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五十一章帝國的聚寶盆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晨起一場暴雨剛剛下過。

站在三層小樓的頂層,遠眺海面,習習涼風吹來,我大舒服。

可是望向小樓遠處的道路,心情不大壞。

昨天剛剛完工的道路,現在已經不翼而飛了。

雨林中的最大麻煩首推沒完沒了的大雨,暴雨來自地表的水氣蒸發,天氣越熱地表蒸發越厲害,再加上近海,海面的水蒸氣也趕來支援,暴雨就很大非常頻繁。常常幾分鐘前還晴空萬里酷熱難當,突然間就烏雲密佈大雨傾盆,無數溪七橫八縱從紅泥地裏冒出來,夾帶着殘枝敗葉匯成滾滾洪,連整棵大樹都能沖走。山崩、塌方、洪水、河泛濫,把雨林得面目全非。

要是你走在山溝,遇到下雨,為了你的安全計,最好跑快一點,找到高處省得水把你沖走了。

要是跑不掉,那麼,你應該立即動手伐木頭。

幹什麼?

做船,好浮在上面!

慢着,慢着,跑到高處也不一定安全,可能山泥傾、泥石,輕則你成了一個泥人,重則你有可能中大獎,被埋入泥裏,永遠消失!

我們常説,水土失,可以用植樹種草來防止。

這話用於南洋,是不起作用的,一下雨,雨林千百年來積累的枯木爛葉、腐爛的動物屍體和當地特有的紅泥混在一起,形成深達尺餘的爛泥潭。

要想過去,是不太可能的,若急需過去,最好就是做條船,或許可以過去!

他們的城市,一到下雨天,就泥濘一片,門口就是爛泥潭。

所以,南洋猴子懶惰,並不是沒有原因的,要想做事,急也急不來啊!

華族在南洋宅地時期,官府給新移民的忠告是不要離城市太遠,先佔有城市附近的土地再説,最主要是自然環境異常惡劣,除了泥和水,還有可怕的生物危害,離城市近,可以得到有力的支援。

我就沒看到過,不過我聽説過,一旦出現大災難,可以看到頭戴鋼盔的張穎瑩總督,親自帶隊來搶險救災…

接近城市,還可以配合市政工程建議,因地制宜,搞自己的莊園。帝國政府每年大量下撥資金,大部分都用在了基礎建設上,把城市水泥化,用鋼筋水泥固定住山體,挖掘深深的壕溝,構建下水道,還有大量的水泥防護牆、水泥防洪溝,把水、泥漿引入大海。

隨着城市的擴大,水泥化的表面鎖住了不可一世的南洋泥和水,人類的智慧,戰勝了大自然。

可是在城市之外,情況依舊,只有少部分的地區,有比較完善的防泥、水設施。

我選的宅地,住宅就建在岩石之上,使用水泥構建房屋,幫我建房的老闆連聲説我好運氣。

但很多宅地者就不那麼好運氣了,他們就算再小心,選中的住址,經常被泥水淹沒,搞得很有一些人,不得不遷回城市生活,而把宅地變成度假休閒區。

一年後,向來喜歡當老好人的官府,向宅地者們,提供免費補貼,贊助他們構建防護牆、引水溝、道路、橋樑,派出顧問指導防水防泥防風,此後,邊遠地區的宅地者才陸續增加。

現在的我,正在煩惱着道路被沖毀,前面小山丘被砍掉了木頭被雨水淋着,可能泡在泥漿裏,久了可能就會價值大減了。

等到太陽把泥漿曬乾,我們又去開路小山丘上,我們奮戰了二個星期,才開闢了一小塊的空地。

我和十個勞工,一起動手開荒,我們使用砍刀,砍掉蔓藤,使用斧頭,砍掉較小的木頭,使用鋸子,鋸掉較大的樹木,木頭往往在砍伐前,先派人上樹,繫上繩子,砍上一定程度,就試着把樹木拉倒。

所有的樹木,都要分解成為小段,這樣才能拖出去。如果不能及時拖出去,就用苫布蓋上(不密實)。

勞動的強度非常大,第一天做下來,大家的手累得都抬不起。

謝我的軍隊,在軍中,要求士兵做到的,軍官要先自己做到,因此,絕大部分的軍官,都保持着良好的身手,我也不例外,牢固的底子,讓我能夠比土著支持得還要長久。

使用砍刀、斧頭、工具的手,因為以前的老繭,而沒有打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