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壹佰零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武媚娘被恭恭敬敬地送出萬壽殿的時候,還若無其事地往裏邊張望了會兒,最後仍是什麼都沒説,就帶着兩個手持黃花梨木匣子的宮人,往立政殿而去。
她原是想着,在萬壽殿多坐一會兒,與孫貴妃套套情也好,若能與聖人遇上就更好了,但是,貴妃似乎對她頗為忌憚…
想來想去,她也不曾得罪過貴妃。
那便出在王皇后身上了?!
孫貴妃從入太子府開始,王皇后與蕭淑妃也未停戰,雙方都不服誰。也是那時候起,初入太子府的孫貴妃就討了太子的歡心,之後一直以來都是椒房獨寵。
武媚娘邊走,邊不自覺地摸了摸面頰,是她太之過急了…不,她又一想,她如今已經不年輕了,再不把握時機,她的機會稍縱即逝…
直到花萼送了武媚娘出去,待不見了身影,孫茗就起身,繞過迴廊,走向阿寶阿福。
此時的阿寶和阿福剛寫完大字,正在鞦韆架旁邊的空地上踢毽球,身旁為了數個宮人湊趣。
花蕊跟在孫茗身邊,見她也沒意思去將人驅散,也就待在身後不發一語。
孫茗只在一旁立了一刻,也不叫人過去説話,見了自己活潑的兩個閨女,就更下定決心要想辦法將武媚娘除去。
雖然武媚娘尚且沒有做出什麼叫她覺得威脅重大的事情來,但身邊留着這樣的禍患始終令她心下難安,而最好就是在她羽翼未豐的時候,拔除這顆眼中釘!
此前她並沒有有效的措施出來,就等着叫她們與蕭淑妃先鬥起來,只是,很明顯武媚娘更技高一籌。如今蕭淑妃深居簡出的,而武媚娘人就在立政殿,那下一個豈不是直指她這個貴妃了?
總之不管王皇后與武媚娘有什麼想法,她不能坐以待斃。
孫茗一邊往回走,一邊想着,即使她沒有什麼小辮子好叫她們去尋的,但人活一世,難免身邊有什麼漏叫人給逮着,與其等着人堵上門,她不如主動出手?
此時天正當薄暮的時候,李治剛到萬壽殿,抄着道上走來,見她站在迴廊上,翹望向他。
於是快步上前,把身後的人都驅退了,就攬着人進屋子:“怎麼站在外邊?天還沒熱起來,只穿着這樣也不知道加身衣裳。”花枝瞧見門外邊端着補湯進來的宮人,扭頭見聖人就在裏邊,一時也不敢出聲了,還是孫茗瞧見她有話要問,又見身旁小丫頭手上的托盤,就問道:“何事,説罷?”花枝原並不想提及武媚孃的事情,但見娘娘問起,又不好不答,只好問道:“娘娘,這湯要怎麼辦?”孫茗也不瞧湯,只朝李治看去,説了句:“皇后娘娘差人送來的補湯。”李治正是最恨王皇后的時候,這個曾經的太子妃與他離心離得狠了,又有朝堂一干支持的人,怎麼想都是王皇后與他作對,聞言就一臉厭惡地口而出:“拿出去丟了。”正是知道他這種心理,喜歡你的時候萬般都是好的,厭惡你的時候看什麼都極不順眼,她就引着話從皇后開始説起,果然見李治一改平温和的模樣,一臉的厭煩。
這可是皇后送來的湯…花枝只好拿着湯,自己提了去,避了人,悄悄地給倒了。
見此,孫茗又靠得更近一些,貼着他前,拿手安撫他的口:“這是皇后特地遣武媚娘送來的,還叫她盯着煨湯,耗費了許久。”李治捉了她的手:“別太相信皇后,無論她送什麼過來…還有那個武媚娘,誰知道她們安的什麼心。”李治反而教她勿信人言,只當她是善良可欺。
只能説,孫茗在李治面前立的形象實在太正面了…
既然他只將她看作如此心思純淨的人,那麼她説的話才正好起到作用,拉着他圍着案几坐下,又給他添了花茶:“其實,我看着武媚娘還是很本分的人,只是…”説着又蹙起了眉,彷彿一臉不贊同的神情:“只是她是先帝妃嬪,無論如何,如今也算得未亡人,怎麼好這樣塗脂抹粉,穿得花紅柳綠的出來?只是論身份她是庶母,現在又住在立政殿,我也沒立場説些什麼。”武媚娘當時在行大儺的時候,李治是見過的。當時也沒留意,事後想想,她此前作女尼的樣子是極為樸素的,如今這樣一聽,頗有些不得味,就覺得她處處透着可疑起來。
李治喝茶花茶,又聽她説起武媚娘來時的經過,就更喜武媚娘了,也與她道:“原先我也敬她是庶母,只沒想到這樣不合規矩,如此,你以後還是不要見她了。”李治年紀更輕的時候,見過了武媚娘,對當時美貌、温柔,又聰慧過人的武媚娘起了孺慕之情。可以説,這樣一個女人符合了李治對母親全部的幻想…
只是,情會隨時間而改變,或許會更深厚,也或許會變質,而孫茗是在他稱為太子以後最為憂慮又最彷徨的時候給予了他一定的撫,填補了心裏的空虛,是以,與別人的距離自然就越來越遠。
李治想到在業寺,見識了武媚娘那顆不甘的心,只道她那是不守婦道,如孫茗所説的那樣,實在有失體統,就連當時起的少許的憐惜都失卻了,就又補了一句:“我看定是與皇后不了干係,武媚娘還是趕緊送回業寺為好。”能不廢一兵一卒就把武媚娘出去實在太好了!
但孫茗不敢大意,還是多説了一句:“皇后怕是要傷心的,她將武媚娘接入宮中時,就説了是為聖人祈福,為大唐的江山祈福。九郎,還是別為難皇后了吧?”李治一聲冷笑,而後睇向她,在她手背上拍了拍:“阿你總是把人想得太好,人心險惡,還是離她們遠遠的最好。”孫茗囅然而笑,靠着他肩膀,手卻反握住他的:“其他人我才懶得管呢,我身邊只要有九郎就好。”被她一番撒嬌痴惹得渾身都酥軟的李治,還是很有理智地拉着人起來,外間備的晚膳已經呈上來了,遠遠地,都聽到阿寶阿福笑鬧的聲音。
孫茗讓人把阿宜也抱過來,如今兒子也已經會爬了,孫茗就總是喜歡叫人把他抱到一邊,看着人給他餵食,教他習慣坐着吃飯。
晚膳一畢,一家子幾人一同飯後散步,阿寶阿福搶險跑到鞦韆架去玩,阿宜就讓花枝抱着走,一邊“啊啊——”叫個不停,伸出手抓抓身旁綻放的花朵。
倆人把人都驅散得遠了,就拉着手往廊橋上走去。
李治看天圓月高的,忽然低頭對她道:“你説的櫻花,我讓人去尋了,定是要挑好的給你這方庭院植上,來年我們一同賞花。”他把這樣小的事情都記在心裏,即便他身為帝皇成有無事的事情,她身邊的瑣碎小事卻總是記得一清二楚…
孫茗一邊懷,一邊想着要為他做些什麼…
一時想到他這些子的鬱鬱寡歡來,就拉着他就近道美人靠邊,倚欄而坐,問道:“我瞧你最近心情不好,是為了太子的事情?”立李忠為太子原本就非他本意,何況幾乎是被人着認下這個暗虧的,連帶着,他連王皇后和李忠都很有些不喜。
孫茗自始而終就知道這件事的始末,關於太子的事宜實在有些,她身為妃嬪是不好妄言的。如今事情過去了,她就乘着與李治談心而提及,其實是想舒緩李治內心的鬱郁…畢竟,總將事情藏在心裏也不好,何況李治是這樣一個多思想餓人。
李治不置可否地搖了搖頭:“也不光這件事,我雖然打算啓用武將,但朝堂的關聯實在是盤錯節。”孫茗只道他因為長孫無忌與王皇后等人連成一氣,正要説話,就又聽李治道:“原本我也不想與你説,是覺得你聽了煩心,也沒想到你自己問起來。”見他笑看向她,仍然是那副温柔的子,一點都沒有帝皇的殺伐決斷,卻更叫她心中歡喜,於是答道:“但凡九郎心裏想的,我就想知道,這樣,我與九郎才同心啊,對不對?”李治笑而不語,捱得更近,攬着她的肩膀,嘆道:“你不知道,不僅因為朝中重臣內在的聯繫,還有他們與仕族大户也有緊密的關聯。像皇后背後的太原王氏及其他,都是都放上的豪強,有的手上還有些許兵權。雖然知道他們沒膽,但我也不放心由着他們壯大。”
“他們結成一汽,的確給九郎造成不少的麻煩,但是,只要他們無法同心不就好了?”孫茗知道他深深忌憚背後他所不知道的勢力,只是不明白這當中的關聯。
而李治此番卻又有了些許頭緒:“他們同心,是因為有共同的利益,若不能同心…”李治想到他們相互聯姻,同進同退,連帶着同朝中貴族仕宦有結黨營私現象,若不讓他們有更緊密的聯繫,就要先杜絕他們之間的聯姻!
孫茗不知李治的最終決定,卻見他面上一鬆,知道定是有了想法,就不再提起這件事,笑着看向不遠處阿寶阿福一前一後跑過來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