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地上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此方世界,有九州之地,是以名之神州、次州、戎州、兗州、冀州、台州、濟州、薄州、陽州。
九洲各其廣大,列國無數。
非僧所説四洲所屬。
戎州有一小國,是崔國,是有十八郡這區區一國之君,本身也不過是蛟罷了,如要成龍,起碼必須統一一州罷所以朱新,有此白蛇,也位居公侯,權傾朝野,理所當然。
方信看了他一眼。
他不能成蛟成龍,實際上,不僅僅是龍氣多寡,更在於那命的秉德。
他也是走過開國的人,所以才明白,大凡開國之人,那命之中,都有着那種開天闢地不畏犧牲的秉,充滿了那種氣天地,無所畏懼,無所顧忌,破壞一切顛覆創造一切的神。
這種神純粹凝聚,就是開國太祖的本質,所以才有,千萬人中捨我其誰的氣概,所以殺伐決斷從不遲疑。
所以如果出來,那盪的五彩天子氣,必是一往無前,殺機森然。
而朱新不具備此種格局。
方信説了幾句,就轉眼告辭,瞬間就是無影無蹤。
只是片刻,就又來到了化雷山脈。
山神自是出,又到了客廳之內,清香陣陣,山府靈氣濃郁,這不但是地龍之氣,也在於青木之氣。
二人坐定,侍女上來送茶。山神先説了謝,又説着:“今水伯來此何事?
方信笑了笑,説着:“的確有一事,説來與你聽聽。”當下,就把朱新的計劃説了出來,又説着:“此國有三江。三處源頭,各予治理,必涉及到山林,卻是要尊神配合。”山神聽了。不由變,這種大工程,卻是改山換水,造成地影響非常之大,它畢竟是此世界的人,説着:“水伯濟世惠人,本是大功德,但是這等擅改天地運數。是何等重大?小神或可應諾,但就算小神應了。其它三江,各國正神,涼江水神,以及大江龍君方面,都是問題。”方信默察它意,知山神言出由衷,笑的説着:“尊神有此顧忌,理所當然,我焉能強人所難。唯此人計謀已定,必要實行。按照神人法則。已經阻擋不得,現在我等只不過藉此而得功德。以圖山水週轉循環,更上一層。”山神聞言瞠目結舌。心中盤算許久,才説着:“此人治水,小神的確阻擋不得,但是若要主動參與,卻只怕有着阻礙天地陰陽循環化生之罪,小神安可當之!”方信只是一笑,心中卻想着:“難怪此神到現在,都這點功行,無非是循規蹈矩一吏罷了!還不如成王快果決,它今推辭,來就得不了功德了。”其也不以為意,畢竟方信早有盤算。
如此浩大的工程,想一功全畢,那是不可能的事。
方信採取地就是“河圖洛書”中一項周天運轉的思想,也就是一處治水,就建一處之功,下處再治,建成就自動連接上次工程,形成更大的循環,以此類推,理論上可演義到天高地厚。
山神不肯,那就在臨江範圍內先實行,等恩澤一方,得了功德,順了民心天意,再挾着大勢,攻略此山林,形成山水循環。
此方山水循環,再挾大勢,攻略其它二河,形成全局,可進於江龍之處。
此是兵法,也是道術,只是這樣一下,這山神就走到反面,成了這大勢的阻擋者,成王敗寇,到時事成,別説有功德了,説不定還會獲罪。
當然,這話就不必説了,生死全在一念之間,方信不是它什麼人,自然不必為它擔心,當下哈地一笑,説着:“神有敬天畏地之心,本是應該,既然如此,那本神就不勸了。”山神回絕了方信的提議,不由深深致歉,又説了幾句,知道方信收集五行之術,就笑的説着:“我得水伯之助,一直以來,無以為報,這五行之術,我卻有土德和木德之術,都是三卷,可予水伯抄錄。”平原土地得土德,而山神,既得山林之木,又得大地之土,所以有土德和木德二種,程度是三卷天書,也就是伯爵層次的品級,方信現在得的也是這個層次,這樣一來,五行就只欠了火德了。
方信微笑,想着,與這人了結了善緣也可,當下就説着:“真是我願,不敢請耳,實是謝。”山神就取出了六卷天書,方信只是拿來一看,翻讀而過,就銘記在心。
説過此話,方信就要出去,卻見山神送出,方信堅辭,山神作揖依依惜別説着:“水伯遠去,小神就不送了。”頓了一頓,突想起一事,又説着:“水伯若要得火德之術,可去千英山。”
“哦,它有火德之術?”
“是的,千英山是火山,內有地火,所以得火德之術。”方信恍然大悟,回禮説着:“謝山神,請留步!”又行一陣,才飛身而去。
迅速回到了水府,這時,水府靈氣已成,一處噴泉,就是取水府靈氣。
方信在噴泉前的一處小亭中坐下,見這噴泉,點點水氣噴出,落在地上,濺起的千萬點水珠,聲音疾徐成節,宛然一曲音樂。水珠到了地上,或者遠處空中,就化成靈霧,滋潤着附近地植物。水府之中,見得那棵朱果樹綠蔭葱蘢,生機極盛,而周圍藤蘿滿生,又滿布着許多不知名的奇花異卉,觸鼻清香。
方信閉目,就到了世界珠之內,世界珠內自然演化一方世界,其中有一處,特別分開,卻見得山高水秀,層巒疊蟑,氣象萬千,仔細看了上去,那深山大澤,密林幽谷,直到平原江河,卻是和臨江附近一模一樣。
這就是沙盤了,當然只有臨江附近地一片,真正看了上去,見得一草一木都是相似。
方信仔細思考片刻,隨念而動,這沙盤上就起了變化,一個個螞蟻大小的人,出現在沙盤上,而進行着工程。
雖然現在還不能推演氣數命運,但是某處工程需要多少人,加入什麼工具就可以增加效率,怎麼樣才能事半功倍,以一當十,怎麼樣才能既改造環境,又有利人類水田灌溉,這些都在世界珠中一次次演化。
本來已經相對成了,現在反覆實驗,更是如此,幾次之後,方信不動,注視着一個改造格局,只見這方水土,改造之後,臨江滋潤附近數十萬畝之地,洪水危害頓時減少了七成以上。
方信又在其中增加了五行轉,就見得五氣運轉,營營往來,休養生息,各適其適,位置勻稱已極。心知五行運轉已成。又上演天地,見得天玄地黃之氣分開,玄氣上升,黃氣下降,再隔一會,又現出月星辰,形成風雲雷雨的天象,對應着下面五行。
方信默然,見得增加了因素,有些地方就不太適宜,又給予修改演化,如此許久。
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就見得格局已頂,整個臨江附近,是煙是霧,天玄地黃,而天地之間,五氣向左循環旋轉。
一陣風吹來,陽光照下,上下蒸騰。
而改造好的那些水渠,又似血脈一樣,自急浩蕩而始,又分出水滋潤大地,五行運轉的靈氣,徐徐擴散。
方信眸子一片恍惚,似有似無,這就是大功德了。
河圖者,上古伏羲氏時,黃河中浮出龍馬,揹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
大禹時,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
因此河圖是天文,以黑白而論陰陽,洛書是地理,以五行論運轉。
當然,兩者實際是相互滲透,實際上只要説一句:左旋相生之理,並陰陽造化之功,行萬物術數之演,記四季生殺之機,合天地人之道。
當然,方信之道,得其道而忘其形,不必照搬,只要明白其中要意,又何處不是呢?
本不需要與古代河圖洛書一樣。
只是出手,必是造化罷了。
睜開眸子,就見得七女恭謹的等待在外,見他醒來,拜上,口稱:“主上。”方信也不意外,只是取出七珠,説着:“你等攜七珠而遊此國,給你們三年時間,除了你等不能進的地點,鉅細不漏,可否完成?”這七個珠子,實際上就是方信製造的攝影珠,能把周圍百米內山水情況記錄下來,最後填充整個推演沙盤,確定最後的施工方案。
七女本是陰神,除了少數地點,百里之間夜可過,這塊地區也不過50萬平方公里,劃分七塊區域,就是七萬平方公里,三年時間一一經過,足夠了。
七女就恭身應着:“是,主上。”方信端言説着:“你等只要好生去作,就此一項,就可抵消你等所欠全部功德,你等帶着我水府烙印,份屬天眷,只要不惹事,自然無人為難於你,如果有人為難,自有我來出頭了。”説完,也不多説,令七女下去作事。
七女雖不知道何意,但是見他神情,就知道重大,拜了之後,就退出去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