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我們走在金光大道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以前,州刺史官位赫赫,作為中央在地方的最高代表,他手上有一件“王命旗牌”不經法務部和法院而可以先斬後奏,事後才報備,而且地方無權對他們進行彈劾,如今全部沒了那二件要命的東西。
開元三年,允許地方正式擁有地方立法權,自行通過本地區的法案。
令所有人到驚奇地是帝國在地方上開放黨,允許自由地結社,建黨,不過公務員和軍人不得進入任何黨派,中央官場自然也還是不得有結黨的權利。
封建社會,統治者最為顧忌之一地就是人們結黨抱成團,恐懼官吏結黨成派,互相攻訐,百姓成羣,誹謗朝廷,敗壞風俗。僅以漢朝為例,就有過着名的黨錮”(“錮”就是錮的意思)事件,名士杜密、李膺等因而獲咎,大量官員士紳被關押。
雖然地方權力得到增強,但不代表中央對地方管理失控。
第一,中央的法律權限大於地方法律,若有牴觸,肯定是國法大於地方法。
第二、中央對於地方事務雖然少了一些直接管制權,但可以通過中央撥款、人事任免加以影響。
第三、地方三級主官:州長、郡長和縣長都由中央直接派出,地方議會不得異議,他們的屬官經地方首長提出,地方議會通過批准。
中央同樣也有動作,一是在內宮,依舊是內宮管國,主要是議會的組成部分,仿地方的上院和下院,分為參議院和眾議院,參院成員是妃嬪們按每州二名的名額選舉而出,不經選舉的不得入參議院,哪怕是皇帝也不能指定人選,眾議院則按每州百姓的數量進行分配選舉,另外還有指定的份額,如皇帝每屆選舉可以任命二十五個眾議員,每位皇后為六個,九位正妃每人則能任命三個眾議員。
二是擴大了內閣,原來內閣成員是五個,即首輔一人,次輔四人,現增加多四個人,稱為內閣大臣,位在次輔之下。
內閣的選撥更加人化和系統化,不再是指定,全部是競爭上崗。
皇帝實現種種的政策,是個怪胎政治格局,卻得到了上上下下的一致擁護,大家一起分豬,誰都有份,社會矛盾減少,利於國家的統冶。
帝國的立身之本----儒家更是對他極力推頌,認為這是理想式的儒家主義:皇帝應該垂拱而治,將權力分薄,以避免出現重大錯誤,特別對於這麼一個大國,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
當然,皇帝絕不是善茬,無論怎麼搞來搞去,有一點始終是誰都不能動的,那就是軍權!
具體來説是軍令之權,軍政還是分給大家管了,軍令只能由帝國總參謀長下達,總參謀長只聽皇帝一人命令,在皇帝不在國時,必須由所有皇后、內閣和兵部一起用印。方能給他下達命令。缺一個印,總參謀長可以不受令。
而沒有總參謀長下達命令,各級部隊可以不接受的;同理。御林軍和帝國首都衞戍司令部也只是聽皇帝的命令。
軍權不放手,另一個得到加強地是kgb(克格,國。=。它得到了加強,獲得半執法權,事涉國家安全和政治方面地案件。它有權直接捉人,制約就是kgb無判決權,最後的審判必須由]:。kgb負責提供證據。…經過一系列的政治經濟地改革,起到緩和社會矛盾,解放生產力的作用,影響深遠,更直接令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上下一心,共建美好家園,成就不斷湧現。按一位經濟界的資深人士認為:“吾國真正的騰飛,是在開元年間。”何解?因為在開元年間。解決了制約帝國發展的二大要素。
一是鐵,我國鐵礦分佈不少,產量也大,可是那些礦多多以貧礦為主、富礦少。鐵礦石類型複雜。氧化礦、多金屬共伴生。難選礦多。冶練艱難,一句話説直了,就是質量差。
用技術指標來説:我國鐵礦砂平均品位僅為33%,低於世界平均品位11個百分點;已探明儲量中的97%為貧礦,品位大於5>。。
帝國先後攻下印州(南印度)和貴霜(北印度),此二地的富礦即歸帝國所有,這可是着名的大馬士革鋼的來源!它的品位不少都是高於60%高品質好礦!
有了好礦,冶煉出來的鋼材品質上乘,能夠建造更高的樓盤,火車可以提速。
前面説過,帝國蒸汽機發展的勢頭迅猛,卻不見火車提速多少,原因無它,鐵軌地質量跟不上。
由於鐵軌質量不過關,當火車高速時,鐵軌會變形,自然火車就成滾地葫蘆,出事啦。
退一步來説,鐵的質量差,鍋爐也就好不了多少,它的温度不能高,壓力不能過大,如此就阻止了它的功率。
在技術上,早就能夠實現火車提速,由於鋼材質量地制約,早期火車速度實在快不了,它慢過人走的速度笑話是一籮籮。
帝國攻下印度,這地方是我們地呀,於是投資設立鋼鐵廠,生產優質鋼錠鐵塊,由海船運回去,如此也促進海運的大發展。
有了好鋼,大功率鍋爐能夠上馬,這其中,燒煤加油的鍋爐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再陸續更換各地的鐵軌,火車提速實現了,船隻也同樣提高了船速。
有了高速度,各地的人和物資的更加暢,更加適應生產力發展之後的人物,好處是數不勝數!
在印度鋼鐵的支持下,更高更大的樓房建起來,以往樓房很難突破七層的,現在敢建十層的高樓了。
更主要的是建築上的重大突破,堪稱為帝國建築史開天闢地的大事:帝國開始籌建長江大橋!
按照官府設想,將動用鐵道兵和民夫一起幹活,採取笨方法,先挖一條大渠引走江水,再在長江原江道建大橋,待建好後再把江水奉還。
那麼問題來了,支撐長江大橋過百年的鋼筋來自何方?
先前,帝國的人力財力完全能夠建造長江大橋,好大喜功的幾任內閣多次上書,要求建造長江大橋,都被cut掉,如今皇帝認為時機成,遂起建造長江大橋之事。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將是何等美妙的事!
可想而知,對於現時還須用船進行勾通南北的長江之途,將會極大程度地促進通的發展!
二是錢。
帝國缺錢,缺的是充當硬通貨的金屬貨幣。
在大陸地區,缺金少銀,能夠開採的品質也不高,冶煉難度大,不得不採用銅來充當硬通貨。
帝國佔領一些地區,缺乏金銀的窘態緩解,只是近年來,隨着經濟大發展,又開始缺錢了,這是令任何一個户部尚書撓頭的事兒。
發行紙幣,在一定程度解決了錢少的問題,但內質問題猶在,如果沒有足夠的硬通貨,易造成紙幣貶值和通貨膨脹。
帝國最遠處到達南非,從此,缺乏硬通貨的問題永成歷史!
南非最多的就是金子,自帝國到達南非,進行開採冶煉,一船船的黃金就運回了東方本土。
有了足夠的硬通貨,貨幣堅,經濟運行良好,社會自然穩定。
黃金是世間數一數二的美好事物,它的顏是為“國”深得皇家喜愛。
開元五年的端午時節,帝國“金宮”落成。
皇帝重修了他的金龍殿,這回真的是“金”龍殿,殿堂富麗堂皇,所有建築的外表面,全部包金!
黃是黃金的本,柱子、牆壁、門户、窗台,盡數包金,最狠不過的是地上,乃金地也,而且不是薄薄一層,是厚達五公分的金磚鋪成!
從議事的三大殿到金龍殿,同樣是金磚鋪地(薄上一半的金磚),一路鋪過去,入目處金光燦爛,金碧輝煌,窮奢極!
(ps:“我們走在金光大道上”這首歌的來源典故就是皇宮的金磚路)時帝國第一任首輔張昭回帝都,皇帝延請他入內一敍,張昭進殿,兩眼發直,失魂落魄,半天都説不出一句話,他出去後,皇帝怕了,趕忙着魯肅向張昭解釋一通,説帝國乃消費社會也,國家鼓勵消費,是以才做“金”龍殿!
金龍殿之後,還是金磚引路,去到御花園,那裏有晶瑩剔透的水晶迴廊,翠玉建的小樓,白玉建造的涼亭、黃金打造的水榭…再加上那國天的嬌豔麗姝!
沿御花園分建四大金殿安置后妃,文韜皇后蔡>=。殿殿主為大喬和薛靈芸;武略皇后曹節掌北殿,左右偏殿殿主為環和呂蟬兒;洛神甄掌東殿,其左右偏殿殿主為孫尚香和馬彥麗,這其中,絕世妖嬈馬彥麗原本因事觸犯皇帝而失寵,但她過後洗心革面,恭謹做人,於皇帝西狩時駕有功,得為偏殿殿主;西金殿的正殿無殿主,左偏殿殿主給了來自羅馬的“奧古斯妲”馬梅亞,右偏殿殿主給馬梅亞的契女阿芙萊麗雅。
誰都清楚,馬梅亞只待那麼最後一着,就可晉位為帝國皇后,執掌西大殿了。
四個金殿的裝飾裝飾和皇帝的金龍殿相差無幾,不同的是柱子牆壁繪鳳,而皇帝的繪龍。(按帝國制度,皇帝居處只繪龍,皇后寢宮只繪鳳,妃嬪寢宮則龍鳳齊繪)金龍殿、四大金殿和御花園的落成,引領全帝國的消費,在政治穩定,福利保障的情況下,帝國逐漸由勤儉節約的風氣轉向消費型社會,達致擴大內需,強促經濟發展,生產力上去了,帝國的國力也就不斷增強…打人就更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