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四十四章功德和迴歸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個片面,其實並沒有多少真正的山峯,大部分是丘陵,成片的森林和荒地連綿不斷,陽光燦爛之極,沒有半點霧氣。

馬車在前進,後面馬蹄聲已然連成了一片。

遠處,一個小鎮出現在眼前,這已經是看見的第七座小鎮了,每個小鎮雖然都有自己的風格,但是有一點相同,那就是嶄新和忙碌。

所有的人,都神匆忙,在地上忙碌着,本看不見悠閒聊天打發時間的閒人。

“已經到了弗里斯了吧?”方信問道。

“大公,是的,已經到了弗里斯獨立領了。”馬車前方的侍從立刻恭謹的回答着。

“恩,我知道了。”方信隨手看去,小鎮附近,已經不是荒野了,而是一片田野,成片成片的麥田,在陽光下,隨着風而擺動,許多農民在裏面耕作着。

而到了鎮上,就有着修的道路,馬車頓時輕快了許多,所見到的人,看見了馬車上的徽章,無不鞠躬行禮。

過了十分鐘左右,馬車在鎮中心停了下來。

方信走下馬車,發覺地上鋪着鵝卵石,而四周,都種着各種各樣的樹木花草,很明顯,有的甚至是新種的,但是也長的茂盛,如果幾年之後,這一定會非常美麗吧!

中心是一片圍牆,但是圍牆不高,只有一米左右,上面有無數的縫隙,可以看見裏面的情景。

引人的,就是中心的白的大圓頂。

這就是后土女神的神殿了。

裏面已經有侍衞匆忙趕來,半跪着説:“大公,歡您的到來,只是主教和牧師,都在祈禱呢!”

“沒有關係,先進去吧!”方信不以為意,説着,然後就走進來觀看。

神殿本身並不大,但是地上用的是黑大理石,廊柱也同樣是用玉石雕琢而成,小巧之中,卻顯出美麗和弘大來,走近了一看,柱身上第一,已經雕上了對后土女神,以及自己的雕像,這是對女神和使者的讚美。

方信啞然失笑,在門外等候,沒有打攪神殿之中的祈禱——巴尼爾主教正帶領着一批見習牧師在祈禱着,而神殿的中心,立着一個女神,容貌美麗,此時,神像上,散發出白的光輝,籠罩着整個神殿。

去年得勝後,方信就派人繪製地圖,並且清點人口,以及修復現在被稱為“藍堡”的伯爵堡,雖説是伯爵城堡,但是規模宏大,當成大公首都也綽綽有餘。

三個月後,結果出來了,這個片面的面積大概是一萬平方公里,片面之邊緣,是虛空,方信因此加封貴族,劃分領地。

全片面,劃分為八個郡二個獨立領,公室佔有二個郡的私有領地,貴族和騎士總佔有兩個半郡的領地,一個獨立領是宗教領,也就是弗里斯領,還有一個獨立領,是商業領,建帕爾城,這兩個獨立領的面積,都大概五百平方公里左右。

還有三個半郡,為公共領,由大公、神殿、貴族聯合管理,但是實際上,那裏現在還是無人區,畢竟人口統計下來,不過七萬二千人,沒有人能安排去那裏開墾。

巴尼爾主教受封后,就去弗里斯領,跟着的,是一千兩百人,據説這一千二百人,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建神殿,並且還獲得了貴族的幫助,花費時間是一個半月,建成時,神像發光,顯示神蹟。

此時,巴尼爾主教帶着眾人祈禱完畢,而還有數個唱詩班的小女孩都已經退下,但是這種神聖的氣氛,還籠罩着整個神殿。

方信不得不嘆一下,巴尼爾主教以一本后土往生經為本,創造出了一整套宗教儀式,並且獲得了認可,這就是它的功績了,雖然帶着西方文明的烙印,但是已經了不起了。

“歡您,偉大的神眷者,地上的統治者!”巴尼爾主教這才出來,向方信鞠躬着,而在後面,幾個穿着白衣的牧師,也鞠躬行禮。

“巴尼爾主教,你不必多禮了,看情況,你作的真不錯。”

“這是您的功業,我們不如上樓去談?”

“不必了,我們走走吧,我想和你説些話呢!”方信笑的説着:“這些都是牧師?”

“見習牧師,他們還沒有資格擔任牧養眾生的聖職。”巴尼爾主教説着,它穿着白袍,圓環聖徽,顯得高貴典雅。

“我剛剛出去轉一圈,全國領地都在開墾和耕作,情況還是不錯!”方信轉身,出了神殿,走在了路上,這路上雖然修過,但是人煙稀疏,聽着遠一點田野中牛羊的叫聲,聽着遠處田野上吆喝呼喊的聲音,方信到一種喜悦和遺憾:“人口實在太少了,而且,牛羊之類,也非常少啊!”由於是新建,房屋都是木造,排列的整整齊齊,以至於街道顯得很寬闊,但是,由於人少,因此雖然在街上走,卻彷彿進入了山林。

“大公,國家已經建立,秩序已經穩定,這用不了多少時間,就會繁衍茂盛的,而且,還有着您的改善農耕。”巴尼爾主教神平靜的説着,似乎這三百年來,造成如此情況的,並不是它似的。

方信默然,其實他現在建立的,是相對強大的王權。

大公已經被視為“承蒙神恩典來統治王國之人”雖然實行分封,但是公室領地就有二個郡,佔有全國22%的領地,比原本歷史上,歐洲王權最強大的英國國王的17%還多,更加不要説公共領地的管理權了,而且還對各級貴族都有直接支配權。

這種體制,應該相當穩定和強大,能滿足這個片面幾百年和平需要,至於以後,那就是這個片面自己的事情了。

當然,方信最得意的事情,還是改善農耕。

這裏,無論是農民小農經營還是莊園的大地產經營,都不能提高低下的勞動生產力。因為實行的是二田制,耕地分為兩塊,一塊耕種一塊休耕,每年輪進行。

由於長期戰爭,鐵器稀少,因此許多地方沒有耕犁,僅以樹枝之類的東西在田地中縱橫劃過,以播下一粒種子所得到的收穫來計算,收穫率沒有超過3倍,這是何等之低!

方信當然對農業不擅長,但是也讀過有關方面的東西,現在,就是宣佈實行三田制,並且實行重犁獸耕所謂的三田制,就是土地被分成三份,一份播種冬季作物如冬小麥,一部分播種季作物如燕麥、大麥或各種豆類,一份休耕,而不用牛,用馬來重犁耕地。

別小看這簡單的改革,就此一項,就可增加生產50%,因為它種植不同的作物為人們準備了不同的食物資源,而燕麥的種植則為馬提供了更多的飼料,又使馬的廣泛使用成為可能。至於豆類的種植則使土地肥力增強,同時也提高了土地的生產。

就此一項,功德降臨,唯一可惜的是,這功德的比例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