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八十三章鴻鵠之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八十三章、鴻鵠之志崇禎道:“何故捆綁李軍師,還不快快鬆綁!”立即便有人上前將李巖身上的繩索除去。李巖也不客氣,站了起來,鬆鬆痠軟的手腳,這才拱手道:“多謝皇上給在下鬆綁,無奈巖奉闖王為主,怕是要辜負皇上的美意了。”崇禎暗道,與聰明人談話就是快,知我不但要解開你身上的繩索更要解開你心上的無形枷鎖,心中念頭數轉,已然有了對策道:“軍師實乃天下少之智士。不知軍師有何志向?”

“志向?”李巖冷哂一聲“巖乃一介書生,志向可謂蠢笨不已。皇上掌探大明之時,巖求的不過是一官半職,好為家鄉百姓謀一福利,可這個志向給縣裏的貪官給生生粉碎,其竟然要巖送上紋銀二百方可當那九品芝麻官,奈何巖那時只能温飽,最終巖沒能當上官,這志向也就沒了。

待得天下大亂,各路義軍四起,為的是給百姓求一生路。於是,巖便有了第二個志向,投身義軍,為黃河域的百姓謀一安居之所。等得攻陷京師,以為闖王能重新頒佈良策,讓戰亂之百姓上一口氣。奈何…只怕巖的第二個志向也要更改了。哈哈…”以往的戰友在攻取就師之後皆都變了,李巖一直找不到説話之人。沒想到,李巖這些一直憋在心裏的話,訴説的對象竟是自己的敵人崇禎皇上。人生,當真是無常。這便如他的志向,數年努力,快要勝利的那一刻,卻發現所得到的並非如己所願,或者更是相差甚遠。

其實,這也是天下所有讀書人所困惑之事。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思想傳統中知識分子尊崇的信條。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知識者的最高理想。然而實際上,成功的機會少,失望的時候多。

平生所學只能賣於帝王家,若是帝王皆是修身養之人,能嚴以律己,便腦祈以待天下,,比如唐太宗,清康熙帝,開創了一代世也非不可能;若是所遇帝王若是昏庸無能,運氣好點的,或能混個官得享終年,運氣差點的,討不好皇帝給人砍了腦袋,不得善終。

於是又出現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

不管如何。這些讀書人地誌向是否得志。很大程度取決於帝王地好壞。而縱觀歷史。又有幾個明君?

崇禎知道自己地優勢便是穿越而來所具有地先進地思想與科技。只要熬過初始最為艱難地幾個年頭。逐漸洗掉頭上所揹負地昏君之名。那麼他就有十足地信心修好大明這艘爛船。並讓它駛出深淵。至於如何熬過初始階段呢?就是要分化敵人。壯大自己。用老地話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地力量。”李巖地語氣當中很隱晦地透出對李自成地不滿。是個可以爭取地對象。

想到此點。崇禎笑得更加和藹:“李軍師心懷百姓。天下皆知。卻是不知道。天下可有明主何讓軍師得償所願?”李巖那雙黑得發亮地眼睛直瞪着崇禎。後者依然笑容可掬。與李巖對視。良久。李巖展顏一笑緩緩道:“到目前。皇上還不是岩心中地明君!”崔慕白立馬反駁道:“想必李自成是你心中地明君吧!哈哈。李自成一向剛愎自用。一朝得勢便是沉。好好一個京師硬是給搞得如人間煉獄。也難得你敢捂心説謊。説李自成是明君。現今吾皇痛定思痛。早已胎換骨。這天下遲早要歸於皇上。”李巖一笑道:“人總有惘之時,闖王只是一時糊塗,若是清醒過來,必定奮起。所謂得道着多助。闖王是天下百姓救星,又是萬民歸心,只怕到時,嘿嘿,只怕皇上又要逃跑了。”王承思也看不過眼了,陰笑道:“有皇上在此,便是李自成清醒過來,也如螳螂擋車,不自量力。”李巖道:“是嗎?只怕未必。若是皇上厲害,也不會給人攆到南京來了。”即便是成了階下囚也是夷然不懼,振振有詞。

王承恩道:“京師中文臣皆誤事。若是我大明大勝數場,歸附於李自成的文臣必定反水,李自成不戰而潰。不怕與你説,李自成妄想攻下天下第一關,不料卻給吳將軍以詐降之計,偷了他的營地燒了他的糧,此時,只怕他還在罵娘。”李巖表面侃侃而談,心中卻是知道,崇禎掌握的籌碼比闖王要多得多。首先,天下正統之名在崇禎這邊;其二,闖王基不穩;其三,崇禎還沒有在南京重置六部,已經開始爆發,先是在西蜀打得張獻忠龜縮而不敢動,後又在寧遠大敗滿洲人;其四,從潛入南京後便看到崇禎所施國策皆是甚得民心,而闖王卻…越想越不是滋味。

崇禎微笑的道:“好了好了,莫要在此爭那口舌之利。朕當是明白,人貴自知。若想得軍師相助,只怕還須些許子。這樣吧,軍師便在南京安心住上一年半載,等到天下大勢明瞭,再與朕説軍師的第三個志向。朕必定虛位以待。承恩,你好生照顧軍師。若是有些許疏忽,朕必不饒你。”王承恩那能不知道崇禎的意思,就是要好好看管李巖,不能讓其逃走。當下大聲回答道:“老奴遵命!請軍師隨我來。”李巖苦笑一聲,軟子到頭了,可是人為刀俎,我為魚。只得默然跟在王承恩後邊。

崔慕白拱手道:“皇上,此人才智高絕,若是讓其逃,只怕會成大患。臣建議,斬李巖!”崇禎擺手道:“此人大才,斬了可惜。崔卿莫要擔心,有專人看管,必不會讓其逃。經昨晚一事,令堂可好?”崇禎轉移話題。

崔慕白道:“謝皇上關心。母親經過休整,又聽見禮大師頌經,現已無礙。”崇禎摸摸又長出寸許的鬍鬚道:“嗯,這甚好。不知道朕的行在何時修葺完整?”崔慕白回道:“回皇上,由於要撫卹上次大捷士兵,庫銀不足,而昨晚商人所捐之銀還沒收到。只怕還要等上幾天。”此時,阿九站了起來道:“稟告父皇,左良玉昨晚曾言,其府上有白銀百萬。想必,可充盈國庫。”崇禎大喜道:“百萬白銀?這實在是太好了。媺兒,你便帶人將此銀兩起出。崔卿,朕命你在後天完成行在修葺,朕要在後天重置六部,正式宣佈定都南京!”此言説得堅定無比,若是李巖尚在此處,便定發現崇禎臉上那足以匹比花崗岩之堅毅。

眾臣皆是聽得心頭巨震,也許大明歷史新的一頁將由他們揭開,並留名史冊,一時間熱血上湧,齊呼道:“皇上英明!”---一天兩章,穩定更新。

投票收藏一個不能少。

ho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