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聽故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是他又花了十年的時間,終於在一條深河中找到了一地,這地雖好,葬下去後人可以寅葬卯,可它位於深河之中,非要一個水好的人才能辦到。
這風水師急得圍着河直轉悠,口角都長了泡泡。這時一個漁人來了,看到他的口角起泡,以為他是口渴如此,替他倒了一杯水,在裏面放了一點鋸屑。
風水師很生氣:心想你這不是消遣我嗎,不給水給我喝也就算了,竟在裏面放了鋸屑。不過現在葬墳的事重要,當下按着火氣問漁人這附近可有水好的人。
漁人問他想幹嘛?自己成天打漁,水也算不錯。
風水師本來不想告訴他這龍口吉**的事,不過自己父母的骨灰非要他送下去不可,只得實話實説,末了騙這位漁人:把骨灰在龍角上可以大,把骨灰放在龍嘴裏只能小,如果你肯幫我把帶來的骨灰放在龍角上,我可以點你一句:你可以把你母親的骨灰放入龍嘴中,讓你小做為報酬。
漁人一聽答應了,回家準備給自己母親遷墳。風水師心中暗暗得意:我騙他説放在龍角上可以大,他肯定會把他自己母親的骨灰放在龍角上,把我父母的骨灰放在龍嘴裏。
十天後,漁人按約而至。帶着兩個人的骨灰下了水。足足過了小半個時辰才浮出水面,把一切搞定。
改完風水,風水師果然達,在地理界出了名,賺了不少錢。十年之後,風水師再回到父母的龍口寶**去拜祭。卻現當年那位漁人已經成了當地的富。
風水師跑去看他,漁人對他十分,熱情地招待了他。風水師看着他上萬頃的良田,數不清的家財,十分吃驚:你當時是將你母親骨灰葬哪的?
漁人據實相告:當然是放在龍口,這是我們約定好的啊。地是你看的,你放在龍角大,我只是水好,幫幫小忙,所以放在龍嘴小。現在我小都成這樣,想必先生你更是大得不行了。
風水師氣得差點沒背過氣去:世上竟有這麼老實地人。早知道當年自己實話實説好了。
這時漁人又有求於風水師。自己父親過世了。也想找一處好地安葬。現在旺財是不再奢求了。只想旺丁。現在自己快三十歲了。可還是膝下無兒。
風水師本來心裏面就不平衡。這下更是起了壞心思:滿口答應下來。他把漁人領到一個荒石嶺。指着一處五鬼絕地道:這是一塊龍**吉地。葬下去不但能旺丁。子孫還能做官。
漁人對他言聽必從。把自己父親安葬了下去。
又過了十年。風水師心想這漁人家該破敗了吧。咱去看看。
這一去不得了。漁人家不得沒有敗落。反而比以前更加富有。風水師把那本神奇地葬書翻爛了都不得其解。於是決定去現場看看。
到了晚上,那個五鬼絕地一如平常,看不出什麼異樣,可過了子時進了丑時,在一陣低沉的軋軋聲中,漁人家的墳竟慢慢地裂開了,出了裏面的棺材,五隻小鬼抬着墳墓裏的棺材,顫顫驚驚地離地而起,慢慢升高、升高,然後懸在半空中,隨風飄送到了漁人家的上空。
風水師倒一口涼氣:這就是傳説中的五鬼運財,這個漁人是何德何能可能做到!不行,不管他是如何做到的,老子要逆天行事,破了他這個風水。
於是他特意讓人打造了一把鋒利無比地鋼剪,重新回到這個五鬼絕地,等五隻鬼運財回來,喀嚓一剪子把五鬼抬棺的抬棺木剪斷,心想:這抬棺木都剪斷了,我看你們還怎麼給他家送財。
可誰知道這一剪子下去,抬棺木不但沒有斷,反而鼓起了一個小包,他以為自己沒有用上勁,又這麼來了一剪子,結果還是沒有剪斷,第二抬棺才也鼓了一個大包。
五隻小鬼急了:‘快住手,快住手。棺材、棺材,我們本來只送財不送官,你再這樣剪下去我們官財都要送了,你這一剪子下去鼓個包就要出個宰相,嘿,你一下子剪了兩下,他家要出兩個宰相啦!’風水師百思不得其解,熬了一夜,嘴角又熬出了水泡。到了漁人家,漁人趕緊讓自己地五個兒子送水過來,裏面又加了鋸屑。
風水師不解,漁人道:口渴嘴周圍起泡的人是不能快速飲水的,所以放入了鋸屑,而且這個鋸屑有清涼解毒去火的功效。
風水師終於知道自己當年錯怪了漁人,揮手:客人喝過水了,大閻王、二閻王、三閻王、四閻王,你們去讀書吧。
風水師奇道:你怎麼叫自己的小孩叫閻王?漁人笑道:自己五個小孩都長得面惡心善,所以取名叫他們閻王。
風水師一聽終於明白了:五個閻王管五個小鬼,難怪這五鬼絕地成了五鬼運財地福地。
所謂善有善報,因果報應的業力實際比陰宅地風水力量更加強大。”三個故事説完,秦陽大呼彩,嚮明笑而不答,只有孫小倩反瞪着邵易宇:“你講故事就講故事,幹嘛一雙眼睛瞪着我?”邵易宇見她還是不明白,嘆了一口氣:“看來我還要再説一個故事了。”
“歐陽修做宰相時,就聞知邵康節的大名。他的兒子歐陽叔弼去上任,途中將經過洛陽。歐陽修囑咐兒子説:‘你到了洛陽,可以去拜見邵先生。’歐陽叔弼到了邵康節家門口,邵康節匆忙中倒施着鞋子就出來接,邀請他到家裏坐,兩人敍談了整整一天。邵康節還主動述説自己一生中所見到的人、所學到的知識和所做的事情。説完以後,他又問叔弼:‘您能記住嗎叔弼雖恭敬地聽着,卻不明白他説地目的。到了宋神宗元豐年間,邵康節逝世,朝廷主管部門推崇他地品行,認為應該給他一個諡號,而歐陽叔弼當時是太常博士,由他負責作議,責無旁貸。
這時他才恍然大悟,知曉從前邵康節向自己述説生平事蹟的用意。
還是邵康節臨死前地故事,話説邵康節已經奄奄一息了。親戚朋友們都趕來,開始給他準備後事。二程兄弟和司馬光、呂公著等人聚在外屋商量着如何辦喪事,你一言,我一語,一時也難以定奪。躺在屋裏面的邵康節聽到了他們地議論,就把兒子伯温叫到牀前,對他説:‘我有三個要求,一定要滿足我。’伯温哭着説:‘您就講吧。’邵康節斷斷續續地説:‘第一,我死後不要把我埋在洛陽,要葬在伊川先人_地。第二,墓誌銘要由程顥程伯淳來寫。第三,不要陪葬任何東西,頭枕轆轤頭,身穿布黑衣,衣服要抹上油。入的時候把李家的小禿閨女找來,讓她看着。’説完,等伯温一一點頭答應,邵康節便閉上雙眼,離開了人世。
邵康節前面兩條遺囑大家能聽明白,只是對最後一條要把李家的小禿閨女喊過來看他入殮有些莫名其妙。
不過家人和朋友們還是按照邵康節的遺囑,入殮的時候把李家的小禿閨女找了來,讓她看着給邵康節穿上布黑衣,在衣服上抹上油,然後裝進棺材,枕上轆轤頭,又讓小禿閨女看了看裏面隨葬什麼東西,才釘好棺蓋,送往伊川墓地。
送葬的路上,兩邊站着許多人,男女老少一個個哭天抹淚,不住地念叨着邵先生的種種好處。
棺槨由八個小夥抬着,起初他們沉着重得很,肩膀壓得生疼,所以走得特別慢。可是出去十來裏地以後,越往前走越輕巧,抬着一點也不費勁,覺得很奇怪。到後來,人們現遇到上坡的時候,裏邊‘咕嚕咕嚕’地響,聲音由前往後,下坡的時候,裏邊也‘咕嚕咕嚕’地響,聲音由後往前。有人害怕起來,自言自語地説:‘啥在響?’一個人説:‘象是那轆轤頭在來回滾動。’那轆轤頭怎麼會滾動?老人們説,那是邵夫子得昇天了,棺材裏沒人了,空蕩蕩的,只剩下一個轆轤頭。
一晃六七十年過去了,那個小禿閨女嫁人了,生了兒子,兒子女娶了媳婦,生了孫子。她的這個孫子長大以後不成器,專幹那些偷棺劫墓的勾當。有一天,和別人嘀咕着要去偷邵康節的墳墓,恰巧被小禿閨女聽見了,趕忙阻攔説:‘你們可別去,邵先生入殮的時候,我看得清楚,裏面什麼東西也沒有裝,連衣裳也不是好的,還抹上了油。’孫子問:‘是真的嗎?’‘千真萬確,我親眼看到的。’這樣,邵康節的墳墓便沒有遭劫。
原來,邵康節死前就料到,小禿閨女的孫子是個偷棺劫墓之人。”邵易宇話説到空上份上,孫小倩麪皮繃得鐵緊,終於聽懂了邵易宇的話外之音,只有嘴巴還在逞強:“你自稱自己是邵康節後代,替你老祖宗臉上貼金的故事有什麼好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