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59章民國版的校企合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杜老闆,我能跟劉團長單獨談談嗎?”葉企孫突然對杜月笙請求道。

我才是老闆好不好?

換成別人,杜大老闆早就然大怒,可偏偏葉企孫這樣在學術界都極有影響力的大家也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還好,葉企孫也不完全就是迂腐類文人,可能覺到了杜老闆內心所受的傷害,馬上給他來了顆定心丸:“杜老闆,放心,我敢肯定,劉團長的化肥配方是真的。我只是見獵心喜,想和劉團長討論一下學術方面的問題。”杜月笙…

經過專家肯定,金磚已經把腦門砸了個大包的杜老闆本來應該興奮,但杜老闆總覺得…

這是説杜某人學問低的意思嗎?

不管怎樣,包廂裏只剩下葉企孫和劉了。

“劉團長,你想這化肥,恐怕,不止是為了錢吧!”葉企孫徑直開門見山問道。

硝酸銨的公式和合成方式劉已經寫得極為清楚。

葉企孫的確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強科學巨匠之一,透過公式,很快就從中分析出這種物質有成為炸藥的可能

而且這位物理大家很聰明,竟然能從其中悉出劉某種不為人知的想法。

現今世界上廣泛使用的是氮肥、磷肥、鉀肥幾種,硝酸銨類肥料屬於氮肥的一種,但因為硝酸銨類肥料主要用於旱地作物,所以使用範圍上來説並不廣。

尤其是相對於南方水田遠多於北方旱田的中國來説,硝酸銨類的肥料就顯得極為不適合,可偏偏劉拿出來的肥料配,就是這種效能不高而且運輸還有風險的肥料。

這讓葉企孫難免心存疑竇。

那怕劉提供的硝酸銨提取配方讓葉企孫幾乎可以已經認定那完全可行。

苦笑,他雖然對葉企孫已經極為重視,但終究還是小看了這位能在國共兩黨之間左右逢源而且還能為雙方都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

葉企孫自己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劉所提供的公式和配方,其實都是盜版十年後葉企孫自己的研究,那份珍貴的手稿至今還保存在共和國國家軍事博物館。

在曾經的那個時空,紅部隊在寇佔領區進行不懈的抵抗,但由於寇對所有軍用物資進行了瘋狂的管控,迫使紅部隊只能另闢蹊徑。而葉企孫這位“紅軍工”指導者,就從一項民用物資---化肥中篩選出了硝酸銨,做為炸藥的最主要成分。

這才有了後來著名的地雷戰。

最可笑的是,本人到最後投降也不知道,那些土八路屢屢炸燬鐵路炸死巡邏人員的炸藥來源,竟然是他們為了加強佔領區糧食產量而大力推行的肥料粉,還是免費發放的那種。

當然不能對這位科學家説,他現在就已經開始未雨綢繆,準備利用化肥掙錢的同時,還將這種可以提取出來當炸藥的硝酸銨化肥大量藏於民間。

寇將會知道,當普通中國人都會造炸藥的恐怖。硝酸銨當炸藥在這個時代需要葉企孫這樣的科學巨匠來創造,但一旦知道其原理,那就沒什麼太大難度了。後世的新聞中,沒讀過書也不懂什麼高科技的農民,把硝酸銨化肥放在鍋裏炒一炒,提取出硝酸銨用來開山炸石,那簡直不要太牛

“葉教授,您對本這個國度怎麼看?”劉沒有正面回答葉企孫的問題,反問道。

本人狼子野心,遲早會入侵我華北。”葉企孫毫不猶豫,斬釘截鐵的回答道。

微微一笑,葉企孫這個回答並不出乎他的意料。從東北三省的陷落到上海的大戰,面對本人咄咄人的步步侵,連普通人都不再抱有幻想,更何況葉企孫這種社會英人士。

不過,他們還是錯誤了本高層的胃口,或者是説,錯估了已經被軍國主義完全佔據主的所有本人的胃口。

本人,並沒有滿足佔據區區幾個省的資源,他們的目標,是整個富饒的中國。一條東海之濱的小蛇,自甲午戰爭以來,無時無刻不想掉中國這頭古老的東方巨龍。

搖搖頭,劉輕聲説道:“葉教授,你錯了,他們要的不僅是東北,也不僅是華北…”

“你是説…”葉企孫一直温文爾雅的神情大變。

“是的,他們要的,我們沒法給,也不能給。”劉看着葉企孫,擲地有聲的説道。

須臾片刻,從震驚中清醒的葉企孫重新審視眼前體型胖胖的軍人。

單從體型,很符合膏腴滿肚的**高官形象,但“不能給”很簡單的三個字,卻讓葉企孫到極為強烈的反差,除了真正想保家衞國的真正軍人,不是誰,都能隨便説出這三個字的。

都是聰明人,不需要説的太明白,葉企孫不再追問劉真正的想法,反而靜下心來和劉討論起了具體生產硝酸銨的技術細節。

苦笑,自己寫的這些東西,可是從眼前的這位在那個時空裏所書寫的原理裏原樣照抄過來的,您老人家才是真正的原創作者,還有必要追問您自個兒的想法嗎?

還好,葉企孫寥寥幾語一問,就基本已經可以確定劉這貨對於理化一道純粹是個門外漢,想來這個所謂的秘方也不是他所創造。葉大家向來沒有對牛彈琴的習慣,很快就放過了正在努力回憶只恨沒帶着百度穿越過來的劉

葉企孫放過了劉,卻不料被劉又反過來纏上了。

那能放過和這位科學巨匠拉近關係的機會?如果能拉到這位,別説他想籌備的輕軍工能順利發展,搞不好只要給他足夠的條件和引導,他連原子彈都能造出來,他那幾位大名鼎鼎的學生,不是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就是新中國的核物理奠基人。近代中國最強物理學家,可不是吹的。

雖然對劉這種還算愛國的**上校談不上惡,但葉企孫顯然也並不想和劉親近,不鹹不淡的陪劉扯了好半天,劉也不氣餒,不經意間拋出了自己早就準備好的殺手鐧。

企業贊助並提供學生實習實訓基地,而大學提供科研技術和人才,所獲技術專利歸兩家共有這種在七十年後的中國最為普通不過的校企合作方式卻在這個時代新鮮的如同天的花蕾。

只要學生在手,不愁老師不來,劉不光是盯上了老師,還打着將老師學生一鍋端的主意。

果然,葉企孫被劉這種劃時代的主意打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