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水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談起中國的飲食文化,人們多是想起魯、川、粵、閩、蘇、浙、湘、徽等八大菜系。今天我要介紹菜系雖然在名氣上難與八大菜系相媲美,但它集南北風味於一體,兼收幷蓄,獨樹一幟。它就是——洛陽水席。
所謂“水席”有兩個含義:一、熱菜皆有湯;二、熱菜一道一道的上,像水一樣。有因其產生於洛陽地區故稱“洛陽水席”洛陽水席與享譽海內外的洛陽牡丹、龍門石窟被合稱“洛陽三絕”洛陽水席,有三大特
:一、有葷有素,選料廣泛;二、有湯有水,味道多樣,南甜北鹹均有;三、上菜順序規定嚴格,搭配合理。
洛陽水席,全席24道菜。由8個涼菜和16道熱菜組成。8個涼菜,要求4葷4素而且還要開搭配。熱菜,從牡丹燕菜始到送客湯(雞蛋湯)止共16道菜,又分為大件、中件、壓桌菜等名稱。前12道菜分為4組,每3道口味相近的為一組,先上大件,後上中件,我們當地人叫稱之為“帶子上朝”12道菜上完後,最後上4道壓桌菜(包括送客湯)。
洛陽水席中有幾道頗具聲名的菜餚,如“牡丹燕菜”、“蓮湯片”、“八寶飯”等。
“牡丹燕菜”又稱“洛陽燕菜”因其形近似燕窩而得名。它是水席中的第一道大菜,主料卻是常食用的蘿蔔。又因周總理誇過“洛陽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從此“洛陽燕菜”又被稱為“牡丹燕菜”水席產生於洛陽,我認為有多種原因。
一、洛陽地處盆地,屬暖温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但、秋、冬三季較乾燥,所以,人們
常飲食習慣以湯為主。洛陽地區的大街小巷,遍佈驢
湯、羊
湯、牛
湯、豆腐湯、丸子湯、胡辣湯等各式各樣以湯為主的小吃店。正是人們對湯的喜愛,從而造就了洛陽水席的產生。
二、洛陽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僅洛陽市內就有伊、洛、廛、澗四條河,洛陽地區又有北汝河、圖河、老灌河、白河等。它們分屬於黃河、淮河、長江三大系。洛陽具有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這也是水席產生的重要條件吧。
另外,水席的主要用料一般產於當地,如燕菜的用料是產於東關的蘿蔔,素海蔘的用料是產於周邊的紅薯粉。我想,正是洛陽擁有豐富的食物資源,從而為水席的產生提供的可靠物質保障。
洛陽水席現在仍然深受人們喜愛,它微笑着接待四海賓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