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七章經營北方江海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城,取名為同江。

他不斷出擊,他的力量迅速消耗掉了,不是人為,乃是天時。再怎麼小心也不行,惡劣天氣中凍死了差不多二百人,失蹤過一百人,嚴重凍傷者也過一百人,兵士們的凍瘡越發嚴重,人人俱有,從將軍到小兵一個不拉下,無力發動新的攻擊。

同來的狗和馬被朱凌打發回去搬運物資,往雙城鎮去時帶着自己的傷員、俘來的女人,回同江鎮時帶着物資,來回跑,它們跑了腿,拖傷了皮,到最後已經不敷使用,顯得非常暴燥,甚至發生了狗與馬打架事件,狗們很聰明,它們不敢惹人,就去咬馬,馬也不甘示弱,用蹄子猛踩,鬧成一團。

天氣寒冷,道路艱難,再加上不聽話的狗和馬,押運的軍士顯得很疲勞。

這也是人力畜力的缺點,不能持久,相形之下,新出現的機械通工具雖然還不盡人意,但已經顯示出巨大的能力來。

參謀來問朱凌下一步的指示,朱凌道:“不打了,大家打撲克去!”軍部的指令有不能把軍力使用到難以忍受的地步,所以朱凌着大家回營房睡懶覺。

還真的打起了撲克來,由於天寒地凍,設施不全,練都成問題,還要養傷。朱凌宣佈讓軍隊休整,在軍中舉辦“拖拉機大賽”、棋類大賽,勝者可得燒酒或者葡萄酒的獎勵,敗者則出營房去照料馬匹和狗狗、剷雪清路什麼的。(嗯,在同江鎮軍營中有小小的軍人合作社買賣東西,可是酒類是屬於管制的,有錢也買不到)前線漸漸陷入沉寂是因為冬天過去,天來了。

世人都説天好,對於軍隊則是個大麻煩,融雪,道路泥濘一片,同江鎮地處兩江匯的平原,濕地連片,周圍成為了大泥潭,把朱凌的人給困住了,所幸同江鎮地勢高,才沒被淹沒在泥漿裏。

雪融完了,又到了雨連綿,當時雨量充沛,老天爺就象剛出水衣服般狂擰水下來。軍佬愁眉苦臉,呆在營房裏發黴,他們早就養好了身體可是卻無法出去殺人。物資匱乏,吃了一冬的鹿讓大家都火氣上升,茶也差不多喝光了。

朱凌正在鬱悶,軍士報來本國船隻開到,有物資前來接濟。

同江鎮的鎮址不是隨便亂選的,是先前帝國的好些商人在當地住下來,名義上收購皮和販運帝國制產品,所得利潤非常薄,他們也不在乎,當地土人很喜歡他們,哪知他竟然是帝國特務刺探情報的!深入瞭解各地的風土人情、軍事地理等情況。選出來的地方,方便停靠,又無水淹,已經修了個簡單碼頭,讓船隻靠上了岸。

到來的是小蒸汽機船,圓形艇底設計,虎頭虎腦,船小馬力卻大(相對於風帆船),小小的身板,後面拖了一長串的拖船在江中心航行着,慢地靠過來。

這些船有多級,排水量為3040、50~:。用火車運輸光光的船身,到雙城鎮後再舾裝(裝船上的設施)下水。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想造船,須得在雙城鎮建起船廠,什麼都要一步一步來,既費時又耗力。而現在就不同了,後方實力強大、經驗豐富的造船廠輕而易舉造了出來,用火車運去江邊,經濟效益是極明顯的。

打仗打的是後勤,千里之外轉運物資,你要把物資運到外,用以前的方法,決不可持久!讓我們來數字化一下,以另一平行空間為例,公元1875年5,清廷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左宗棠籌集了四千萬斤(約2噸)糧食,用5000輛大車,5500頭的驢~有29000的駱駝逐步運到前線。這裏還不計人畜的吃用,給的工錢。

當時打仗不惜一切代價,然而打勝之後,還能夠這樣嗎?

要是你駐軍在前線,多年都是這樣運送物資,耗費巨大,本不可能支持下去!也就是當時為什麼中原王朝即使能夠一時在邊疆得逞,然而在外族持續的進攻下,最終還是要後撤的原理。原因無它,後勤和財政支持不上了。蒙古能夠橫掃列國,其對後勤的依賴小是個關鍵!米帝軍為什麼能這麼強大?後勤補力能力強是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帝國軍戰鬥意志向1950年的pl蒸汽機時代對於解決後勤問題起到了決定的作用。象帝國這些拖船,能夠拖動100到300~:(700km水程),只:|以往返,現在帝國已經有60列拖船隊在江上跑(每條動力船手),2w噸的貨物兩星期運完!即使再拉長水程也是小事一樁。

這也是皇帝為什麼要等四十年,耐心等到蒸汽機出來了,他才陸續對外國發動戰爭,他一擊成功之後,物資源源運上,戰略的格局就完全不同了,因為帝國軍後勤的成本低啊!

沒有蒸汽機,你頂硬上,對邊疆地區大舉用兵,多年用兵,而且還能夠守得住?得!

的軍隊吃糠麼?

接下來幾天,物資不斷運來,這回除了軍用物資和食物,還有機器零件、煤炭、水泥、大炮、生活用品等等,想得很周到,連磚頭之類的建材都運了一船接一船。

弟兄們冒雨搭起了更多的倉庫,用火烤乾地面,還建起了從倉庫到碼頭之間的長廊,當起搬運工把船上物資運到倉庫。

雨漸漸平息,接下來弟兄們又轉職當了建築工,在工程師的指揮下,搭建房屋。

不久後,三千名帝國子民服軍役,到來幫助進行基建,他們建造營房,倉庫、堡壘、擴展道路、碼頭、排水、下水道,修建各處的橋樑、防波堤…

不做就不做,一做就要做好,做得漂亮,用水泥固化地面,甚至連花壇都留了地皮出來。如此一來,是在地上鋪錢,沒有足夠的經濟,也就難以支持這樣的基礎建設。

到處都有腳手架,大興土木,除了木屋,更奢侈的兩層磚房建起來了,象醫院肯定是的,當中最完善的地方居然是…產房!

我們知道,北方寒冷,生養不易,帝國就在產房上落足功夫,可想而知,當冰天雪地的時候,外族的婦嬰在寒冷中掙扎,而同江鎮的產房內卻是意盈然,雙層磚的牆!雙層的玻璃窗!暖氣!温言和藹的醫生和護士!甚至連產婦和嬰兒的伙食都包起來!這樣的福利,是整個帝國子民階層都能免費享受的!

還有賓館、四通八達的中心供暖系統開始建立,管道都包好,以接下一次嚴寒的冬天。

我們帝國實施的是素質教育,除了讀好聖賢書,學堂還教授大家做木工、泥水工、農夫、機械工、牧人、花匠、捕魚等等,子民們養家餬口、構建工程、殺人放火樣樣俱通,所以大家做得還真不賴。

就在本師七千人的後繼部隊到來之前,在同江鎮當泥水佬的三千先頭部隊在朱凌的一聲令下,放下手中工具,拿起兵器開撥,坐船沿黑龍江去清剿土著。

他們前腳走,後繼部隊後腳上岸,接他們的居然只有十個傷病軍士,氣得後繼部隊破口大罵先頭部隊大大的狡猾,吃了還喝湯,想把功勞全佔了。而他們,只好接過各種工具,幹起泥水佬的工作,還得負擔起警戒的重任,至多隻能分出一半去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