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三百五十二章兵分兩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特封兵部尚書張煥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即刻率隴右軍東解洛陽之圍,以天下黎民,欽此!”張煥聽罷太后懿旨,便恭恭敬敬地叩首道:“臣張煥遵旨!”前來宣旨的宦官正是崔小芙心腹呂太一,他念完旨意,忙笑眯眯地上前雙手將旨意遞給張煥道:“張尚書前腳剛離開長安,咱家後腳便追來,並非太后不想讓尚書休息,實在是崔慶功攻勢咄咄人,連裴相國也損失慘重,太后也沒有辦法啊!”張煥接過旨意,瞥了一眼呂太一便笑道:“呂公公可能還不知道吧!崔慶功已經攻克洛陽了。”

“什麼?”呂太一嘴一陣哆嗦,他不由自主地後退一步,驚得目瞪口呆。

張煥見他表情有些誇張,便笑道:“呂公公覺得不可思議嗎?”呂太一忽然醒來,他驚惶地説道:“尚書有所不知,這崔慶功給太后開出了條件,要求朝外償他軍糧一千萬石及錢八百萬貫,並要求太后加封他為豫王及右相國,取代李勉任內閣首輔,同時實封河南道,否則他不能保證洛陽的安全,可是他已經攻下了洛陽,那他的條件又該怎樣加碼?”

“哼!豫王,虧他想得出來。”張煥冷笑了一聲道:“就算他不加碼,朝廷會接受嗎?太后命我徵東難道只是説説罷了嗎?”

“不!不!”呂太一嚇得連連擺手“他開的條件太后萬萬不能接受,所以才懇請尚書征討崔慶功,現在太后就指望尚書的隴右軍了。”

“此事我自有分寸,你速回去稟報太后。請她立即宣佈崔慶功為國賊,名不正言不順,讓我這個兵馬大元帥去征討誰?”當天夜裏,張煥便親率十八萬大軍浩浩蕩蕩向中原進發,大軍一路東行,這天夜裏大軍抵達中部宜君縣。時辰已晚。張煥便下令就地駐營。

此時已是正月下旬,料峭寒,夜風中帶有一絲的氣息,夜已經漸漸深了,張煥輾轉難眠。便披了一件衣服,來到城牆之上。

遠方視野開闊。呂梁山連綿的山勢籠罩在一片星光之下。前方四百里外便是黃河,再過半個月,黃河就要開始解凍了。

張煥默默地凝視着遠方,他地心思卻飛回了從前的時光,他在想着他少年時代的孤獨,想着第一次和家主見面的情形,想着他千里迢迢進京趕考時的偶遇,這一晃已經快十年了,他已經三十二歲。已過了而立之年。但仍然努力地向山頂攀爬,多少年的奮鬥使他地汗水和鮮血沒有白。他已經隱隱看到了山頂地絕妙風光。

此時此刻,張煥只覺自己的心變得無限寬廣,彷彿萬里山河多嬌,皆可攬進他的懷。

“誰?”身後傳來了親兵低低喝問聲。

“是我,賀婁無忌,都督在嗎?”張煥回頭,只見星光下賀婁無忌快步走了上來。

“怎麼,你也睡不着嗎?”張煥微笑着問道。

“是啊!明天就要領兵北上了,心中有些動,想來找都督敍話,卻得知都督在城樓上。”張煥望着這個起兵時便跟隨着自己的年輕老將,心中泛起一絲温情,便温和地對他道:“這次你獨立北上,一方面要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另一方面也要善用奇兵,尤其要在敵人之前搶佔井陘口,阻止敵軍進入河東,拓跋千里是你的手下敗將,我並不擔心,我擔心地是河北軍已經幾十年未戰,一旦胡人鐵馬南下,他們能否抵擋得住,所以你此次北征任重而道遠。”柏婁無忌默默地點了點頭,他想起一事又問道:“都督告訴我,在未明確胡馬南下之前不可輕渡黃河,都督可是忌諱天下人之口?”

“你説得不錯,胡馬南下不過是我們進軍河北的一次機會罷了,如果之過急,是容易授人把柄,可如果慢了一步,勢必又會讓胡馬猖狂,蹂躪我漢家山河,所以關鍵是要掌握火候,既能名正言順出兵,又能博得天下人喝彩,這就是我讓你聽我指令行事地緣故,你明白嗎?”

“我明白,我會先派小鄙部隊先行,隨時可搶佔要。”張煥拍了拍他地肩膀,輕輕一笑道:“思路是對的,但還缺少幾分詭異。”鱉異?賀婁無忌不明白都督的意思。

張煥沒有立即回答他,他揹着手眺望遠山,半晌才淡淡一笑道:“你忘了嗎?我可是兵部尚書,有調動天下團練兵之權。”

“都督的意思是賀婁無忌忽然有些明白了。

“今晚就算你不來找我,我明也會給你代清楚。”張煥回過頭凝視着他道:“我在離開長安之前,已經下令太原府、昌化郡、樓煩郡、西河郡一府三郡的八千團練軍以冬訓的藉口向西集結,你到延安郡後可立即與他們換裝,先期進入河東,一旦河北戰事起,你們立即搶佔井陘,觀望河北戰事,記住了,只是觀望,不可貿然參戰,同時幫助難民進入河東。”柏婁無忌鄭重地點了點頭“請都督放心,我會堅決按都督的指令行事。”次一早,隴右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由賀婁無忌率領十萬軍向延安郡進發,另一路則由張煥率領,是他最鋭的八萬安西軍,向河津進發。

此時,戰爭的陰雲籠罩在關中至洛陽一線,裴俊已命潼關大帥李抱真率五萬千牛衞扼守陝郡,防止崔慶功急攻長安。

在澠池以西地官道上擠滿了逃難地數十萬民眾,一萬多軍隊護衞着近千户洛陽及其周邊郡縣官員和他們的家眷正緩緩向長安撤退。

天空下着濛濛細雨,道路泥濘不堪,一路之上,隨處可見一羣羣驚惶不安地難民,他們扶老攜幼,倉惶而艱難向西逃命,時不時有馬車傾翻堵道路,頓時咒罵聲、哭喊聲響成一片,但幸運的是崔慶功並沒有銜尾追趕,一個令人心安消息迅速在難民中傳播,隴右軍已經出兵平亂,崔慶功不敢進攻長安。

東都洛陽,自隋唐以來就是西京長安的犄角,中原第一大城,人口百萬,它北靠黃河、西鄰關中、南接荊楚、東扼中原,故在軍事地理中被成為中原圖大之勢,取天下者,必先得洛陽為基業,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便是在奪下洛陽後稱帝。

崔慶功在滅了韋德慶並擊潰河東軍後,兵力迅速膨脹,已達三十萬之眾,幾乎佔領了河南道全境,與此同時,他的野心也隨即膨脹起來,不再滿足於一個地方軍閥,在謀士的勸説下,他的兵鋒直指洛陽,並向唐廷開出無法接受的天價以換取不佔洛陽,但這只是一個藉口,所開條件剛剛送出,他便親率二十萬大軍急不可耐地向洛陽進攻。

此刻的洛陽的守軍僅不到二萬人,並且數十年不見刀兵,為保東都百萬人生命安全,東都留守楊元嗣在得知裴家五萬援軍在河內被擊敗後,便開城門投降了崔慶功,正月二十三,崔慶功大軍列隊從上東門進入了東都洛陽。

洛陽在武則天時代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曾取代長安成為大唐的政治中心,為此,洛陽也修建了巍峨的宮殿羣,同樣仿照長安分為皇城和宮城兩部分,在安史之亂中,洛陽的宮城遭到了嚴重破壞,圓壁城、上陽宮和皇城大部皆被焚燬,只有保留了凝碧馳附近的一片宮殿,安史之亂後君權旁落,洛陽宮城也沒有進行重新修建,只是清理廢墟,將洛陽宮城縮小為原來的一半,儘管如此,金碧輝煌的宮殿羣還是起了崔慶功無限的遐想。

由於崔慶功大軍在攻下滎陽後得到了朝廷準備救濟河南災民的百萬石糧食,又在攻下偃師後得到河東軍的數十萬軍糧,使得他的軍糧危機得到了緩解,崔慶功便在進佔洛陽後聽從了謀士取洛陽為帝業的勸説,放棄了原本大規模洗劫城池的計劃。

儘管如此,因崔慶功軍紀不整,城中又駐紮了十萬大軍,軍民混居,使得小辨模的搶劫商鋪、婬婦女的事件仍然層出不窮,令崔慶功頭疼不已,為此,他下令將洛水以北、靠近宮城的道政、道光、清化、立德、承福等五坊民眾悉數趕到洛水以南,並將此五坊劃為軍事區,十萬大軍駐紮其中,靠近者格殺無論,並封朱滔為東都尹,替他維持洛陽城中秩序。

崔慶功本人則住在宮殿之中,宮中原本就有兩百餘名宮女、宦官,他嫌人數太少,又命人在洛陽及周邊地區採辦八百名秀女入宮,並冊立了數十名嬪妃,除了沒有正式稱帝外,一切用度、奢華皆和帝王無異。

佔領洛陽後,崔慶功確實不敢再繼續向西進攻,一方面他的戰線拉得太長,又沒有事先進行準備,所以他急需回頭鞏固戰果,另一方面,他也深知隴右軍的厲害,在這種情況下,張煥極可能會出兵洛陽,只有擊敗張煥,大唐才會真的成為他囊中之物。

這一天,他忽然接到緊急軍報,約一萬隴右軍前鋒已出現在龍門縣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