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一,我下了書房,到乾清宮請安,王振恰巧不在身邊,父皇放下手裏的奏摺,隨口問我:“寧兒今天在書房讀了什麼書呀?”
“回父皇,兒臣今天讀了諸葛武侯的《出師表》,有兩句不太明白,父皇能不能給兒臣講解講解。”我靈機一動。
“是嗎?我的寧兒今天也有讀不懂的書了,過來,到父皇身邊坐,説給父皇聽聽。”他拍了拍身邊的龍椅,像每天一樣招呼我過去。
“謝父皇”我跳到御案後,一股坐在了椅子上,抓起一塊點心,決定先墊一下再説。
“這孩子,冷眼看好像長大了很多,卻還是小孩子的脾氣,説吧,那幾句不懂?”見我吃完了,他才開口。
“父皇,兒臣想先問一個問題,您説,諸葛亮是不是一個忠臣,大忠臣?”我眨眨眼問。
“當然了,他鞠躬盡瘁輔佐劉備父子,是個大大的忠臣。”
“那他寫的《出師表》也是句句忠言了?”
“當然了。”
“那就知道了,兒臣不懂的就是,‘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這兩句了。”我説完,就留心查看父皇的臉和眼神。
[正文:第二章虎踞龍盤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這幾句很簡單呀,朕的寧兒怎麼會不懂?”父皇的臉沒有變化,只是隨手拿起了御案上的奏摺,一邊又遞了塊點心給我。
“那為什麼他們只痛恨桓、靈,桓、靈是什麼人,又做了什麼事情呢?”我繼續問。
“桓、靈嗎,説的是漢桓帝和漢靈帝,他們…”説到這裏,皇帝的話忽然一停,轉頭看向我,我忙低下眼,奮力的啃着點心。半晌,才聽見他的嘆息聲“寧兒還小,沒到讀史的年紀,過幾年,師傅教你的時候,自然就明白了。”
“父皇,那兒臣現在就要讀史書,好不好?”我有點沮喪,初中時老師就講解《出世表》時,就分析過這句了,漢桓帝和漢靈帝寵信宦官,導致大漢最終滅亡,我今天説出來,也不過是希望能找到一點我想的答案,那就是王振後的專權,如今,還有沒有可能避免,沒想到,就這麼被四兩撥千斤了。
“你還小,讀史書不怕悶嗎?”
“不怕,杜牧不是説過,‘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師傅也説過,史可為鑑的。”
…
“永寧,父皇這些年來一直在想,假如你是個男孩該有多好!假如你是男孩,父皇就可以放心的把這江山社稷託付到你的手上,而你,一定可以成為一個曠世名主,比父皇可要強多了。”停了好一會,他的大手輕輕拍了拍我的頭,很惆悵的説着。
“父皇…”我心裏一轉念,正想説什麼,卻被他制止。
“寧兒,父皇今天累了,你下午還要去練功,就早些回去準備吧。”我知道,這是不願再多説什麼的意思,心裏縱然百思不得其解,也必須要告退出來了。
真的,我真的不明白,父皇分明就聽出了我的意思,為什麼卻不願意正面回答我,為什麼要相信、重用那些閹人?
到了下午練功的時候,王振卻忽然前呼後擁的過來了。見了我,也並不跪拜行禮,只是嘴上説:“長生給公主請安,公主千歲。”
“王公公免禮吧。”我心裏很生氣,面上卻如同往一般,只是這個閹人,如今越發的猖狂了,什麼身份,竟然還給自己起了個字,長生,他也想長生不老嗎?不過恐怕不僅是想長生不老,還想坐擁江山社稷吧。
“長生看,如今公主的拳腳越發的厲害了,再有幾年,只怕這大內當中,便無人能敵了呀。”他皮笑不笑的説了這麼一句。
“王公公説的是哪裏話,本宮不過是沒事學點玩玩罷了,還怕真學會了什麼武功,把手練了,到時豈不失了身份。”王振的出現,讓我有一種不好的預,黃鼠狼給雞拜年,擺明了就沒什麼好心眼。
“也對,是長生多言了,如今公主每天讀書之用功,也不亞於皇上當年,學問自然是長進了,不過長生一直想,公主每裏只是一個人讀書,宮裏也沒有適齡的玩伴,想來也夠悶的,剛剛就斗膽奏請皇上,在諸位大臣適齡的公子、小姐中挑選幾個入宮伴讀,不知公主意下如何呀?”還是那副表情,看起來誠懇,不過再深的笑意,也到不了眼睛,不笑的時候,嘴角微微顫動,眼睛裏閃爍着誰也看不透的光。這哪裏是給我找伴讀,分明是變相的安排人入宮監視我的言行舉動,看來我今天心太急了,説話的時候並沒有請父皇屏退左右,當時大殿裏站的,太監和宮女都有,難怪消息傳遞得如此之快了。
只是,我真的小瞧這個宦官了,父皇身邊遍他的黨羽,朝廷當中,不肯依附於他的大臣又被排擠、打擊,難怪父皇如此了,恐怕也是和我一樣,發現王振勢力做大時,已經悔之晚已了。
“還是王公公想的周到,本宮早就覺得一個人在上書房悶的要命了,有時候想捉師傅一下,也沒有幫手,你最好幫我多找幾個人來,哪天高興,我們也好上演一出大鬧上書房的戲碼。”我笑着説,用一個八歲孩子該有的沒心沒肺的表情“誰耐煩讀那麼多書呢?”
“既然公主也這麼説,那這事,就給長生去辦吧,一定讓公主滿意就是了。長生告退。”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王振帶着他的人,呼啦啦的走了。
不記得土木之變究竟發生在哪一年了,不過我現在明白的一點就是,在那一場劫難還未到來之前,我要做的,要學習的,實在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