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三十九回秋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夜,月上中天,李靖匆匆來報信,卻是喜訊。

“唐王掉頭直奔長安。”李靖道:“長安城應當是能破了。”

“我看看。”尉遲恭接過信,裏面是李世民親筆寫給他們的,果不其然,唐軍與隋軍在河東展開了長達將近一個月的拉鋸戰。裴寂力勸李淵先平隋軍大將屈突通,雙方僵持不下,最後在李世民一再堅持下,李淵打開了呂仲明留下的錦囊。

一切都在呂仲明的預料之中,錦囊內只有八個字:瞞天過海,暗度陳倉。

錦囊留書促使李淵下了最後的決定,分兵繞過河東,直取長安。

“你怎麼知道唐軍會僵持?”尉遲恭問。

“猜的。”呂仲明笑笑道。

“他也不容易。”李靖唏噓道:“就怕走錯一步棋。”

“其實大可以不必這麼謹慎。”呂仲明道:“以現在的局勢而言,容錯率還是很高的。”呂仲明看着信出神,李世民在信件末尾提及局勢有變,襲擊長安是攸關生死的一戰,如果可能,務必放棄瓦崗這邊,回師來援。

“你的事辦完了麼?”尉遲恭問。

“還沒有。”呂仲明笑笑,答道:“我還沒想通,沒想通,就難以下戰書。”

“想通什麼?”李靖問道。

呂仲明摺好信,沉片刻,這些天裏的經歷,已經隱隱約約,對他有所啓發,生是什麼,死是什麼?尉遲恭手下無數兵馬,李世民、李密、王世充…動輒上萬人的戰,在許多人眼中只是一個數字,兩萬兵員,十萬兵員…可一旦到了戰場上,這些數字都化作了活生生的人。

每一個士兵,都是鮮活的生命,有着喜怒哀樂,就像他呂仲明一般,從小在父母的身邊長大,養大後,為了這樣或者那樣的理由去參軍,猶如蟻羣一般衝鋒陷陣,最終將命犧牲在沙場上。

“生死是什麼?”呂仲明問。

李靖有點意外,説:“這不是你們道家鑽研的事麼?”呂仲明嗯了聲,期待地看着李靖,李靖道:“在認識紅拂以前,生對我來説,是安置身心,認識紅拂,前往幷州之後,一生乃是尋找我自己的位置,不甘人下,在亂世中找尋一席之地。”呂仲明點點頭,正在這時,翟讓親自來了。

翟讓鎧甲未卸,滿身血氣,在廳堂內坐下,長嘆一聲。

呂仲明打量翟讓,他對這傢伙印象好不到哪裏去,畢竟也是他和李密那筆爛帳,才害得他們這麼狼狽,要不是尉遲恭能打,説不定兩人就有大麻煩了。尉遲恭去救他手下這麼多人,目地也是為了挖他的牆角,大家誰也別説誰狡猾。

“尉遲兄弟,我輕信李密,對不起你們。”翟讓沉聲道。

尉遲恭一聽便知翟讓已經都調查出來了,只是微微一笑,答道:“不礙事,傷已經好了。”翟讓倏然動手,兩手指居然是朝自己雙眼戳去,呂仲明與尉遲恭同時變,閃電般的瞬間出手,饒是如此,翟讓手指卻依舊戳中了一雙眼睛,呂仲明與尉遲恭合力,險些就拉不住。

“你瘋了!”呂仲明道。

尉遲恭驚魂猶定,幸虧及時拉住翟讓,尉遲恭憤怒道:“翟讓!如今大敵臨頭,你不去準備退兵,為你小弟的錯,還我一對招子有什麼用?!”翟讓雙目淚,紅腫,長嘆一聲。

呂仲明這下對他徹底改觀,已不再膈應他了,轉身去拿來尉遲恭用剩的藥膏,小聲道:“來,我給你上點藥。”

“李密益驕縱。”翟讓道:“但也因為他,瓦崗才有今之盛。我還記得當年剛認識他的那一天。”那時候李密猶如喪家之犬,楊玄兵敗如山倒,參與起義的兵員一夜間滿門抄斬,李密先逃到冀州,再逃到太行山以東,在村鎮中結識一名秀才,娶了個子,結果被人告發,不得不拋棄丈人一家,自己逃跑。

李密四叩無門,起義軍首領都不願接受這人,李密空有滿腹策略,卻投奔無門,最後來到滑縣,翟讓率軍搶糧歸來,見李密繫了繩子,懸在樹下預備上吊,便救下李密,將他帶了回寨中。

“我不懂爭天下。”翟讓嘆道:“也不想當皇帝,唯一的念頭,就是帶着弟兄們安守一方,有一口飯吃,這些時候,李密説洛口倉可取,我便帶着弟兄們去打,我只會打仗,也只能打仗。我把弟兄們帶上了這條路,卻不知該走向何處,李密想的越來越多,我總是跟不上他。”

“他的初衷是好的。”翟讓道:“我已撤去他兵權,令他閉門思過,尉遲將軍大度,若唐王問起,翟讓將一力承擔。”尉遲恭看着翟讓,不有些動容。

翟讓臉上有一道刀疤,j□j的手臂上滿是傷痕,可見確實是身先士卒,歷經連場大戰,尉遲恭嘆了口氣,説:“大當家想的,我都明白。”

“打仗很累。”尉遲恭給翟讓斟上酒,説:“殺人殺得手軟,有時候,只想安安穩穩,過過自己的小子。奈何這世道,你不殺人,別人就來殺你。”

“是啊。”翟讓端起那杯酒,一飲而盡,説:“來若有變數,我還想請尉遲將軍一件事。”尉遲恭眉微動,期待地看着翟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