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石室秘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楊夢寰重傷初愈身體虛弱未復,奔行一陣,身上已現汗水。
陶玉停步笑道:“楊兄身體尚未恢復,兄弟扶你趕路如何?”楊夢寰息一陣,抬頭望着前一片翠綠的山峯笑道:“咱們已趕過一半路程,兄弟還可支撐得住。”陶玉也不勉強,微微一笑,又繼續向前奔去。
兩人又奔行一盞熱茶工夫,陶玉突然又停止腳步,轉臉向左側山崖邊一片亂草叢中望去。
只見那草叢旁邊,伏卧着一個身着勁裝的大漢,身邊數尺處,放着一把單刀。
陶玉一望之下,已看出是天龍幫中弟子,縱身一躍直搶過去,右腳微一用力,把那伏卧大漢翻轉過來,伸手一摸,鼻息早絕,原來已死去多時。
楊夢寰看着那大漢,全身不見傷痕,耳鼻口目中,亦無溢血現象,既非兵刃拳掌所傷,亦非被內力震死,不知被人用什麼手法擊弊,橫屍這亂草叢邊。
陶玉查看過死者之後,右腳一抬,把屍體挑拋入草叢深處,回頭對夢寰笑道:“這死去大漢,是被人用一種極高內家功夫,綿掌之類所傷,是以,外面毫無傷痕,耳目鼻中亦無溢血現象。”楊夢寰道:“兄弟聽家師講過,綿掌為武當派絕技。有不少門派,都有近乎綿掌之類的陰柔功夫,像崆峒派的陰風掌,華山派的竹葉手,都是擊人無痕,專傷體內脈的陰毒功夫。”説完話,又放腿向前奔去。
兩人緊走一陣,已到那滿山蒼松的峯下,陶玉正要舉步攀登,忽然冷哼了一聲,停步不進。
楊夢寰重傷初愈,耳目不如平時靈,聞聲望去,只見峯前兩株巨松之上,分吊兩個屍體懸空飄來蕩去。
陶玉忽地一振雙臂,躍飛起兩丈多高,左手一探,抱着右面巨松上被吊之人際,右手掌緣橫向繩上一削,吊繩應手而斷,陶玉右手卻借勢抓住繩索,左臂一甩,把屍體向夢寰投去,口中叫道:“楊兄接着,別讓他摔得血模糊。”楊夢寰依言張開雙臂,接住陶玉投來屍體一看,但見舌吐眼暴,極似自溢而死。陶玉在拋出屍體的同時,人也隨着飛落夢寰身側,望了那屍體一眼,道:“他是先被人點了道,然後吊在樹上,再解他被點道,看上去似和自縊而死一般,哼!這點鬼虺技倆,豈能瞞得過人。”楊夢寰沉忖片刻,道:“陶兄所見極是,只是這死去之人,都似是江湖道上人物,而且死去時間不久…”陶玉冷笑一聲,接道:“不錯,這白雲峽中,恐即將掀起一場慘烈絕倫的搏鬥,也許在我們四周,正有着無數強敵暗伺。”説完,忽然從夢寰手中搶過屍體,雙臂一振拋到數丈外,一片濃的林木之中,又道:“走!快去看你童師姊去。”楊夢寰默然無言,跟在陶玉身後,向上攀登,但暗中已凝神戒備。
這座山峯,並不很高,只見蒼松蔽天,穿行林木深處,不見一點光,地上寸草未生。
陶玉躬身抓起一把紅土,在鼻上嗅了嗅,一語不發,又繼續向前奔去。又走了數刻之久,到了一處深澗旁邊,陶玉側臉望了夢寰一眼,笑道:“越過這道深澗就到了,楊兄體力未復,讓兄弟扶你一把如何?”陶玉探頭向澗底一看,笑道:“你先運氣試試,不可勉強,這溪澗深不見底,摔下去可不是鬧着玩着的,縱然是你自己摔入澗中,但你沈師妹眼看着我們一起出來,自然會懷疑兄弟有意加害的。”陶玉説完神秘一笑便縱身躍過。
楊夢寰暗中試行運氣,只覺各脈暢通,立時心頭一寬,雙臂一抖,一鶴沖天,先把身子拔起來一丈多高,然後變式飛燕掠波,直着向對岸落去。
他身子正在深澗上面之時,隱聞嗤嗤兩聲輕微破空之聲,緊接着呼地一聲輕響,似是兩個極小之物相撞一起。
忽聽陶玉大聲喝道:“什麼人敢施暗算?”楊夢寰腳落實地,陶玉又縱身躍回深澗對岸,搜尋一陣,才重返回,臉上微現驚愕之,低聲對夢寰道:“咱們現已是強敵監視之下,快走。”也不容夢寰答話,拉着他向前他心中雖在籌思毒計,但臉上微笑,卻愈是平和好看,毫無忿怒之。
疾奔。
轉了幾個山角,景物忽然一變,只見滿地綠茵,稚草山花,兩道山壁,夾持着一道幽谷。
陶玉帶夢寰深入谷中百丈左右,在一個大岩石旁停下,回頭望一陣,縱身躍飛那突巖之後。
楊夢寰略一猶豫,緊隨着躍到突巖後面,但陶玉早已躍跡杳然。
這突巖之後,是一道光滑如削的山壁,除了緊接地面,有一座三尺高低,尺許寬窄的山之外,左右百丈之內,都可一目瞭然,既無可以隱身的山石樹林,那削壁又無凹陷之處,陶玉身法再快上一倍,也不可能在剎那之間飛躍奔出百丈以外,唯一的可能,就是隱入那山之中。
他微一沉忖,隨手撿起兩塊山石,低頭向中尋去。
原來,他隨陶玉離開白雲峽時,走的慌急,連護身兵刃都沒有帶。
山之中,異常黑暗,而且高低不平,走起來十分不便,好在他一年來,經歷不少驚險之事,也長了不少見識,知這深山之中,有很多天然石,深達數里,常常橫穿山腹而過,是以,他識行一段之後,逐漸加快速度,約走有二里左右,忽見前面現出天光,果然,這條石是橫穿山腹,通到另一條山谷之中,心頭一喜,腳下更快,片刻間已出。
只見陶玉手執着金環劍,站在一座山石砌成的房子前面發呆,雙眉聳動,似正在用心思解什麼難題一般。
楊夢寰仔細打量了眼前景物,心中暗自叫絕,忖道:好一處隱密所在,如再把那人口封堵起來,倒是一處最好的避難之地。原來石這端,並非山谷,而是四面峭壁,環圍四五丈方圓一塊平地,而且愈向上愈小,天之處,只不過井口大小一個圓,直似由人工鑄成的一口石井。此時正值麗中天,陽光由上面口直而下,是以,中十分明亮。楊夢寰看清楚四周景物,立時一個箭步,躍到陶玉身側,問道:“陶兄,我童師姊可在那石屋裏嗎?”陶玉淡淡一笑,道:“我把她送到這裏之後,就去找你,約定在這裏見面…”楊夢寰只聽得心頭一震,接道:“怎麼,她現在不在了?”陶玉道:“也許她等得不耐煩,先自走了。”楊夢寰心頭大急,縱身躍入石室,但見徒空四壁,哪裏還有童淑貞的影兒。
細看石室,大約有兩間房子大小,靠石壁一角,生着一片柔細的茅草,地下也似經過打掃,異常乾淨,茅草上痕跡宛然,似有人睡過…
只聽陶玉在室外叫道:“她也許等得肚子餓了,出去尋食用之物,咱們出去在附近找找再説!”楊夢寰想到一路上所見的三具屍體,心中忽生寒意,暗道:莫不是她遇上什麼壞人,遭了毒手?心裏在想,人卻翻身躍出石室。
只見陶玉滿臉笑容還劍入鞘,説道:“她等候一夜之久,仍不見我們到來,自難免心裏焦急,如不是出去尋食用之物,就是到白雲峽去找我們了。”楊夢寰一皺眉頭,道:“但願如此,希望他不要遇上麻煩…”陶玉道“楊兄但請放心,她一身武功不算很弱,縱然遇上了武林中一高手,也該有搏鬥痕跡可尋,但兄弟已仔細看過四周,絲毫看不出可疑之處。”楊夢寰心中突然一動,笑道:“兄弟有幾句不當之言,説出口來,望陶兄不要多心!”陶玉先是一呆,繼而微微一笑,道:“楊兄有什麼話,但請直説不妨,兄弟洗耳恭聽。”楊夢寰輕輕嘆息一聲,道:“我童師姊一向受我三師叔器重,不知為什麼,竟不惜身犯武林首戒,叛離師門,私逃下山?陶兄和她結伴同行,定然甚得我師姊傾心,想必把**告訴陶兄了吧。兄弟自知這幾句話問得有些唐突,但卻無一點指責陶兄之意,我只是想知道其中原因為何…”陶玉聽得心頭一震,但臉上卻毫無愧疚之,格格一笑,接道:“楊兄這等探究底,是不是懷疑兄弟勾引她叛離師門?”楊夢寰道:“唉!別説兄弟沒有這等想法,就算是我確有此念,但兄弟亦無絲毫責怪陶兄之心,因為她從小就在崑崙門下長大,對我們崑崙派門規戒律,自應記心中,這叛離師門之舉。實是大不應該,只此…”陶玉雙眉一揚,目光中殺機閒動,接道:“這麼説來,楊兄對令師姊私逃下山一事,也是懷恨很深了?”楊夢寰道:“師倫大道,豈容背棄?兄弟雖童師姊所為不當,但並無懷恨之心,只望能為她略盡綿薄,乞求三叔答允她重返師門。”陶玉仰臉冷笑一陣,道:“楊兄用心,可算良苦,只是兄弟十分懷疑楊兄有無那份情面?”楊夢寰道“不錯,這等重大之事,兄弟縱然不借身代受責,只怕也無能為力,但我想懇請朱姑娘代向三師叔説項,或有可為。”陶玉道:“這件事兄弟很難作主,只有楊兄自己去對她説了,如果她肯聽楊兄之言,願意重返師門,兄弟自是代她慶幸,如她不肯應允,那也是你崑崙派中之事,別人也無權干涉。”楊夢寰看他言詞之間,對童淑貞毫無關懷之情,不心生疑竇,暗自忖道:看他輕鬆神態,似對我童師姊毫無懷愛之情,看來此事,多半是童師姊自己之意,半點也怪不得別人了。
心念一轉,忽生歉疚,嘆道:“兄弟適才之言,想來有些過份,陶兄不要放在心上才好。”陶玉淡淡一笑,道:“我和她結伴同行,實有不對之處,也難怪楊兄多心。”楊夢寰本想再問陶玉何以會追蹤到白雲峽來,但因盤究童淑貞叛離師門一事,得十分尷尬,不便再多詢究,微微一笑,道:“咱們出去找我童師…”姊字尚未出口,突聞石道中傳來一陣步履之聲。
陶玉一拉夢寰,低聲説道:“快些躲入石室。”説着話用力一帶,和夢寰聯袂躍入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