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楊葭驚訝遇故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轉眼過去了兩,楊府眾人也都修整過來了,大夫人開始帶着楊茹和楊芊頻頻出門拜訪,第一
自是去孃家叔父家中拜見,楊葭等人雖不是大夫人生的,卻也喊魏家三老爺為叔外祖父的,都跟着一塊兒去了。
坐在馬車上時楊葭就問六郎:“我教你的話兒可記住了?在魏家不要多説話,跟在姐姐身邊。若是做到了,明上街你看中了什麼,姐姐都與你買。”六郎早就被
孃周媽媽囑咐過魏府與自家不同,魏家三老爺乃是開封府尹,乃是大大的官兒。比父親楊華的官要大得多。如今又聽楊葭的囑咐,忙重重點頭道:“八姐姐,我都記着了,哪兒也不去,就跟着你。”楊葭笑着摸了摸六郎的小鬏鬏,心中卻在暗暗回憶前世魏家之行的始末來,可惜時
隔得太過久遠了,她唯一能記得的便是魏七郎和十娘楊蕙在自己被確定要嫁給趙霖做繼室的三個月之後訂下親事,可是沒過多久,魏家、楊家便連連出事,魏家合族
放燕北,而自家便宜老爹卻幸運地只是連
降三級留用,老爹多少有些怪魏家“連累”自身,便打着不捨女兒受苦的名號,不顧大夫人的堅決反對將楊蕙和魏家的親事退掉…
雖説楊葭既然知道未來楊家會受到牽連,她卻從不曾想過去提醒楊華和大夫人。原因很簡單,就算楊家在未來的朝廷博弈之中只是小蝦米而已,就算被牽連也並沒有傷筋動骨,更不用説什麼命之憂了;其次則是就算她開口了,楊華相信嗎?大夫人相信嗎?他們只會以為自己中
了。再説了,楊家敗落了對她這個小小的庶女而言也許還是好事一樁呢,逃過了給趙霖做繼室的泥沼,也不必擔心被大夫人嫁給哪家權貴高門的庶子或者喪
的嫡子做繼室了。嫁一個出身普通的男人,老老實實地過着種田的小
子,再生兩個娃,這才是她這輩子的追求。
楊葭的設想當然是美好的,她知道卻想實現它,第一步就是不嫁給趙霖。然後還有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故而,她夜夜都祈求老天爺保佑楊芙能夠順利拿下趙霖來…
楊芊和楊葭、六郎坐在同一車中,她挑了下眉頭道:“八妹妹也太謹慎了些。母親既然讓我們跟着一道去魏家,便不會在面上表現出什麼的。”
“謹言慎行總是好事,我們本就是庶出的,魏家人心裏頭本就不喜我們,若是我們還沒有自知之明,只是坐實了庶出的就是上不了枱面的説法罷了。”楊葭淡淡地道。
楊芊咬着秀美紅垂下了眼,她比楊葭更在意自己是庶出這個事實,想起來京前生母劉姨娘的囑咐,要自己端莊大氣進退得宜,切不可讓人覺得小家子氣。想起這些
子時不時和楊茹拌嘴要強,她不
有些羞愧起來。
楊葭瞧楊芊的神情,暗暗一笑,不管怎麼説五姐這個姐姐還是不錯的,稍微提點一下也是應該的。
魏三老爺去了官署,在二門處來楊家的是魏三老夫人身邊的吳媽媽,她瞧見大夫人眼眶就紅了,“…這幾
老夫人就唸叨着您,今
可算盼到了,雖有二官人和二夫人在跟前伺候,但二夫人要管家,老夫人平
裏也沒個説話的人。如今您來了京裏,這就有個説話的人了。”神魂顛倒“不知嬸孃的身體可還好?當年我和官人離京的時候,就有太醫説嬸孃不能
心,如今也上了年紀,我就擔心嬸孃還
行兒孫的事兒拖垮了身子骨。”吳媽媽
動道:“老夫人身子骨還好,就是換季的時候會有些不舒服。”大夫人點了點頭,跟着吳媽媽進了魏三老夫人居住的正院。
魏三老爺的次子媳婦曹氏也了出來,大夫人知道嬸孃並不喜歡出身武將之家的次子媳婦,草草地和曹氏見了禮,快步進了三老夫人
常起居的東廂。倒是楊葭幾個忙和曹氏行禮,曹氏掃過了幾個女孩子和六郎,只對楊蕙親熱,打量了楊蕙一番才笑道:“幾年不見,十娘也快成大姑娘了,真是讓舅母瞧着歡喜。今
既然來了,可要多住幾
,你表姐表妹們可是盼着你來呢。”楊蕙笑着應了,雖然覺得曹氏忽視庶出的姐姐和堂姐有些尷尬,卻也不好説什麼,跟着曹氏進了東廂房。
三老夫人正拉着大夫人坐在南窗下的榻上説着話,神情中有着久別重逢的喜悦。三老夫人看大夫人和幾年前沒有太大的變化,心中熨帖,見曹氏帶着幾個女孩子進來了,不待她們行禮,就笑道:“都是好孩子。”又看向楊蕙道:“十娘,來叔外祖母身邊坐,當年你阿孃帶着你離京的時候還是個小丫頭,一轉眼就長成大姑娘了。”楊蕙忙坐到三老夫人身邊笑道:“雖然幾年不見,我也記得叔外祖母呢。看到外祖母您的氣好,十娘也高興呢。”三老夫人摟着楊蕙衝大夫人笑道:“十娘真是個惹人疼的孩子,今
就不要回去了,留下陪我幾
才成。”大夫人忙謙虛了兩句就應下了:“十娘是您的外孫女,您不嫌她話兒多,就讓她陪您今
。”説完又指着楊茹、楊芊、楊葭和六郎説了身份。
楊茹甜甜一笑,搶着道:“叔外祖母只疼十妹怎麼行呢?若是叔外祖母覺得無人陪着説話解悶,我也想留下陪叔外祖母呢。”三老夫人哈哈笑了出來,“真是個好孩子,也好,你就和十娘一道留下來陪我老婆子幾吧,我最喜歡你們這樣子小娘子呢。”楊茹傻眼了,她並不是真想留下來,只是説得好聽不想讓楊蕙搶了風頭去而已。三老夫人怎麼就答應了呢?她將為難的目光投向大夫人,大夫人卻當做沒有看見,笑眯眯地道:“也好,四娘你如今是姐妹裏頭最年長的,十娘有你在一起陪着我也放心。”真是個心
狹窄容不得人的丫頭,在魏家居然也想和十娘別苗頭!
瞧着楊茹悶悶地表情,楊葭差點悶笑出來,楊茹這不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嗎?明明之前還沒有這樣笨,怎麼到了汴京後變得越發笨了?魔寵三界,全能召喚師三老夫人也覺得好笑,只覺得楊家太夫人這些年太過安逸了,就楊四娘這樣的情,若是真送入宮中那只是害了她。她看了一眼垂頭靜默的楊芊,瞧着倒是個不錯的,又説了幾句閒話笑着打發了姐妹幾個和六郎去園子裏玩會兒,只留下大夫人一道説話。
姐妹四人和六郎忙答應了,被吳媽媽領着出了東廂往魏家的園子而去。
大夫人倒了一碗茶湯給了三老夫人,這才挨着她坐下。三老夫人抿喝了半碗茶湯長舒了一口氣後方道:“半個多月前收到你的書信後,你叔父和我就細細商量了一回,如今朝堂內外對太后娘娘和裴相公的非議極多,因為官家年過二十膝下尤空,而送女進宮只能解一時之憂。畢竟太后娘娘的年歲漸長而陛下卻風華正茂。按照你叔父的意思,是私底下向着陛下靠攏,可惜上頭還有裴相公看着…”大夫人心中一緊,“就算陛下一能完全掌政了也不會對裴相公如何吧?裴相公畢竟是先帝指定的太傅,教授陛下讀書多年,師生情分總是有的。”三老夫人瞥了侄女一眼搖頭道:“你呀,你難道忘記了前些年汴京城裏頭的
言?太后娘娘和裴相之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説不清楚,陛下卻是定知情的。加上這麼些年裏,太后一直壓着陛下,他無法拿太后娘娘如何,卻定會將氣都發作在裴相公及親信身上的。你叔父如今就是進也不得退也不得啊。所以我們的意思是,這次送女參選最好再斟酌一番,不要白白將女兒折在了宮裏頭。”大夫人有些茫然,難道真的就放棄送女進宮的打算?
“…我本來就有猶豫,可是兩位嫂子蘇氏和彭氏都説這是個好機會,我們家太夫人也是這番打算的,雖則可能被人説是獻女邀寵,若是能生下一男半女,卻是整個家族的幸事了。”
“我們家是身不得,你卻趕着往上湊。你若是還猶豫不決,就等你家官人怎麼説吧。他在外任官自有他的消息渠道,定比你知道得多。另外也可去打聽一下,若此次選妃是好事兒,怎麼滿汴京城裏就沒有多少高門權貴往上湊?”大夫人忙道:“嬸孃別生氣,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才推心置腹的。五娘是我名下的女兒她不參選倒也罷了,但是四娘只怕不成,我那弟妹還等着她攀上好親呢。再則前
裴相公夫人遣了身邊的朱媽媽去了我家,瞧過了幾個小娘子,還讓我明
帶着她們去相府作客。我此時推
不去,只怕就得罪了裴相公,只怕官人立時就要不好了,也不用想什麼選官了。”
“既然這樣,便帶着四娘去。我瞧着她雖是二房的嫡女,心卻及不上五娘和八娘兩個庶女,至於五娘,就説水土不服病倒了。馮氏也不好説什麼的。”大夫人心裏有點亂,臉上也
出了兩分,點頭應了。
魏家的園子修得極為緻,鑿池引水、疊石為山,兼之一花一草俱都是名貴至極,楊葭姐妹幾個和六郎瞧着
嘆連連。待得迴轉時已經是午膳之時,魏家的兩位小郎君和三位小娘子下了學也聚到了三老夫人的院子裏。一時間好不熱鬧。顛覆水滸之梁山我當家楊葭只是多看了下魏七郎,相貌極為
緻,笑容靦腆,時不時和楊蕙説兩句話。若是魏家不出事,他和十娘倒是不錯的一對,兩小無猜呀。
待到了酉時,楊家人告辭離開了魏家,楊葭笑看大夫人讓楊茹一起歸家,只留下楊蕙在魏家小住幾,她瞧着楊茹高興的樣子,心裏偷笑。不過瞧出大夫人有些不高興後,她便猜測大夫人和魏三老夫人是不是沒有談攏。
當晚,聽小桃説楊芊自大夫人的屋中回去後就稱病候,她心中驚奇不已,大夫人到底是做什麼打算呢?又很快就拋到了一邊,因次她還帶着六郎出府去玩,和丫頭們一道將東西都收拾好了,這才去探了楊芊一回,瞧着楊芊心事重重不想説話的樣子,她也沒有多呆,説了會子閒話就回了東廂房。
次正是五月初三,天氣極好,陽光燦爛,楊葭覺得空氣中都飄着艾葉的清香。她早就聽説端午節前後兩
街上的人最多了,自然得帶着不少的丫頭和家僕跟着,以免走失或者沒有人使喚。故而出門的時候呼啦啦一大堆人,個個都穿着自己最新的衣裳,比過年還要時還要高興幾分。
汴京城大,楊葭和六郎自是坐在馬車中的,不多時便上了汴京城中最熱鬧繁華的馬行街上,姐弟倆掀開簾子細看,只看見店鋪裏的人熙熙攘攘地,門前都擺着各的花卉,一些老字號的大鋪子門前還擺着牡丹、芍藥、棣棠、木香等名貴的花卉,更有賣花郎將各
花卉裝在竹籃裏一字鋪開,高聲唱着歌兒,倒也清奇動聽;也有老翁或者小娘子叫賣桃、柳、葵花、蒲葉和艾葉的…
並非只有現代人才知道做節假的生意呀!楊葭瞧着有趣,讓外頭跟着的家僕去買了五福樓的白團和粽子,其實比不得家中的用料實在,但是六郎反倒吃得更有味。
“八姐,我們下車走去大相國寺看百戲呀。”六郎瞧着街上的熱鬧景象實在坐不住了,搖着楊葭的胳膊道。
楊葭也覺得坐在馬車裏逛不盡興,便應了六郎下了馬車後讓家僕將馬車寄放在車馬行裏,牽着六郎這向着大相國寺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六郎瞧見賣餅的都站着不動,更不要説賣豆兒水、鹿梨漿、沉香水等喝的了,他的口水也滴答落了下來,讓楊葭都覺得好笑。
走走停停,等到寺橋附近時已經是一個是時辰之後了,正找間酒樓歇歇腳,卻瞧見對面一家藥鋪門前圍着兩圈人,還有爭吵聲和小兒的哭泣聲,她不由得站住了腳步,當看見人羣中被人指指點點責罵的少女的面容時,頓時呆住了,那少女居然是秦
娘!她懷中摟着的三四歲大的異常漂亮的孩童,應該就是她的弟弟,後來的汴京城一霸秦衙內了。
作者有話要説:想不出標題~~~~然後總算不卡啦,明天我一定早點更新,握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