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舞隊雙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東京開封,相國寺附近,市場繁華,擺攤設點,算命卜卦,賣藝雜耍,形形,無所不有。
離相國寺十來丈的一塊空地上,一陣笙竽簫管之聲,伴着珠圓玉潤的唱腔,招徠得人外有人,圈外套圈。
附近還有不少人眾,紛紛離開所站之處,擠到圈外,踮足引頸,瞧個稀奇。
這不是耍拳舞刀,表演一趟子武術;也不是小猴兒唱大戲,獨個兒蹦來跳去;更不是耍那用線牽的木偶,唱一出古戲。
在這裏獻藝的,是一支舞隊。
在那時代,官府供養的叫“隊舞”主要演給皇家貴胄、高官顯門觀賞。
而平民百姓能見到的,就是這種以宗族、家室為班底、師徒相傳的舞隊了。
舞隊把大麴、詩詞、朗誦和舞蹈匯合在一起,有羣舞、獨舞、獨唱、合唱,有吹奏、對白。
而舞蹈內容多以前人小説為題材,具有故事、戲劇
。
因舞隊來自民間,表演的內容也就廣泛得多,既有對農人勞作耕耘的讚頌,又有揭貪官污吏的鞭笞,或是描繪民間習俗及異族風情。
他們走街串巷、走村過鎮,不辭辛勞,因此,也倍受百姓們歡。
此刻,這支舞隊正在演“撲蝴蝶”十個年紀在十六七歲的少女,身穿大紅襖褲,手舞葵花扇,正翩翩起舞。
她們動作輕靈,舞姿優美,特別是領頭的那位姑娘,模樣兒長得特別靈秀,水汪汪的一雙大眼,東瞄西瞅,要抓一隻花蝴蝶呢!
而演“花蝴蝶”的姑娘,卻穿了一身白綢衣褲,手持一隻纖細的竹竿,竹竿頭上用細繩兒吊着一隻白綢制的蝴蝶,兩隻翅上畫了不少圖案花紋,做得十分
緻美觀。
這位白衣姑娘抖着線上的蝴蝶,有她自己的舞蹈。
十一位姑娘,個個都是美嬌娃。
而最漂亮的姑娘,就數紅衣隊裏的領隊和蝴蝶的白衣姑娘了。
紅衣姑娘是圓臉兒,白衣姑娘是瓜子臉。
大概,她們的區別也就只那麼一點。
你説,牡丹與花菊,孰好看些?花兒各有各的美,該説都好看。
在舞隊的背後,站着一對中年夫,男的五十不到,女的四十有餘。
這對夫自然是這個舞隊的班主。
他倆的旁邊,站着六個年青小夥,吹笛吹笙、擊鼓鳴鑼,各有各的差使。
“撲蝴蝶”演完,圍觀人眾歡呼不已。
有那急的,伸手進囊,抓一把銅錢兒就往場裏扔,引得人們個個急忙仿效扔幾個大錢兒,家富的則扔銀塊,甚至連二兩重的都有。
姑娘們由場中退下,準備着第二個舞蹈。
那六個小夥子,則每人託一隻銅盤,將扔到場子中的銅錢兒拾起來。
此刻,一個小夥子搬了張條凳放到場中,那領頭的紅衣姑娘,抱着一支琵琶進場坐下。
隨後,白衣姑娘來到她身邊站好。
紅衣姑娘玉手在琵琶上一揮,先撥了一段引子,接着白姑娘櫻口一啓,如黃鶯出谷,唱了起來:“把酒留君聽琴,誰堪歲暮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