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二百零三:捷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皇帝收到了温婉加急送過去的信件。温婉在信件裏強烈要求皇帝再派一個主事人過去。她實在是受夠了李義了。

温婉在信件裏列數了李義的所做下的事情。她也沒誇大其詞,説的都是事實。反正就一個要求,趕緊派個更好的人來。否則,出了差池,跟他無關。

皇帝輕笑:“這個丫頭。”皇帝想了想,這件事也到了最後階段了。是該派個人去收尾了。想了好一會的人選,都覺得不合適。最後還是派了一個絕對能讓温婉滿意的人去。此人得了消息立即上路。

若是温婉知道後來此人做下的事,打死也不會求了皇帝換人。

温婉在信裏除了説李義的事情,其他基本都是在倒苦水,説着她有多累多累,現在累得都要成黃臉婆,不知道白世年再見到她會不會不認識她了。

皇帝看到這裏當下忍不住呵呵直笑。不過想想懶散慣的温婉,天天都忙的團團轉。能挨下來也很不錯了。

正在這時候,白世年過來了。

皇帝看到白世年,想着温婉的話,臉上的笑容都掩藏不了。皇帝大打趣道:“温婉的信到了。”白世年眼睛一亮,不過瞧着皇帝沒信給他看,猜測到温婉給皇帝的應該是加急的信件。而他的信件,估計還在後頭。

恩,白世年有些沮喪。也許温婉壓就沒給他寫信。這兩年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温婉的信件越來越少,話也越來越沒有了。温婉的表現,讓白世年心裏滲得慌。

皇帝不知道白世年心底的想法,笑着説道:“温婉這段時間忙得很,跟朕抱怨説她都要成黃臉婆了。害怕你回去嫌棄她了。”皇帝很少開玩笑,但看完温婉的信,又見到白世年,忍不住就説起來了。

白世年聽了,沮喪的心情一掃而空:“皇上。臣萬萬不敢。”他哪裏敢嫌棄温婉。温婉別嫌棄他就好了。不過温婉能這麼説,證明温婉心裏還是念着他的。白世年的心暫時回落到肚子裏去了。

皇帝也就開開玩笑,若是白世年敢嫌棄温婉,第一個不饒白世年的就是皇帝了。

白世年回去的時候,心情明顯比去見皇帝的時候好了不少。葉詢作為白世年的首席顧問,自然是第一時間察覺到白世年的變化了:“元帥。郡主有來信了?”這都是有慣例了。每次京城來信,白世年的心情就特別的好。

白世年搖頭。

葉詢有些詫異,沒來信還這麼高興。可是他問,白世年不回答他。直接回了營帳。葉詢嘟囔着。估計是久不沾女人,肝火太旺盛了。

白世年轉頭看着葉詢,陰陰地説道:“你是想讓我將你去了樓子裏的事告訴夏嫺嗎?”葉詢立即成啞巴了。這事葉詢理虧。前段時間葉詢跟着鮑寶鋼一夥人在一個酒樓裏包了一包廂。喝得糊糊,不知道怎麼的,給那個請來彈唱助興的清倌開苞了。本來出了門也就算了。

鮑寶鋼卻是聽到風聲,知道葉詢這兩年是為夏嫺守身如玉。有一個元帥就過了,現在軍師也去了。鮑寶鋼心裏憋悶得慌。故意幫這個清倌贖身送了過來。這幸好當時送的是將軍府,眾人都以為是鮑寶鋼送個女人給白世年。下面的人將這件事稟報了白世年。

白世年當下莫名其妙。鮑寶鋼送什麼都不可能送女人給他。眾人都知道他有話在先。往裏也就説説,不可能明目張膽地給他送女人。

葉詢得到消息,嚇出一身的冷汗。先求着白世年將這個女人處置妥當,然後削了鮑寶鋼一頓。

還好白世年立身正,加上白世年從沒去過樓子,就是一般的酒樓都不去的,潔身自好的讓人都差點認為他不行(這個以前就有,現在沒人敢説了。畢竟明睿跟明瑾也不可能是石頭縫裏蹦躂出來的)。

這個消息一傳揚出去。眾人甚是佩服鮑寶鋼的勇氣,竟然敢送女人給元帥,一點都不怕得罪郡主。這件事到最後,鮑寶鋼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

有了這個把柄,葉詢在白世年面前壓就直不起來了。

白世年得了皇帝這話,一整天都心情大好。不過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忍不住取了温婉畫的全家福來看。快了,就快意家團聚了。臨睡之前。白世年還想着也不知道温婉的信件什麼時候到。

朝廷準備了賑災的銀子。還得挑選欽差。温婉的辦事效率那是相當的高,這個特點朝臣都是知道的。在規定的時間做不好事。温婉絲毫不留臉面。温婉不會劈頭蓋臉地罵,但她喜歡幹一件事,罰俸祿。一罰就是半年活着一年的俸祿。

官員一年的俸祿其實不多,大家族的人更不可能靠着這點俸祿過子。但罰俸祿也是件相當丟人的事情。所以眾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後,都跟上温婉的快節奏。

第二天一大早,温婉上早朝的時候,對着下面的大臣説着,讓他們舉薦適當的人去賑災。

温婉讓朝臣舉薦賑災的人才。這是慣例,一般都是要重臣舉薦。這樣好處在於若是有事,舉薦的大臣要負連帶責任。

這次温婉與户部尚書打細算,給出的賑災款不豐厚,只能説勉勉強強。[~]賑災銀子勉勉強強,又有好幾個省份要跑,温婉又是鐵公雞一樣的子,賬給你算的清清楚楚。眾人都擔心這個差事吃力不討好的。所以温婉的話落,場面一下安靜了。

温婉掃了一圈,正準備開口説話。下面一個年約三十五六歲,從四品官階的人站出來:“郡主,臣願前往災區賑災。”遂自薦温婉自然喜歡,但是也的有這個本事啊!温婉對這個陳秉不算很悉,只是通過履歷對這個人有些瞭解。

温婉上位以後,對下面的大臣,地方上的暫且不説,每天上早朝的大臣温婉還是花了心思去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