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六章落花有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見長孫驥,巔巍巍的叫聲:“驥兒!”一把摟在懷中,鳳目淌下珠淚。母子天,數未見,宛如久別歸來。

長孫驥也哽咽叫了一聲:“娘!”聲音十分動,燕玲看在眼內,自傷早失母愛,雖説“餘仙子”對她痛愛逾-,但缺少温暖,情不自地雙眸濕。

長孫驥母親瞥見燕玲立在長孫驥身後,人品俊秀都麗,較其子更勝,鬆開了手向長孫驥道:“這位是誰?”長孫驥恍然憶起燕玲,俊面一紅,正要啓口,那燕玲跨前了一步,竟嬌聲也喚了一聲:“娘!”長孫驥母親大為愕然,忽然燕玲揭掉武生巾,出一頭烏黑長髮,長孫母微“哦”了聲,心下明白五分,繼見長孫驥一臉通紅,更自-然。

長孫母把燕玲摟在懷中,仔細端詳,忙道:“好孩子,娘有你這麼個女兒就好了。”燕玲偷望着長孫驥做了一個鬼臉,長孫驥當着其母面,循規蹈矩,心氣燕玲頑皮,不怒視了燕玲一眼。

長孫驥母親見燕玲聰明伶俐,人又長得一朵花般,不異常痛愛,只覺這個媳婦走遍了天下也難找到,此時,見兒子雖好,但有很多事,做母親的也要避諱,無法出口之時,長孫驥對燕玲怒視,忙道:“驥兒,別嚇壞了她。”長孫驥笑道:“娘真偏心,有了她就不要兒子了。”燕玲此時心已大定,她知只要獲得長孫驥母親歡心,一切難題均可刃而解。

長孫驥眼看着其母摟着燕玲進入卧房,其母口中不停地問這問那,燕玲嘴巴也真乖巧,甜言語,連哄帶騙,只聽兩人笑聲不歇。

長孫驥立在房外發了一陣怔,笑笑走進廚房,灶上正滾着一鍋熱水,灶邊罷了一大盤芥菜,看來其母正要將芥菜入鍋。

他在家中已是做慣順手,捲起袖子,動作如飛,純自如。

長孫驥在廚房殺雞宰鴨,忙得不亦樂乎,半個時辰過去,一餐豐盛菜蔬已擺在桌上,熱香四溢,他只聽見其母與燕玲在房中喁喁私語,微弱得幾不可聞。

他立了片刻,忍不住喚了聲:“娘,飯好了,您老人家與玲姊好出來了。”不一會,長孫驥只見其母與燕玲的雙目紅腫,尤其是燕玲雲鬢蓬鬆,釵-零亂,顯然是經過一番長久的哭泣。

席上,長孫母對長孫驥道:“驥兒,你玲姊姊幼失怙恃,身世可憐,你以後不要欺侮她,娘知道了,可不答應你。”長孫驥笑道:“孩兒怎敢?”心內暗暗叫苦,她不欺侮自己就是好的,這有何可説,偷眼望了燕玲一眼。

燕玲見長孫驥神尷尬,不住嗤的笑了出來。

一對璧人,使這茅屋內洋溢歡欣,長孫驥母親八年來,今首次衷心的愉悦,她此刻有此心意,自己偌大年歲,六十有三,譬如朝晨霧,能有多久,恨不得立即命長孫驥與燕玲成親,早抱孫,膝下承歡。

固然長孫-之死,使她痛心疾首,八年來茹苦含辛,將長孫驥撫養長成,兄仇不報何以為人,師門重任更應肩負,無奈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卻是杳不可期之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之念,只在其母腦中盤繞。

她知道長孫驥自幼孝順,不敢稍違母命,然而燕玲這方,她未便出口,因為她由燕玲口中得悉,燕玲也是身有大仇待報,幾次溜在口邊的話,又-回去。

抱孫心切,急事急辦,長孫驥母親打算晚間探問出燕玲口風再説。飯畢,長孫母道:“驥兒,為娘想小睡片刻,你可陪玲姊姊去雁塔一遊,晚上,娘還有話説。”説着,自走進房內。

四目相對,無限情意盡在不言中,燕玲仍然扮做文生模樣出去,兩人俊逸瀟灑,秀麗不羣,路人紛紛注目。

長安秋景,絢麗中攙有一點肅殺意味,霜楓噴紅籠火,枝葉凋黃離枝,雲高天遠,雁回南旋,悲鳴長空,一陣西風捲起黃塵漫天,如在霧裏行走,尤其是西風殘照,灞陵傷別兩景,千古傳絕。

跨過曲江池,即見水亭榭,紅牆綠瓦已現斑駁,此為唐代新進士賞宴之處,遺趾殘頹窳敗,逐漸煙沒,僅餘老柳寒鴉,萋萋芳草。

長孫驥兩人一踏近慈恩寺,穿過殿廂,到達院中,長孫驥目睹數株古柏,仍然矗立雲霄,摩挲青翠,不由一陣黯然,他雖只離開數卻如隔世之,通常總在夕陽餘暉裏,古柏之下,候鶴顏清癯,慈眉白髮的天悟上人,數年來,從未間斷,如今雲天杳杳,睹樹懷人,能不傷

燕玲並不知道他心懷傷,趨睹院中石碑,人名累累,長孫驥瞥了天悟上人舊居雲房一眼,暗歎一聲,踅在燕玲身後,笑道:“此處便是所謂雁塔留名,相傳唐人張莒,進士及第後,偶遊慈恩寺,題名雁塔下,後登科者,相繼仿效,俗不可耐,有什好看,我們且上雁塔,極目千里,豈不更好。”燕玲隨着長孫驥登上塔頂,只覺塔勢如湧,孤高聳天,鬼工崢嶸,長安樓閣萬家,一覽無遺。天風洶湧,兩人振衣獵獵,望之若仙,長孫驥情不自地微:“…

從西來,蒼然滿關中,五陵北原上,萬古青——…”這是唐人岑參遊慈恩寺浮圖有五言古詩中句。

燕玲皺眉嬌笑道:“驥弟你也不嫌自己酸得膩人,我們去小雁塔吧?”長孫驥笑笑,同着燕玲拾級而下。

小雁塔距大雁塔非遙,片刻可至,小雁塔凡十五層,高一百三十尺,在薦福寺內,但薦福寺本名為小雁塔湮沒。

薦福寺為隋煬帝居藩之舊宅,後舍為寺,崇奉密宗,義靜三藏譯經即在此寺,唐武后文明初,名大獻福寺,天授初,改薦福寺,中宗景龍時,大加營飾,宮人又出錢建塔,因其與大雁塔相對峙,形式略小,故名小雁塔,明嘉靖年間地震,塔裂為二,後又地震,塔稍後合,今塔之中身仍裂尺許,自頂以下,成一直線,誠奇觀也。

除小雁塔外,尚有其他尖頂小塔,參差不齊,分列壟中,詩情層意,頗足娛人。

小雁塔系石欄圍繞,欄外花木扶疏,四時不綴,石碑綠苔,尤顯古香古,塔門之石,古銅,光可-人,有如景德古瓷,系之鏗然有金石聲,入門石刻甚多,奇石博雅,塔內黑暗異常,登塔之梯,傾斜敗壞,不宜攀臨,然而這當然難不到他們兩人,為免炫耀驚俗計,遂而中止。

薦福寺內,正殿有武則天所題匾額,雄渾磅礴,殿右懸破鍾,傳為神鍾,即長安八景中之雁塔神鍾也,鍾為鐵鑄,周圍約五丈許,以年代久遠,已部份-爛,然以物擊之,聲仍極洪亮,其所以名神鍾者,以其音可聞五十里外,如家人走散,親友焚香默禱兩下,走散家人,即生者回信,死者-夢,歷驗之,故有以名也。

不覺夕陽傍山,兩人遊興已闌,西風殘照影裏,踏着霞影落楓迴轉曲江池而去。

奇怪燕玲從出遊起,總共還未説到十句話,嬌靨上不時現出憧憬笑容,顯然她在幻想,不知不覺沉浸在幸福意境中,眺賞景物,無非是走馬看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