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石鐘山記蘇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30、鸛鶴:水鳥名,似鶴而頂不紅,頸和嘴都比鶴長。

31、心動:這裏是心驚的意思。

32、噌(chēng)吰(hóng):這裏形容鐘聲洪亮。

33、舟人:船伕。

34、罅(xià):裂縫。

35、涵澹澎湃:波盪。

36、為此:為,形成。此,指噌吰之聲。

37、中:水的中心。

38、空中:中間是空的。

39、竅:窟窿。

40、窾(kuan)坎(kan):擊物聲。

41、向:先前。

42、汝識(zhi)之乎:你記得那些(典故)嗎?識,記得。

43、周景王之無(yi):《國語》記載,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鑄成“無”鍾。

44、魏莊子之歌鐘:《左傳》記載,魯襄公十一年(前561)鄭人以歌鐘和其他樂器獻給晉侯,晉侯分一半賜給晉大夫魏絳。莊子,魏絳的諡號。歌鐘,古樂器。

45、古之人不餘欺也:古代的人(稱這山為“石鐘山”)沒有欺騙我啊!不餘欺,就是“不欺餘”46、殆:大概。

47、終:終究。

48、漁工水師:漁人(和)船工。

49、言:指用文字表述、記載。

50、此世所以不傳也:這(就是)世上沒有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緣故。

51、陋者:淺陋的人。

52、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用斧頭敲打石頭的辦法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

53、實:指事情的真相。

譯文《水經》説:“鄱陽湖口有石鐘山。”酈道元認為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水和石互相碰撞,發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説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也不能使它發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尋它的所在地,在深潭邊找到兩塊山石,敲打它們,聽它們的聲音,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餘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認為找到了這個(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但是這個説法,我更加懷疑它。山石被敲打時能鏗鏘(kēngqiāng)作響的,到處都這樣,可是唯獨這座山用鍾來命名,為什麼呢?

元豐七年六月初九,我從湖北黃州坐船到汝州(河南臨汝)去,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德興縣(現在江西德興)的縣尉(主管一縣治安的官吏),我送他到(江西)湖口,因而能夠觀察這座稱為“石鍾”的山。廟裏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頭,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硿(kōng)硿地發出聲響,我本來就懷疑,本不相信這説法。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蘇邁坐着小船來到絕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邊聳立着,高達千尺,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繁茂直立的想要捉人;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雲霄中發出磔(zhé)磔地鳥鳴聲;又有一種像老人在山谷中邊咳邊笑的聲音,有人説這是鸛鶴。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出,鐘聲洪亮像鐘鼓的聲音連續不斷。船伕大為驚恐。我慢慢地觀察,原來山腳下都是石頭的和裂縫,不知它們的深度,微微的水波湧進和裂縫,波盪便形成這種聲音。船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正對着水的中心,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風進去又吐出來,發出窾坎(kuankan)鏜鞳(tāngtà)的聲音,同先前噌的聲音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因此我笑着對蘇邁説:“你知道那些(典故)嗎?那噌的響聲,是周景王無鐘的聲音,窾坎鏜鞳的響聲,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人(稱這山為“石鐘山”)沒有欺騙我啊!”凡事不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卻據主觀猜測去推斷它的有或沒有(正不正確),可以嗎?酈道元見到和聽到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説得不詳細;士大夫終究不願夜晚乘着小船停靠在懸崖絕壁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漁人(和)船工,雖然知道卻又不能用文字表達、記載。這(就是)世上沒有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緣故。而淺陋的人用斧頭敲打石頭的辦法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自以為得到了事情的真相。我所以記下以上的經過,是因為嘆惜酈道元的解釋過於簡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釋太淺陋了。

課文研討一。內容和結構《石鐘山記》是一篇考察的遊記。寫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夏季,蘇軾送長子蘇邁赴任汝州的旅途中。文章通過記敍作者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説明要認識事物的真相必須“目見耳聞”切忌主觀臆斷的道理。

本文以石鐘山得名由來為線索,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兩種説法,以及對這兩種説法的懷疑。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引《水經注》上的話,代石鐘山的處所,緊扣題目,點出石鐘山,引起下文。第二層,提出六朝人酈道元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説法,點明人們對此説法的懷疑態度,用鐘磬置水中不能發聲的情況對酈説質疑,説明“水石相搏”之説難以取信於人。正因為對酈説“人常疑之”才引起後人的異議,這就由酈道元的説法導出唐人李渤的説法。第三層,提出李渤的説法並質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於是就有他“訪其遺蹤”的行動。他親“訪”遺蹤,親“扣”其石,親“聆”其聲,理應無疑。作者表明自己對李渤的懷疑,並以處處有石,石石能扣而發聲,反駁李説,説明釦石發聲之説難以置信。

對這兩種説法,看起來是相提並論的,但實際上是有先有後,有主有次的。對兩説的分別懷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説明人們對酈説的疑惑,這裏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沒有明説,這是一種客觀記敍,作者沒有輕率地判斷酈説的是非;用“餘尤疑之”強調自己對李説的否定,這裏的“餘”字,就明確地表示了作者對李説的態度。對酈説“人常疑之”和對李説“餘尤疑之”這兩疑引出作者探訪石鐘山的行動,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遊石鐘山,以及結尾的一“嘆”一“笑”一“簡”一“陋”作鋪墊。

第二段,記敍實地考察石鐘山,得以探明其名由來的經過。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元豐七年…得觀所謂石鍾者”),點明探訪石鐘山的時間、同行者和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