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九百一十一章決戰玄武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九百一十一章決戰玄武門長孫無忌取出京畿地區的地圖,手指地圖,説道:“我們現在的位置是這裏,離長安城五十里,也就是我們到達玄武門的距離,而我們發動兵諫,是不能進入長安城的,一旦進入城中,百姓擁擠,我們不但不能輕易靠近武媚娘,而且容易讓她跑掉,我們要是追不上她,抓不住她,讓她返回皇宮,那就一切休矣。”王平安道:“玄武門的後面就是皇宮啊,我們當然不能進去,大軍誇武,哪有誇進皇宮的。”長孫無忌道:“那是當然,我們是不會進玄武門的,我們只是在那裏向皇上和武妖女歡呼,表示效忠而已。我們走的城門,是西面的開遠門,然後一路行進,上朱雀大街,出明德門,我們的軍隊,然後在城外駐紮。”王平安哦了聲,道:“對,應該是走開遠門,我們是開疆擴土而回,這和打別的仗不同,只是這門我以前沒有走過,不知附近情況如何,該當如何舉兵?”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一起抬頭看向他,齊聲道:“我們不是要在開遠門舉兵,而是在玄武門呀”王平安大吃一驚,道:“玄武門?我們都進不去這個門,只能在下面歡呼幾聲,而且這裏守兵多到數不清,怎麼可以這裏舉兵?”他當然知道李世民當年就是在這個最危險的地方舉兵成功過,可今時不同往啊李世民舉兵時,宮裏是有內應的,不管是將軍,還是宮中的內宦,都是李世民的人,而現在他們在宮中並無內應,如果從玄武門發難,成功的幾率差不多無限接近於零長孫無忌皺眉道:“守兵多到數不清?你身為領兵的將領,怎麼連玄武門的兵力部署都不知道?”王平安眨眨眼睛,他只知道守衞玄武門的軍隊隸屬於北衙,可是怎麼部署的,他卻從來沒有關心過。可這麼重要的地方,當然應該很多人,難道還會是很少人麼?

長孫無忌道:“平裏,北衙的兵力是一千八百人,但明天我們誇武,皇帝出宮,兵力必會翻倍,也就是説應該是三千六百人。但這三千六百人,是要分佈在整個北城牆的,兵力一分散,玄武門的兵力就會剩下一千兩百人。”王平安心想:“這兵力是怎麼算的?別的城門要怎麼安排?別的城門不去管它們,可光剩下的也不少啊,軍有城門為依託,我們一時半會兒的本攻不進去的”褚遂良道:“不錯,平守衞的玄武門的,是一個大團,兵力要比普通衞府兵多。”他指的是六百人的大團,翻倍後,變成了一千兩百人。

長孫無忌又道:“皇上明天要出宮接我們,他隨身帶的軍是四百執戟武士,以及一百人的旗隊,這就又少了五百人。”王平安稍稍放了點兒心,道:“那麼玄武門裏就只剩下七百人了”褚遂良搖頭道:“可不是七百人,而是五百人。你忘了,玄武門是內外兩道門,七百人裏面有,有兩百人要去守後面的內門,平常是一百人。而這兩百人不得命令,是不可以支援任何地方的,必須死守內門,而且見外面有了變故,他們是不會去支援武妖女的,而是立即把內門的鐵閘放下,讓我們沒法進去,除非領兵的是我們的內應,但我們沒有內應,怕以這個內門的鐵閘一旦放下,我們進不去,可他們也出來,而且武妖女同樣也是進不去的,她只能順着城牆逃命。實際上,她的身邊能參加戰鬥的,只有最後的五百人,我們要解決的就是這五百人”長孫無忌補了一句:“而我們帶來的突厥兵,是五千人”王平安頓時一呆,心中一股不好的預瞬間升了起來,他好象被算計了長孫無忌接着道:“我們發動的是兵諫,而非造反,所以皇上在城外時,不能讓突厥兵靠近他,以免發生意外,而是要由老夫統領無病你的三千侍衞,去保護皇上,不能讓他靠近即將發生戰鬥的玄武門。三千對五百,絕對可以控制住局勢。”不好的預愈發強烈,王平安更加確定,自己肯定被算計了長孫無忌道:“皇上身邊的事,由老夫來辦,而無病你則帶着五千的突厥兵,去攻打玄武門,因為突厥兵只聽你的話,老夫是指揮不動的”王平安慢慢地點了點頭,心中卻想,糟糕,我極有可能被過河拆橋王八蛋,都不是好東西,在用我之前,就想着怎麼把我除掉了,武媚娘不是好人,這長孫無忌也不是王平安心中憤怒,可臉上卻沒有出憤怒的表情,還是在“認真”地聽,而且還在慢慢地點頭。

長孫無忌見他神無常,以為他沒看出其中的兇險,接着往下説道:“武妖女不會陪在皇上的身邊,出城來接咱們的,她還不是受到冊封的皇后,所以她只能在玄武門的城門上,等着咱們回去,咱們一回去,冊封儀式才會開始。”王平安又點了點頭。褚遂良心中有些不忍,他和長孫無忌多年的情,當然知道這事的後果是什麼,可是這種大事,就算犧牲了王平安,也是值得的。不過他心中決定,事後他就算拼了老命,也要保王平安不死,盡力而為吧長孫無忌指着玄武門,又道:“武妖女的身邊,只會有五百的兵將,而突厥兵一旦發動進攻,不必立即奪橋,先用箭矢控制住玄武門的外門,讓城門關不上,箭矢同樣可以控制住城頭,所以吊橋也升不上去。而這時候,內門的兵將見有變故,他們會立即下鐵閘,斷了我們的進攻這路,也斷了武妖女的後退之路。”説到這裏,長孫無忌頓了頓,看向褚遂良。褚遂良心中唏噓,可卻明白了他的意思,他説道:“武妖女這時進不去皇宮,所以只能順着城牆跑,可不管她往東西哪個方向跑,兩刻鐘之內,都得不到任何的支援,所以五千突厥兵只要一進外門,面前就只有五百的軍,不但人數戰優,而且軍這種場合不會帶弓箭,而突厥兵卻是人人有箭,兵將密集之處,箭矢可決勝負,武妖女被擊殺,是必然之事”王平安默默地點了點頭,當年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是死於箭下,這是經驗了長孫無忌問道:“具體計劃就是這個,無病你認為如何?”王平安半晌無語,他心中已然明白,這場兵諫被算到如此地步,已然沒有失敗的可能,這比當年李世民發動的兵變,還要有把握。可是,長孫無忌只説了兵諫的過程,卻沒有説兵諫的結果,如何善後,他隻字未提這麼密的計劃,無論長孫無忌再怎麼經驗豐富,也不可能是現場想出來的,極有可能他在營州時就想好了,而且讓自己帶回來的軍隊,數量和質量上,也都是計算好的,只是他一直保守秘密,不去提及,而自己傻傻地,也就沒往這方面想,一直被矇在鼓裏,直到現在方醒為什麼長孫無忌要率領侍衞團“保衞”李治?一來兵多,他一定“保護”得成,二來侍衞團都是大唐子民,不會傷害李治,所以長孫無忌完全可以裝成是好人,從頭到尾只在李治身邊,而不參加血腥的屠殺。

兵諫結束後,長孫無忌甚至都可以説,自己事先不知道這件事,都是王平安一個人幹出來的,反正武妖女死了,目地達到,他立馬兒撇清關係,在李治面前裝忠臣,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河都過了,還要橋幹嘛呀?

王平安帶着五千突厥兵進攻玄武門,必定得勝,可得勝之後呢?他帶的可是突厥兵,不是大唐的府兵,屬於番邦的軍隊,他領着番邦的軍隊攻打玄武門,這還了得?就算是李治再寵信他,也不會放過他的為什麼是五千人對五百人?因為突厥兵一定能打勝,可為什麼一定要是五千人呢?因為玄武門這裏一出事,必須有人跑去找救兵,而離得最近的兵營,趕來支援的話,需要半個時辰以上,這時候正好是打掃完戰場,突厥兵退出來整隊的時候,而來支援的衞府軍隊,不可能低於兩萬,而且京畿府兵都是鋭中的鋭,並不比突厥兵差的,相反會更強只要長孫無忌説突厥兵造反,衞府軍隊猛撲而上,突厥兵必會被全部消滅,而這其中是包括王平安自己的。就算王平安僥倖不死,等待他的也是兔死狗烹這場兵諫,是長孫無忌出的策劃,而真正的執行者是王平安,死掉的人是五百軍以及五千突厥兵,而事情必會發展成,兵諫是王平安一手策劃,一手執行,而最後卻由長孫無忌鎮壓了這場兵諫,替皇帝李治除掉了反臣整件事情就是,兵諫成功,武媚娘這個禍國殃民的妖女被剷除;鎮壓兵諫成功,王平安及手下的突厥兵被誅殺,連帶着府衞大隊到來之後,王平安的三千侍衞也全部被擒拿;最後,孫無忌至始至終潔白無暇,忠於天子,鎮壓反臣有功,仍舊是大唐第一臣,地位更加鞏固,不可動搖王平安想明白了這些,不好的預慢慢消失,換上了一股寒氣,後脊樑骨涼颼颼地。這真叫戰鬥啊,未開戰之前,結果已然被確定了士大夫,真是用心思殺人的,手上不沾血啊王平安心中憤怒,可他越憤怒,臉上表情越正常,他咬了咬嘴,道:“這個計劃很妥善啊,我看行,一定能成功的。”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同時鬆了口氣,長孫無忌道:“好,那就這麼辦了。”他轉頭對褚遂良道:“褚兄,勞你趕緊回城,把事情和房兄他們説一説。”又轉頭對王平安道:“無病,你去招集部將,把事情待下去吧”王平安故意問道:“要不要把他們都招到這裏來,舅父大人親自和他們説?”長孫無忌擺手道:“這個不用,老夫不太能支使得動他們,還是由你去説為好。”王平安嗯了聲,和褚遂良一起出了帳篷。帳外,兩人走了一小段距離,褚遂良忽然小聲道:“無病,這事風險巨大,可老夫保證,不管有什麼意外,老夫都會照看好你的家人,如果老夫出了意外,也自有別人照顧咱們的家人。別想得太多,就當為國盡忠吧”他拍了拍王平安的肩膀,上馬走了。

王平安站在當地,良久無言。褚遂良的一句話,雖然不含暗示成份,只是在説這次兵諫的風險,但因他已經分析出兵諫的結果,心態不同,聽起話來,反應自然也就不同。他知道褚遂良也同樣得出了這次兵諫的結果,只是無法明言,所以在向自己保證,不管如何,他褚遂良都記得自己曾經給過他的好處,會代他照顧好自己的家人的在朝廷中的鬥爭中,你削我,我扁你,很正常的事。今天的盟友有可能明天就是敵人了,説白了,利益結合而已。然而,王平安卻很不喜歡這種勾心鬥角,無論是在朝中,還是在民間,他都是以老好人的身份出現的,不帶有攻擊,在這年頭,能象他這樣做人的官員,很少很少了。可他做了好事不圖回報,可也不能反而招災啊從大臣的角來講,長孫無忌的做法也沒什麼好置疑的,朝廷就是一個大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混朝廷就是在混江湖,哪有不挨刀的可能呢。再説以長孫無忌的身份,也沒必要和王平安講什麼義氣,王平安是對他很夠意思,可長孫無忌對他也不薄,兩個説起來,誰也不欠誰的。

就如三國時代,羣雄之間互相攻戰一樣,蜀漢和東吳關係很靠,一起聯合抗曹,可為了荊州的利益,轉過眼來,蜀漢和東吳就能開戰,而打了一場之後,把桃園三兄弟全給打死了,可為了利益,轉眼的功夫,就又是哥們兒了,再接着聯合對付曹魏。

分分合合很正常的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可再怎麼正常的事,看別人正常可以,一旦事情落到自己的頭上,讓自己也“正常”一把,王平安心裏卻極不是滋味了。

武媚娘沒有和他翻臉,可以後事情發展,兩人也只能在互相猜忌中度過,危險會一直存在,而且不知何時就會爆發;同樣,長孫無忌也沒有和他翻臉,可兵諫的結果,他十成裏面有八成,會成為替罪羊,就算是兵諫成功,也不會再得到李治的信任了,除非做一個權臣,把持住天子,可有長孫無忌在,啥時才能輪到他?説不定還沒等輪到,權臣長孫無忌就會把他這個候補權臣給搶先除了王平安搖頭不止,左右為難,現在他是進退兩難,不管支持哪一方,都會有嚴重的後果發生,對自己都是不利的他一直沒動地方,心裏的念頭不停地轉動,可又想不出一個太好的辦法來,竟有一種頭疼想吐的覺。他知道這是用腦過度的後果,這種情況下,睡一覺是沒時間的,但至少要小憩一下,否則會暈倒的。

就這時候,他身後有人小聲説話,卻是他的心腹歐陽利。歐陽利小聲道:“主人,怎麼站在這裏,有什麼事兒,咱們回自己的帳篷再説吧”王平安輕聲嗯了下,回頭道:“剛才大帳之中的話,你可曾聽到?”他並不止手下偷聽自己和別人商談事情,如果不想讓手下知道,他會提前説明,讓手下退下,歐陽利就會明白,而他不提前説,那就是允許手下偷聽,畢竟有什麼事情,他還是要依靠手下去辦的。

歐陽利點了點頭,道:“褚遂良深夜到來,必有急事,屬下自然要在帳外聽聽,以免他們算計主人。”

“你也聽明白了,聽出他們是要算計我了?”王平安小聲道,説着話,他向自己的帳篷走去。

歐陽利小聲道:“沒怎麼太明白,但卻覺事情有點不太對勁兒。要進行兵諫,這種大事,為什麼長孫大人不説事成之後的好處呢?”王平安嘿了聲,道:“好處?舉着為國效忠的大旗,如果談好處,豈不是在人品上落了下風,他不談我才不會起疑,他是怕我為了得到更大的好處,從而產生異心,所以才不談的。”兩人進了帳篷,歐陽利道:“可是,他不談,屬下才會起疑心,要不然不會起疑的。”王平安在地毯上坐下,嘆道:“這事要是他和你去做,就會談了,可和我一起做,那就不必了,你我處境不同,想法當然不一樣,如果一樣,那才奇了呢,他豈有不知之理”歐陽利哦了聲,想想也對,他挑開帳簾,把歐陽兄弟們全都叫了進來。在利益集團中,歐陽兄弟是絕對和王平安一夥兒的,身家命全都系在王平安的身上,他們只能和王平安一條心,不存在反叛的可能。而就算他們反叛,別人也不會相信他們的,而且做為王平安的心腹,要是他們叛變了,又不是什麼出名的武將,只能算是傑出的一批能人異士罷了,一旦背叛原主人,那不管是誰,都是不敢再用他們的,他們的前途,甚至人生,也都到此為止了,王平安一完蛋,他們將是第一批被滅口的人。

對於絕對可以信任的手下,王平安沒什麼好隱瞞的,把事情説了,而且還説了兵諫的後果。歐陽兄弟們大驚失,都難以相信,他們竟然會被捲入到兵諫這種大凶險的事情當中去。

歐陽義問道:“主人,你説的後果,只是你自己的猜想吧?説不定長孫相爺,並不會這麼對付你的。”歐陽雙卻道:“可也沒準,要照我説,長孫相爺會這樣對付主人的,十成裏面有九成啊”歐陽兄弟們議論紛紛,意見慢慢一致起來,他們雖然曾經都是江湖草莽,可正因為他們以前過得是刀頭血的生活,所以對危險來臨更加,都認為兵諫的後果,對王平安不是太妙。可馬入夾道,現在是隻能進,卻沒法回頭,該如何應對,便成了難題。

議論了一會兒,王平安道:“現在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了,那就是我們要着長孫無忌,在兵諫開始時,他必須要承認他是主謀,而不能把責任都推給我們,只要他和其他大臣們能分擔風險,那我們再幹起來,風險就小很多了。”歐陽利嘆道:“要是狄仁傑在這裏就好了,這小子鬼點子最多,沒準兒能想出什麼好辦法來。”王平安嘿了聲,道:“他正在看押那些皇親國戚,事情也是很棘手的。雖然那些皇親國戚是因為武媚孃的陷害,才被關進了大理寺,可終究是皇上下的旨意,要不然武媚娘哪有權去關他們。狄仁傑又要關押這些人,又要安撫他們,讓他們不要對皇上產生誤解,心中不要有怨恨,這差事可是難辦得緊啊”歐陽利想了想,忽然,他眼睛一亮,小聲道:“主人,兵諫時長孫無忌要親自在皇上的身邊,可他用的是咱們的侍衞啊,如果一旦你出了事,咱們的侍衞哪可能消停了,他們定會反撲,皇上身邊的軍不是咱們弟兄的對手?你一出事,豈不是代表皇上就會出事,就算皇上出不了啥太大的事,可只要你一喊,那長孫無忌就得出事啦,侍衞們只聽你的話,可不會聽長孫無忌的話,他身處咱們的人包圍之中,危險更大呀”王平安啊了聲,想想也對啊,自己光想着長孫無忌要過河拆橋,要算計自己,可頭疼之下,卻忘了自己同樣可以反制長孫無忌這年頭,不,不是這年頭,而是哪個年頭都一樣,誰有兵誰就是老大啊,自己有兵,自己就是老大呀可褚遂良為什麼在臨走時,又説了那番話呢?對,長孫無忌真實的兵諫目地,同樣沒有告訴褚遂良,而褚遂良想的和自己也一樣。不過,估計着褚遂良現在也該明白過味兒了吧王平安道:“長孫無忌是要先把我上絕路,絕路的終點就是懸崖,而我要是不跳下去,就得回頭,可回頭時,絕路卻已被他堵死了,所以要想活命,只能聽他的可他有什麼事,要讓我非得聽他的呢?”非得聽長孫無忌的,就代表不能臨時背叛,可什麼事是能讓王平安不顧原定計劃,而會突然間背叛的呢?那就一定是此次兵諫的最終目地,而這個目地長孫無忌沒有和任何人説,甚至連暗示都沒有帳中眾人你看看我,我瞧瞧你,突然間,眾人齊聲説道:“皇上”王平安重重地點了下頭,道:“不錯,是皇上我真夠笨的,到了現在才想到這點,而且差一點就想不到啊”長孫無忌知道王平安和李治的關係好得和親哥倆兒似的,就算有矛盾,也是兵諫以後的事情,可在兵諫結束之前,長孫無忌要對李治做一些事情,他怕王平安救援李治,所以迫王平安,使得王平安不敢去救李治。

因為長孫無忌很瞭解王平安,王平安是決不肯做出同歸於盡的事情來的。要是王平安發現長孫無忌要對李治做什麼,那他可能會帶着突厥兵撲過來的,長孫無忌是沒命,可混亂之中,府兵一定會認為王平安要造反,成千上萬人的廝殺中,啥解釋也不好使,只能打完再説,長孫無忌活不成,王平安也同樣要玩完的,這必然是同歸於盡的結果可王平安一定不會接受這個結果,他是不肯死的,那麼就只有接受另一個結果了,這個結果相對來講,就比較温和了歐陽利驚駭地説道:“難不成長孫大人要另立新君?那現在的皇上怎麼辦?”眾人同時想起了上一次的玄武門之變,當時的政敵同樣是被殺掉,而當時的皇帝李淵卻失了權勢,做了太上皇,所以就算李淵再對玄武門之變不滿,他也無法做出任何的報復行為兵諫,用武力“勸説”皇帝,發動兵諫者,是絕對沒有好下場的,不管是這年代的長安發生事變,還是以後這裏改名叫西安後,發動兵諫者都將失勢,這是確定無疑的。而如果發動者不想失勢,那就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完全控制住上位者,對於長孫無忌來講,就是要完全控制住大唐的皇帝可是,長孫無忌已經無法完全控制住李治這個大唐天子,如果他能完全控制得住,他吃飽了撐的發動兵諫?不到最後關頭,他哪肯幹這種風險巨大的事情?兵諫之後,他和李治必將產生隔閡,永遠無法消除的隔閡,而李治卻是有大臣們支持的,所以長孫無忌的下場,必然會相當地慘淡,早晚會被李治找出機會,把他給除了那麼,兵諫之後的兩個可能結果出現了,要麼是一小段時間後,李治換掉長孫無忌,要麼是長孫無忌換掉李治。如此一來,二選一,最終結果出現,長孫無忌必不肯被換掉,那就只能換掉李治了,就象上一次玄武門之變後,李淵被迅速換掉一樣王平安喃喃地道:“我明白了,這次玄武門的兵諫,和上次的政變,完全一樣啊,最終結果其實是相同的,都是換一個皇帝”歐陽兄弟們齊聲:“換上太子李忠,小孩子,兒皇帝啊”長孫無忌是絕對可以控制住小太子李忠的,而他只要在王平安帶着突厥兵,攻入玄武門,去擊殺武媚娘,這種最關鍵的時刻,一臉老淚地,威脅李治,讓他不要再信任武媚娘,還有為了大唐的江山,退位吧,做太上皇吧…李治不存在不答應的可能,估計當時李治都得被嚇暈過去,就算他不答應,長孫無忌也會衝着百官和軍隊,以及目瞪口呆的百姓大喊,説李治答應退位,去當太上皇了反正這種事情,長孫無忌幹過,閃電般地着李淵當上了太上皇,再一次李治又能如何?更何況李治可比李淵輕鬆多了等到王平安把武媚孃的事情解決了,而大隊府兵又到了,王平安就算想反水,也來不及了,生米煮成了飯,王平安也只能硬着頭皮認命歐陽利道:“在那種情況下,用腳趾頭想能想得出,皇上只能退位,而李忠這個兒皇帝是當定了呀”歐陽雙則道:“主人,你被利用了,而且是被利用得很徹底,一點渣兒都沒剩下啊”王平安嘿了聲,道:“不要怕被利用,能被利用,説明我還有些價值”他説完這句話後,身子向後一靠,閉目養神,開始盤算起來。

歐陽兄弟們沉默了一會兒,可見王平安一直不睜眼,實在憋不住了,便開始議論起來。對於兵諫的結果,他們都知道了,所以心思自然就活了起來。他們不在乎王平安和長孫無忌以及武媚娘還有李治等人的鬥爭,他們相信,既然已然知道了結果,那王平安一定有辦法解決的他們真正興趣的事是:兒皇帝長孫無忌想立個兒皇帝,那為什麼王平安不能立呢?反正事情發展到了這種地步,已經沒啥懸念的了,就看誰敢幹了,長孫無忌利用王平安在先,可到了最後的關頭,如果王平安順水推舟,將計就計,那在最關鍵的時刻,也就是長孫無忌着李治當太上皇之後的那個節骨眼兒上,只要王平安用最快的速度,先放下突厥兵,他自己在歐陽兄弟的保護下,一口氣直接衝到李治和長孫無忌的身邊,就可以直接反制所有的人,變成他立了個兒皇帝長孫無忌出計劃,他算是和麪的人;王平安出兵,他算是烙餅的人;長孫無忌得李治退位,立了兒皇帝,他算是吃餅的人。可是,如果王平安突然出手,把餅搶過來,那餅可就是他吃了李治一退位,成了太上皇,當眾公佈的事,就是個死局,無法再破解。那麼,剩下的,就是誰控制兒皇帝了歐陽兄弟們興奮無比,如果王平安一旦控制住了兒皇帝,那麼他就必將取代長孫無忌的位置,而且會比長孫無忌的權勢要更大,甚至有了可能,若干年後,他可以取而代之,就象是隋文帝楊堅那樣,搞個禪位的事情出來,建立新朝,那歐陽兄弟們可就是開國元勳了王平安閉着眼睛,聽着手下們的議論,雖然都是大逆不道的話,可他聽着,卻是很有觸,心頭砰砰狂跳自己會不會成為楊堅那樣的人?會不會成為趙匡胤那樣的人?如果事情成了,那麼他將取代長孫無忌,不但可以控制住兒皇帝,而且由於他收了那麼多的好人卡,人緣極佳,口碑極好,那麼短時間內,大臣和百姓都不會反對他,經過若干年的經營,就象歐陽兄弟們議論的那樣,黃袍加身,也不是不可能的可是當皇帝,自己從來也沒有想過,自己想的只是怎麼樣扶持武媚娘,讓武媚娘去開創一個大唐盛世呀然而,武媚娘能做到的事,自己為什麼做不到呢?以前只是不願意去想,因為沒有機會,可現在機會就在眼前,自己只要一伸手就能抓住,自己要不要抓住這個千載難逢,只此一次,再也不會有第二次的機會呢?

他實在是不好做出抉擇見王平安一直閉着眼睛,歐陽利小聲道:“主人,不必再猶豫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歐陽兄弟們也都道:“過了這村,可就再有沒這店了呀,哪怕是為了自保,咱們也得幹了呀”王平安慢慢地睜開了眼睛,道:“為了自保,也得幹可是,我總覺得對不起皇上啊”歐陽利道:“對不起皇上的,是長孫無忌還有武媚娘他們,可不是主人你呀,你只是在最後的關頭,做出了正確的事而已,這都是為了大唐江山,為了天下社稷啊”歐陽兄弟們一頭,齊聲道:“是啊,這都是為了天下的蒼生,為了黎民百姓,為了還我大唐一個朗朗乾坤…”王平安手一擺,道:“少來這套,這話説出來誰信啊”他摸了下鼻子,又道:“如果能保住武媚孃的命就好了,皇上當了太上皇,心中必定會很苦悶,有她在身邊,也可解憂。”歐陽利見他口風鬆動,立即道:“這個好辦,等到戰鬥一開始,屬下親自上城,抓住她就成,僅讓她活着,這個不難,可要是讓她以後再不起妖娥子,那就難了。”王平安小聲道:“其實,那個也不難的。”帳中眾人再不説話,一時之間,都沉默了下來。

好半晌,王平安才道:“那就試試吧凡事,總得試試,説不定天朝盛世,是由我們來開創的呢”歐陽兄弟們大喜,他們齊聲道:“當得一試主人你有那麼多的好辦法,又能讓百姓們過上富裕子,又發明了大水車,做了那麼多的好事,早就證明天朝盛世,可以由主人來開創了”王平安擺手道:“那,就有勞諸君了”歐陽兄弟們一起跪倒,齊聲道:“敢不效命”他們起身,出了大帳,去向將領們下令,為防止意外發生,他們同樣沒有把兵諫的結果説出來,只是説了過程,以確保事情能順利進行王平安一個人留在帳中,輕輕嘆了口氣,心想:“努力吧,從此之後,我再無輕閒之了”天放亮,一切準備就緒。因為有大事要做,兵將們沒有拔營,把帳篷等物就放在這裏,人人輕裝出發。

長孫無忌騎了戰馬,他看着一身披掛,全副武裝的王平安,問道:“如何?可有人反對?”王平安道:“外甥沒有把事情説出來,只是讓他們聽命行事,所以沒有人反對”長孫無忌哦了聲,道:“其實,説出來也無妨的,至少要讓將軍們知道這事,免得他們到時發愣,不敢行事”王平安道:“那倒不會,他們的家人都握在我的手中,不敢不聽命令的。再説,又不是讓他們去攻擊皇上,他們也沒什麼理由猶豫。這八千兵將,大多數人連武妖女是誰,都不知道呢”長孫無忌點了點頭,道:“在雲州招的兵,還有突厥兵…嗯,你説得對,武妖女是誰,他們不可能知道的”兩人帶着軍隊,向長安城進發。

長安。不管是大臣還是百姓,都已然知道今天大軍回朝,高句麗被正式劃入了大唐版圖,這是普天同慶的大好事,而且聽説皇帝還要立新皇后,這熱鬧不可不看。雖然新皇后不是新嫁娘,可是能看看皇后長啥樣,也能滿足百姓們的好奇心,能給皇帝當老婆的女人,肯定長得象花朵一樣吧李治和武媚娘早早地起牀,梳洗完畢,李治換上了皇袍,武媚娘則穿上了皇后的服

給李治正正了皇冠,武媚娘説道:“皇上,你大概要多久能回來?”李治道:“至少得過了晌午。媚娘,你一個人要在城門等上好幾個時辰呢,所以沒必要現在就穿戴整齊,這身衣服還有鳳冠,沉得很,穿着可不舒服呢”武媚娘笑道:“臣妾喜歡穿”她和李治手拉手,一起出了甘殿,去了玄武門。

到了玄武門,武媚娘登上城樓,而李治則騎馬出城,在軍和大臣們的保護下,向北面進發。

李治在馬上,回過身子,衝城樓上的武媚娘揮了揮手,武媚娘回他一笑,也伸手揮舞,兩人頗有些難捨難分的架勢。

大臣的隊中,褚遂良和房玄齡一起抬頭望向武媚娘,房玄齡小聲道:“不會有意外吧?”褚遂良稍稍愣了愣,小聲回道:“不會吧,無忌公一切都安排好了,應該不會有意外的”房玄齡嘆了口氣,小聲道:“可惜了王平安。不過…也許,千萬不要有意外啊,老夫心緒不寧,總有不詳之啊”

“我…也如此”褚遂良小聲道。

兩個齊聲嘆氣,事已至此,説什麼都晚了,只盼長孫無忌能控制住局勢吧看熱鬧的百姓成千上萬,歡呼聲中,李治帶着文武百官,打馬向北而去。

不到一個時辰之後,李治和王平安他們匯合到了一處,就如同以往一樣,大禮參見,全軍高呼萬歲王平安和長孫無忌有心上前和李治説話,可卻見李治把手一擺,道:“諸位愛卿,有什麼話,等朝會時再説,現在咱們只是誇武,一切聽從朕的安排”他曾被武媚娘反覆叮囑過,千萬不要和長孫無忌還有王平安他們説話,要讓他們一直閉嘴,否則他們定會就封后一事,發表意見,這種時候,可不能讓他們反對,如果場面尷尬了,再來個痛哭涕啥的,對封后之事,大大不利。所以李治堅決不給王平安和長孫無忌説話的機會讓李治到奇怪的是,王平安和長孫無忌竟然很聽話,竟同時閉嘴,長孫無忌陪在他身邊,而王平安領着大軍,都沒有對封后一事發表意見,同時選擇了沉默一路行進,李治忽然道:“奇怪,怎麼突厥兵走在了前頭…”長孫無忌靠了過來,剛想開口説話。李治卻又道:“不必説了,看來他們是迫不及待地想誇武了,很好,就他們誇吧”他不許長孫無忌和自己説話。

長孫無忌淡淡一笑,果真並不説什麼,心中卻想:“這孩子啊,為了一個女人…老夫白疼他了”王平安帶着突厥騎兵,縱馬先行,越行越快玄武門城頭,米小苗扒着城垛,叫道:“來了,來了,皇后娘娘,皇上回來了”武媚娘啊了聲,站起身來,慢慢走到城垛前,看着遠處的塵頭,那奔馳而來的大軍,她心想:“終於來了,這一天,這一刻,終於來了”正了正鳳冠,武媚娘大聲道:“準備接駕,奏樂”王平安奔在最前,他雖然望不見玄武門上的人,可他卻知道,那裏站着武媚娘奔跑中,他的右手高高舉起,舉到了半空之中,突厥兵一起向他望來,身子微微離開馬鞍,做好了衝鋒的準備王平安的手,久久沒有落下他知道,只要手一落下,舊的歷史將被終結,新的歷史即將開始可是,自己行麼,能取代武媚娘,給這個國家帶來繁榮富強麼?

大道兩旁,百姓歡呼之聲震耳聾;大道之上,蹄聲轟鳴,鐵甲鏗鏘…——歲月如飛刀,刀刀不留情。就算是再青飛揚的少年,免不了也要留起鬍鬚,再牙牙學語的嬰孩,也會有總角聚兩髦的那一天。

此時,距玄武門兵諫已過去了十年,長安城裏的風雨再大,可民間百姓卻也只當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給平淡的子,添加少許的樂趣罷了。

大運河上,一隻長長的船隊正在緩緩行進,隊中一條大船上,炊煙裊裊,似乎有人正在做飯。

船艙中,在一眾侍女們的集體圍觀下,李伊人把鍋鏟扔到了鐵鍋裏,嘆道:“看來我是沒法洗手做羹湯了,這菜又炒糊了呀算了,還是換你們來炒,就説是我做的吧,在我的指導下做的”侍女羣中,擠進一個小小的女孩兒,小女孩兒叫道:“娘,你又把菜炒糊了,我告訴爹去”説着,她邁開小腿,向船頭跑去。

李伊人叫道:“太平,你給我回來,再敢頑皮,叫你爹罰你背書”小女孩兒咯咯笑着,跑到了船頭,笑道:“爹,娘又把菜炒糊了,你還要不要吃,再閉着眼睛誇好呢?”多年的習慣,王平安已經改了,他不再喜歡摸鼻子,而改做摸鬍子了。王平安彎下,抱起小女孩兒,笑道:“小小年紀,竟然學會了告狀,長大了可還了得,找不到婆家啊”小女孩兒笑道:“聽歐陽叔叔説,我不愁嫁呢爹,我把你做的太平詞全都背了下來,你要不要聽?”王平安笑道:“好啊,你背出來,給爹聽聽”小女孩兒趴在他的懷裏,嬌聲念道:“家事寧,嬌娃繞膝走;天下定,魚肥麥亦香;長安月,照十萬裏江山,路漫漫,吾非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