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一章兵臨堡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趙兵則是噤口無言。

忽又有一人策馬衝來,這次學乖了,在千步之外已勒馬停定,大聲喝上城堡道:u項少龍,大王要與你説話。"項少龍心中好笑,我才不會蠢得喊破喉嚨與你對答。

旁邊的烏卓召了個人來,笑道:"當眾折辱一下他也好!"項少龍會意,道:"叫他有就放吧!"説完自己忍不住先笑起來。

烏卓和滕翼不莞爾,對滕翼來説,那是罕見的表情。

那人呆了一呆,大喝下去道:"有就放!"聲音在牆上牆下來回盪着。

烏家這面都放聲大笑起來,充滿喜悦的氣氛,趙人那邊自是無比憤慨。

對話還怎樣繼續下去,戰鼓聲中,趙軍開始發動攻城之戰。

趙人圍城的大軍,不計後勤支援的人數,總兵力達三萬多人,以步兵為主,這已是趙人一時間能召集的所有力量,把城堡重重佈陣困着。

在孫子兵法《雄牝城》篇裏,將城市大別作兩類:凡居於高處或背靠山嶺、又有良好水源的城堡叫"雄城",非常難被攻克;凡居於低處,或兩山之間,又或背靠谷地,水草不盛的叫"牝城",只要有足夠力量,一攻便破。

烏家城堡便是典型的"雄城",起初建城時趙王是希望作為城內另一能堅守的據點,那知竟是變成對付自己的反叛基地。

所以趙人亦不想倉猝攻城,免得元氣大傷,初時還以為堡內人手和糧草均有問題,這時看到城堡上士氣如虹,才知道大錯特錯。

本來眾將均支持長期圍困的策略,豈知項少龍一句説話,便惹得趙王沉不住氣,下令強攻。

烏家富甲天下,城堡的形式均是依當時最嚴格的標準建成,堅實嚴固。城牆又厚又高,足可抵擋敵人的仰攻、攀登和撞擊,護城河既深且闊,城牆上又有鋭的烏家戰士,所以縱然趙軍人數多了十多倍,仍沒有破城的把握,唯一的優點,就是趙人後援無窮,足以支持他們打一場消耗戰。

項少龍他們雖有地道之便,但儲存的物資糧食早全部搬來,城外牧場的人又要逃往秦境,故變成了孤軍,不過他們的目的只是要守上一段時間,所以都是心懷舒暢,抱着遊戲的心情和趙人玩一場城堡攻防戰。

項少龍看着舉起護盾,陣容鼎盛,不住迫近的趙軍,皺眉道:"為何他們不把護城河的水源截斷,不用涉水過河那麼麻煩?"烏卓笑道:"我們這條是活河,不用引進河水,因為壕底有泉水噴出,想截斷也不可以。"項少龍恍然,這是經一事長一智了。

滕翼平靜地道:"破解之法,是開鑿支,把河水引走,但那最少要十多天的時間才成,我猜他們正在後方趕建活橋,橫跨河上,方便攻城。"項少龍奇道:"那現在下面這些人豈非只是虛張聲勢?"滕翼道:"圍城軍最忌悶圍,必須讓他們有些動作,當作活動筋骨也好,當作練也好,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士氣。"項少龍點頭表示明白,在戰爭中,人的心理因素絕不可忽略,古今如一。

驀地下面的趙軍一聲發喊,持盾衝前,直衝到城河對岸處,蹲了下來,躲在盾後,數千弩箭手,隨後衝至,躲在盾牌手後,舉弩發,一時漫天箭雨往牆上灑來。

滕翼大聲傳令,烏家戰士全躲到城垛之後,不用還擊。

滕翼又以比那罵城軍官更大的聲音喝道:"準備沙石!滅火隊準備。"話猶未已,敵陣中再衝出一隊二千多的火器兵,以燃着的火箭,往城牆來。

攻城戰終於拉開序幕。

雙方各以矢石火器互相攻擊,外牆和城頭均有撞擊和火灼的痕□□,但都只是表面傷痕,不損結構,烏家戰士居高臨下,矢石充足,守得固若金湯,傷亡極少,而趙人一天下來,已傷亡了千多人,可謂損傷慘重。

直到此刻,趙王和趙穆仍不明白對方為何各方面均如此準備充足,因為他們一直密切注視烏家的動靜,只見有人和物資移出城外,卻沒有東西運進城堡來。

他們沒有想起地道的存在,亦不能怪他們愚蠢,一來要建一條這麼長的地道,是近乎不可能的事,還有就是因為若有地道,項少龍等就沒有理由留在這裏了。那猜到這正是項少龍計劃裏中最關鍵的環節。

那晚消息傳來,秦人大軍犯境,嚇得趙王面青白,催迫手下大將夜不斷攻城。

到第十天時,趙人在傷亡慘重下,終於成功建立了三條跨河的臨時木橋,搬來雲梯攻城,又以巨木撞擊城門。

烏家戰士則以矢石火器還擊,又以類似長鈎的武器對付敵人的攀攻,並用一鑊鑊的沸水滾油往下澆去,殺傷了敵方近二千人後,趙人才退下去,只守着三座木橋。烏家方面亦死了五十多人,傷了百多人。

傷者立即被運往城外。

至此項少龍才真正受到在戰爭裏,個人的力量是多麼渺少,那對他是絕不愉快的覺。

守到第二十天,趙人終於成功把河水引走,又花了三天時間以土石把護城河填平,烏家城堡亦呈大勢已去。

趙人大舉進攻,把攻城的有護甲保護的戰車,推過填平了的護城河。

這些戰車各種形式都有,最厲害是登城車、撞車和飛樓。

登城車高度像城牆那麼高,使敵人能迅速攀車登城;撞車負着堅木,對城門和城牆施以連續的猛烈撞擊;飛樓則供箭手之用,反以居高之勢,向牆頭的守軍襲擊。

對付的唯一方法,是以巨石加以轟擊。

不到兩天,能用的巨石均已用盡,項少龍立即發下撤退的命令。

當趙軍攻入城內時,整個烏家堡全陷在一片火海里,由於房舍樹木均抹上火油,要救火也有心無力。

趙人看着大火燃足了十天,剩下一片焦炭殘餘,片瓦不留的災場,心中也不知是何滋味,但總不會是好受了。

是役趙人喪生了八千多人,傷了萬多人,舉國震驚。

烏家在趙國軍民中一向聲譽良好,趙王硬是把他們迫反,自是怨聲四起。

到趙王由瓦礫底發現通往城外的地道,始知中了項少龍之計,不過那時已是一個月後的事了。

趙王雖暴跳如雷,亦只有徒呼奈何。

這時他心中亦略有悔意,有項少龍這麼好的人材不能用,還把他白送了給秦人,確是何苦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