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二七章節目開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初中生這個年齡對一些新奇的用語詞彙特別興趣,而《明朝那些事兒》中有意思的語句一點都不少。原本時空中這本書在網絡上連載,因此也是帶着濃濃的網絡風格,有趣好玩就是這本書能夠大受歡的原因之一。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我們知道,但凡高水平的打羣架鬥毆,都有固定的行動計劃,逃跑路線,事前統一分發兵器(如菜刀,木等),事後找人出來背黑鍋,一應俱全才開始行動。”類似這樣的語句每每説出來總是能夠換來台下的一片笑聲,本來很拘謹的學生慢慢的也就放開了。四十分鐘的節目張秋惜沒能説多少內容,這些學生也覺得時間過得比平時上課還要快。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裏,下一期節目再見。”很順利的將第一期節目錄制完,不管是講得聽得都覺意猶未盡,結束之後不少學生圍了上來,怯怯的説道:“惜秋老師,你能給我們籤個名嗎?”

“當然沒有問題。”張秋惜笑着點點頭,這些學生就一個個喜出望外的拿出了書和筆,看來也是早有準備,早在聽説可以來聽她講課的時候就開始期盼着這一刻了吧。

磨蹭了半個來小時,這些學生總算是心滿意足的離開,韓雪母女早已經站在一邊笑盈盈的看着,見她身出來才拍着手掌説道:“第一次錄製節目你一點都不怯場呢,沒想到我們找來這些觀眾還是你的粉絲。”

“面對個冷冰冰的鏡頭而已,又不是面對國家主席,有什麼好膽怯的。”張秋惜攤攤手,連變身這種事情她都已經從抓狂中淡定下來了,心臟已經鍛鍊得足夠強大,就算真的面對國家主席她也以能夠淡然面對。

“就是需要你這麼自信呢。”韓雪又笑了笑,説道:“好了,節目下週五晚上會播出,記得在電視機看看自己的表現,我還有事情要處理,你跟小玥先回去吧。”————《聽張秋惜講明史》是少兒頻道改版之後的第二個節目,韓雪策劃的《藝術創想》現在還在籌備當中,據説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主持人,什麼時候才能開播是個未知數。

“明朝是天朝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統治的封建王朝,從建國到滅亡一共兩百七十六年,歷經十二世、十六個皇帝。在這段歷史中發生過什麼跌宕起伏的故事,又有哪些隱秘,每週五十九點三十分為你帶來聽張秋惜講名史,為你揭開歷史的面紗。”工作人員剪了幾句比較經典的語錄做為預告片,在週五之前每天都播了好幾次,即使少兒頻道在《成長的麻煩》落幕之後收視率下滑得厲害,也還是引起了無數人關注。

“這很正常啊,大學城的人總説你講的三國怎麼怎麼好,可除了那些老師和學生之外都沒真正的聽過,誰不想見識一下到底是怎麼個好法。”紅豆也是説道:“你到底是怎麼講歷史的,我也很好奇呢。”

“現在成長的煩惱還在重播,收視率多少還是有一些的,能這快就傳來也不值得驚訝。”上官瑾也跟着點了點頭。

葉晴晴則是説道:“其實更多的還是因為張秋惜這個名字,你有那樣的影響力,受關注的程度肯定就會告。不過這種關注是好事還是壞事就不一定了,現在估計已經有無數人在等着星期五七點半這個時間來臨了吧。”

“歷史可是個沉重的話題,人家用幾十年才混了個歷史學家的頭銜,你十八歲就要解讀歷史不被盯上才怪。”紅豆接着説道:“如果是個普通人也就罷了,估計很多人會以為是譁眾取寵然後都懶得理會,可你偏偏還是個天才作家。”紅豆她們都沒有説錯,品三國備受學生熱捧而大部分人都無緣聽到只是其中一個原因,能不能聽到這個其實無所謂,很多人好奇的是張秋惜究竟是怎麼解讀歷史的。

本來也只能好奇一下,現在張秋惜大咧咧的把校園廣播節目給搬到了覆蓋全國的電視頻道,所有好奇的人都能夠一睹真容。十八歲的作家解讀歷史,這個噱頭也足夠聳動的了,不引起關注才怪。

這是好事是肯定的,至少韓雪暫時不必擔心少兒頻道的收視率了,至於會不會是壞事張秋惜本沒有考慮。即使真有壞事其實也無所謂,無非就是一些批評抨擊而已,一路走來最不缺少的就是這個,有什麼好在意的。

就這樣在萬眾期待中,短短几天的時間一晃而過,終於來了節目開播的時間。張秋惜和李玥一家子也準時坐在電視機前面,至於到底有多少人同時在收看節目現在還不得而知,即使是統計收視率也需要一定時間。

李昌華早早的沏好了一大杯茶,坐在正對電視機的沙發上説道:“阿秋,我只知道你從小就喜歡看書,倒是沒想到你還對歷史有這麼深的見解。”

“該怎麼説呢,其實我該算是個民主主義者吧。雖然很多所謂的英對此嗤之以鼻,這種想法也的確有些盲目和偏,但我還是很樂意承認,我就是民族主義者。”張秋惜毫不掩飾的説道:“我是很喜歡歷史,不過僅限於漢王朝,像元、清和近代史我總是會刻意的不去接觸,就連上歷史課的時候也沒有專心聽,情上難以接受所以總是下意識的迴避。所以要説天朝歷史,其實我知道的並不多。”

“我只是個商人,這種事情沒你想得透徹,也沒有心思去研究這是想法到底好不好。”李昌華説道:“不過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聖人,帶着個人情緒看待一些問題也無可厚非。”

“既然自己研究不了,那就好好的看阿秋是怎麼看的吧。”韓雪這麼説的時候節目已經正式開始,張秋惜也就笑道:“見解是不是深刻伯父你看了再下定論吧。”節目開始鏡頭從後面掃過觀眾之後拉近,張秋惜雖然不怯場,但畢竟是第一次錄製電視節目表現得也不能算好,長時間都保持着同樣的姿勢,顯得有些死板了。

她自己看着覺有些丟人,而事實上本沒人在意她的肢體語言是不是豐富,觀眾死死的盯着電視機只是怕錯過一個字,本不會蛋疼的去想這麼長時間不換姿勢會不會累這種無聊的問題。

《聽張秋惜講明史》第一章節洪武大帝,這期節目她只講了原著第一冊的一半,從朱元璋出生講到明朝建國結束,還需要一期節目才能將第一冊洪武大帝講完。

這倒也不是像在學校廣播站那樣講到哪裏算哪裏,而是錄製之前就做過規劃,憑着韓雪跟韓雪的關係,還有韓雪對她的信任決定要做這個節目之後電視台從來沒有要求審稿,韓雪也是錄製之前才看到了講稿的。

上了電視不能再像學校廣播那樣為了好玩和應付校領導,需要對觀眾和韓雪負責,如果太過隨意導致節目失敗那就辜負韓雪的期待了。現在再想想正式一些的確非常有必要,有這麼多人盯着還搞得隨意更容易落人口實。

節目播放的過程中,李昌華和韓雪都沒有再説話,之後張秋惜和李玥偶爾頭接耳幾句,一直到節目播完他才説道:“看那些學生反應這麼熱烈,這個節目也可以説是成功了。”

“爸,你覺得阿秋講得怎麼樣?”李玥好奇的問李昌華的觀後

李昌華喝了一口茶,才説道:“跟你之前評價品三國一樣,很有趣。我對歷史瞭解得也不多,阿秋讓我知道了不少東西,其實這就已經足夠了吧。”

“像是天降異象這種事情以往我們也聽説過,不過如果不是阿秋總結的話我也想不起來。”韓雪跟着笑道:“收視的事情先不説,從那些學生的反應來看節目的確成功了,很多人都表示希望下週還能來現場聽阿秋講解呢。”

“不止是初中生吧,大部分都一樣,要讓人們對歷史興趣不容易,阿秋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很好了。”李昌華接着説道:“只是作為一檔電視局面,不僅僅是現場觀眾覺得好就可以,外界的評論也很重要。我個人是覺得真的很好,但別人會怎麼評價實在説不好。”韓雪對此倒也看得很開,説道:“我反而覺得別人的評論本不重要,我們是少兒頻道,少年兒童能夠喜歡,而阿秋也沒有灌輸什麼不好的觀念,這就足夠了。”很多電視台為了收視率無所不用其極,韓雪追求收視率的同時能夠為收視羣體考慮已經足夠好了。要説誤人子弟還真算不上,張秋惜講的可能有所不足,但至少的確是人明白了明朝的很多事情,不是胡編亂造。

不過韓雪也看得太開了一點,就因為是少兒頻道有些事情才需要格外在意,如果輿論一面倒的話,即使少年兒童再喜歡這個節目也沒用,有關部門緊跟着就會跳出來叫停。

----分割線----三江結束了,一共有218票三江票,第四名。謝所有投票的朋友,因為你們的支持本書在三江頻道能有封面臉的機會,雖然貌似沒什麼效果,不過看着覺還是比較一些,再次謝大家,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