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不爭氣的穿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凌雲峯,高達萬丈,齊之處,已是雲端,如一把擎天巨劍一般遙指宇宙蒼穹。
在雲翳蒸騰的山,建築着無數石質或木質的房舍,其中多半是青嵐宗內門英的修煉之所。
一間頗為簡陋且狹小的石屋中,鄭林緩緩撐開沉重的眼皮,而入眼裏則是幾張神各異的面容,其中還有一位秀美可人的女孩子。
“鄭師弟醒了,鄭師弟醒了…”女孩子見鄭林醒來,歡呼着跑出了石屋,片刻後,一位身形消瘦的中年人緩步走入石屋。
正要與鄭林説話的幾人,見中年人進來,盡皆啞然,低着頭,好像做錯了事的孩子一般。
中年人先是瞥了一眼躺在石板牀上的鄭林,而後回身對幾人言道:“你們各自回去房吧。”眾人聽了,紛紛彎身行禮,道:“弟子告退。”當幾位弟子都出了石屋後,中年人又對拉着自己手臂的女孩子道:“你也出去。”女孩子聽此,頓時小嘴巴撅了起來,又見中年人神嚴肅,也就沒敢多言語,水靈靈的眼眸悄然瞄了一眼鄭林,而後默默地走開了。
中年人沉身坐到牀頭,大手攤在膝蓋上,手心中有一把模樣緻的小銅鎖。他和聲道:“鄭林,這把小鎖,應該是你自小就帶在身上的吧?”鄭林心思翻湧,快速地在記憶中尋找着,半晌後,出聲回道:“是的,師傅。”中年人又細細地摩挲了小鎖一陣,道:“應該是件不錯的器,不過可惜了,雖然它助你擋住了東方霜冰魄罡氣,但也被毀了靈,怕是已經不能再用了。”説着,中年人將小銅鎖放到了鄭林的枕邊,接着便立起了身子,板着臉言道:“你資質雖然一般,但也入門修煉十年有餘了,一直不能進入納期也就罷了,卻是在一個只有十二歲的女孩子手下連三招都沒有撐過去…”説到此,中年人見鄭林一臉茫然,面煞白,便搖着頭嘆息了一聲,而後拂袖離去。
“倒黴啊倒黴,不過,總算是還活着。”鄭林受了一番身體的糟糕情況,心中悶悶地思量道。
這個身軀並不是鄭林的,當他靈魂穿越而來時,恰好這身軀的前主人在比鬥中被對手的冰魄罡氣凍滅了靈魂之火,而急着奪舍重生的鄭林便將自己的靈魂直接沉入了這副身軀中。
父母早亡的鄭林,只是個地球上會點花拳繡腿的小混混,在與朋友賽摩托車時被一輛大卡車撞了正着,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穿越了,而且還到了一個充滿了奇幻彩的世界裏。
巧合的是,這個身軀的原主人與鄭林同名同姓,可是,原主人的靈魂已經消散,藴含在其中的記憶也沒有了,鄭林本無法清楚現在自己的處境,只知道自己剛剛受了重傷。
不過,鄭林其實已經來了三天三夜,中間他都是一直在裝昏,為的是從守候在自己身邊的幾人口中清楚目前的大概情況。
方才對鄭林説教的是他師傅蕭路,為人刻板,不苟言笑,大家平時都不敢與之多有言語。
鄭林是蕭路的六弟子,入門最晚,修為也最弱,比鬥之前,他只是通竅五階實力。
蕭路修煉多少年,他的幾個弟子都不是很清楚,但大家都知道,他已經是元靈期的高手,其大弟子王朝天修煉了四十多年才到了納期,其他五個弟子都是通竅期的實力。
天黑盡時,正在梳理思緒的鄭林忽覺肚裏咕咕作響,而四師兄劉雨河也在此時送來了飯菜。
沒有到納期的修士,只是相當於世俗裏的武術高手,還不能辟穀,一三餐還是需要的。
蕭路的幾個弟子中,就數劉雨河人緣最好,平時素愛與人説笑,十分健談,不過實力卻是不如他嘴皮子的功夫,為此不少受同門師兄弟嘲笑。
劉雨河薄皓齒,臉面稍胖,笑的時候眼睛通常眯成一線,觀其模樣就會讓人有種忍俊不的覺。
劉雨河將飯菜置於牀頭,抱着扶起鄭林,而後單手捧起一隻盛滿米粥的白瓷碗,另一隻手以銀小勺子挑起一盅米粥,言道:“六師弟,餓了吧,來,我來餵你。”鄭林知道自己還沒有到需要人餵食的地步,勉強活動下手臂,接過碗和小勺子,謝道:“謝四師兄,我自己可以的。”劉雨河笑着看鄭林慢的吃飯,一會兒後,言道:“六師弟,那東方霜只修煉了六年時間,不僅修為到了通竅九階,本門秘訣冰魄罡氣也初具神通,你敗得可不算冤枉。”原來劉雨河見鄭林神有點低,以為鄭林還沒有從失敗中緩過勁兒來,所以如此安。
鄭林心中思量道:“她是厲害呀,那冰魄罡氣連靈魂之火都能凍滅了,當然不是一般的強悍!”不過,嘴上説時,鄭林卻是略顯尷尬:“這次怕是讓師傅丟顏面了。”劉雨河卻是直言道:“不妨事的,大家都知道你是什麼實力,本來就沒有寄予多麼高的希望,不過,你連三招都沒有撐過去,確實是有點…”鄭林知道劉雨河省略了“不爭氣”三個字,只是自嘲地苦笑一聲,也沒有多説什麼。
雖然前世只是個小混混,但鄭林卻是有着非常樂觀生活態度,他一貫的行事作風就是:不與世爭,管他外面風多大雨多急,我就躲在自己的世界裏偷着樂。
劉雨河在收拾餐具時,看見了牀頭的那把小銅鎖,頗帶興致地將之置於手中,對鄭林笑道:“聽師傅説,這把小鎖還是件不錯的器,就是靠它,你才得以保住命。真是沒想到啊,六師弟竟還有如此家底。”鄭林對這個未知的世界十分陌生,饒是他一向機智,但此時也不知道該如何與這些“親友”們,他們的言語自己就很懵懂,更不用提其他的瑣碎之事了。
一切都還需要鄭林重新來過,需要自己快速地融入到新的世界中,扮演好自己的角。
一番言語後,劉雨河見鄭林依然倦怠,便放下那小銅鎖悄然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