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353章亞洲皇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中央政府的債務,主要的債權人是皇室和國民,皇室和國民也是國家債券的主要持有人,其中僅皇室在過去四年所增持的國債就超過一百億中圓的規模。

確切的説,中央政府只是一個擔保人,真正拖欠皇室和國民債務的是英法德意等國。

世界範圍內的巨大的連環債務問題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戰後的經濟秩序的恢復,而英法所提倡的全部赦免計劃。即中英法三國赦免德意的戰爭賠償,而中國赦免英法拖欠的鉅額債務,最終吃虧的只是中國皇室和國民。

帝國中央政府絕對不可能吃這樣的悶虧,哪怕再因此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帝國也一定要堅持追回所有債務。

各國就此展開了非常烈的爭吵,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和中國説不,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過去的英法美德俄的西方統治時代已經結束了。

現在是中國巨人的時代。

即便在爭吵的最為烈的倫敦國際債務會議時期。宋皇帝也沒有對此發表任何公開的意見。沒有意義,這個世界終究是以實力為基礎的。

在結束了中英的盟友關係,同法國恢復了過去的安全合作協約關係後,世界的秩序重新變化。英美締結為新的盟友。拉咯法國對抗中國。而中國控制着德國、俄羅斯和東歐國家。

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中國是唯一的戰勝國。

中國國防軍在世界範圍內擁有最多的佔領區,佔領着俄羅斯、東歐、德國、巴爾幹地區、高加索地區。在非洲,中國佔領着北非、東非、安哥拉、剛果。

這也是一場金融和經濟戰爭,歐洲的金融財團全面潰敗,中國的金融財團乘機奪取了歐洲的金融霸權,在法蘭克福建立歐洲銀行,控制着歐洲大陸的金融命脈。

如果要再打一場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可以輕易獲取更為全面的勝利,將英美夷為平地。

這就是中國的霸道之處。

現實是殘酷的,不管歐洲人如何判斷自我和新的國際環境,現實就是如此,即便英美法三國加起來,也不可能和中國對抗。

戰爭結束了,新的秩序要重新確立,在這個新的秩序確立之前,難免會有一段時間的混亂時期,也難免會有一些國家,如英法美,想要試探中國的立場,重新奪取世界的主導權。

手持核大,掌控着亞盟,中國自然不用客氣。

在波茨坦會議結束後,顧維鈞總理沒有急於去同英法美進一步的協商如何建立新的世界秩序,而是雙線進展,一方面親自坐鎮在柏林,處理戰後賠償和領土紛爭問題,就軸心國戰敗條件給出一個最終的結論,另一邊加快組建新的北約,聯合巴西、西班牙、墨西哥等二國家,建立一個世界範圍內的新聯盟,壓制英法美的歐美復興野心。

美國開出了優厚的歐洲戰後復建計劃,想要爭奪在歐洲的主導權,帝國則只爭取法國,排擠英美和意大利,控制住西班牙、德國。

顧維鈞總理很清楚自己還有三年的時間做這件事,並不急於一時分出勝負,他有條不紊的按照自己的計劃實施每一步,而帝國皇帝、中國國防軍和帝國的國力就是他背後最大的支持力量。

直到1942年12月,顧維鈞總理才在柏林就軸心國戰敗條件給出最後的提案,德國在維持原有領土的基礎上,向英法及其他被侵略國支付總額為740億中圓的戰爭賠償,德國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由中國託管,並在十年內陸續獨立,向猶太人承諾支付無條件的永久賠償,戰爭賠償分期七十年賠付,加上一戰後續賠款和利息,德國每年需要支付的戰爭賠償是20。35億中圓。

在此基礎上,德國不用拆卸工業設備予以直接賠償,而是由亞盟擔保120億中圓作為首期賠付,幫助被侵略國恢復國家經濟的正常運轉。

中國在德國保留永久駐軍基地,德國國防軍在二十年內限制在二十萬人的規模。

此外,中德將簽訂軍事安全互助協約,德國納入帝國所領導的北京軍事安全聯合協助協約組織,接受北約的軍事保護和監管,北約駐歐洲總司令部也將設置在德國。

以德國為例,波蘭、意大利等軸心國也必須接受類似的條款,並且放棄此前的任何領土爭端要求,意大利在英法部隊的佔領中,而波蘭、捷克、奧地利、匈牙利都在帝國的佔領中,這些國家和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南斯拉夫則陸續加入北京軍事協約組織。

這是一場無關主義的軍事競爭。

1943年1月,在就兩國債務和戰後援建條款達成協議後。法國同意加入北約。

1943年4月,裕華皇儲在美國就中美核武器談判同羅斯福總統達成一致,美國停止核武器研製計劃,而中國承諾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用核武器威脅及攻擊美國。

中美兩國聯合其他國家共同成立世界銀行,主導歐洲和戰後經濟恢復工作,中國出資佔35%,美國佔25%。

在此基礎上,美國承諾加入北約,而不是另外和英國組建新的國際安全組織同中國對抗。

至此,中國主導戰後世界局勢和秩序的局面已經不可扭轉。

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基本可以説是徹底結束了。新的世界秩序將由中國主導。同戰前一樣,中國依然將致力不斷分解大英帝國和法國的殖民體系,建立一個公平的世界。

所謂公平,就是徹底瓦解舊秩序。瓦解競爭對手的勢力版圖。維持中國一尊獨霸的世界體系。

中國也許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温和、最為公正的世界霸主。但也正是因此,中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就更難撼動。

中國將是世界上唯一被允許持有核武器的國家。

作為世界上的唯一霸主,中國也限制聯合國擁有更大的權威。而聯合國的總部也被設在新加坡特區,而非其他國家,其他地區。

中國重新主導新的國際海軍條約,美國將被允許擁有中國海軍主要軍艦總噸位的一半,英法只能達到中國海軍主要軍艦總噸位的1/4。

中美分刮太平洋的協議依然有效,但是,中國在世界海域內的霸主地位不可動搖,中國仍然將保持最少14艘的航空母艦,在全球擁有7個區域的海軍基地和海軍司令部。

除了亞盟之內,中國在世界上維持着42個海外軍事基地,維護世界的秩序和穩定。

中國一力反對,遏止猶太人在阿拉伯半島重新建立以列的計劃,將中東地區作為自己重要統治基地的中國,不可能讓此地變成戰火連綿的新巴爾幹。

1943年7月,在德意宣佈接受無條件投降的一週年之際,羅馬尼亞作為最後一個軸心協約組織的戰敗國,簽署了《波茨坦停戰條約》,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徹底結束,新的時代開啓。

1944年5月,中華帝國同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簽署帝國協約,將三國納入帝國疆域,設為四個自治邦,帝國疆域總面積突破3130萬平方公里。

1947年12月,蘇拉威西、加里曼丹、北馬達加斯加從海外省改變為自治區。

1948年4月,中華帝國同俄羅斯民主共和國就韃靼斯坦共和國及兩國疆域劃分達成最終諒解協議,帝國承諾絕不兼併韃靼斯坦共和國,兩國就現行疆域簽署正式的雙邊承認協約。

中華帝國的疆域在這一時期達到巔峯,並且穩定下來,而帝國的人口也隨着併入在1950年達到了6億人口規模,漢族人口占90。3%。

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在整個人類世界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它自由,富裕,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同時也擁有世界上最為寬鬆的生存環境,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資源,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和國家基礎條件。

它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武裝。

它既是世界上納外國移民最多最快的國家,也是對外輸出移民最多最快的國家,雙重國籍做為一個基礎的國策,奠定了它的一個特殊的國情。

它的存在使得整個世界的人類都更加自由。

它雄踞亞洲,佔據着整個亞洲7/10的疆域,它一個國家就能代表整個亞洲。

它是世界上唯一被允許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它有一位皇帝。

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皇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