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後宮風波起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皇帝詫異道:“這是哪門子的事?居然我的后妃、大臣還有…全社會一齊着我討小老婆?”
…
帝國皇宮的三大殿,威嚴壯觀,卻不是幹細活的好地方。漸漸地,帝國的權力中心移至“離宮別苑”裏面有多處有着金碧輝煌的亭台宮殿用來辦公,有風光秀麗的山水園林,風景怡人,成為了由皇后領導的“安理會”辦公地點,正好與“參議院”的國會山、內閣相間,容易溝通。
每天人來人往,后妃要從寢宮出發到安理會或者國會山辦公,她們是坐着人力三輪車而去,也有時為了健身,是自己踩單車或者步行。
后妃出行,都是前呼後擁,待侯的宮女,保衞她們的女兵緊跟着。
大量相關人員,有當值的宮女、上班白領、女兵到安理會和國會山上班。
在離宮裏和國會山,都有一份佈告板,上面寫的就是皇帝每天的行蹤,有時會寫下一些皇帝之事。它是由帝國第一皇后蔡>u對外張貼,人們從中得到皇帝每天的活動信息,當然,主要是對后妃而言,餘女盡不在皇帝和后妃眼中帝國高層最為關注皇帝的安全,每天晚上臨上牀前,蔡>皇帝行在,那裏負責人在內是貂蟬、在外是龐統都得向她彙報皇帝的行蹤,安全情況。
在封建社會,皇帝是神聖、神秘,不可窺視的,任何人都不能打聽打探皇帝行蹤,否則保不定大刀就會砍過來,但本朝皇帝,素來光明磊落,並不怕人知曉,何況是説給自己的女人聽。
以皇帝認為,講給自己的女人聽,有利於和妾們心。
當然,其她人,是不能也不敢接受這樣的彙報,唯有蔡>:帝的結髮子,地位身份與眾不同。
何謂結髮?
“絲結龍鳳,彩結雲霞,一寸同心縷,百年長命花。”意思是:兩個新人就牀而坐,男左女右,各自剪下自己的一綹頭髮,然後再把這兩縷長髮相互綰結纏繞起來,以誓結髮同心、愛情永恆、生死相依,永不分離。
後宮中只有蔡和皇帝結婚時結髮,其她后妃,包括後來的第二皇后曹節、第三皇后洛神,都沒有這個待遇,所以蔡>:密彙報,她再寫下皇帝的行蹤,佈告給其她后妃一連七天,佈告板都是千篇一律:“至尊的皇帝陛下在山陽旅遊!”連遊七天?不清楚的人會想“哇,山陽這麼好風光?”看來以後皇宮組織出外度假旅遊時去耍子去耶!
瞭解皇帝為人的,不屑一顧地道:“皇帝會這麼耐心?一來他在搞陰謀,説不定想的就是搞掉山陽的漢室;二來嘛,山陽絕對有美女,他在那裏鬼混。”三個皇后和高級的妃嬪,則完全清楚皇帝竟是為了半夜去採花,採的就是漢獻帝的女兒,要叫他為姨丈的儀菲公主,在山陽停留了七天!
她們真格是哭笑不得,但她們也很難勸諫,沒有立場,沒有什麼理由去勸。
要皇帝關心國家大事?
皇帝關心的是他的對外征服大業,其它的,除了做秀,統統撒手不管,現在又不打仗,也無大事發生。
作為男人的妾,要不妒,為三從四德的要求,皇帝立國,不僅沒有幹掉這個封建文化,甚至還有所加強!
誰也不能罵荒唐的皇帝,她們唯有在心中暗罵“狐狸、紅顏禍水!”帝國第二皇后曹節有點尷尬,因為是她家的親戚累的,皇帝不回來,大家都不自在,沒有人生樂趣。(她們需要皇帝去***她們,這是皇帝的第一本職工作)好了,佈告牌上總算動了,打開了漲停板,寫到“皇帝移駕至穎川視察!”皇帝走的那天,走得非常匆忙,那是在早晨時分,劉協來向皇帝請安,龐統告訴他道:“今天我們撇!”
“撇?”劉協不明所以,龐統只得解釋道:“就是我們要向你告別啦!陛下説謝謝你這麼多的款待,後會有期!”終於肯走了!狂喜自劉協心中發出:“最好後會無期!”皇帝走後的半小時,無比的憤怒從劉協心中噴發:“他的女兒不見了!”他最漂亮的女兒,大漢朝的儀菲公主,從皇宮中消失得無影無蹤,連同二名待侯她的小宮女,統統不見了!
劉協仰天長嘆道:“天哪,你這個畜生,你走了我的皇后,現在連我的女兒也,難道我大漢朝欠你的嗎?”先前,劉協反曹,沒想到撞到鐵板,他的皇子被曹殺了,皇后伏壽被廢,打入冷宮,眼看不保。
不想冷宮着火,熄火後找到一具燒焦的女屍,劉協以為是曹做的,對曹是恨之入骨,哪知曹是莫明其妙,他要做,就正大光明的做,何必用那些不入的手段?
事情過去了很久,劉協一直以為是曹做的,但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終被他得知伏皇后就在帝國後宮…甚至他還知道皇帝和伏皇后生了一個皇子和一個公主。
這令他悲憤、更令他警覺,帝國在尚沒有強大的時候就敢下手,這世間有什麼事它們不敢做的?
因此劉協噤若寒蟬,老老實實地做着縮頭烏龜戴綠帽。
如今皇帝得寸進尺,連公主也給走了,只是劉協能夠怎麼樣,他還能怎麼辦?
…
皇帝在穎川視察,然而,帝國的最高層都接到了驚心動魄的報告:“皇帝在穎川遇刺!”自然,刺客沒有得手,如果得手的話,本書立即gover,餅小店被憤怒的諸君如破四舊般砸得粉碎!
當着三位皇后嚴厲的目光,負責彙報的龐統頗有點不好意思地道:“事情發生在‘夜靈’夜總會…”皇帝到達穎川,打的旗號是視察文教。
穎川早在前二朝已是文人輩出,它得天獨厚,有山川靈秀之氣的滋養,在帝國時期,全面放飛人們智慧,穎川的文教更上一層樓,極為繁榮昌盛,有三間“大學”和多間教育學院,皇帝到此視察,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