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432章推恩令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梁嘯的計劃就是後來由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

很多人都以為推恩令是削弱諸侯王,加強中央集權的關鍵舉措,其實不然。冰凍三尺,非一之寒,很多事情都不是哪個天才突發奇想,一拍腦袋做出的決定,而是歷史發展到了那個地步,自然而然的結果。

推恩令是主父揠提出的不假,但是削弱諸侯王,加強中央集權卻是早在漢帝國剛剛成立的時候就已經明確的政策導向。劉邦剷除異姓王,文帝、景帝苛待同姓王,最後甚至起七國之亂,都是這種國策的延續。

即使是理論,主父偃也不是始作俑者,如果一定要説有個天才,賈誼才是那個天才。主父偃不過是適逢其會,提出了這個建議,並且最終幫漢武帝將這個建議落在實處而已,而且真正起到關鍵作用的也不是主父偃,而是漢武帝本人。

沒有主父偃,遲早也會有別人提出類似的建議,沒有強悍的漢武帝,這個政策什麼時候能實施卻是個問題。現在,主父偃還不知道在哪兒找工作,梁嘯先提出了這個建議。

與主父偃不同的是,主父偃提出推恩令只是謀求個人利益,最多客觀上有利於朝廷。梁嘯提出推恩令卻是用意深遠,絕不僅僅是削弱諸侯這麼簡單。他要借力打力,儘可能的利用一切條件,領一代風氣之先,並最終影響整個國策。

一路上,他盤算的都是這些事。

天子想不到梁嘯為此花了多少心思,但是他立刻被梁嘯的這個建議引住了。

這簡直是一個天才般的創意,有着讓人無法拒絕的理由。

朝廷想削藩,諸侯王又不是傻子,豈能束手就縛?即使是朝廷約束嚴。諸王實力削,削藩還是一件必須慎之又慎的事。雖然沒有吳楚那樣的大國,可諸王數量眾多。一旦起眾怒,朝廷的壓力依然很大。

所以。朝廷必須找到合適的理由才能削藩,以免為人詬病,甚至起反叛。

天子即位之初,雄心,意氣風發,想立刻做一番事業,便接受大臣們的建議,用各種理由找諸侯王的麻煩。準備一舉解決這個痼疾。誰知剛有動作就引起諸王反撲。中山王劉勝藉着朝會的機會發難,指責地方官吏欺壓諸王,有違親親之道,一時眾王響應,聲勢浩大。天子見狀不妙,只好暫緩削藩之舉,並大加賞賜,安撫諸王。

諸王反對削藩的理由是親親之道,天子無法反駁,只能忍耐。現在梁嘯提出推恩令。順勢而行,將親親之道變成了削藩的理由,讓諸王無法反對。並且獲得了更多王室子弟的支持,將阻力化於無形的同時,還將那些沒有繼承權的宗室變成了支持者,可謂是一舉兩得。

天子一下子就意識到了這個建議的妙之處,不由得拍案叫好,更為自己懷疑梁嘯的忠誠而愧疚不已。正如梁嘯自己所説,這個推恩令一出,梁嘯必然會成為諸王的眼中釘。他如果只為自己利益着想,何必獻此計?與淮南王結親。娶劉陵,無疑才最符合他的利益。

現在麼。淮南王能不能將女兒嫁給他都是個問題。

“我可以為你主婚,但是。你怎麼求婚呢?”天子笑容滿面,語氣也變得輕鬆起來,甚至有幾分幸災樂禍。

“你不怕淮南王將你打出來?”

“怕。所以,我想請陛下暫緩此策,待臣將翁主娶回家再説。”天子笑得更加開心,有點小夥伴一起做壞事的覺。

“這倒是個好主意。不過,真到了那一步,恐怕翁主夾在你們中間會比較難辦。”

“這個麼…”梁嘯撓撓頭。

“一時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到時候再説吧。”

“哈哈哈…”天子大笑。

“行,只要你能求婚成功,我便給你主婚。”梁嘯大喜,躬身拜退。

——梁嘯出了宮,回到家,家裏熱鬧非常。

梁鬱非常乖巧,一看到梁媌就口稱母親,拜倒在膝下。

在此之前,梁嘯已經派人送信回來,説明了救出梁鬱,並認為義妹之事,只是梁媌對那個曾經在家裏借住過一段時間的鄉黨已經沒什麼印象,也沒有太多的觸動。然而當梁鬱活生生的跪在她面前,號陶大哭的時候,她一下子接受了梁鬱。

兒子再貼心,畢竟不如女兒與母親親近。梁鬱人長得漂亮,又有着同姓同鄉的天然優勢,再加上父親亡故的悲慘遭遇引發的同情,只用了幾滴眼淚便打破了梁媌的心防,融入了這個家庭。她不僅和梁媌親熱無比,就連李蓉清、月亮等人也被她的遭遇惹得同情心氾濫,泣不成聲。

等梁嘯回到家的時候,她儼然已經是梁家的一份子了。

梁嘯非常滿意。這女子不僅長得漂亮,而且聰明,比他期望的還要好。

安頓好了家裏的事,梁嘯又趕到淮南邸,來見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