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578章拼刺進行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晉綏軍的裝備的確不錯。

拼刺需要的訓練裝備一應俱全。

木製的65式步槍除了沒有刺刀,其餘重量和長度幾乎和真槍沒有什麼兩樣,槍頭前都包着厚厚的棉布蘸着白石灰,士兵護甲要害位置一旦出現白點,就會被裁判判負出局。

而士兵身上穿着的帶護襠的護具和帶鐵絲網的頭盔也是仿式設計,很好的杜絕了誤傷**的發生,那可比獨立團在四川時所製作的藤甲要好得多了。

閻老西山寨的能力的確強啊!劉眼前一亮,都説太原兵工廠製作武器的能力不比漢陽兵工廠和東北兵工廠弱,看來還真的是名不虛傳。

這當然就是所謂的窺豹一斑,就如同看一個人一樣,細節能做好的,也必定能成大事,所以才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説法。太原兵工廠能把一個小小的護具都做得如此良,仿製的其他式武器自然也差不了。

倒還真沒想錯,幾後他參觀太原兵工廠時,才知道老閻同志數十年在山西的苦心經營真的是非同小可。

當然,這是後話,此時不提。

兩軍合計快一萬人的目光都投注在訓練場上相隔三十米各排成一橫排隊列的兩隊已經穿好護具,端好木槍的士兵們身上。

三十米,最適合衝刺的距離,可以使士兵的速度加至最大。

場上的士兵們還在等待裁判的發令。

兩邊的士兵們卻都已經為自己的戰友加油助威起來。

“晉綏軍,必勝。”

“幹掉獨立團哈慫。”晉綏軍喊的山西土話倒是沒起獨立團的對立情緒,老李同志倒是眉頭一皺,頗有大將風度的説道:“説個球哩,劉旅長,讓他們不要罵人。”而獨立團這邊,則是四川話,廣粵話,陝西話,東北話,湖北話各地方言盡出,雖然不大齊整,但也是頗為熱鬧。

尤其是老猴子,又開始興奮了“開盤了開盤了,炮兵連贏,1賠0。8,炮兵連輸1賠5,炮兵連勝出10人以上1賠2,勝出20人,1賠1。5…”不過這回,卻是沒人響應他了,剛吃完虧,誰還會再去上當?就是再忍不住上當,那也是過幾周的事兒,反正現在不會了。

天知道這老貨是不是又把人家趙二狗連長的心思給摸透了?

賭神寂寞啊!幹吼了半天卻沒得到回應的老猴子滿臉蕭瑟失望的坐下了,多好的掙錢機會啊!卻無人敢應戰。

老猴子當然有信心,以他對趙二狗的瞭解,喜歡裝的趙大連長一定會令他麾下的那幫傢伙們全力搏殺的,以那幫小夥的能力,勝出20人應該沒問題,所以,勝出10人以上那個檔次才被他調整為最高賠率,誰投誰輸。

事實上老猴子這種賭徒對人的心理還真是摸的比一般人強,趙二狗的確在耿大山率領麾下炮兵們下場之前就給他們下了死命令:“狗的,柿子想撿軟的捏,耿大山,別留手,用事實告訴他們,老子炮兵連的兵,不僅打炮厲害,玩拼刺刀,他們也不是個。”趙二狗之所以如此有信心,實是獨立團那三個月新兵連訓練的作用,耿大山麾下的這幫迫擊炮兵幾乎都是以新兵蛋子為主,他們當新兵那三個月,可是都和普通步兵一樣,練了三個月狼團座所教的拼刺術。

雖然沒有機會在長城之戰中面對面的和寇一展身手,但能通過考核的,可都不是庸手。

沒參加過新兵訓練但卻是在軍隊裏混了好幾年的趙二狗一次心血來,非要拉着新兵們檢驗一下他們的拼刺能力。

哪知道愣頭青們並沒有給他這個長官面子,團座傳授的武術大家顧留馨所糅合東洋刺術和中華槍術的拼刺術直接把趙大連長挑得面子全無,經歷過淞滬血戰好歹也擊殺過兩名小短腿寇的趙二狗只堅持了兩分鐘,就被膀大圓力氣足的新兵們了個十足十,口和下腹連被戳了好幾次。

換句話説,如果是在敵對戰場,那幫子新兵能把趙二狗這個老兵戳個死透。

而且,團座傳授的拼刺術也不僅僅只是在訓練場上紙上談兵,在羅文裕戰場,獨立團和寇爆發的白刃戰大小不下十次,而最終笑到最後的,從來都是獨立團。

最牛的劉大柱更是以六十殘兵和一個完整軍中隊近兩百小鬼子對幹,最終的戰果卻是幹掉了對方的大尉中隊長外加留下了近一百小鬼子的命,而己方,僅陣亡十六人,傷十八人。

這就是趙二狗澎湃的信心,他相信,除了獨立團那幫兇殘的步兵兄弟們,想用這個在他炮兵連身上佔便宜的,還真沒誰。

隨着站在場邊的劉潭馥一聲令下,兩隊士兵端着槍,各自開始加速向對手衝去。

只是,雙方的陣型略有些不同。

晉綏軍這邊,是每人之間留有兩米的間隙,橫排着呈現彎月型向獨立團炮兵排氣勢洶洶的呈包圍式衝殺過去。

倒也不是他們就想一口吃個胖子把對手幹掉,而是對手的陣型稍顯散亂,四十多人,十幾個人在前,二十幾個人在後,把他們的陣型縮小了不少。

隊列更寬的晉綏軍想不包圍他們都難。

這訓練水平參差不齊啊!身在戰陣中的晉綏軍老兵們心中暗喜。像拼刺這種白刃戰,氣勢很重要,一隊四十多人齊整的大聲怒吼着衝過去,自然比十幾個人組成的面看着要威勢足的多。

若是沒經歷過這種場面的,看着氣勢洶洶幾十條大漢端着槍衝過來,不嚇得腿軟腳軟才怪。

己方氣勢已成,而敵方卻有的快有的慢,雙方高下自然立判。

當然,這只是晉綏軍老兵們單方面想法。

如果他們站在場外,就會驚訝的發現,獨立團的士兵雖然隊列並不整齊,但他們卻彷彿分成了若干個小組,以三人為一伍,一人在前,兩人緊隨其後一步保護側翼,這種頗為獨特的衝鋒陣型晉綏軍的將校們沒見過,但,貌似有些印象。

三十米的距離,由雙方身強力壯的士兵對沖,其實不過一個呼的事兒。

當木製長槍怦然錯傳來令人牙酸的悶響,老李同志臉猛地一變,他想起來這種較為獨特的拼刺陣型是哪裏來的了。

這分明是他在保定軍校學習時,從本留學歸來的教官專門提過的,軍拼刺戰術。

本陸軍用此拼刺戰術,甚至有一個三人小組幹翻過人高馬大的俄國人一個班的記錄。

獨立團的兵,竟然也學上本人的戰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