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曲中有鬼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兄弟倆的打扮,很復古,一青一灰,兩身長袍。
兩人都坐着,一人手裏一把三絃,一人手裏一把二胡,至於到底誰是俞佐,誰是俞佑,誰都分不清楚。
兩人的這個坐姿,有點奇怪,一般演出,都是面朝觀眾的。比如方才的鄧琦和丁少陽,縱然彼此心中情深似海,但是一旦上了舞台,最重要的,還是觀眾。
可是這兩兄弟,卻是彼此斜着坐,就像“八”字的一撇一捺,呈四十五度,既彼此相對,又面相觀眾。
坐穩了,等到台下的掌聲稍稍平靜,左邊的那位,手指一撥,三絃的音亮了起來。
三絃,在彈撥樂器中,不如琵琶那麼華麗,琵琶畢竟是“彈撥樂器首座”三絃在樂器的地位裏,沒琵琶那麼高。但是三絃有三絃的特,那就是獷、豪放!
這組三絃的旋律一起,畫面就撲面而來。那是大漠風沙割面刮骨的覺!
而緊接着,右邊那位不知是誰,二胡的弦弓一拉,一種繁複秀美的味道就來了,就好像身處江南的光之中,暖風拂面。眼前是柳葉桃花、小橋水。
兩把樂器,兩組旋律,在風格上格格不入,但是一旦融,卻好像是時空的變幻,西域大漠、江南水鄉,兩幅截然不同的畫面,能在聽眾的腦海中同時緩緩展開。
前奏之後,彈三絃的那位。一開嗓,嗓子裏就好像帶着風砂,音枯啞,但是起調極高,這一嗓子的氣魄,能把人魂叫出來!
葉落眼前一亮,這是秦腔。但又不全是,發音上有秦腔的技巧。但是更怪。
而伴隨這種秦腔怪調的,是拉二胡那位。口中發出的輕柔嗓音。
這種嗓音,很脆,似是不該從一個男子口中發出,就好像南方戲曲中的正旦反串,軟糯秀美。
葉落也聽出來了,這是越劇的調。但又不全是,音量也很輕,好像是從樓上的收音機傳來的,非常飄渺。
兩把樂器,兩個嗓門。既像是在場上爭奪,又像是在互相附和。時而融,時而爭鬥。乍一聽有些彆扭,但是半分鐘過後,不知不覺,葉落全身的雞皮疙瘩,都被了起來。
就好像是按摩時,那種時輕時重的力道,一會兒痠痛難耐,一會兒又覺得在被撓癢。
“來了。”陳天華拍着案頭,輕聲説道,“這就是音樂雙鬼,曲風之中,有鬼氣,真是詭秘難測。”
“厲害。”丁少陽也歎服道,“什麼搖滾,什麼粵語歌,那只是他們面對市場時的妥協而已。這,才是真正的雙鬼。”葉落點了點頭,心中對音樂雙鬼的評價,拔高了不止一籌。
原來這兩位前輩,真實水準有這麼強!
不過他也覺得有些納悶,有這水準,早拿出來嘛,藏這麼久幹嘛,搞得自己還為這兩人捏把汗。
整首曲子演完,演播大廳裏是一片寂靜,似乎所有人,都還沉浸在雙鬼的音樂之中,沒有回過神來。
古怪、詭異,但是一回味,卻又覺得絕美無比,這就是雙鬼這首曲子給所有人帶來的覺。
兩三秒鐘的寂靜之後,隨着導師們的帶頭鼓掌,觀眾席上馬上爆發出一陣猛烈的掌聲和叫好聲。
等到俞佐俞佑回到導師席上,老狐狸丁少陽開始掌控話題。
這首曲子,丁少陽覺得不能再捧了,已經夠好了,再捧就上天了。要是再讓導師們説幾句好話,觀眾羣起響應一下,那麼自己倒數第二首的妙計,就要變成遺計了。
丁少陽清了清嗓子,讓觀眾安靜一下,開始發話道:“真不錯,就曲子本身的水準而言,兩位俞導師,今晚估計要無敵了。
不過咱話又説回來,今晚我們的考題,是中國風。之前主持人也解釋了什麼叫中國風歌曲,就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藴含大量中國元素,並適應全球免費趨勢的歌曲。
兩位的這首曲子,的確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也藴含了大量的中國元素。樂器,是兩把民族樂器,唱法,是兩種地方戲,純得不能再純,純中國。
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這首曲子,免費趨勢在哪裏?
沒有。
沒有免費元素,是這首曲子的致命缺陷,我們的觀眾評委,在綜合考量的時候,要注意到這點。”丁少陽這番話,確實在理,葉落點了點頭,但是他不太習慣説別沒人壞話,也就沒吭聲。
陳天華説道:“我的意見,跟丁總監差不多。”俞佐則微微一笑,説道:“中國風的定義,我想是多種多樣的。畢竟這三個字,新華詞典上沒有一個明確的説法。我們這首曲子,就是我們心中的中國風,我們的音樂風格,就是講究原汁原味,一定要純粹。
至於觀眾如何取捨,我們尊重投票的結果。”俞佐陳懇的態度,也搏得了觀眾陣陣掌聲。
“好了。”丁少陽説道,“那麼接下來,就是我們陳總監了。我説陳總監,你不會也親自上台吧?”陳天華一邊笑着,一邊站了起來。
“我了個去!”丁少陽捂上臉嘆道,“這世界是怎麼了?説好的誠信呢?”葉落也愣了,敢情今晚上台的,遠不止他一個啊。
“你們別慌。”陳天華站起來,又坐了下去,“我不上場。”
“你不上場你站起來幹嘛?”丁少陽吃了假動作,有些惱羞成怒,當然這種情緒是演出來的。
“皮帶太緊,鬆一鬆。”陳天華一本正經地説道。
在全場鬨笑之中,丁少陽翻了翻白眼説道:“切!我還以為你歌藝有長進呢。”
“中國風的曲子,我自有兵強將來對付你們,何必親自上場。”陳天華淡淡笑道。
導師們嘴皮子上鬥了幾句,舞台上的燈光昏暗下來。
下一位歌手,即將登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