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時光如梭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攜完美處理“兩廣事變”之威,對在陝北無比活躍不斷提出“建立統一抗陣線”的紅黨愈加視為眼中釘
中刺的光頭大佬更有底氣,調南下的中央軍北上,
取代東北軍在陝西對紅
進行圍剿。
10月22,飛抵西安的光頭大佬嚴令張少帥對陝北用兵,張不從,並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
的要求,光頭校長不許,兩人大吵一架不歡而散。
10月29,張飛往洛陽為光頭校長祝壽,再提聯合抗
主張,再次被拒絕,並被告之,若不願意戰,中央軍將會取東北軍和西北軍而代之。
11月27,張再上書光頭校長,請纓抗戰,再遭拒絕。
12月2,張飛抵洛陽見光頭校長,要求釋放抗
救國會“七君子”並向光頭大佬面報,謂其部下不穩,勢難支撐,再三請求委員長前往訓話,光頭大佬同意赴西安,駐華清池。
12月7,張到華清池見光頭校長,再三苦諫,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
,遭拒絕。
12月10,張見到了光頭校長,光頭校長正在召開會議,正式通過發動第六次“圍剿”計劃,決定在1936年12月12
宣佈動員令。
12月11晚,光頭校長邀請張、楊和蔣鼎玟、陳成、朱紹良等參加晚宴,晚宴期間,光頭大佬宣讀了蔣鼎玟為西北剿匪軍前敵總司令,衞立黃為晉陝綏寧四省邊區總指揮等換將的任命書。命令中央軍接替東北軍和西北軍的剿共任務。
12月11晚間,張楊二人分別召見東北軍和十七路軍高級將領,宣佈12月12
清晨進行兵諫。
12月125時,東北軍奉命到華清池捉拿光頭校長,光頭校長從卧室窗户跳出,摔傷後背,躲在一塊大石頭後面,被發現活捉。同時,十七路軍扣留了陳成、邵力子、蔣鼎玟、陳調元、衞立黃、朱紹良等國民黨軍政要員。
12月12,張楊二人向全國發出了關於“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停止一切內戰;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確實遵行孫總理遺囑;立即召開救國會議。”救國八項主張的通電。
至此,西安事變正式爆發。
劉那兒也沒去,就在獨立團基地團部待著。他知道,他那位叔父肯定是要找他的。而且他還知道,雖然這位對光頭大佬並不
冒,但他那位權柄赫赫的叔父在這個關鍵的歷史時期還是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由四川省主席府打來的電話被通信排接到團部,劉當着張儒浩的面接過電話。
劉湘也沒寒暄,徑直將西安發生的事給劉敍述了一遍,甚至也沒問劉
,只是一陣沉默,劉
知道,他是在等自己的意見好做最後的決定。
劉深
了一口氣沉默了好一會兒對着話筒説道:“幺叔,你的決定就是我的意見,就是全川軍民的意見。”電話那頭的劉湘短短的驚愕片刻,沉默了好一會兒,沒有説話,他可能也沒有料到一向極有主意的侄子竟然説出了這麼一番話,一對濃眉深深皺起的同時臉上閃過一絲決然“好,我知道了。”劉
知道,雖然曾經的時空中劉湘並沒有在獲悉此事後就馬上做出反應,一直等到各方表態差不多了才致電張楊二人表達了和平解決爭端的意願,但他也並不希望在這個時間點讓中國失去領袖。
不是他有多喜歡某人,而是,在軍的兵鋒下,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國積攢所有的力量來抗擊,恐怕,各自為戰的中國沒有未來。
這一次,劉沒有諫言,但劉
知道,他那位一省之主的叔父絕對能聽得懂他的意思。劉
的意思和他一樣,中國目前的首要任務是抗
,所有的政治和私利都得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讓路。
張儒浩在聽到“西安事變”的消息之後,先是震驚的説不出話來,繼而臉上出狂喜,他不可能不歡喜,光頭大佬這個紅黨無比痛恨的劊子手竟然也有今天?無數的同志和戰友就在他的面前倒在白
恐怖造就的血泊中,他如果不因此而興奮,那他就不是紅黨了。
“殺了他,國黨一樣可以選出總統,繼續抗。”張儒浩幾乎是低吼着表達自己的意見。
這一點,劉也無比理解。換成是他自己站在張儒浩的位置,恐怕第一個念頭也是:殺了他。無疑,和紅黨已經簽訂協議的張楊二人很有可能達成絕大部分紅黨人的意見。
可是,無論光頭大佬的軍事才能是不是低劣,但毋庸置疑,他的政治才能在當前的中國是極為出類拔萃的,就算有超過他的,也不在國黨,而在紅黨。至少,中國從名義上的統一是成就在他的手上。
“你錯了,殺了他,中國馬上就會四分五裂,中央政府再難對各省發號施令,而失去統一領導的中國,又如何抵擋來自本人的大軍?”劉
卻是搖搖頭説了截然相反的意見,見張儒浩還有些憤憤然的想反對,又道:“不如你我先等上兩天,看首長們怎麼表態。”劉
知道,雖然對光頭大佬個人紅黨是人人誅之而後快,但相對於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他們必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的。
事實上,歷史已經證明過,他們的選擇,就是最正確的。
果然,在12月13中午國黨開會決定剿撫並用的方針和政策,軍政部一級上將何上將為討逆總司令率大軍進
西安城之際,紅
總部卻意外的通電主張和平解決爭端,杜絕中華內戰。
各地軍閥隨之也紛紛表態。
而這一次有了劉不提供意見的意見,劉湘沒有等到19
,而是趕在最
明的山西老漢發表:“第一,兄等將何以善其後?第二,兄等此舉,增加抗戰力量乎,減少抗戰力量乎?第三,移內戰為對外戰爭乎,抑移對外戰爭為內戰乎?第四,兄等能保不演成國內之極端殘殺乎?
…
請兄等諒察,善自圖之。”文縐縐卻情真意切勸雙方和平解決爭端的電文之後就致電西安:“內戰必致亡國,無待贅言,必須避免軍事接觸,速求政治解決。”雲南,廣西、湖南、山東等地軍閥也紛紛通電錶達自己的態度,絕大部分都是希望和平解決。
劉其實很佩服這些民國的大佬們,他因為是知道歷史,所以毫不猶豫的做了這樣的選擇,但他們可都是在和光頭大佬統一中國之時都有過爭端的,竟然也做出了歷史曾證明過的最正確的選擇,恐怕這個時候的他們不僅僅只是因為政治眼光的正確
吧!
本人帶來的巨大壓力也應該是很重要的原因,他們也不想成為民族歷史上有名有姓的罪人。
當然也有藉機想擴大自己利益的,比如山東的韓某人,不發聲明也就罷了,還發一封密碼電文,這樣的不算倒黴蛋的倒黴蛋,成為戰爭之識被槍決的最高將領,也就不足為奇了。想渾水摸魚,卻沒眼光,那能怪得了誰?
在各方斡旋之下,光頭大佬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合抗”的主張,由張少帥親自護送回南京。
西安事變最終和平結束,光頭校長也放棄了自己“安內攘外”的政策,國黨與紅黨第二次合作,建立抗統一陣線,一致對外。
中國,終於在進入1937年的前幾天,國內不再有戰火,所有的中國人,將目光都投向了中國的北方,那裏有數十萬寇正在虎視眈眈。
本人,雖然還沒有完全準備好,但中國兩黨統一戰線的成立,也給了他們壓力,戰爭必須要被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