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百七十章朕替你出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就要看書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造謠的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東林黨隨便出兩個人喊冤,葉向高擺出一副替張恪考慮,要治罪殺人。可是張恪清楚,一旦鬼頭刀落下去,死無對證,就再也別想理清真相。因此張恪也顧不得裝病了,馬踏如飛,出肋下寶刀,閃電一般出手,只聽兵卒接連叫嚷,一連砍翻了五六個人。

兵卒被打散,喊冤的幾個百姓就曝出來。

“大人饒命啊,大人饒命!”他們哭着哀求。

張恪掃視幾個人一眼,看得他們直發

“哈哈哈,你們不是説我殺了親人,還看了耳朵,仇人就在眼前,你們不想報仇嗎?”這話一出口,告狀的人到了不妥,的確他們反應得太過懦弱,正要張嘴,張恪一擺手。

“於兄,你帶人過來,把他們看好了!查明案情之前,誰也不準動他們一指頭!”張恪説着,偷眼觀察葉向高等人,只見老先生臉都綠了,寬大的朝服之下,渾身直哆嗦。

“遵命!”於偉良雖然不清其中的門道,但是張恪説了,他就無條件服從,頓時幾十個士兵湧上來,把人包圍起來,嚴密保護好。

張恪這一連串的動作大大超出在場東林黨人的預料,他們本想來一出捉放曹,把告狀的到自己手裏,不管是審訊,還是想辦法死,總之達到了潑髒水的目的。

千算萬算,他們沒有算到張恪竟是如此猾,把人先控制住了,這要是查下去,搞不好就是捏造誣陷的大罪,後果不堪設想。

東林元老鄒元標大步走了出來,別管他多不願意,捏着鼻子向張恪拱手。

“老夫左都御史鄒元標。京師重地,竟然出現亂民攪擾張大人,老夫身為總憲,有失察之過,還請張大人見諒。”僅僅是失察嗎!滿朝文武出動,這麼大的歡儀式,四周天羅地網,要是沒有人暗中放水,幾個草頭百姓豈能找到這裏?

張恪微微一笑:“鄒大人,若是晚生沒有記錯。當年張居正柄國,權傾朝野,鄒大人不畏強權,上書反對奪情,身遭毒刑,落下殘疾。晚生曾經聽恩師洪先生提起大人,對您讚不絕口!”鄒元標摸不清張恪的心思,當年和張居正對着幹,正是鄒元標成名之戰。每每提起,還是分外得意。

“往事不堪回首,張大人既然知道老夫的為人,就請張大人把這幾個刁民給老夫。老夫一定嚴加處理,還張大人一個清白!”鄒元標説着,一揮手,叫來一幫兵丁。就要搶人。

“慢着!”鄒元標頓時把眉頭一挑,不悦地説道:“怎麼,張大人懷疑老夫不成?”

“不敢!鄒大人清正之名。天下皆知。不過晚生以為此案非同凡響,眾目睽睽之下,想必在場的千萬百姓也都在問,晚生是不是殺了大明的百姓,這馬車上的耳朵到底是誰的!”

“沒錯!”士子堆中傳來一聲大吼,盧象升分開了人羣,大步星走到了張恪的面前。

“張大人,學生有禮。”

“原來是盧兄,當初天津一戰,和盧兄並肩殺敵,實在是人生快事!”

“大人還認得學生,學生銘五內。只是學生斗膽請問一句,不知大人能不能如實相告?”

“盧兄請説!”盧象升長長了口氣,兩隻眼睛死死盯着張恪,一字一頓説道:“殺,的,是,不,是,建,奴?”

“當然是建奴,莫非盧兄懷疑張恪殺良冒功嗎?”盧象升身子一震,痛心疾首説道:“大人忠勇,象升視大人為李靖,岳飛一般的人物,朝廷柱石!可是此事一處,信者信之,不信者非之,象升不忍看到大人清譽受損,偏偏又無能為力,實在是於心不忍!”盧象升説着,雙膝一軟,竟然跪在了地上,眼淚噼裏啪啦落下。

不愧是後的大忠臣,盧象升果然仁義!

張恪俯身拉起了盧象升,衝着在場的官員百姓朗聲説道:“有人告張某殺良冒功,那到底張某帶回來的是不是建奴耳朵,大家多半也在懷疑。口説無憑,需要證人,可是在場何人作證,都會有人懷疑,可謂左右為難!”葉向高冷着臉站出來,黑着臉説道:“張大人,你只要把告狀之人給老夫,讓三法司審訊,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真相自會大白天下。眼下還是趕快面見天子,不要耽擱了大事!”

“哈哈哈,首輔大人,倘若此事只關乎張恪一人,任憑你們處置就是。可是有惡徒含血噴人,張某麾下數千為國浴血奮戰,出生入死的將士,他們都遭了不白之冤。我必須給他們一個代!”

“你想怎樣?”

“不想怎麼,我就想告訴大家真相!”張恪猛地一回頭,衝着後面的一駕馬車大聲喊道:“有請平山節度使李貴李大人!”一嗓子嚇到了不少人,大明朝什麼時候有節度使了,張恪的腦子是不是糊塗了!

就在大家莫名其妙的時候,車簾起,從裏面走出一箇中年人,邁着大步走過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此人身上。

盧象升失聲問道:“張大人,此係何人?”

“這位是朝鮮國平山節度使李貴李大人,建奴肆遼東,李大人深朝鮮受到威脅,因此一來朝貢大明,二來尋求聯合制奴!”李貴突然出現,完全打亂了東林黨的部署,而次輔顧秉謙卻發現了難得的良機!

本來張恪和東林黨之間各説各話,很難釐清是非,往往就會淪為口水官司,看誰的嘴大而已。可是張恪突然推出了李貴,他是朝鮮人,等於是第三方勢力,他的話可信度就大了!

顧秉謙想通了關鍵,忍不住給張恪豎起了大拇指。

好一個張永貞。果然有手段!

顧秉謙快步到了張恪身邊,盯着李貴説道:“你可是朝鮮官員?”

“正是外官!”李貴的漢語字正腔圓,顧秉謙點點頭。

“你可知遼東戰況?”

“啓稟大人,外官的確知道一二。”

“那究竟如何?又誰是誰非,你給本官説清楚,不許一個字隱瞞!”

“是,我國早有使者在瀋陽和遼陽,他們親眼見證了一場驚天動地的血戰。渾河兩岸,天朝士兵兩萬有餘,同五萬多建奴血戰。天地變。屍積如山,河水被屍體阻斷,下游百里之外,河水依然鮮紅…”張恪察覺了東林的打算,就準備讓李貴這個第三者出來説話,沒想到這傢伙口才的確不錯,講述起來滔滔不斷,周圍的百姓都伸長了脖子聽着。

“此一戰,兩黃旗兩白旗鋭折損大半。天朝雄兵奮勇追擊,幾乎擒拿老酋!哎,可惜啊…”

“可惜什麼?”

“可惜經略袁應泰魯莽出城戰,被老酋兒子皇太極所趁。遼陽失守,回天乏術。天朝將士一半死戰渾河畔,張大人帶着另一半人馬遠走長白山,退到鴨綠江邊。從敝國走海路迴歸大明,一路艱辛,披肝瀝膽。一顆忠心,雖異域屬國,也欽佩如天!”李貴説着,衝張恪一躬到底。

此時全場的軍民百姓都鴉雀無聲,一句話沒有!

還能説什麼呢!一個朝鮮人能如此稱讚張恪,反觀大明的士人文官,卻不停誣陷自己的英雄,相比之下,豈不讓人汗顏!

當然也有人會説李貴是張恪收買的,可是朝鮮受到建奴威脅,他們需要仰仗大明的力量。若是張恪是飯桶,是殺良冒功的人物,李貴又豈能把一國的命運到他的手裏。

左思右想之下,李貴的話非常可信。

沉默許久,不知道誰帶頭喊了一聲:“張大人,我們信你!”

“我們信你!”聲音越傳越遠,喊話的百姓越來越多,眾多的聲音彙集到一起,聲音震天響。東林黨的一干官員不免神情惶恐,四肢顫抖。

一直以來,都是他們在把持輿論,左右百姓的思考,可是萬萬沒想到,張恪竟然把他們最重要的武器搶到了手裏,這幫人隱隱到了不妙。

**星和鄒元標等人都從對方眼中讀出了後悔的神,早知道張恪如此難纏,就不該貿然下手!

當然一切都晚了,張恪領着人馬在呼喚聲中,來到了午門外,全都下馬等候。此時老魏等在這裏,見到張恪前來,老魏笑着上來。

“永貞,主子萬歲爺都等急了,快快去見駕吧!”張恪惶恐地説道:“都怪微臣無狀。”老魏忍不住尖笑道:“世上有可以忍者,有不可忍者!張大人你做得很好!”作用東廠和錦衣衞,京城風吹草動,哪能瞞得過魏忠賢。聽説有人當街鳴冤,老魏氣得鼻子差點歪了,可是一聽説張恪竟然出朝鮮人化解,老魏又拍案叫絕。

此事都驚動了天啓,想來東林黨要倒黴了!

魏忠賢挑釁似的看了一眼葉向高,發現此老難掩的惶恐,老魏得意到了天上。

一路穿過無數手持旗幡禮器的將校,在鐘鼓聲中,張恪來到了奉天殿,天啓正坐在龍椅上,伸着脖子張望。

一看張恪進來,小皇帝就想起身,一旁的張曄急忙拉住了他,心説小祖宗,大殿之上,就算皇帝也不能亂了禮數啊!

天啓好不容易按捺下來,等着張恪和文武百官三跪九叩之後。天啓就迫不及待地説道:“這些天越發沒有規矩了,攻訐污衊有功之臣,還敢在藩國使臣面前胡來,大明的臉都被你們丟乾淨了!”天啓目光落在張恪身上,愧疚地説道:“張總兵,朕一定替你出氣,讓宵小之徒,無所遁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