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後記:着了迷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着了的時候,你就會變得很輕。越來越輕,腳離開地面。是的,那覺就像飛。

小的時候,我曾幻想着後成為一個癲狂的藝術家。每每看到手指飛一般地在鋼琴鍵上起落滑移,看到扭動的線條和狂躁的顏,看到熱淚盈眶的朗誦,看到累積成垛的手稿,就會格外動。那時,我甚至不懂得何謂藝術。僅僅因為那樣的一種姿態,像烈的風,呼呼地把汗孔都吹開了,讓皺巴巴的心靈平順了,讓一個個緊鎖的房間變成了迂迴的長廊。是的,在我着於某種藝術之前,首先着的,是自己頭腦中形成的那樣一種藝術家姿態,風馳電掣,像阿童木和哪吒。回想起來,小時候的我,是一個有點英雄主義和幾分表現的倔強小孩,喜歡在每個寒暑假每一月每一週都制訂一張計劃表,並且在每天計劃落空的打擊下,仍舊百折不回地按時張貼次的新表格。

成長像一場長久不退的高燒,它讓我們變得滾燙,變得暈眩,變得忘了到底要往哪裏去。渾渾噩噩地走着,忽然發現,自己的那點英雄主義不見了,表現融化了,原來我的偉大理想不過是個雪人,時辰一到,就化作一攤污水。是的,在我的青期裏,好像沒什麼偉大夢想。我只是在發燙,憂傷像是一場免費冒。而寫作也許就是高燒的併發症。有一天我覺得世界變得更加灼豔,死板的牆變成了虛掩的門,所有的空容器都被充滿了,有豐盈的水聲——這一切,也許本沒有發生,它們只是在我的心裏鼎沸。我被只是存在於腦海或筆端的幻想住了。

當我思考在這本書結束時,要留下一點什麼話時,心中就凸現出三個字:着了。在將要過去的這一年,我到自己的意志和戀,像有力的脈搏一樣,成為“生”的證據。這一年我寫了《水仙已乘鯉魚去》。在這裏面,有着在我回憶中抑或想象裏的“着也許是小説,也許是自戀水仙愛上的影子,也許是放生鯉魚許下的心願,也許是璟灼灼人的記憶,也許是沉和在所不惜的追隨,也許是曼心心念唸的盛讚,也許是優彌深信不疑的付…是巧克力,是房子,是旅途,是允諾,是幻聽和耳語,是傾訴的記本,是腐爛的貓咪,是黑夜大街上的奔跑,是哀怨的崑曲,是一直在進行的告解和道別…是癮。是魔。和魔之間有一條微妙的界線,糟糕的是,那條線是不可知的,唯有你已經越界了才得知。因此,每一種着都存在潛在的危險和破壞

又是一個冬天。冬天的時候我會回到北方。北方的肅冷讓我有種發不出來的聲音,在身體裏來回地蕩,直到結成一隻繭狀的冰凌。我們是這樣容易心灰意冷。我問自己,你是否真的需要如此多的記憶,是不是非要把自己一再放回到那個已經沒落的馬戲團,週而復始地宛若執行課程表一樣仔仔細細清掃往事的牆角。我的爸爸看過我的小説後,在一次出差回來的時候,給我買了一個麪人,和很多年前給我買的那個一樣。米老鼠已經不再是麪人師父的寵兒了,因此它看起來有點落伍的窘迫。如我在小説中所寫,爸爸的確在我吵架的時候把米老鼠面人的頭掉了。他以為我不記得了,可是我怨了他好幾年。我總是在對這樣瑣屑事情的追溯中索要多一點的寵溺。

可是爸爸説,米老鼠的頭不是他掉的,他不會這麼幹。也許吧,也許那只是我的幻想。那一切,都不是我的回憶。璟也不是我的記憶,她是我在某個寂寞的午後製作的風箏。線被掙斷之後,她變成一隻蝴蝶。後來落在水裏,就變成了我的影子。也或者,她落在了岸上,變成了一株水仙花。我不知道,但我答應過給她一個好歸宿。

12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