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縱橫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歇息一夜,留下五千人馬守衞烏梁素城,兵分兩路:一路由種無傷率領天武軍團中軍、押剌伊爾部、再加上兩萬河西諸軍團派來的鋭,組成左路軍,經東勝州、朔州、應州向大同府攻擊前進,其餘人馬組成右路軍,由周八率領,沿着長城北麓,掃蕩雲內州、豐州,在大同府與左路軍匯合。臨行前,種無傷反覆叮囑周八,遇事多和曹沅、徐長天商量,遇到敵人重軍駐守的地方可繞過不打,不要過多與敵人糾纏,一句話要用閃電一般的速度,打擊敵人的有生力量。
五天之後,也就是六月三子時前,一定要到達大同府城下。六月三也是岳飛那邊動手的子,即使打不死敵人也要把他們活活地拖在原地,不能增援燕京方向。
踏上這片外的沃土,心中翻騰着一種別樣的覺。衞青、霍去病的馬蹄踐踏過的青草,李靖、李蹟刺目的戰刀,中華兒女曾經在這裏留下了驕傲自豪,華夏英雄曾經在這裏留下了永遠的神話。現在,他們這一代人,大宋最優秀的男兒將用自己的熱血鑑證光榮,用自己的勇敢創立功名,他們在書寫着歷史,他們就是歷史長河中矯健的兒。
“大帥在想什麼?”押剌伊爾與種無傷並轡而行,對方的一舉一動都毫無疏漏地印在腦海中,現在的種無傷可不多見,就像在做夢一般。
無傷自失地一笑:“我聞到了大漢的豪邁,看到了盛唐的光輝,嗯,就是這樣。”押剌伊爾連自己部落的歷史都不是很清楚,對於中國的歷史更是一竅不通,聽不懂的話,押剌伊爾還是很虛心地求教:“大帥在説什麼,我怎麼聽不懂?”
“那是我們中國在歷史上最偉大的兩個朝代,漢朝一舉奠定了中華的版圖,異族從那個時候開始稱中華民族為漢人;盛唐開創了無以倫比的天朝世,萬國來朝,共拜天可汗。大唐衰落了,我們失去了燕雲十六州,從此中原地區失去了賴以堅守的地利,對外戰爭屢屢失利。今天,我們回來了。”押剌伊爾沉浸在虛幻的光榮中,喃喃道:“現在的大宋比它們如何?”種無傷驕傲地大笑:“你處在第三個歷史的頂峯,這一次我們站的更高,這一次我們看的更遠。大宋帝國必將建立超邁千古的成就,因為有我,因為有你,因為有千千萬萬的大宋男兒。”
“紀律、尊嚴、夢想、光榮!”親兵營的士兵齊聲高呼;“紀律、尊嚴、夢想、光榮!”大宋男兒萬人同和。
大軍如洶湧的洪水,勢如破竹,所向皆捷,大小几十戰,殺到朔州境內的鄯陽城。中軍都指揮使李明理,率領前鋒追着敵軍衝進了城內,押剌伊爾繞城而過,堵在東城外面,列陣以待。
失去了祖國的契丹人,早就失去了戰鬥下去的勇氣;本在異鄉的吐蕃人、回紇人、項人、蒙兀室韋人,有什麼理由為女真人賣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漢人則揚眉吐氣,不用動員不用勸説,送水送飯,為大軍帶路,竭盡所能幫助這夢中盼望的親人。
“聽你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啊!”
“俺祖山是太原府人!”
“你是太原府的,我也是太原府的。”
“老鄉!”簡簡單單的兩個字“老鄉”他們就變成了血相連的一家人,親人到了,早先受到的屈辱要全部還回去,曾經存在的光榮要全部拿回來!
“折彥超,派人回去聯絡,我們的傷員和戰利品需要轉移!”
“是!”曾經威名赫赫的折家將沒落了,幸好還有一個折彥超,也許有他在,折家就還會東山再起。
神衞軍團在雁門方向的守軍早就接到命令,密切注意對面的動靜,今天突然過來一隊人馬,打着是宋軍的旗幟,旗面上是幾個醒目的大字“大宋天武軍團”
“前面的人站住,再向前走開弓放箭了!”
“小六子,你他孃的胡説八道!你手裏的是弓嗎,才幾天啊,連弓箭和火槍都分不開了!我看你是短教訓啊!”小六子眼睛一看,呀,竟然是折彥超指揮。
“是折指揮嗎?”
“就是你老子!”於是,山上響起歡呼聲:“折指揮回來了,折指揮回來了!”神衞軍團動員了全部力量,接應大軍。傷員、繳獲、俘虜、以及願意暫時回到祖國躲避戰火的漢人,還有一心向漢的異族人,構成了一條長龍,絡繹不絕地進入雁門關。更有那一心報國的男兒,留下來為大軍做嚮導。有了悉地理的當地人的幫助,又有先聲奪人的優勢,以有心算無備,措手不及的金軍來了他們最艱苦的一段子。
沒有傷員的拖累,沒有投入在戰利品上面的神關注,四萬大軍向前狂飆猛進。朔州境內的馬邑城出人意料地成為難啃的骨頭。城內守軍雖然只有五千人,但是城池堅固,守軍抵抗非常猛烈,種無傷適時收兵,棄之不打,向東面的應州前進。應州距離大同府不到二百里,中間隔着一條桑乾河,探馬回報:大同府並沒有派出援兵,種無傷順理成章包圍應州城。拿下應州城,大軍可以得到暫時的休整,而且近在咫尺的龍首渡口可以成為大軍渡河的最佳地點。應州的南面是恆山,陡峭的山峯成為宋金兩國之間的一道天然屏障,這裏的邊境難得打仗,所以,在這裏駐守的士兵應該沒什麼戰鬥力。
應州城也只有五千守軍,城牆很矮,似乎戰馬都可以直接躍進城內,戰鬥爆發後,異常慘烈。臨時架設的五十台旋風炮,將一枚枚轟天雷到城上,從城內飛出的石塊,偶爾夾雜着幾枚轟天雷毫不示弱地還擊。不到兩刻鐘,儘管旋風炮將城頭削平了兩尺,五十台大炮只剩下七八門還勉強能用,但是已經沒有轟天雷可以使用了。
騎兵的標準裝備:一窩蜂、火龍箭開始發威,城內硝煙四起,城頭上看不到一名士兵。
“紀律、尊嚴、夢想、光榮!”宋軍呼喊着口號,抬着雲梯向前衝去。
“阿骨打!”距離城頭一箭之地,震耳聾的呼喊聲響徹大地。密集的箭矢歡快地將一個個士兵殺,滾木順着雲梯放下來,一砸就是一串,正在攻城的水無傷,是的,應該就是那個小夥子,幾乎已經攀上了城頭,眼見黑壓壓的滾木砸下來,大叫一聲:“大鬍子助我!”雙手握住戰刀,朝着頭頂上的雲梯架子刺去。戰刀沒入木頭,無聲無息;滾木砸下來,正好砸在刀身上,巨大的衝擊力使水無傷的身子搖晃起來,最關鍵的時刻,身後的雙手緊緊托住了他。
滾木失去了平衡,從身邊滑落。剛想鬆一口氣,頭頂上響起破空的尖嘯聲,一枝箭飛了過來。好一個水無傷,單手握刀,另外一隻手抓住木橙子,身子蕩了出去。他幸運地躲了過去,他後面的兄弟卻沒有躲過,正好到肩膀上“哎呦”一聲,栽了下去。
“大鬍子!”大鬍子兄弟沒有迴音,水無傷剛剛回到原先的位置,城頭上三名女真士兵正奮力推着雲梯。雲梯劇烈搖晃起來,下面的兄弟明顯頂不住了,水無傷無奈地嘆一口氣,向下滑落。
連續攻擊了三次,城頭上居然出現了女人的身影,健壯的女真女人能頂半個男人用,箭術湛的不在少數。種無傷心中產生了一絲動搖,太大的損失他是承受不來的,接下來還有更艱鉅的戰鬥等着他。
“命令…”親兵營都頭魚大勇忽然喊道:“大帥,你聽!城裏好像有廝殺聲。”細細一聽,果然從城裏傳來了廝殺聲,而且聲音越來越大。奇怪呀,哪來的內應?難道想誘使我軍繼續攻城?攻又怎樣,哼,沒有援軍,你們早晚都是一個死!
城門突然開了,先是一道小縫,轉瞬之間,全部開放。
一人手持長槍,振臂高呼:“宋軍兄弟們,快進城啊!”正在城下的水無傷等人也顧不得什麼陷阱計策,冒着城上飛下的箭矢,殺到城門處。
“傳令,中軍第一軍,第二軍迅速搶佔城門!”種無傷當機立斷,揮師進城。
城防一點告破,全線潰敗!很快,北城也被攻破。
“報大帥:應州漢軍指揮石耀祖獻城投降,我軍已肅清城內守軍,守軍主帥自殺,知州被俘。”種無傷氣定神閒地催馬進城,未到城門,軍團中軍都指揮使李明理帶着最先從城內殺出的那個人來到面前。
“大帥,這就是石耀祖將軍!”劉耀祖年紀大概有三十五六歲,中等身材,面貌英俊,頗有儒將之風。
“罪人石耀祖參見大帥!”種無傷甩蹬下馬,幾步來到近前,扶起此役的大功臣,笑道:“將軍乃大宋的功臣,何言罪人。”石耀祖突然跪在地上,重重地叩頭,種無傷驚詫莫名,再度把他拉起來,問道:“將軍何須如此?”劉耀祖淚滿面:“大帥有所不知,我家先祖就是大晉朝太祖皇帝。某愧為石氏子孫,生不如死;今能殺賊獻城也算是為祖宗稍贖罪惡。”原來是臭名昭著的石敬瑭的後人,這個混蛋為了自己當皇帝,為了藉助契丹人的勢力,喪心病狂地將燕雲十六州白白送了出去,實在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既便如此,石敬瑭犯下的罪惡,與他的後人沒什麼關係,況且如果這個石耀祖自己不説,也沒有人能知道這層關係。由此可見,石耀祖是個光明磊落的漢子,能殺敵反正,也可見他是深明大義的人,正是可用之才啊!
種無傷温言説道:“前人的罪惡難道還能追究到現在?將軍大仁大義,大忠大孝,本帥深為敬佩。此正值報國之時,將軍暫時在我軍團屈就如何?”
“願從大帥軍令!”種無傷道:“請將軍收攏城內潰兵,能為我所用者,單獨編為一軍,暫時歸李明理將軍調遣。本帥會上奏朝廷,相信不久就會有恩旨下來的。”
“是!”從與石耀祖的談話中種無傷了解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應州東面的蔚州兵力空虛,只有三千人駐守,其中大多為契丹、漢族等組成的雜牌軍,統領這些雜牌軍的將領恰是他的至好友…契丹人耶律屋質,此人痛恨女真人的滅國之恥,只是因為實力太弱,不得不虛與委蛇。只要他一封書信過去,耶律屋質肯定會投降大宋。另外,自蔚州飛狐城有一條便道直通南京路治下的易州。雖然中間要經過五回嶺、紫荊嶺,車馬不易通過,徐徐慢行,騎兵還是可以過的。這是一條極為有用的線索,種無傷想着如何才能好好利用一下。
一旦他包圍大同府,岳飛那邊包圍燕京,金國方面要救援會先救哪裏呢?金國要想與大宋爭奪天下,那麼勢必要守住燕京;而失去大同府則意味着大同以西的廣大區域將不再是金國的領土。金國再想南下只能從燕京一個方向發起進攻。燕京周邊地區由於歷史上的原因,人口眾多,是金國賦税最重要的來源,據説區區七州之地竟然佔到了金國賦税的三成。由此看來,燕京比大同府更重要。但是,如果燕京能多堅守一些時,金國最有可能先救援大同,他們勢必會先以優勢騎兵擊潰天武軍團,再全力援救燕京。
説到底,大同府這邊總是次要方向,所有的行動都是為主攻方向做貢獻的。那麼,怎麼樣才能更好的策應呢?如果有一隻軍隊,翻過紫荊嶺,突然出現在易州城下,再稍稍擴大一下聲勢,女真人會怎麼想?
難道大同府已經被宋軍佔領了?
是的,這是最合理的解釋,如此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