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東北新軍和遠東陸軍士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宋彪對此已經是深有經驗,只要堅持練下去,也許在半個月之後,部隊就會變得更具整體,他將會再次見到那種整齊劃一的場面。
那將是振奮人心的一刻。
這就是隊列練的意義所在。
夏季的好處就是可以無所顧忌的練全軍,特別是東北的夏季,宋彪正在加緊調整他的季節訓練規劃,在近期安排更多體能訓練,要求士兵每天完成至少五公里的越野訓練,有時候要攜帶行軍負荷,更多的時候不用,至少目前還不需要讓士兵練的那麼痛苦。
這絕對不是紅軍的專利,傅作義在**也是如此要求自己的部隊,所以,體能訓練並不是決定戰鬥力的關鍵因素。
關鍵因素在於所有人都要練,為了做出最好的示範,甚至連宋彪都要帶着警衞營參加越野訓練。
對於自己的部隊,宋彪一貫強調將士同等的大家庭觀念,同甘苦,共患難,紀律要嚴明,下級要嚴格服從上級,上級也要體貼下級,要建立一支彼此之間都有情的鋼鐵部隊。
宋彪漸漸將他的注意力轉移到楊鐵生的第4步兵團,這是一支幾乎沒有參加過任何戰鬥的部隊,但也是唯一嚴格按照四期訓練法實施軍事訓練的部隊。
在過去的幾個月裏,楊鐵生在通化完成了六個新兵營的訓練,為宋彪在戰後補充了1。1萬人的新兵,而他自己也很狡猾的調鋭填補到自己的步兵團裏,他麾下的20位連長和73位排長都在通化參加過前三期的士官速成班。
考慮這個步兵團的特殊,宋彪將蔡鍔派遣過去擔任教導員,和楊鐵生配合工作。
雖然幾乎沒有參加過任何戰鬥,但僅從訓練的表現來看,楊鐵生部的第4步兵團確實是很不錯的一支部隊,仔細的看着他們的訓練表現,宋彪就在心裏琢磨是要給他們找一個練兵機會。
在從旅順回來的途中,宋彪順道安排趙庭柱帶兵配合一個騎兵團在遼中縣將馮麟閣的土匪武裝打的一敗塗地,可惜張作霖的那一股部隊縮在新民府的承德縣、廣寧縣一帶,實在是鞭長莫及,否則也要一併幹掉。
一如既往,在晨練結束後的兩個小時裏,宋彪利用這個時間召開軍事例會,部署新的工作,遠離了戰爭的諸君此時恰是最為愉快的時候,大部分的將領都在等着晉升,蔣雁行等人在接着新的生活。
在正式編列為俄國遠東軍第15軍後,在馬德尼道夫將軍的安排下,宋彪本部的諸位部下也都安排了滿洲步兵、騎兵之類的軍銜,類比俄軍軍銜。
張亞虎、趙庭柱、陳武、楊鐵生、蔣方震、蔣雁行、蔡鍔、張孝淮八人為步兵少校,薛長慶為騎兵少校,許葆英為炮兵少校,反正都不是正規的俄軍軍銜,對俄國遠東軍來説也並無特別的意義,馬德尼道夫將軍一次報批上去,庫羅帕特金總司令官代表遠東軍司令部簽字認可即行。
不管怎麼説,此時的宋彪麾下也算是將星雲集,僅畢業於軍士官學校的尉官就有蕭星恆、張鴻逵、劉賡雲、高曾惠、易甲鷳、張顯仁、吳紹麟、吳祖蔭、李士鋭、段蘭芳、王廷楨、吳祿貞、華振基、盧靜遠、單啓鵬、張紹曾、章駿、徐方謙十八人。
大體是以湖廣和直隸兩地為主,這些人的能力和軍事學識並不是很高,但在這個時代相比其他人還是要高出一籌,宋彪也是不惜餘力的招攬,比起他們在清軍各武備學堂擔任教習,或者是在各標統當個統帶,宋彪一律給他們雙倍薪俸,在他的部隊直接當軍官將領,不管來不來都先匯過去五百銀圓做路費和安家費。
對這些人在這個階段而言,五百銀圓都是一筆很不小的收入,像張鴻逵、劉賡雲、段蘭芳這些人都是在清軍有官位的,起初過來也只是看一看熱鬧,到了之後稍稍觀看幾天這就真的決定留下來了。
宋彪的名將之聲早已傳遍九州,作為一名軍人,誰不想跟着這樣厲害的將領打仗?如果都跟着一羣窩囊廢,一旦打仗了,那可都是丟腦袋的事。
由於他這支部隊的成長過程都較為特殊,每個團都採取了雙領導制,一名團長搭配一名教導員,另設多名指導員,每個指導員負責督練五六個連隊。
加上俄軍部隊的影響,加上士官速成班和培訓班的運轉,宋彪的部隊確實是在快速的轉向現代正規化,按照這種速度再發展一年,即便俄軍撤離之後,他這個部隊也已經基本成型,打遍中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就算是和軍再次開戰也並無多少困難。
宋彪召開軍事例會的時候,各團旅將官和主要的尉官都必須出席,會議室裏坐滿了五十餘人,中俄各佔一半,兩邊的參謀軍官陣容也大致相當,總體來講肯定還是俄**人這邊的水平更高。
兩個參謀處各自負責分發中俄文的會議概要,讓各個將官都大致先清楚宋彪準備説些什麼事,等大家都看的差不多了,宋彪才將手裏準備的例會資料放下來,道:“我已經決定在東陵衞開設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第一期開設兩個班,一個是進修班,一個錄取班。進修班的第一期學員比較多,總計四百五十人,都是各連隊調的青年士兵和低級士官,絕大多數都讀過幾年私塾,他們大多數都是我們在黑溝台會戰和遼陽會戰之前陸續招募的士兵,經過這段時間的鍛鍊,對現代戰爭都具備一定的瞭解和經驗,所以,進修班主要是在基礎知識和理論上進行強化,同時加強規範化學習。錄取班採取在東北、直隸、山東、山西開設試考的方式公開錄取,第一期招收一百五十人。進修班的學制編排是一年,錄取班的學制編排是一年半,同時加設為期半年的部隊尉官見習。在此之前,我已經和布魯西洛夫上校,以及俄軍遠東軍副參謀長馬德尼道夫將軍討論過具體的細節,本校將由布魯西洛夫上校擔任第一任校長,任期為三年。主要教官都由俄軍資深教官擔任,我軍另外調二十名教官輔助,此外還會安排一部分俄語翻譯。大致的情況就是這樣,因為人手較為緊張,所以各位基本都要參加這一計劃,辛苦之處,希望諸位能夠理解。”宋彪先用俄語説一遍,再用漢語説一遍,隨即繼續和蔣雁行諸人強調道:“東北新軍的諸位同仁在這件事上應當更為努力,務必全力以赴。我在籌建東北新軍之時,不用東北軍和關東軍之番號,而着重強調一個‘新’字,正是要以此軍為東北之希望和中國之希望。朝廷在各地所舉辦的新軍都有各種限制,並未能真正理解現代國防和軍事之神,甚至連形式也疏於簡陋,各種陋弊橫行延續,名為新軍,實為舊軍簡單翻新。所以,我軍才是中國現代國防希望所在,我竭盡所能邀請諸位前來,正是要邀請諸位同我一起同甘共苦,共同為中國現代國防而努力。諸位都是有識之士,自然要承擔更多的重擔,還請各位務必奉獻你們百分之兩百的力,為國家命運而努力。我知道諸位之中有改良派和革命派之爭,但我所秉持的只是利國主義,凡真正利於中國者,才是我們應該堅持的道路,無論是要改良,還是要改革,凡此種種都是要建立更強盛之中國,都是要建立現代國防力量,所以,我想請諸位務必明白這個道理,在我的指揮之下團結一致,共同努力,不要私設組織,以一時之情卻斷我國家之未來。”蔣雁行諸人當即頓首稱是。
宋彪對自己這邊的本部將領幾乎照抄軍的嚴格軍律,以極其嚴格的紀律強化全體之神,大家神情肅嚴,絕無半點敢於怠慢的地方。
見大家都已經同意他的意見,宋彪繼續説第二件事,還是先用俄語和布魯西洛夫上校等人説道:“第15軍的未來是要以新的方式長久留在東北,維持東北的局勢,一方面要保證中國的領土完整,抵禦軍在英美等國的支持下侵佔東北領土,另一方面也是要保證俄國的利益。此兩點是諸位繼續我軍效力的原因,考慮長遠,我已經計劃在後投建一家本地的兵工廠,生產槍械彈藥,保證軍需物資的自給。我已經和馬德尼道夫將軍做過洽談,遠東軍同意將位於長嶺子的軍工廠搬遷到金家屯一帶靠近中東鐵路的區域,科爾尼洛夫中校,你對長嶺子軍工廠是最為悉的,這件事就給你來負責,要儘早將搬遷工作完成,並且儘快恢復正常的生產,包括從法國購買新的設備機牀,以及從法俄等國聘請更多的技術工人和技師,最好要就此制定完善的計劃,在近期提給我。”科爾尼洛夫中校很有把握的答道:“這沒有任何問題,我會盡快完成這方面的工作,就目前來説,我們首先還是應該加強炮彈和彈藥的生產,確保自己有足夠的彈藥,此後再從生產步槍入手。只是我們需要的火藥、鋼材和銅材該如何採購?”宋彪道:“暫時先從國外進口,以後再考慮逐步開設各廠。”科爾尼洛夫中校道:“那我就先做好這方面的整體計劃,想辦法先從俄國尋找較為合適的人員籌建各附屬工廠。”宋彪微微頷首,再和蔣方震等人吩咐一番,讓他們加緊配合俄方的工作,隨着工廠的擴大,最終還是要由本部的人經營,而不是一直依賴外國。
此後,宋彪連續談了幾個新的議題,包括營區的二次修建、騎兵訓練和炮兵訓練的問題,因為瀋陽一帶缺乏合適的炮兵訓練場地,宋彪打算在蒲河鎮和棋盤山區以北的地段尋找一個比較空曠偏僻的地方,將炮兵旅的營區轉移過去,在那裏進行常規的炮兵訓練,騎兵訓練場地在此前已經決定設置於團山子和長嶺子一帶。
宋彪對於東陵衞營區的二次修建投入了一大筆錢,他在這裏也是要有長久經營的打算,就算他可能未必會成為東三省總督,但那樣又何妨呢,他還是會繼續在東陵衞保持強大的軍事壓迫力。
如果他最終成了東三省總督,他也會將總督衙門遷移到東陵衞,就在這裏設置東三省的軍事和政治中心。
為此,他在東陵衞一帶大量購置土地,從後陵前堡到大廟子、砂石場,從馬官橋、金家屯到陵前堡,這一大片約4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他納入東陵衞軍事營區。
在此之前,這裏一直是清軍八旗營的駐軍地,全勝之時也有萬餘駐軍,前堡、後堡、西堡都是這一時期的產物,如今就利用這個基礎進行改建,從美國和俄國購入設備修建多棟大浴室。
從宋彪回到瀋陽遷入東陵衞駐軍,他的人生就已經開始了一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