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頭腦又冷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魏徵訝道:“長安市上道路兒歌?你在相府,如何得知?”那丫頭道:“賤婢有一個兄弟,在民間聽得,曾學着唱給我聽…”魏徵心驚膽跳,長安市上竟會出現這種不吉之歌,這代表了什麼?幸好他有個至好友,就是鼎鼎大名的“神相”袁天罡。這袁天罡就是當朝司天監正台袁守誠的侄子。袁天罡的醫、相、星、卜之學,有神鬼莫測之機,深得魏徵敬重。
魏徵之所以能得李世民如此重用,多半是由袁天罡在幕後指示疑難,決定方策之故!所以魏徵將這位待為上賓,禮遇有加!如今聽了這不祥歌謠,心下驚疑不定?急忙叉到相府別院,來找。
卻見他有朋友在座…是那個老瞎子陸散人!他也是有神機妙算之人,也頗受魏丞相的敬重。反正不算外人,魏徵就開門見山,直言無諱道:“夫子聽過長安市上的一首歌謠否?”
“什麼歌謠?”魏丞相將適才那丫頭的歌詞,與對答,詳細説給他聽。袁天罡笑道:“那是假的,丞相不必理會!”魏徵不解,袁天罡坦言道:“那只是這位瞎子老哥,一時興起,隨口編的!”誰知道老瞎子卻翻着白眼道:“當固是老瞎子隨口所編,那也只是在深宮大內,只讓聖上父子二人聽到…如今卻是長安市上,處處可聞!”袁天罡大駭:“這又是為了什麼?莫非你別有居心,散播謠言,蠱惑視聽?”
“陸敵人”冷冷道:“散播這種謠言對我有何好處?再説,天現異象,太白晝見,難道也是老瞎子我得出來的麼?”袁天罡跳了起來:“你説什麼?”
“我説什麼,你自己不會出去看看?”袁天罡e與魏徵都衝出屋去,仰首眺望。果見黃道隱現東南,太白孤懸西北!袁天罡嘆道:“你這老瞎子怎麼會看得見的?”陸散人嘆道:“且不用追究我如何知道的,你號稱神算,何不為丞相卜上一卦,窺其奧妙,斷其吉凶,再為丞相建言因應之道?”魏徵急應道:“極是…極是!二位夫子請入淨室…”
“陸散人”卻拄起竹杖道:“老瞎子閒雲野鶴,這廟堂官家之事嘛,我還是走開些的好…”他就這樣竹杖點地,翩然而去…***天現異象,太白晝見!司天監也連續幾天,見到這種異象。司天監正台袁守誠,因為職責所在,不敢隱瞞,急急進宮,奏聞皇上。
李世民立刻想到上次聽到的那不祥歌諺,心中大不安,急召占星太史李淳風晉見,問這謠言可信度如何?
李淳風據實奏曰:“臣夜觀天象,默察曆書,研判此武已居宮中,不出三十年,當王天下,陛下後代將無以生矣!”李世民大驚!下詔凡宮中可疑之人,或名氏涉及“武”者,殺無赦!
李淳風急阻之,跪叩奏曰:“千萬不可如此,天意不可違,多殺無辜非但與事無補,且更增戾氣,其災更慘!”李世民怒曰:“難道任其滋惡,殘害我李氏子孫不成?”李淳風曰:“此事已無可解,天註定該遭此劫,三十年後該武已老,或稍慈善,為禍不劇,若急遽除之,天將另降狠戾,其災更甚!”李世民恨聲道:“朕奉天承運,代有萬民,今有殃難,你們卻只會束手無策,歸諸天運,哼!”李淳風無言以對,不敢多言賈禍,只得叩頭而退…李世民已是老邁之年,半生廝殺,勤政愛民,終能創建這個名震中外的“大唐帝國”自然是不肯輕易向“命運”低頭的!他把專職內宮的“內侍省”總管尤錚召來問道:“內宮之中,可有姓武的女人?”尤錚一下子無法理解聖上為何要找一個姓“武”的女人:他只好老老實實,仔仔細細地想了一下,奏曰:“就老奴記憶所及,內宮沒有姓武的女人,但是也怕一時記錯,不妨把廷局主司召來,叫他徹底清查一遞二宮名冊!
一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會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之一,就因為他辦事説做就做,而且劍及履及!他立刻就由尤錚陪同,親自到“廷局”去,把大堆的後宮名冊全都搬出來,一個一個仔細清查!
這後宮三千多佳麗僕婦老幼,內中姓吳、姓巫、姓鄘、例有一些,姓武的果然一個都沒有!至於名字小名別號之中,與武字接近的就五花八門,不甚枚舉了!李世民嘆了口氣,他終於還是聽了李淳風的話,放過了這些“疑似”者,以免多造殺孽,徒增戾氣…
李世民仍是滿心狐疑,怎麼會沒有呢?難道這李淳風滿口胡言,只是想危言聳聽,嚇唬人?原來這時的武媚娘雖已進宮,卻因為是李世民親生的兒子李泰,私自安進來,街未填註名冊。
這位自以為明能幹的“聖明天子”自然就無法從名冊上查出她來!這位總管尤錚,在接受李泰指示,安排媚娘時,也只説她叫“媚娘”居然誤認為她姓“梅”與老皇帝要找的姓“武”相去甚遠,故而並未特別向太宗皇帝提出説明!
再者李世民在徹查花名冊時,也並未説明此事的嚴重。尤錚在末得到李泰的切確指示之前,他自然也不便自作主張,輕易就透這個小秘密的!
反正是因為種種理由,就這樣的陰錯陽差,叫這武媚孃的成了一次“漏網之武”!當然媚娘自己也完全不知道,她已經在鬼使神差之下,從鬼門關來回過一次!
只有她身邊一名稚齡侍女,清楚這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她就是那以迴音之術第一次唱這首歌謠,嚇退李世民的“玉女仙子”!李泰把媚娘安排在這裏開始,陸散人就把“玉女仙子”安排在這裏,要她負責保護媚娘,在時機末成之前保住媚娘貞,以免她們苦心經營的計劃泡湯!
這李世民一生豐功偉業,晚年自然也該好好享受一下他的後宮美女!這本是無可厚非之事:“新唐書”記載他晚年曾服了“天竺國”番僧那邏娑婆寐的丹藥,居然能一夕御數女。
不但新寵的蕭妃、楊妃、梅妃等人,得以風調雨順,連同其他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宮娥、宮女,只要稍俱姿,莫不雨均霑,皆大歡喜!
可惜好景不常,歲月不饒人,一個人能得有多少力?天天敲髓,不多時早已疲力盡,支撐不住。
往往身體虧損的人,慾念更大。但因體力不支,常常個掃興!不得已再找那番儈,那丹藥,固又是生龍活虎,卻喪更甚,搞得後來,不僅在牀第之間不能任意馳騁。
並且已是久病不能臨朝視事了!這媚娘是何等明人物?她頭腦冶靜,智慧分明,尤其具有極大野心!她分析太宗李世民不久駕崩之後,誰才是繼承大統的人,誰才是下一位皇帝,她得首先和那個“天子”掛上鈎、牽好線!
偷眼看這魏王李泰,是個浮猾陰險的少年,將來絕不能成大器,便是成了大器,也是個無情無義的薄倖郎君,不是終生寄託之人!
終於在暗地裏,注意到了一個第九皇子,晉王李治!講到這位晉王,生是個忠厚老實的青年,他跟原先的太子承幹,和引她進宮—的李泰,三人都是正宮娘娘、長孫皇后的兒子,但因個懦弱,任何事都不敢強爭、強求,在宮中常受其他兄弟們的欺侮,也都只有逆來順受,不敢爭鋒!
十九歲時由李世民賜婚王氏為妃,是從祖母同安長公主的孫女,生也十分貞靜!小夫倆住在宮中,常常受其他嬪妃奚落冶眼,但晉王李治卻總是毫無怨言…
那內僕局也明欺李治夫婦是老實人,一切供應都十分減薄,進出王府,也只見婢僕零落,簾幕蕭條…
王妃自己補裰衣服…李治也親自擦拭窗户…媚娘冶眼旁觀,終於決定要從這位別人絕不在意的晉王李治身上下工夫,便在宮中閒靜之時,到晉王府中去,找王妃閒談…
因年紀相仿,較易知心,在不周不備之處,也私自拿些銀錢綢緞,去貼補晉王妃子…又把自己院中的內侍婢女,撥了十六名去供晉王使喚聽用…—這一來,把個李治夫婦,得深銘肺腑!
—恰巧李治又在此時患起病來,也經太醫診脈服藥,仍是病得昏沉沉!王妃朝晚在一傍守護,遞湯喂藥,常常澈夜不得安睡,媚娘不時進來探望,在白天的時候,也替王妃看護李治,讓王妃覷個空兒,回房去安憩片刻!
本來人在患病的時候,倘若有人來憐惜安他,是最容易觸動情,何況一個絕美女,一個忠厚少年!再加上這媚娘,天生媚骨,有意無意地輕挑淺逗,媚眼勾魂中,足夠教這少年李治,授神與,魂牽夢縈…
幸而這媚娘野心極大,頭腦又冷靜,她儘量挑逗這李治的情慾,自己卻絕不陷入情慾!她的野心是,捉住李世民!這武媚孃的真正野心,只有一個人看得最清楚,那就是隨時盯視在她身邊的小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