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鞭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個機構的位置,往往體現地位高低。大明的六部衙門都設在京城各處,唯獨兩個例外,從午門進去,往右邊走是會極門,是內閣的所在地,向左邊走,是歸極門,也就是六科廊!
作為唯二處在宮中的衙門,六科言官的清貴可見一斑!
偏偏這些言官不知死活,竟然在六科辦起了白事會,歸極門內,白幡飄飄,白紙,靈幡,輓聯,一眼望不到頭。
不時有朝廷官員前來弔唁,雖然皇宮之中嚴喧譁,可是人來人往,哭聲不絕,還是像一塊濃重的陰雲,壓在了大傢伙的頭上!
“欺人太甚!”在眼皮子地下號喪,比説是皇帝了,就算普通百姓也受不了。
“小福子,你去打聽清楚了,他們在祭奠誰,速來稟報!”
“遵命!”小福子撒腿就跑。過門檻的時候,差點絆到,跌跌撞撞跑了出去。
天啓坐在那裏,氣如牛,
膛裏的怒火熊熊燃燒。
他們父子的確靠着文官的支持,才能熬到爬上皇帝位,可是登基之後,對文官已經大加封賞,他們還有什麼不知足的,竟然跑到皇宮辦喪事,分明是騎着脖子拉屎!遠遠超出了天啓忍耐的底線,皇帝陛下的小宇宙就等着爆發了!
張恪在一旁垂首侍立,一言不發,心裏卻有些不以為然,甚至有些悲涼。國家內憂外患,到了如此地步,文官竟然還一門心思內鬥,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大明朝的確積重難返!
攙和無聊的爭鬥,還不如回到遼東,好好經營老巢,多練幾萬兵實在!有了實力,哪怕是改天換
。也有足夠的本錢。
正在張恪心緒飛揚的時候,突然兩個太監一前一後跑了進來,為首的是魏忠賢,後面緊跟着小福子。
老魏進來,撲倒在地上,放聲大哭,涕泗橫。
“主子,都是老奴無能,讓主子受氣了,老奴該死。老奴該死啊!”魏忠賢説着,噼裏啪啦嘴巴子,老臉霎時間通紅一片。
張恪都看得瞠目結舌,心説不愧是未來的九千歲,對自己都那麼狠!
天啓不耐煩擺擺手:“魏大伴,與你何干,先讓小福子把事情説清楚吧。”
“是!”小福子急忙磕頭説道:“回稟主子,六科廊的那幫混球設擺靈堂,供的是楊漣和袁應泰的靈位。他們説二人為國殉難。朝廷不知祭祀,六科不能讓忠臣受委屈。”
“荒唐!”天啓氣得一拍桌子,這幾天朱由校沒有閒着,他把從張恪手下叫來了幾十位將校。挨個問話,瞭解遼東的戰況。
天啓或許沒有太祖成祖的雄才大略,他也不是笨蛋,只是反應不夠機。可是給他一點時間,天啓還是能想明白的。
遼瀋的慘敗直接罪責就是楊漣的貪功心切,實力不夠卻偏要收復撫順。才給建奴可乘之機,致使瀋陽丟失。
其實這還不算是最糟的,若是袁應泰能死守遼陽,加上張恪在渾河打了一場漂亮的狙擊戰。雙方合兵一處,至少能保住遼陽不失。
可是袁應泰偏偏逞能出擊,葬送了遼陽。
好在兩個人都死了,天啓也不想寒了人心,可是非要把他們説成英雄,簡直就是顛倒黑白,無恥透頂!
“魏大伴,朕不是讓你把張總兵的奏疏明發六部九卿,在京的所有衙門嗎!難道六科的人沒有讀過?不知道遼東是怎麼回事,還來祭祀楊漣,他們到底想幹什麼?”魏忠賢跪爬了半步,磕頭哭道:“主子萬歲爺,他們不是不知道,而是別有用心!老奴剛剛抓了左光斗和魏大中,他們藉着祭祀楊漣,是向主子施壓,替言官找回顏面!”
“原來如此!”天啓長長出了口氣,他只覺得一陣頭疼,忍不住問道:“魏大伴,為何抓了左光斗和魏大中?”
“啓稟主子萬歲爺,此事説起了還和張大人有關係。”魏忠賢當即把抓到汪文言,從他口中得知左光斗和魏大中重金收買運河船工,割去耳朵之後,誣陷張恪的經過説了一遍。
“主子,此類事情並非張大人一個案子,東林黨人內外勾結,陰謀設計朝臣,一門心思黨爭傾軋,全無一點報效國家之心!大明江山到了今天地步,主子宵衣旰食,羣臣卻辜負皇恩,老奴,老奴…”魏忠賢説不下去,伏地痛哭…
天啓被説得動情了,剛剛即位的時候,眾正盈朝,小皇帝也盼着名滿天下的重臣能幫着他外平建奴,內除賊,中興大明。
到了如今,天啓終於看透了,大明真正的弊端就在這些只知空談,不能辦事的清身上。
貪官如何,朝廷拿出十兩銀子,貪了一半,還有五兩能用在百姓身上,能用在打仗之上!
可是換成清,光是該不該做,他們就能爭吵一萬年,結果是什麼事情也辦不了!不是説貪官值得提倡,只是死腦筋的清官有時候比贓官還可怕!
大明落到了今天的地步,就是説話的人太多,辦事的人太少!
天啓腦中快速的旋轉,他終於領悟了治國要能臣,不能以清濁決定好惡的帝王哲學。別以為這個道理很容易想通,天啓的兄弟崇禎就是十七年都沒有想明白,臨死只落下羣臣誤我的嘆…
帝王術提升了一個境界,金丹結成,元嬰可期,天啓變得越發自信沉寂。
“魏大伴,有人欺負到了朕的頭上,朕現在只能信任大伴!”魏忠賢瞬間老淚橫,急忙説道:“老奴願意粉身碎骨,效忠陛下!”
“好,魏大伴,你馬上點起五百兵,把嚎喪的人都抓起來,誰敢鬧事,太祖留下了廷杖,給朕狠狠打!”一句話出口,保證有人
股開花,不能自理!
魏忠賢用力點頭,爬起身就要去辦理。張恪突然從旁邊轉過來,説道:“陛下,臣有一計,想要上奏陛下!”
“説!”
“陛下,楊漣被建奴俘虜之後,臣把他的屍體從建奴手中搶回來。本想給家人,好生安葬了事。可是如今有人不知好歹,索
就把楊漣的罪過大白天下,在午門外當眾鞭屍,以儆效尤!”鞭屍這種方法顯然不夠人道,可是東林
到了這一步,也不得不撕破臉皮,給他們一點厲害!
而且張恪還想向世人宣告,當官不能有德無能,光憑着氣節絕不是一個好官!遼東數百萬民眾,生靈塗炭,顛沛離,總要給他們一個説法吧!
放在平時天啓絕不會答應,可是現在文官欺負到了頭上,一肚子怒火,他豈能容忍。
“就這麼辦了!”天啓點頭稱是,不過隨即頓了一下,若有所思説道:“張總兵,此事還是給魏大伴去辦。朕還有要事
給你。”
“遵命!”魏忠賢領命下去辦,天啓望着他離開,突然擺擺手,讓兩旁的小太監都退出去。
天啓笑眯眯看着張恪,説道:“永貞,你知道朕為什麼把事情給魏大伴嗎?”
“微臣多謝陛下愛護之心,萬死難報!”天啓欣地點頭,伸手攙起了張恪。
“魏大伴是朕的奴才,你是朕的大將,遼東紛紛擾擾,穩住戰局,煉雄兵,全都壓在你的身上,別和文官結仇太多,有他們掣肘,什麼事情都辦不好!”張恪的確
動了,天啓的確是為自己着想,讓可以想見
後的風雨都落在老魏身上,他卻能專心對付建奴。當然天啓也能安心做木匠活,只是苦了九千歲,帝王心術當真厲害!
“陛下,臣無以為報,唯有拼上命,替陛下平定建奴,掃平草原,開疆拓土,中興大明!”
“好,朕與愛卿,要做君臣相得的典範,永不相負!”天啓推心置腹,張恪指天發誓,君臣二人上演一場瓊瑤大戲,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至於未來如何,姑且不管,眼下的張恪是決心扮演好忠臣的角…若是天啓能擺
短命的魔咒,做一箇中興名臣也不枉費穿越一場,若是不能如願,反正老子也不是好欺負的…張恪暗暗下定了決心。…歸極門中,阮大鋮,解學龍,
世龍,劉懋等幾位科長給楊漣和袁應泰的靈位上香之後,齊集一堂。
解學龍率先説道:“朝廷閹黨當道,忠良遭陷,先有大洪先生壯烈殉國,得不到獎賞。隨後廓園先生(魏大中)無故被抓。閹黨猖獗如此,我輩言官豈能坐視佞把持朝廷!我願意帶頭上書聖上,請求治罪魏閹,諸公以為如何!”
“壯哉,我等願意追隨!”正在他們準備動手之時,突然外面腳步聲響起,河南道御史袁化中跑了進來。
解學龍一看同是東林黨人,急忙説道:“來的正好,科道一家,都察院諸公若是願意幫忙,聲勢更壯!”
“幫什麼忙!”袁化中氣急敗壞地説道:“你們還不知道嗎!魏閹在午朝門外擺開了架勢,正要鞭屍楊巡撫呢!”一句話,六科廊就炸了廟,這些給事中一個個橫眉立目,破口大罵。
解學龍更是擼胳膊挽袖子,領頭衝了出去!
“諸位鐵骨頭的言官,鋤報國的時候到了,跟着我走!”近百位言官悉數出了六科廊,直奔午朝門,一場火星撞地球的大戰等着他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