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90章如今餘者寥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胡彥之搖頭:“唯一的可能,就是嶽宸風本就身懷高明內功,由內而外,貫通了虎籙七神絕。阿傻的大哥基未到,自然有所不及。”

“他的武功若勝過岳家傳人,又何必費盡心思盜取七神絕?”

“這…我也想不透。”胡彥之沉道:“情報太少,臆測毫無意義。待阿傻醒轉,再好好問他一問。也得走一趟王化鎮,查查“夜煉刀”修玉善是否當真遇害,那把天裂妖刀又是從何而來。”不知不覺兩人已走出園,胡彥之的氣盡復如常,腳步不再虛浮,看來便如普通的醉酒之人,絲毫看不出身受內傷。

“我所練的武功,內息基全在輕功之上。”胡彥之笑着解釋:“盤膝打坐那一套,對牛鼻子比較有效,偏偏我越是走動,周天搬運的效果越好,走多了氣血暢旺、身輕體健,可比什麼針藥補丹都強。”耿照聽他説得逗趣,也跟着笑起來。胡彥之的客舍在城的另一頭,居停獨立,屋舍之外還有一片寬敞的小園,供策影坐卧歇息。

昨夜,影城內負責馬匹的龍廄司動用了十來名壯漢,本想將它拉進馬廄,誰知策影一靠近廄舍,廄裏的馬匹便騷動起來,相互踐踏、以頭吻撞擊護欄,狀若瘋狂。

那龍廄司管事養了二十幾年的馬,從未見過這等情事,喃喃道:“若未親眼見着,光聽這聲響騷動,還以為我牽來的是一頭吊睛白額虎…這、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莫可奈何,只得如實回稟世子,任它自去。

這一對悍馬、子的組合既是麻煩人物,自要安置在離羣索居之處,免生事端。耿、胡二人越走越僻,所經處廊廡曲章檐陰低深,四周悄無人語。耿照見無人打擾。

終於忍不住問:“老胡,你為何説要我是刀皇傳人?那位武登庸武前輩,又是何等人物?”胡彥之笑道:“就知道你捱不住。我且問你,現今統治東勝洲大好江山的,是哪一家哪一姓?”

“是白馬王朝的獨孤氏。”

“在獨孤氏之前,又是哪一家哪一姓君臨大地?”

“是碧蟾王朝的淡台氏。”

厲害的嘛!”胡彥之故作驚奇,乜眼笑問:“那麼在淡台氏之前,東勝洲又是誰家之天下?”耿照楞了一愣,呆呆搖頭。胡彥之絲毫不意外,怡然道:“在碧蟾王朝的三百年盛世之前,天下是金貔王朝公孫氏的天下。公孫氏以武功開國,歷代皇帝均享有“武皇”之稱,刀通劍,亦擅掌法內功,皇族中人人會武,高手輩出,在古今帝系裏更無第二家。”但武登庸並不姓“公孫”耿照心想。胡彥之早料他會有此問,沒等開口,繼續道:“拳頭或可打下江山,卻無法千秋萬載。金貔王朝最後一任武皇驕奢荒,國家早已如華宅朽柱,看似金碧輝煌,實則風雨飄搖。

他老兄還執意發動戰爭,打算征服南陵道諸國,誰知在青丘國九尾山吃了個大敗仗,六軍崩潰,武皇死於亂兵,重臣淡台公明乘機竄立,天下就此易主。

“武皇雖死,公孫氏遺族仍還有許多高手。淡台公明將他們封到北關道的武登一地,特許免貢不朝,屯兵自治,待遇如同南陵道各封國。公孫遺族恩戴德,自願為碧蟾王朝守衞北關,為表臣服,歷代族主均以“武登”為姓,不再自稱公孫。”

“原來如此。”耿照會過意來:“這位武登庸前輩,便是金貔王朝公孫遺族的首領?”

“正是。”胡彥之點頭。

“武登庸是遺族中百年難遇的奇才,文武兼備,將“神璽金印掌”、“皇圖聖斷刀”兩門絕學練得出神入化,被譽為是天下第一刀,平生未嘗一敗。

淡台家的末帝非常喜歡他,不但封他做鎮北將軍、北關道總制,還把最鍾愛的女兒靈音公主嫁給他。既是重臣,又是駙馬,武登庸手握北關道十五萬大軍,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聲威當世無雙。”耿照恍然大悟。難怪城主説武登庸“與太祖武皇帝齊名”獨孤弋十八歲繼承家業,成為東海獨孤閥的家主,同時也繼承了“鎮東將軍”一職,以及世襲一等侯的爵位。

兩人均是少年得志,一鎮東一鎮北,手握大兵,更甚者都還是武功蓋世的絕頂高手,堪稱一時瑜亮。

“當時,天下有五大高手,被公認最有資格角逐“武功天下第一”的名頭,號稱“五極天峯”太祖武皇帝與武登庸同列其中,從年輕到老,這兩個人便不斷地被天下人拿來比較:比誰武功強、比誰功名高,誰最後橫掃寰宇,威加四海。誰又為君王了卻天下之事,而後飄然引退,贏得生前身後名…”耿照想象兩名不世出的少年英傑,從年輕競爭到老,其中一人為了天下蒼生,終於向另一位伏首稱臣,兩人攜手掃平天下,拯救黎民於水火之中。故事的尾聲,那位被認為退讓已極的前朝駙馬、鎮北大將軍,又再一次做了世人難以想象的退讓,他謝絕封賞,舍下族民,穿着蓑笠泛舟於江湖,從此消失蹤影--“…冒名武登庸的徒弟,至少有三個好處。”胡彥之的聲音將他拉回現實。

“第一“皇圖聖斷刀”沒有其他傳人,與刀皇過手的,沒死也七老八十啦,多半眼歪嘴斜、癱在牀上,不怕有人跳出來指認你的刀法。

第二,金貔王朝公孫氏的武學有項特,恰好當作煙幕,用來解釋你的武功何以不上不下,有時很管用,有時又不怎麼稱頭。”耿照面上一紅,還是抵不過好奇心,忍不住問:“是什麼特?”

“據説金貔王朝公孫氏的武功,與命格息息相關。”胡彥之笑道:“想當然爾,若無帝王之命格,自然練不成專為帝王創制的武功。

人家問起你為何學不到家,本事及不上刀皇昔於萬一,你便兩手一攤,無奈聳肩:“我是龍口村來的窮小子,又不是皇帝命,刀皇前輩教了我三天便走人,已經不錯啦!””耿照忍笑道:“這個我會説。

“我是龍口村的窮小子…””胡彥之噗哧一聲,兩人相對大笑。

半晌笑累了,耿照才着肚子彎吐氣:“老…老胡,世上真的有對應命格的武功麼?我雖沒怎麼練過武,總覺得算命跟功夫扯不上關係。”胡彥之搖頭。

“我也不知道。多半是騙人的罷?帝王之家編了出來,用來唬無知百姓的。”他心口,緩過一口氣來,悠然道:“武學鍛鍊的是身心手眼、氣息內勁,瞧不出與命格有甚關連。

再説,若真與命格相關,那公孫家的人在學武之前,豈不是要先學算命,秤秤自己的命格,要不練到七老八十一事無成,才知是“命格不符”還有比這更冤枉的麼?”耿照想想也是,不失笑。胡彥之續道:“第三個好處,刀皇其人,料想已不在世上,更不會巴巴跑來揭你的底。

異族攻破白玉京時,武登庸之靈音公主在平府自殺殉國,據説刀皇傷心絕,每為太祖武皇帝做先鋒時均抱死志,歷經千百陣猶不可得--誰教他武功太高,想死也死不了。

“你想想,一個人活這份上,也算是生不如死了。既無生趣,豈能長生?連武功蓋世的太祖武皇帝都已不在人世“五極天峯”同命凋零,如今餘者寥寥,刀皇也應約如是。”耿照不勝欷噓,忽然想起:“當年異族南下,一路踏平白玉京時,北關鎮將便是這位武登庸前輩罷?他武功如此高,又有十五萬的軍隊,異族豈能輕易斬關,直搗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