒。
韃子知道如何對付咱們這些武林人士,只要陣形緊密,防守嚴明,迫咱們各自為戰,咱們不穿鎧甲,不持盾牌,不用弓箭,無法與蒙古兵抗衡。無宿師叔冒死殺了韃子主帥,但局面更加糟糕,師叔先受圍攻,受了重傷,後來他…。他為了救我,被一位蒙面的韃子將領割掉了腦袋。我衝上去與那韃子拼命,拆了二十招,我被他一掌擊中背心,昏了過去。”歸燕然大驚,問道:“你功夫這般高,那人只用了二十招便將你制服?那人是什麼人?”天清搖頭道:“那人身法奇快,內力渾厚,招式卻平平無奇,我沒瞧出他的門派,除了無宿師叔之外,也沒見到過武功如此高強之人。”他頓了頓,又道:“我留得命,韃子並未殺死我。但我被到了一羣道士打扮的人手上,他們押着我上路,率領一大羣人,不知朝何處走去。他們把我關在籠子裏,受盡折磨。你們可知道,那籠子裏除了我之外,還有其餘什麼東西?”歸燕然聽他臉陰森,滿是懼意,忙道:“我不知道,前輩請説。”他敬佩天清捨命援宋,此刻便以前輩相稱,又對他此刻處境頗為憐憫。
天清慘笑起來,説道:“在籠子裏頭,滴溜溜的滾着十幾顆人頭,全都是少林和尚的。我只要一睜開眼,便看到我那些同門戰友,血淋淋的腦袋,瞪得滾圓的眼睛,還有…。還有腦袋裏鑽來鑽去的蛆蟲,那揮之不去的腐臭味兒。我害怕極了,只好強迫自己入睡,睡着之後,夢中也有無數人頭,有無宿師叔的,有那些師兄弟的,還有我自己的,光禿禿的腦袋。”歸燕然微微顫抖,心想:“難怪你會發瘋了,這等經歷,又有幾人能夠承受?”天清道:“我聽有一位道人説:‘少林寺居然膽敢派人援助宋朝,嘿嘿,如今可正中王爺下懷。王爺已經向皇上請了諭旨,要前往少林寺,逮捕那些作亂的少林和尚。咱們道教數十年前被這羣禿驢狠狠羞辱,如今正好找回場子。’另一道人説道:‘少林和尚數量極多,咱們這兩千多人,未必能佔什麼便宜。依我看,咱們到了山前,與少林和尚當面對質,要他們乖乖投降,才是道理。’前一位道人怒道:‘這些和尚膽敢反抗,那可就反了!朝廷定然派下大軍,將他們剿滅。’後一位道人有些為難,説道:‘皇上讓王爺自行處置,但絕不會派兵支援,眼下戰事不斷,皇上也不會有功夫來管咱們。’前一位道人猶豫起來,説道:‘咱們這兩千多人,以二敵一,未必能勝得過少林的‘護法羅漢大陣’,但咱們道教此刻英齊出,有全真教、龍虎山、金頂山、峨眉天的各路好手。要我説,咱們依照武林規矩,與少林比武,勝了他們之後,便進寺拿人,總要捉他七八十個和尚,給王爺出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