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五十五章北方盡入我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獵獵的海風,吹着立在船頭側,峨冠大袍的龐統衣袖不停地拂動。

龐統是cia局長,受皇帝之命,以大元特派全權使節,領欽差大臣關防(大印)的身份前往三韓公幹。

他腳下的戰艦,是大元海軍的驕傲,最新一代的蒸汽戰艦,已經沒有了風帆,純蒸汽動力,定級為“神盾級”艦名為“武略皇后”號(帝國皇后曹節的封號)。

神盾戰艦由皇帝起名,當他帶着羣臣,走上這條戰艦參觀,他欣然道:“此艦不用風帆,乃神造之艦也!為帝國之盾,護朕萬里海疆!”因此定級為“神盾級”

“武略皇后”號是明輪蒸汽船,兩個明輪槳輪,對稱地放置在船的左右兩舷,由蒸汽機帶動,三個煙囱,最高時速達15節,巡航時速10節(1節=1。852公里)。它體形狹長,三層甲板,排水量超過1200噸它的作戰形式分遠近二類:船頭水下處有角鐵,仗着時速高,噸位重,一撞上去,無船可擋!船頭有座吊橋,橋有活動可控式倒鈎,此艦可載800人,定員300人,多出來的500人就是鋭的海軍陸戰隊士兵,待鈎上敵船,士兵們通過吊橋,一擁而上,海軍變陸軍,任何船隻也難以抵抗帝國海軍陸戰隊的可怕攻擊。甲板主要使用直的弩箭,投放火彈和化學彈到敵船,另有三部投石器。

此艦實際能兩棲作戰,既可海戰,又可陸攻,非常靈活。

戰艦的防護也是一的,採用了水密艙,外側均釘有鋼板防護,水線下鍋爐房的方位,也釘有銅板保護,在明輪外側,對外漂出鋼板,以防動力系統被損。

神盾戰艦也有諸多不足,在艦上中部有船長戰位,但他旁邊沒有舵的水手,舵室放在船尾,由竹製傳聲筒接受船長命令,這是因為帝國造不出從船中到船尾的舵索;使用明輪,不僅速度慢,也容易損壞,帝國的造船業,還是無法解決水下螺旋漿的問題,這個不是人有多大膽,地就能多高產,一切都需要時間,哪怕是給出藍圖,給出數據給你,你也一樣要去摸索、去試!更何況李亦奇對此是一竅不通,只能給工程師提示,要他們慢慢去搞。

李亦奇曾開玩笑道:“天宮有女神,掌管‘科學技術’,不過當時朕在天宮,向女神要造螺旋漿的技術,不合亂摸了她的股,捏了她的子,所以她一怒之下,不給了!”這種説法,大家都理解地點頭。

“神盾級”是帝國第二批製作的蒸汽機戰艦,由江南造船廠、上海造船廠、金陵造船廠和江夏造船廠四大造船廠同時開工建造,共有十八艘入役,全部隸屬北洋水師提督丁奉節制,其它二支艦隊,東洋水師和南洋水師眼紅得要命!不過帝國皇后曹節安張允、階二個水師提督:麪包會有的,遲早你們二支艦隊也會用上的,須知東洋艦隊衞護江南,江南有帝都,還是帝國最富裕的地方;南洋艦隊保護着帝國的通商航線,錢袋子當然非常重要,如今皇帝對北方用兵,是件大事,資源要優先調配給他們。

十八艘神盾戰艦盡數出動,但是真正能用於作戰的只有十二條戰艦,其它六條,全部作了改裝。二條是彈葯、給養的運輸補給船,一條是醫療+補給船,三條是運煤、淡水補給船。

由於皇帝的堅持,帝國軍隊十分注重後勤輔助兵力的建設,整支艦隊輔助類艦船佔了三分之一,使得部隊的遠程持久作戰能力非常強大。

雖然一次只能投放六千士兵,但在公元214年的古代,六千士兵,已經能打下很多地方了,尤其是訓練最好的陸戰隊。

如今,在招納新兵時,最好最強壯的的新兵,全部分到了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陽光水份,泥地裏柔柔輕滲,帝國播種又灌溉,風裏生下的海軍陸戰隊,經過充分的訓練,他們的身體素質和作戰能力是大元諸軍中最好的。

龐統正在眺望,身後走來一人,向他躬身道:“大人,預計還有三個小時,我們就要抵達麗水港了!”龐統有欽差大臣的身份,代表皇帝,領有尚方寶劍一口,因此不能不向他行禮。

來人是北洋水師提督丁奉,此次任務,共派了龐統、丁奉和陸戰隊司令甘寧三巨頭一起出動,以便成事。

龐統微微點頭,指着遠遠的一艘帆船,對丁奉道:“汝昌,我們與三韓的貿易十分頻繁,這是今天我見到的第八條大船了!”

“嗯”丁奉同意道。

丁奉,字汝昌?他原本字承淵,後來皇帝看得起他,賜了他新字,就是汝昌,嘿嘿,大元帝國北洋水師提督丁奉丁汝昌。

龐統自丁奉手上接過了“千里眼”單筒望遠鏡,一下子就把水天間的景象拉近了。

望遠鏡是用水晶磨出來,成本極高,整個帝國不超過10個,丁奉作為水師提督,擁有一個,珍視如命。

經過帝國特工人員的努力,已經從羅馬得到了一些玻璃製作的技術,但用那些技術製作出來的玻璃非常差劣,無法用於製造望遠鏡,帝國正組織工程師作改進,一面繼續指令特工從羅馬得到更好的技術,帝國太需要玻璃了!

龐統用望遠鏡看到,水天處出現了陸地,離目的地已經不遠了。他慨地對丁奉道:“真快啊!如今用蒸汽船,幾時想去三韓,想去就去,以前可就不太容易啊!”丁奉同意道:“是啊!”他憶起了往事,當年皇帝都還不是皇帝呢,江南有水軍,但比較少打仗,經常派出去護航貿易航線,記錄水文,製作海圖。

要去三韓,初時遠洋技術不行,不能直航,只能沿大陸一直向北,再折向東南,才能到達三韓。航路不好走,要看和風向,所幸的是江南與北方勢力向來好,通行無阻,待到統北方後,與曹開戰時,已經能從長江口直航三韓,但是還是不太方便,哪象現在,想去就去。

龐統有些心不在焉地拿望遠鏡亂照,他在想着心事。

他將要執行賈詡面呈皇帝通過的併三韓的計劃,計劃將用二條腿走路,主要是收買,收買不成,就明火執仗去殺人滅族。

收買?絕非痴心妄想,三韓與大元往之密切,是外人難以想象的。

三韓居住在朝鮮半島南部,為馬韓、辰韓、弁韓三支,馬韓在西,勢力最大“凡五十餘國(部落),大國萬餘家,小國數千家,總十餘萬户”辰韓在馬韓之東,弁韓在辰韓之南,都各有十二國“大國四五千家,小國六七百家,總四五萬户”李亦奇是個生意佬,船隊開到哪裏,就把生意做到哪裏。三韓向江南輸出貂、水獺、豹等皮,海蔘、鮑魚等海產乾貨,金、銀、銅、鐵等金屬,尤其是在直航的線路開通後,煉過的礦和原礦就源源不斷地向江南發來(帝國煉技術不外傳),輸出的東西自然少不了人蔘、虎鞭、虎骨等葯材和在寒帶長出的木質細密的大木。

至於三韓要進口江南的東西就海里去了,紙張、燒酒、瓷器、絲綢是大宗的進口貨,至於剪刀、針、線等線頭線腦,雨傘、馬車、鉛筆、筆、墨、硯、水壺等常用品多不勝數,貴重的金銀珠寶首飾,三韓通用大元的銅幣和銀幣(巨慘!他們向大元出口銅和銀礦,大元再用煉出來的銅錢和銀幣付報酬給回他們,當中大元“食水”很深),他們進口無所不包,乃至大元的孔老二和阿彌陀佛,統統拿了回去。

江南政權與三韓的貿易如此密切,李亦奇的策略是積極接觸,派遣出華商進駐三韓,觸角進入了三韓內部,與三韓進行頻繁的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