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行商吐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蕭仲恭退出城外,可也聽到了城中軍民的歡呼,他心道:“南宋的人都把岳飛當成了神,還以為是他打的勝仗,其實是我們主動退的兵,他又有何功勞,值得這般歡呼!”莫啓哲心中卻想:“岳飛的地位一升再升,他本人已經被百姓神化了,這將把趙構置於何地?唉,岳飛啊岳飛,你功高震主,想必命不會久長啦!”驃騎士兵得勝卻反而出城,都是心下大為不滿,認為趙構關了他們的人質,實在太過卑鄙,這口氣非出不可!蕭仲恭和明教的眾高手商量了一下,請他們入城去解救陸游等人,
風倒是很痛快地答應了。
莫啓哲的內傷發作,實在不能指揮軍隊了,蕭仲恭命大夫好好為他病治,就算不能治好,總得維持住現狀吧,可不能讓他就這麼死了。
回到城外軍營後,韓企先也進到了帥帳中,見莫啓哲奄奄一息的樣子,他道:“這仗沒法打了,如果都元帥不幸身死,那麼今後梁國由誰主政呢?他的繼承人還在敵人手裏啊,我們是不是要另立新主?”蕭仲恭也覺得莫啓哲就此身亡的事,很有可能發生,可立誰為主呢?沒有合適的人選啊!
韓企先低聲道:“老蕭,要不然你就稱王好了,現在你是咱們汴梁最大的官員,你稱王應該沒人反對!”蕭仲恭大吃一驚,冷汗順着額頭就下來了,他趕緊捂住了韓企先的嘴,壓低聲音道:“你瘋啦,在這個時候説這些話,你就不怕被耶律玉哥給砍了?都元帥還沒駕薨呢,咱們哪能談論這種事情!”韓企先卻搖了搖頭,拉下蕭仲恭的手。道:“正是要趁都元帥還沒駕薨才能議論,要是等事情已然發生,那不什麼都晚了?你不敢説,我去説好了?”推開圍在莫啓哲牀前的大夫,韓企先上前跪倒,對莫啓哲道:“都元帥你的傷勢越來越重,着實讓人擔心。可在你生病的這段時間裏,大軍該讓誰統領呢?我們該聚在誰的旗下,繼續征戰,把驃騎軍的戰旗
遍天下?”莫啓哲這時雖然有些頭腦發脹,但神志還沒
糊。他聽出韓企先是在請自己立繼承人,他斷斷續續地道:“陸游,陸游!我仍然立他為嗣,你們輔…輔佐…”帳中地將領們一起跪倒,齊聲道:“謹遵大王旨意。陸游就是下一任梁王!”韓企先卻道:“都元帥,可陸游現下卻在城中啊,雖未身死。但也不能來繼承你的王位啊!”楊再興和曹天峯等將軍都道:“都元帥不必着急立嗣,休息幾
就會好的,那時你再帶領我們攻城掠地,一統天下!”耶律玉哥卻跳了起來,叫道:“我大哥還沒死呢,你們就敢商量着後事,是不是想要造反啊?”將軍們一起不滿地看向他,這怎麼能是造反呢。如果真有造反之心,就不會問了,只需整軍備戰,等都元帥一歸天,立即奪權就是。哪還會問繼承人是誰?
莫啓哲道:“不要吵了,我明白你們的意思!和南宋議和吧。我要廣西和廣東,還有海南,至於貢品就按先前和張浚談的辦,趙構答應了,我們就退兵!”蕭仲恭道:“我得勝退兵,是因為私心的關係,我怕自己的兒子被殺!這種不顧大局地做法,當受到懲罰,請都元帥治我的罪!”莫啓哲勉強提起神道:“入城之後,巷戰
烈,我們先前又沒做好和百姓的勾通,要想完全佔領,恐怕只有屠城一個方法,你能及時退兵,讓我軍減少傷亡,這種做法很好!城池今天攻不下來,還有明天,不必急在一時。”將軍們都明白事實不是這樣的,可都元帥既然這樣説了,也只能作罷!
蕭仲恭聽莫啓哲為他開罪責,心中
,磕頭道:“都元帥對我恩重如山,臣願誓死報答,我定會救出陸游,擁他為主!”其實蕭仲恭心裏很有廢掉陸游的想法,他跟隨莫啓哲打下了這大梁地花花江山,功勞何其之大,當然不會服陸游一個小孩兒!但聽到莫啓哲對他如此之好,心裏便打消了廢掉幼主的念頭,一心一意地效忠莫啓哲,希望他早
好起來!
莫啓哲也知只要他一死,梁國內亂必起,其實他剛才聽到韓企先和蕭仲恭的對話了,同在一帳之中,怎麼可能聽不到。別看韓企先説得好聽,要擁蕭仲恭為王,那是現在,可真要等王位虛空,他不想才怪!韓企先和蕭仲恭各有大軍,兩人要是奪起權來,內戰必會把中原搞得大亂,而且兩人均無仁慈之心,屠殺敵軍和百姓的時候,眼皮連眨都不眨一眨,要是他們打起來,中原大禍不遠了!
莫啓哲心想:“我絕不能死,就算要死,也不能死在南宋,要回梁國去死!”他道:“速速議和,完事之後,我們去四川!”一事未了,一事又起,正當臨安尚未議和結束,汴梁傳來消息,金國趁驃騎軍盡數南下之機,從黑龍江之北打過來了,跨過緩衝地帶,奪取了上京,而西夏也蠢蠢動,整兵備武,準備入侵陝西。莫啓哲一出事,兩國都忍耐不住了,決定趁機擴張領土。
這臨安城內送來了議和的正式約書,請莫啓哲簽署,莫啓哲躺在病榻上聽着温熙給他讀。和約是這樣説地,莫啓哲和其他大臣的子嗣,暫時留在南宋,由趙構負責教養,等孩子們長大成*人後,就放回梁國,即這份和約是到陸游十八歲前有效。南宋割讓廣西和廣東及海南三地,但不包括廣西到四川中間的土地,驃騎軍地水師必須從南宋領地撤出。南宋賠款一千萬兩白銀,分期償付,到陸游十八歲那年付到最後一批,但額外的歲貢需當免除!最後。趙構表示願意稱臣,但不屬於列藩,其內部官員的委派,更不能由梁國作主,等等。
莫啓哲嘆了口氣,提筆在和約上畫了個圈兒,就當簽完。讓南宋的使者送回。
驃騎軍對臨安撤圍,退出浙江,大軍移師向西,趕去四川。路上驃騎兵不再乖乖地行軍,他們把沿途的百姓帶上。要求百姓跟軍隊去四川,百姓大多數不願,可這次驃騎軍因為在臨安吃了虧,所以態度變為強硬,百姓不走不行。就算不去四川,也必須得遷到中原梁國去!他們要通過人口失,給南宋帶來沉重打擊。如能把南宋變成千裏無人煙,那樣才最好!
行軍路上,蕭仲恭問莫啓哲道:“都元帥,現在北方不寧,我是不是要回趟汴梁啊,領兵去攻打金國?”莫啓哲想了好半天,才道:“不用你親自回去,讓再興領兵回防即可。我軍遠比金軍強大,就算不能攻滅金國,但把他們趕回黑龍江以北,是絕對不成問題的!至於西夏,他們不還沒翻臉呢嗎。只要看到我沒事,他們就不敢來了。等趕走完顏昌。讓再興在東北駐兵,北防金國,西迫西夏。”蕭仲恭奇道:“楊再興我倒是放心,可汴梁也要人回去主持政務啊,為何…”莫啓哲不等他説完,便打斷話頭,道:“咱們這麼久不見了,我很記掛你,不如利用這段時間,你就留在我身邊,好好陪陪我吧!”蕭仲恭心知莫啓哲是不想讓自己離掌控,必竟莫啓哲地病現在還不能確定治好,如果他死了,怕內亂髮生,韓企先在南,自己在北,一旦打起仗,後果可嚴重了!
韓企先也知莫啓哲肯定要把兩人留在身邊,所以他壓就不提分開之事,免得莫啓哲多心。
待好了楊再興各種事宜,分出大兵二十萬,讓他領兵北迴了。
驃騎軍穿過南宋的領地,挾着無數百姓進入了四川。
這一驃騎軍開到了成都,莫啓哲命令張舜民安屬南宋遷來地百姓,如果這裏安排不下,那就再往大理遷一部份,好好照顧他們,總之要讓百姓覺出梁國比南宋好,而且要告訴百姓,想回故鄉也行,但要等驃騎軍打回去才行!這樣做的目地,是要給百姓一種
覺,只有趙構被推翻,他們才可以返回故土,加上原本驃騎軍領地百姓的慢慢影響下,這些新來的百姓,就會成天盼着驃騎兵攻打南宋,民心所向,對以後的征戰將會變得有利。
莫啓哲叫張舜民找張吐蕃地地圖來,他要好好地研究一下,與吐蕃打道,比與大理更難,不但他對吐蕃瞭解的不多,就是手下大臣們也對這個國家不太明瞭,只是知道吐蕃應該比大理強得多。
張舜民找地圖地本事倒也真叫快,莫啓哲一聲令下,他立馬兒就找來了一張,而且據説還是最新的。莫啓哲打開地圖一看,就覺得很想揍張舜民一頓,原來在這張所謂最新的地圖上,用大字寫着“吐蕃諸部”然後又有兩個小字“羌塘”地圖上面寫着“崑崙山”下面寫着“邏些城”和“匹播城”!
莫啓哲氣道:“怎麼這麼大一張地圖上就寫了這麼點兒東西,還説是最新地,你是不是在敷衍我啊!”張舜民忙道:“不敢不敢,我怎麼敢敷衍大王,這真是吐蕃的最新地圖!至於説到為什麼這般簡單,我也不知詳情,咱們這裏可再沒有更詳細的了!”莫啓哲道:“吐蕃的國都在哪裏啊,這總得有吧,為何連這個也不寫?”張舜民道:“大王問的是這個啊,這個可有些麻煩了,因為吐蕃地國都變來變去,這個嘛…現在是在這裏。”他用手一指地圖的右上方,道:“這裏以前叫鄯州,後來改名叫西寧州了,不過現在好象又叫青唐城了,改來改去,我也不知該叫這裏做什麼。”莫啓哲吃了一驚,他本來以為吐蕃就是今天的西藏,可沒成想宋時地吐蕃竟這麼個**,連青海也在其版圖內。這西寧州不就是西寧嘛,怎麼吐蕃的國都竟是在青海!他道:“你沒錯吧,照這個圖所畫,吐蕃比南宋可大多啦,比西夏還大,這西寧州離西夏可不遠啊,他們兩個國家不打仗嗎?”
“打。怎麼會不打!吐蕃和西夏的戰爭從來就沒停過,高興了就好上幾年,然後接着再打。吐蕃王朝自從崩潰之後…”莫啓哲連忙打斷他的話,問道:“什麼叫吐蕃王朝崩潰了,吐蕃亡國啦?那現在怎麼還有吐蕃國呢。你胡説八道些什麼!”張舜民極其尷尬,都元帥對吐蕃好象一無所知啊,就這樣還把吐蕃定為下一個要攻打的目標,我怕你有去無回啊!他道:“這個嘛…我指的是強大地吐蕃王朝崩潰了,現在的是軟弱地吐蕃國!”莫啓哲一聽高興了。道:“軟弱的吐蕃國!太好了,我最喜歡軟弱的國家,不過吐蕃有多軟弱呢?”張舜民道:“很弱很弱。照咱們大梁來説,她是弱得不象話了!”接着,他為莫啓哲詳細解説起來。
原來,宋時的吐蕃王國早已不復昔的輝煌,種族分散,不相統一。直到廝羅時代才又基本上統一起來,但其實力不可忽視,吐蕃國又與西夏連年戰爭。西夏完全佔領河西走廊後,對過往商人收取沉重地過路費“夏國將吏率十中取一,擇其上品,商人苦之”因此,來往於宋朝和西域的商隊和貢使只得繞道青唐。改走青海故道。當時,在青唐城東就居住着好幾百家往來做生意地于闐、回鶻商人。所以《宋史。吐蕃傳》説:“廝居鄯州,西有臨谷城通青海,高昌諸國商人皆趨鄯州貿易,以故富強。”吐蕃和西夏搶生意,故此富強起來,但是西夏當然不能讓了,兩國這才連年打仗,不過西夏大多數時候都是佔上風的!在北宋滅亡前,吐蕃國內訌,國勢衰落,北宋趁火打劫,攻佔了吐蕃的青唐地區,並設立鄯州,後來又改名叫做西寧州。
北宋滅亡,金國又奪取了西寧州,可不久金國在中原地領地又被莫啓哲攻佔,退離了西寧州,這西寧州一下子就成了無主之地,西夏趁機奪取。可偏巧的是,由於李人這個大草包的關係,西夏軍遭到重創,廝的後裔趙懷恩自立為吐蕃國王,領着青唐羌的勇士又奪回了西寧州,並把西寧州又改回了原來地名字,即青唐城,以些表示吐蕃重新復國莫啓哲聽張舜民講到這裏,奇怪地道:“吐蕃的國王叫趙懷恩?他是宋國人啊?”張舜民搖頭道:“他是土生土長的青唐羌,趙懷恩這個名字是北宋朝廷賜地,因為吐蕃內亂之後,各地部落酋長紛紛自立為王,大權旁落,北宋的陝西經制使錢蓋尋找到了廝的後裔,立他為王,並給他取了個漢人的名字。所以大王需知,北宋是你滅的,趙懷恩
念北宋立他為王的恩情,對你定是極為不滿,我們和吐蕃國其實是敵國!”莫啓哲笑道:“聽你這麼一説,吐蕃國國內可不太平啊,割據勢力強大,那中央朝廷必弱!原來你説的弱是這麼個弱法,我還以為是他們兵少呢!”張舜民道:“所以都元帥要去吐蕃尋找治病的良藥,一定要秘密進行,如果讓他們地國王知道了,那是必會阻撓的,肯定不能讓你治好病。”莫啓哲想了想,道:“我本來也沒想直接攻打,在大理時因為不明情況便開戰,結果吃了大虧,我可不想再重蹈覆轍了,還是穩妥一些吧,先去畫行軍地圖,然後揮軍攻打!”
“都元帥是要親自去嗎?”
“你説的這是廢話,我雖不想事必躬親,可我不去,那藥找着也用不上啊!”莫啓哲揮了揮手,對張舜民道:“你去組建一支商隊,多找些吐蕃人喜歡的商品給我帶上,這回我要做一把大商人!”張舜民點頭答應,去準備了。
温熙一直都躲在裏屋,見外臣走了,她才出來,對莫啓哲道:“相公,你這次去吐蕃,帶明教那些人同去嗎?我討厭他們的。你還是不要帶他們去了。”莫啓哲咳嗽了兩聲,笑道:“你是討厭他們教主一個人吧!好啊,不帶就不帶,我請明教地高手去救陸游他們,
風又要去廣州設立總壇,你叫她跟着我,她都不會跟着。以為她會象你一樣纏着我嗎?”温熙這才高興起來,
風雖然救了她的
命,那以後報答就是,至於
風總是跟在相公身邊,確實讓她不
。反正不論是誰,只要是個女人在莫啓哲身邊,她都會不
!
隨後幾,莫啓哲把明教眾高手派了出去,只留那名醫一人相隨。又把在他走後地各項事宜外理好,這才帶了十萬驃騎兵西去吐蕃,他不敢帶太多的士兵靠近吐蕃邊境。怕引起吐蕃各部的警惕,屯兵在國境,毫無疑問就是要入侵,那吐蕃國還不得也把軍隊開過來啊!要開戰就最好是進行突然襲擊,打敵人個措手不及。
到了邊境之後,驃騎軍分散駐軍,各立大營,莫啓哲則帶着蕭仲恭和韓企先以行商為名。進入了吐蕃國內。這一,莫啓哲笑着對那位明教神醫道:“我説神醫老兄,你是不是姓胡啊?我和你相識多
,可你卻總不來見我,也不和我地將軍們説話。這是為何?”神醫道:“我不是不和都元帥説話,我是想不出要説什麼。跟你無話可説!”耶律玉哥不滿地道:“我大哥願意與你説話,是給你面子,別不識抬舉!我聽説你們號稱神什麼的人,都是有些怪
病的,比如
瘋,就象神
那般…”神醫大怒,這位元帥口無遮攔,竟把他與神
相提並論,簡直就是侮辱。他道:“其實這
病是和當兵學的,比如説兵油子,油嘴滑舌,説話不知所謂!”莫啓哲搖手道:“不要爭吵,我請問老兄貴姓啊?”
“姓胡,你不是知道了嘛,怎麼還問!”
“真姓胡啊,那是叫青牛,還是青羊?”莫啓哲哈哈大笑,真是有趣,莫非他就是蝶谷醫仙胡青牛?
胡神醫道:“什麼青牛青羊的,我姓胡名敬陀,與牛羊有什麼關係?”耶律玉哥道:“原來是駱駝,比牛大,佩服佩服!我猜你的老爸叫大象,而你的兒子就該叫牛了,孫子叫馬,重孫子叫…”莫啓哲忙斥責道:“住嘴,別往下説了,太無禮了!”耶律玉哥撇了撇嘴,住口不説,胡敬陀哼了一聲,道:“我去周圍轉轉,看看有沒有赤毒草。”説完徑自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