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京城大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老師,書房有些涼了,讓下人送個火盆過來吧!”
“不必!”洪敷敎笑道:“堂堂十幾萬大軍的統帥,還怕冷不成?”
“弟子當然不怕,倒是凍着老師,就是弟子不孝了!”
“呵呵,冷點好,冷點腦筋清醒!”洪敷敎臉一變,驟然嚴肅起來,他盯着張恪,咬着牙説道:“永貞,其實你不該來京城的。”何止是洪敷敎,張恪身邊多少人都這麼説。憑着義州兵的實力和張恪的威望,守着遼東,誰也沒本事把他調進京城,完全可以做一個土皇帝,逍遙自在,何必來京城冒險!
可是張恪也有苦難言,他太清楚那位崇禎皇帝的德行,一旦他即位,雙方勢必嚴重衝突。偏偏張恪還沒有做好接管帝國的準備。
遼東移民沒有完成,東南的市舶司剛剛開闢,資本的力量剛剛萌發,遠遠不是千百年傳統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大明的江山還能維持,老百姓對皇帝尚存一絲希望。
無論怎麼看,都沒到取而代之的地步。
不管有多少危險,張恪都要來京城,參與皇權的替,爭取寶貴的時間。
這些話別説面對老師,就算對着家人,張恪也沒法説得出口,他只能深深埋在心裏。洪敷敎看着張恪有些為難,只當他心中矛盾。
“永貞,為師不是想讓你造反,可也不想你落入危險之中。好在聖上沒有急着動手,看樣子暫時沒有危險,咱們正好仔細推演一下朝局,看看下一步該怎麼辦。”張恪始終堅信辦法總比問題多,因此笑道:“弟子正要討教老師的高見!”洪敷敎在京城多年,把文武百官看了個透。而且有張恪這麼個弟子,他安枕無憂,絲毫不用擔心前程。老先生把功夫都用在了琢磨人心上面。
第一個要研究透的就是天啓,洪敷敎給天啓四個字評語:大智若愚!
天啓和他的父親光宗朱常洛在即位之前,處境都非常艱難,能夠拿到皇位,全都靠着清的鼎力支持。
等到當了皇帝,這對父子都大力提拔過東林黨的清。可是漸漸地天啓發現清
不清,相反,還是濁
,是一羣利慾薰心,一門心思爭權奪利的小人!
而且他們的黨同伐異。甚至威脅到了江山社稷。
為此天啓毫不猶豫放出了兩個人,在中樞,利用魏忠賢的廠衞特務,壓制東林。在遼東則是重用張恪,提升武人地位。
目前看來,這兩個人都用對了,魏忠賢清除東林黨之後,任用大批幹吏,雖然不夠清廉。但是至少能去做事,保證朝廷機器正常運轉。
至於張恪,更是掃平了遼東,平定心腹大患。讓邊疆恢復安寧。
如果天啓身體健康,或許這會成為一段君臣佳話。壞就壞在當一切變好,天啓的身體卻完蛋了。
年輕的皇帝不得不為了後事考慮。
洪敷敎笑道:“以老夫來看,聖上對你和魏忠賢都有着不信任。因為你們兩個都太強,超出了新君控制的極限,因此為了大明江山。最好就是將你們一起除去,可是聖上卻沒有這個能力了!”
“老師高見,既然不能除去,索就繼續留着,讓兩個人相互制約,保證大明江山千秋萬代。”洪敷敎點點頭,可是又搖搖頭。
“陛下想的很不錯,只是他畢竟還只有二十二歲,年輕人最容易犯的就是一廂情願的錯誤,他這個設想有兩個致命缺陷。”張恪一聽,來了興趣,凝神聽着。
“第一,他錯估了魏忠賢,魏忠賢的強大,是建立在皇帝的絕對信任上,至於本身的能力,魏忠賢只算是中人之姿:第二嘛,他錯看了新君,不出意外,天子無後,繼承皇位的應該是信王朱由檢,信王這個人我見過,雖然名聲不差,可是他身邊聚攏了大量的清,耳濡目染之下,他既討厭宦官,也討厭武夫。若是他掌權,斷然不會允許你和魏忠賢相互制約,他只會急不可耐地動手。”張恪哈哈一笑:“老師所見高明,要弟子説,還有一個漏
,就是他低估了我手上的力量!”這可不是張恪吹牛皮,他對義州兵的控制自不必説,光是他和東南大户之間,甚至包括晉商之間,都有着綿密的關係。
再加上手握船隊,銀行,掌控海外貿易的暴利,有一大票人死心塌地支持着張恪,這些人手眼通天,力量驚人。扯旗造反未必能行,但是死個小皇帝還是不成問題的。
張恪想到這裏,悚然而驚。
“老師,弟子有一點疑惑,按理説聖上二十出頭,身體應該很不錯,為何會每況愈下,莫不是有人…”!
洪敷敎臉霎時間大變,的確天啓病的奇怪。
“永貞,你是説有人暗害皇上?”
“深宮之中,什麼事情都有可能。像先帝服了紅丸,立刻喪命,鬧得天翻地覆。可是如果用慢毒藥,一點點戕害陛下身體,可就隱蔽多了。”對於張恪的推論,洪敷敎眯縫着眼睛,仔細想了許久。
“永貞,此事或許有,也或許沒有。不過為師以為,倒是可以拿來做文章。”洪敷敎説道:“我會安排人手調查,一旦查出蛛絲馬跡,暗害皇帝那可是天大的罪責,誰也逃不掉!”有了罪證,就師出有名。張恪眼下最需要的就是這個,他握着大軍,不怕來硬的,就怕沒有藉口,因此笑道:“老師,弟子還要養病,就要辛苦您了!”洪敷敎頓時笑罵道:“你小子身體比牛還壯,少和為師裝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