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奔襲宛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孔明兄似乎搞錯了,如今夏侯惇領兵兩萬五,攻打育陽,曹仁領兵兩萬屯兵比水,他們的目標皆是玄德公,你為何不為玄德公獻策,反而到關心我主,你就不怕玄德公嫉妒嗎。”龐統似笑非笑的説道。
諸葛亮心裏苦笑,他與龐統相多年,自然知道對方的才能不下於自己,所以的時候還是坦誠一點,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劉修看了一眼龐統,也是點點頭。
“呵呵,士元所言不錯,曹軍圍攻我主,新野危急,不過劉太守應該知道亡齒寒的道理,我主大敗,新野失守,那麼危急的不單單是襄陽,相信夏侯惇不會就此罷兵,必然會向西攻擊太守大人,到時候太守大人也會面臨夏侯惇與曹仁的聯手攻擊,那個時候太守大人如何抵抗。”
“呵呵,孔明先生言之有理,不過我相信玄德公可以守住新野。”劉修笑道。
諸葛亮繼續道:“劉太守此言差矣,我主兵微將寡,很難守住新野,如今只有我主與劉太守齊心協力,方可攻破曹軍。”
“那依孔明先生如何破敵呀?”諸葛亮心裏一喜,終於談到正題了,前面説了這麼多,就是引導劉修問出這句話。
“奔襲宛城。”
“哦?孔明先生真是語出驚人啊,宛城城高牆厚,距離涅陽數百里,而且有曹兵五千人馬駐守,想要破城難比登天,此計本就行不通。”劉修與龐統聽到諸葛亮的計策之後,全都是一驚,雖然劉修一直都有拿下宛城的想法,然而並不是現在,自己現在的實力本就不足以拿下宛城。
諸葛亮一笑,意味深長的看着劉修道:“宛城防守是牢固,然而並不是沒有機會,只要劉太守與我主聯繫起來,必然可以一舉拿下宛城。”
“不知道孔明先生用什麼辦法拿下宛城?”
“我主願意派遣三千人馬,供劉太守調遣,助劉太守攻打宛城,宛城作為南陽的治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囤積着大量的糧草物資,到時候劉太守如果拿下宛城,周圍縣城必然害怕,定會望風來降,在失去宛城的支撐之後,夏侯惇與曹仁沒有糧草供應,必然會撤軍,自然也就解了新野之危,如此於劉太守,於我主都是有利。”聽完諸葛亮的建議,劉修陷入了沉思之中,對於這個建議説劉修不心動是本不可能的,自己之所以暫時無法攻打宛城,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手裏兵馬不足,如果加上劉備三千人馬的話,那就不同了,只要戰術運營得當,奔襲宛城不是不可能。
看來正如劉修所猜測的那樣,諸葛亮必然早就知曉自己的計劃了,不然也比可能拋出如此大誘餌來引誘自己。
劉修看向龐統,問道:“士元,你怎麼看?”龐統自然明白劉修問自己的意思,他知道劉修有點動心了,不但是劉修,龐統也有點心動。
不過龐統可不認為事情就如此簡單,劉備可不會無緣無故借這麼多兵馬給別人,如果説是無私,傻子都不信,有所舍,便有所圖。
“玄德公如此慷慨,想要得到什麼回報呢?”龐統問道。
諸葛亮笑道:“只希望劉太守能夠信守諾言,如果拿下宛城,便給我主幾座縣城,以做棲身之地。”劉修略一思索,如果真實現諸葛亮的意圖,那麼無論對於自己還是劉備都是受益者,這是一種雙贏的結果,不過顯然其中自己承擔的風險更大。
如果一旦宛城久攻不下,而夏侯惇得知消息後,必然遷怒與自己,保不住放棄攻打新野,掉頭就殺向自己,這樣固然也可以替劉備解圍,可是自己就會再次陷入鏖戰的局勢中,而這一次攻打自己的不會是五千人,而是整整三萬人。
當然攻下宛城,自己就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這是一場賭博。
劉修陷入了左右為難之中,此時劉修只能將希望寄託在龐統的身上了。
龐統領會了劉修的想法,便笑道:“我主與玄德公本來就是守望相助,結成盟友,既然玄德公如此仁義,願意相助我主取宛城,我主自然不能寒了玄德公的心。”聽到龐統如此説,諸葛亮知道此行的目的便是達成了。
“不知道,玄德公打算派何人前來助戰?”劉修問道,劉修當然希望劉備派來的人是關張趙其中的一位,這些人具有萬夫不當之勇,自然勝算也會更大一些。
“糜子仲與徐元直。”諸葛亮淡淡道。
諸葛亮的聲音不大,但是宛若驚雷般震驚了劉修,因為他聽到一個可以説本不應該聽到的名字,確切來説此人現在本就不應該在劉備帳下,而是應該在曹營才是。
“徐元直?可是徐庶徐元直?”劉備難以置信,重複問道。
對於劉修的反應,不但諸葛亮比較驚訝,就連龐統也詫異,徐元直一直跟隨劉備,荊州士林之中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且諸葛亮之所以能夠被劉備請出山,很大程度上還是徐元直三番五次的給劉備推薦,這才有了劉備三顧茅廬的事情,本就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劉修的反應有些反常。
不過劉修的失態也算是正常,對於徐元直,劉修再悉不過,雖然他的才華在三國演義中一閃而逝,但是並不影響此人的名氣。
在劉修的記憶中,徐元直名叫徐庶,字元直,出生寒門,幼年愛擊劍,行俠仗義,常以仁俠自居,後來棄武從文,學有所成,避禍荊州,與諸葛亮等人好,後來來到新野投奔了劉備,成為了劉備的軍師,劉修記得最清楚的便是徐庶幫助劉備破掉曹仁的八門金鎖陣,從而大敗曹軍,此人具有王佐之才,這是劉修對徐庶的認識。
後來曹讓程昱偽造其母親的手書,把徐庶騙到了許都,從此徐庶成了曹帳下的謀士,不過一生都為於曹獻出一計一策,以至於後世有句話來形容“徐庶在曹營,一言不發”徐庶的忠直坦誠、孝敬親尊的品格深的劉修的佩服與推崇。
可是劉修怎麼也不可能想到徐庶此時竟然還在劉備帳下,想到這裏劉修就不得不重新審視劉備的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