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中德對峙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1941年的中期,也就是5月份至10月份的這個階段,中德兩軍在伏爾加域兩側的軍事部署實際上已經不太可能有大的變化,因為雙方的對峙期太長,從蘇聯滅亡開始,雙方在伏爾加兩畔的對峙已經長達20個月,兵力的部署和彈藥的囤積都已經達到了某種極限。
博克元帥估計西北聯軍的主攻方向會是在北方的薩馬拉地區和喀山地區,西北聯軍在伏爾加河的東岸是分開三個點沿河佈防,而德國中央集團軍羣則分成兩個點佈防,在烏里揚諾夫地區對峙着敵軍在薩馬拉和喀山地區的駐軍,在伏爾加格勒兩岸,雙方又形成對峙區域。
中間是遼闊的伏爾加河,納粹德國中央集團軍羣在西岸保持上下兩條防線,中國西北聯軍在東岸保持上中下三條防線,兵力上差別不大,德軍主力不如對手,但是有大量的僕從國兵力補充,總兵力比對手高出40萬的規模,雙方的坦克數量差不多,西北聯軍的火炮和飛機數量佔據較大的優勢。
因為西北聯軍的作戰意圖已經很明顯,博克元帥同德軍總參謀部擬定的作戰方案就極具針對,德軍的計劃是以伏爾加格勒為主攻點,也是類似於旋轉門的進攻戰術。
簡而言之,中德兩軍都試圖用一攻一守的作戰部署,爭取守住對手主力部隊,派遣鋭主力消滅對手的一部分部隊,最終實現兩路主力的前後夾擊。
雙方之所以有如此雷同的戰術策略,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伏爾加河確實是非常寬闊,搶攻渡河的資源必須有效的集中才能保障有效的進攻,如果將有限的渡江部隊、船隻和裝備分散開,採取同時的多點強渡策略,那就很可能被完全擊潰。因為沿江防禦要比強渡容易的多。
費多爾。馮。博克元帥出身於一個傳統的德國新教貴族家庭,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條頓騎士時期,其父親在普法戰爭時期晉升為德意志帝國的陸軍少將,今年六十歲的他在德軍中有着很普遍的那種嚴肅、嚴格的神特質。
在他的軍事原則和藝術中,軍事就是沒有任何錯誤。
在他所指揮的這個中央集團軍羣中,出類拔萃和最為優秀的軍事將領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最終的軍事行動計劃一切都取決於德軍參謀部,他和古德里安將軍等人只負責最好的執行每一個命令,以及參謀部的軍事作戰計劃。
黑暗降臨。
在黑暗的世界裏。偉大的軍事將領總是如星辰一般璀璨奪目。他們的光芒就將在地獄般的戰場上釋放出耀眼的光芒,並被世界所牢牢記住。
戰爭就是這樣,有可能勝利,也有可能失敗。費多爾。馮。博克元帥確信自己可以坦然的接受任何一種結果。因為他所面臨的對手確實擁有擊敗他的可能。
他嚴肅而自信。並且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爭取做到最好。
同往常一樣,他還是會將很多的時間用於在前線各集羣和軍團巡視,該他做的事情。他都已經做到了,剩下來的更多的就只能看各個部隊能否有效的執行,以及戰爭階段的各種意外情況的緊急處理。
這就是他所面臨的情況,每個軍事統帥都會面臨這樣的時刻,你所能做到的事情總是有限的,大部分的命運都只能給上帝來抉擇。
即便是費多爾。馮。博克元帥這樣身經百戰,以及在納粹德軍中擁有很高地位的軍事統帥,戰爭對他來説,更多的結果還是未知數。
你不能確定的事情太多。
你所能做的就是將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都做到最好,這是唯一的選擇。
至於納粹德軍在軍事裝備上相對於中華帝國國防軍所可能存在的那些差距,費多爾。馮。博克也是無能為力的,他更多的期望對手並不能有效的使用那些武器,或者相對於偉大的德意志民族和德國士兵們,仍然缺乏戰勝一切敵人所必需的技能、信心和尊嚴,或者對手的武器並沒有宣傳的那麼厲害。
武器倒不是能夠決定一切的。
費多爾。馮。博克對此深有體會。
在伏爾加河的東側,遼闊的平原世界總是那樣的一覽無遺,費多爾。馮。博克元帥乘坐一輛敞篷的越野車在戰地公路上疾馳而過,伏爾加格勒被分割成兩部分,德國在西岸城市駐防,同駐防在東岸城市的中華帝國國防軍的第二集團軍、新編第十四集團軍對峙,負責保衞整個高加索地區和德國賴以生存的石油補給線。
雙方的焦點似乎就在這點,只是對手可能採取繞道進攻的策略讓整個局勢又變得不是那麼明朗。
即使是在戰爭時期,戰場上的大多數時刻也是那種充滿了殘忍的等待和煎熬的“寧靜期”海因茨。古德里安的第二裝甲集羣駐紮在伏爾加格勒的東岸地區,並且秘密籌備着大規模的跨江作戰,而在他的對面是薛嶽中將的第二集團軍,兩軍分庭抗禮的無聲對峙着。
費多爾。馮。博克元帥正是要到古德里安的部隊視察,並且同古德里安會晤,海因茨。古德里安將軍也堪稱是納粹德軍最著名的軍事將領之一,正是他主導了德國曆次的閃電戰進程,也是他為德國閃電戰理論奠定了軍事基礎。
兩位著名的軍事統帥和將領已經有着多年的合作,雙方都視對方為最好的朋友之一,他們無論是在軍事理論和個上,以及對政治和納粹主義的態度上,幾乎都保持一致,而這種一致在德國陸軍中幾乎是完全雷同的。
對他們來説,最重要的並不是納粹主義,而是德國陸軍的榮譽。
軍人的榮譽高於一切。
在伏爾加河的西岸,費多爾。馮。博克元帥和海因茨。古德里安上將一起通過望遠鏡近距離的觀察對岸的敵軍,意軍在北非的進攻很可能會導致中華帝國正式向意大利宣戰,實質上也等同要對德軍宣戰。這是他們都清楚的事實。
對岸一片寧靜,看不出有太明顯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