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九陽心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楊皓承沒有灰心,心想這世上難道就沒有一種簡單的成就至高武學的辦法,於是發了狠的在書架上找。
“御女寶典!”楊皓承拿着一本典籍興奮的叫喊道,打開一看,原來是天世魔
傳下來的寶典,專門講述如何採陰補陽,金槍不倒的牀第
歡之術。
有了這本典籍,不但可以取女方元陰,增加自己功力,而且還可以讓女方在不受損傷的情況下,讓女方延年益壽,駐顏有術。
簡直就是一本不世的寶典。可是最後一句又樣楊皓承失望了“練習本寶典着,須具備三重以上陽剛摧石之功力!”三重以上陽剛摧石之功力!靠!就是拿石頭砸石頭,還不知道能不能砸碎。
失望之餘,楊皓承還是把寶典收藏,畢竟上面還有很多牀第的招術。接着繼續在山中尋找他的武學經典。
“九陽心訣!”楊皓承又發出了一陣嚎叫。
翻開第一頁,裏面赫然寫着“修煉此武學者,必須盡費先前所學,將奇經八脈的內功盡費。”楊皓承一看,心中大喜,老子什麼都沒有學習過,正好修煉此法。翻開寶典,只見上面寫着:“修煉此法可經脈互通,實武林人士夢寐之事。此法甚為神奇,初學者必須忘記以前所學,以免走火入魔。修煉此法不但可達到先天之境,改外為胎息;更甚者可化羽昇天,足成天道,此境界乃武者致力追求的目標。”楊皓承再翻開下頁,只見下面有寫着:“此乃龍
所在,經千百年的靈氣凝鍊,以然結成玄珠,集天地之
華。具有奪天地造化之功,也正因為如此,其藴涵着極其龐大的
氣,非常人能受。若想將之收於己用,必須運用‘九陽心決’配上曾注入珠內的百年真元相輔,或許能一蹙而就。”看完全篇後,楊皓承的心情絕非筆墨能形容。拿着絲錦的手都微微顫抖起來,他真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楊皓承心想自己可以不費任何心思就可以成就一身武藝,當下
動不已。立刻打開寶典中的“九陽心訣”進行修煉。心訣裏配有人體圖形及
位,這對於不懂醫術的楊皓承簡直就是有如天助。楊皓承的心再次澎湃,好一會才壓制住。
全心投入“九陽心訣”越往下看越是歎服。直到看通全文,楊皓承不能自控的依圖練起來。不知過了多久,楊皓承只氣暢體
,渾身上下無一處不舒坦。
“啊!”楊皓承舒服的輕嘆一聲,跟着松展松展身形。
“九陽心訣”果然不同凡響,才練一遍便有如此效果,楊皓承心裏暗贊,世上竟存有這麼玄妙的東西。
楊皓承將心訣背的滾瓜爛,練到後面就需要配合百年真元方可修煉了。可百年真元又在哪裏呢?他來回在山
內尋找,推動書架“吱,吱”聲中,書架後竟然
出一道僅容一人行的階梯。等機關完全停止後,楊皓承懷着好奇和讚歎跨上階梯。因為階梯兩壁嵌有明珠的關係,裏面並不顯暗。
越往下越濕氣重,楊皓承的好奇心也是越來越濃。塌到梯底,眼前的一切可把楊皓承看呆了。這是一個不大的溶
,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石
、石筍把它填的滿滿的。
整個府有如鬼斧神工的雕塑,偶爾滴水的悦耳聲,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心裏大嘆大自然的神奇偉岸。在怪石中有一條曲徑,很明顯乃人工所為。沿着曲徑前行一會,目中傳來一道彩光,那是來自曲徑的盡頭。
待雙目適應後,眼下的一切都那般清晰。那是兩塊奇怪的巨石,是從巖壁內延伸出的。側面望去,好像張大的龍嘴,正噬着世間的黑暗。那道彩光就是從龍嘴中傳來的,開始時覺得眩目,看久了卻又
到柔和。
難道這就是龍和玄珠,果然神奇的很。楊皓承不由走的更進,龍嘴很大容一個人站着,龍嘴深處飄着一粒拇指大珠狀發光體。
不錯,就是飄着。發光的珠子飄浮在半空,微微的上下波動。其實珠子能飄浮在空中,完全是因為有一團白霧託着。而白霧來原則是正對珠下的一個小,難道這就是寶典上提到的龍
。
實在是太湊巧了!楊皓承心裏驚喜萬分的嘆。如果這讓推測,那麼這粒珠子就是所謂的百年真元了?!楊皓承仔仔細細的打量着,眼睛都要貼在珠上了。
珠內似有九道不同光不停旋繞,彷彿九條不願受束縛的飛龍狂舞試圖掙牢籠而出。不似天邊彩虹的
彩分明,九道光混合無規律的亂攪,
的楊皓承眼前一片繚亂分不清東西南北。
趕緊閉眼,同時腦中轉過此珠的益處。不在猶豫,當下拿過珠子就往口裏。然後馬上盤膝坐好,默運‘九陽心訣’。只覺一道寒
由上而下直通腹部,開始時不覺怎樣。
突然這股寒一分為九,且其中一道比之其他任何八道都來的強。楊皓承集中神識,彷彿‘看到’這九種不同
的勁氣。
它們就像有自己的意識般,分兩方對峙在楊皓承丹田處。一方是比其他任何八道都來的強的銀勁氣,一方是分別為紫、黃、青、藍、紅、灰、黑、綠八
較弱的勁氣。
雙方互相較着勁似都想將對方併,不過最後都沒能得逞。銀
勁氣雖比其他八道強,卻也敵不贏八道聯手。
而八道不同勁氣強則強,但也不是合作無間總拿不住滑溜的銀
勁氣。雙方就這麼僵持一會,八道不同
勁氣先是不耐,有如
捆牢籠的惡龍般分往八個方向狂卷而去。
立時,楊皓承全身痛如刀絞,身子也臃腫起來像是衝滿氣。氣血在經脈中翻滾,如燃燒的火焰。楊皓承覺就似身在滾燙的岩漿中苦受煎熬,折騰的他快昏去僅留下一絲神智控制‘九陽心訣’運行。
唉,你説怎能不疼呢。八道勁氣蛟龍般在他經脈中翻江倒海,而楊皓承比平常人更狹窄的經脈連‘小溪’都算不上,哪經的起這般折騰。
宛如僅容一人行的羊腸小道硬是入輛馬車,若不是他毅力過人只怕早昏死過去。銀氣勁氣只道機會來了,一分為八跟在其後。其中一道追上紅
勁氣,毫不猶豫的撲了上去,就似猛虎撲食。
紅勁氣豈容易受縛,一場龍爭虎鬥就此開場。當然受苦的又是楊皓承了,對此楊皓承也是束手無策只得緊守靈台一絲神智。俗雲“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何況現在是“一虎一龍”才具八分一力量的銀氣勁氣哪敵的過紅
勁氣,沒堅持多久便敗下陣來,若非退的快只怕要被紅
勁氣“
”入腹中了。同樣的情形發生另七處,此無異警告銀
不自量力妄想將八
勁氣一網成擒。分為八股的銀
勁氣溶合成一體,它這次學乖了。緊綴紅
勁氣之後,一路不斷將紅
勁氣殘留的氣勁“
食”、溶合最後都化為己有。楊皓承
覺一道清涼在已是不堪經脈中而過,撫
着楊皓承受創的傷口,就像雨後乾地般清
。
便這樣,一個在前緩行開路,氣勢逐落。一個在後,溶合收滾雪球般越發強盛。終於兩股勁氣相遇,強弱立分,一個照面弱勢就被“
噬”如此施為,幾個回合後大勢完全掌握在銀
勁氣下。最終,楊皓承體內只剩溶合八
勁氣的銀
勁氣。沒有先前狂爆戾氣,留下的是祥和生氣。
按‘九陽心訣’運行路線在他體內循環,修復着楊皓承破損的經脈。不經意之間,楊皓承終於成就了天下罕有的武學奇蹟,由一名絲毫不懂武功的常人,變成了不世的高手,只不過楊皓承自己還不知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