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九章瞭解民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就要看書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負責保護李成的四名大漢立刻同時上前一步,將李成嚴密地保護了起來。李成自身反應也不慢,見狀立刻站起來,示意眾人不要輕舉妄動。

同時低聲道:“大家不要亂動,靜觀其變,聽我命令再動手。”王壽也點頭道:“官人小心,這些人難保不會胡亂動手,若是真的動起手來,就儘管給小人們就是了!”正説着,看到官兵趕到,被團團包圍的人羣也平靜了下來。這時,一聲冷笑從幾名官兵身後傳來。

在場眾人同時循聲望去,卻看到一名三十歲上下的男子,身形瘦小,臉臘黃,一雙圓環眼,兩撇小鬍鬚,身穿天青織錦長袍。頭戴網巾,上圍着一條閃閃發光的金帶,凸肚,一搖三晃地來到人羣中,冷笑道:“怎麼?大官人的種子都準備好了?再他孃的吵鬧,統統抓起來!”李安聞言回頭望了一眼李成,看到他臉鐵青,到口的話,又悄悄地嚥了回去。

那男子看到人羣依舊在原地靜默。不屑地冷笑道:“怎麼?不想?那也行啊,那就把你們家裏的小子丫頭出來,送到太師府上,若是運氣好,個侍妾噹噹,那也是你滿門的榮耀,到時候,還得來謝你家何大官人!”一番話説的人羣一片寂靜,連那即將隱退的晚霞也似乎變得沉重了許多,現場的氣氛在柔和的晚風中漸漸凝固。

這時,人羣中一個豪的聲音乾澀地道:“何大官人,這稻剛長起來,家裏已經沒有餘糧了,若是再把糧種了,俺們可怎麼活啊!”何大官人,雙眼一瞪,小虎子一翹,怒道:“反了天了!這地是本大官人的,地上長出來的東西,那也是本大官人的,你們不想?那就去縣衙大堂上試試一百大的滋味!”他話音剛落,先前那個乾澀的聲音,冷冷地道:“灑家願意去縣衙領這一百大,好讓老孃有口飯吃!”他這話一説,現場立刻走出二十幾個同樣的漢子出來,默默地站在那何大官人面前,神決然。隨着他們的站出,人羣裏漸漸傳來一陣隱隱的哭聲。現場的氣氛更加沉重。

李成忍不住冷哼一聲,低聲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地是你的,可是卻不該把人往絕路上吧?!”李成的話,雖然聲音不高,可是氣勢人,在場的百姓都猛地一振,同時向李成一行望來。那何大官人先前早就發現了人羣中的李成一行,由於李成沒有正式任職,所以也就沒有刺史的儀仗,一行人又刻意低調。加上李成一身書生打扮,乍看起來,雖然不是行商,也很像是普通返回原籍的讀書人,所以何大官人便沒把李成幾人看在眼裏,這時聞言,那稀疏的黃眉猛地一抖,黃臉漲的通紅,怒罵道:“哪裏來的野漢,竟然在本官人面撒野,你不想走出這清原地面?!”大約是因為李成説出了所有人心理的話,在場百姓紛紛向李成偷來崇敬而同情的目光。李成笑了笑,緩緩起身笑道:“何大官人,難道不怕出民亂來,那時候,不知道你是這顆人頭會在哪裏!”看到李成站起來,所有的百姓都不約而同地向李成圍來,似乎想從李成這裏取一些力量或者是保護。

看到眼前被欺凌而不敢反抗的百姓,李成暗自嘆了一口氣,還是二十一世紀好啊,至少不會有這樣不把百姓到絕路上還不甘心的惡霸!哎!

聽到李成語帶威脅,何大官人立刻雙眼一瞪,河道:“他孃的,反了啊!來人,把這幾個大膽的反賊,給我抓起來,送到縣衙,有王大人秉公處置!”隨着他的命令,那幾名士兵便想上前抓人,圍在李成身邊的王壽四人,同時低喝一聲,蔣立成保護了起來、這時,人羣立刻喧鬧起來,李成看到現場的氣氛漸漸壓制不住,在場的官兵已經開始準備動手。若是真的動手,眼下這數百人,絕對不是幾十名官兵能夠控制住局面的。

李成擔心事情失去控制,忙冷笑一聲,沉聲道:“好吧,外面這就去見一見這裏的縣大老爺!”正説着,人羣中走出一個身穿綠公服的官員,來到那何大官人身邊低語了幾句,又來到人羣中揚聲道:“今已經很晚,大家都回去吧,這幾個外鄉人暫時留在鎮上的集賢客棧,明前往縣城請縣老爺做個公斷!若是大家有什麼事情,都不妨一同前去。”在場中的百姓聞言,情緒漸漸緩和。李成微微放心一些,這才向那官員冷冷地皺眉道:“你是這裏的什麼官員?”那人看到李成氣度不同於普通書生,便客氣地拱手道:“下官乃是清徐縣的縣丞,今乃是公事到此,卻偶遇此事,所以請諸位先不要把事情大。”何大官人這時冷冷地皺眉道:“縣丞老爺哪裏許多廢話,明見了縣大老爺,自然分曉。何況這些錢糧乃是送往京中之物,又非何某一人享用。”吳縣丞打量着李成,眉頭深鎖地道:“公子在路上可曾看到有官員前來?”李成心中一動,也打量着吳押司,點頭道:“路上並沒有看到有官員經過。”這吳縣丞大約四十歲上下,臉黝黑乾瘦,失神的雙眼透着一絲渾濁,雙乾裂,頜下一撮乾枯的鬍鬚微微地抖動着,似乎有些營養不良或者勞過度的覺。

聽到李成的回答,他顯得有些焦急,不安地手,連連嘆氣道:“時間上也是差不多了,怎麼會沒有看到呢?”那何大官人這是滿不在乎地道:“吳六哥,你也是一縣的縣丞,怎麼如此膽小?怕什麼!”吳縣丞不安地看了一眼李成,連連搖頭道:“你知道什麼!新任的太原刺史兼太原指揮使李大人將要路徑這裏,前往太原就任,前面驛館一路傳報,按照李大人的速度,今是該到了,所以我才前來接。”李成聞言,心中頓時恍然。不待那何大官人説話,便點頭道:“既然縣丞已經來此,為何不阻止這樣強索民財的事情呢?難道就不怕起民變?”吳縣丞看了李成一眼,皺眉道:“本縣今年送給太師的生辰之物還沒有備好,老爺正在為此發愁,若是不去強索民財,蔡大人怪罪下來,這一縣的官員恐怕都要被革去官職。若是起民變,也一樣是丟官去職。何去何從,我這縣丞和縣老爺也是左右為難啊!”李成聞言,看了一眼在場緊張地盯着縣丞的百姓,冷笑道:“蔡京的生成竟然索要地方進貢!真是荒唐!”王縣丞聽到李成口氣不小,心中暗自一驚,想到應到卻未到的刺史大人,漸覺不安,不由小心地道:“這位公子高姓大名可否賜教?”李成看了看那依舊面帶不屑的何大官人,點頭道:“在下李成,便是新任的太原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