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戰爭繁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中英殖民地爭端為納粹德國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帝國原先集中在伏爾加河東部佔領區的主力部隊有一半南下威脅英軍,雖然換來了帝國想要的中英談判結果,但對德國所能產生的威懾力也大幅下降,而德國乘此機會同帝國簽署了中德密約,和平瓜分了蘇聯,避開了中德之間最大的衝突理由。
帝國在本的問題還在繼續,不可能因為德國的威脅而忽視本,畢竟帝國在擊敗本的過程中耗費了太多的力量和軍費,無論歐洲的局勢如何發展,那畢竟是一個在歐洲的威脅,而本則是帝國在亞洲和周別的直接威脅。
宋彪皇帝在慎重的思索了很長時間,同蔣方震説道:“我們沒有必要組織如此龐大規模的陸軍部隊,因為那需要耗費太多的軍費和資源去重新武裝,全軍繼續保持在現有規模,如果德國的威脅進一步擴大,我們可以使用戰略部隊給予最為嚴厲的打擊,一次殲滅德國的主力部隊。畢竟是到了這種程度,要麼不打。要打就該拿出所有的底牌一次解決對手。”稍加停頓,他沒有任何疑慮的補充道:“讓核戰略部門加快核彈頭的生產和裝配,並且進一步優化和擴充核武器的打擊手段。”蔣方震已經明白了皇帝的決意。當即點頭道:“皇上聖明。”是的,這是最好的辦法,既不用開銷更多的軍費,也可以證明帝國的霸主地位。
除了核武器。帝國也會派遣噴氣式戰機加入到這場戰爭中,並且向英法提供這種戰機,對德軍的前進予以遏制。為帝國爭取更多的時間解決掉所有後顧之憂,特別是本的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這樣的消息在中國也引發了前所未有的軒然大波,關於帝國是否參戰的問題更是引來了劇烈的爭論。
皇帝已經做了決定,一旦帝國參戰就會拿出所有的實力,對德國予以最嚴厲的懲罰,zhōngyāng國防軍開始全面的進入新一輪的備戰狀態。帝國陸空軍主力都不斷向伏爾加河東部、伊朗北部調動,並且成立了亞盟聯軍總司令部的常駐機構,總部設置在塔吉克自治省的都賓。
人們議論着新的世界大戰,為之恐懼,為之驚顫。整個世界都是如此,置身事外的美國和中國同樣關注着戰爭的發展,中美都不可能接受一個靠軍事統一起來的新歐洲,也都更多的支持英法。
對於5億人口的中國國民而言,他們在這一場戰爭中的立場是更為中立的,在中國人看來,德國和法國都是非常重要的朋友關係,德國和法國對華都曾經有過很多的幫助,面對德法戰爭擴大的局面,大部分的國民都不願意支持帝國參戰,並且更希望帝國能夠調解法德矛盾,讓兩國重新恢復和平。
在強大民意的驅使下,帝國副外相蔣作賓再次飛往歐洲試圖調解雙方,為雙方找到和平解決的辦法,但這一切都是徒勞的,蔣作賓自己都很清楚,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消滅納粹德國,而不是所謂的和談。
帝國海軍不斷派遣新編艦隊調入印度洋區域,遏制意大利和德軍進入亞洲及非洲,以阻止戰火蔓延到帝國的勢力範圍,或者説,帝國正有意利用這場戰爭改變非洲的局面,擠走英法在非洲的勢力。
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帝國在東非已經擁有了埃俄比亞這個最佳的支點,在印度洋也有了足夠的海軍基地,此次一旦再介入到非洲,帝國就不會再從非洲撤離。
黑。
哪個世界霸主不黑。
zhōngyāng軍部通過聯合軍工委員會,協調全國擁有國家軍工標準驗證資格的四千多家企業,全面加快mbt35\40坦克、mbv3步兵戰車、hp120火箭炮等所有新式武器,沒有任何限制的向英法出售,甚至向英國、法國、瑞典、西班牙出售近程彈道導彈d2/4。
帝國的軍工業產能全面在這一時期膨脹起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將會進一步刺原本就已經處於歷史高位的國際軍工市場需求,除了英法的大規模訂單,其他各國為了保證自身的安全也必須訂購最為領先的軍事裝備,而帝國則願意向世界各國供應最領先的裝備。
為了保證英法還會繼續大量採購帝國的j3\4\5和g2\3系列的螺旋槳戰機,帝國既向英法出售j6早期型號的噴氣式戰機,也以引擎產能限制為由,限制出售數量,還將面臨換代退役的舊戰機甩賣出去,而帝國空軍則同步擴大j6新型號戰機更換螺旋槳殲擊機的步伐。
除了高科技的軍事裝備,在突擊步槍、炸藥、彈藥、火炮、卡車等各個軍火市場領域,帝國都有足夠的產能保障,帝國的m35突擊步槍作為一種最為普遍的先進武器,大規模的銷售到英法各國,包括與之對應的cmr47型中等威力步槍彈。
在整個10月份,帝國證券市場上所有同軍工業有關的股票都全線飆紅,這預示着帝國將來一次真正的戰爭繁榮。
剛從1933年大蕭條中恢復的英法兩國,此次則又一次面臨着大失血的局面,但他們沒有任何選擇,而帝國zhōngyāngzhèngfu也願意為英法持有更大規模的國債,保障他們在這場戰爭中的支付能力。而他們的黃金儲備則將逐步變成中圓外匯儲備,徹底喪失法郎和英鎊的國際硬通貨地位。
幾乎每一天,英國駐華大使都要同帝國外務部、四大zhèngfu信託公司進行各種各樣的商務談判。以英國的海外資產為抵押,從帝國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大規模借貸。
除了德國人,沒有人相信這會是一場在兩三個月內就能結束的戰爭,對英國來説。除了向中國借貸,並且大規模購買中國的先進武器外,他們還能有什麼選擇?
他們必須建立更大規模的武裝。要有更為先進的空軍和陸軍才能贏得這場戰爭。
帝國則以此控制着戰爭的進程,大量向法軍出售和租借戰機,甚至是派遣志願空軍飛行員參戰,保證法軍擁有制空優勢,遏制德國機械部隊的推進速度,進一步為帝國、英法爭取時間。
美**火商們則驚喜的發現,在這場準備已久的狂歡盛宴中。除了出售炮彈、炸藥之外,他們居然連一支步槍都難以推銷出去,這讓美國情何以堪。
當然,出售炸藥、炮彈、子彈也是一個不錯的生意,至少數量龐大。
美國人狂躁的要求保持中立原則。軍火商們沒有任何原則的向買不到中國武器的德意波供應武器,而這些著名的美**火公司中,實際上有很多家也不乏是東北重工、江南財團、南洋財團在背後控股,或者是持股的企業。
資本家沒有任何廉恥。
帝國資本企業在瑞典控制的企業更加中立,依然向德國供應所需要的一切產品,只要他們能夠生產,以至於德軍的轟炸機也繼續使用來自帝國的鋁合金構材和引擎。
假如説華皇陛下對他的家族企業已經失去了控制權,那麼,遠東財團所控股的沃爾沃公司成為納粹德國第三大的坦克、卡車供應商,這件事大概也是值得追究的。
或者説,當華皇陛下決定用核武器解決問題的那一刻起,帝國的所有資本家都可以投身無底線的無恥中,同美國商人一起賺取豐厚的利潤,而不管是帝國zhōngyāng內閣,還是美國zhèngfu,所有政客對此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國家利益總是這樣現實和無情。
帝國確實不會讓納粹德國統一歐洲,但也不會繼續讓英法霸佔非洲和其他地區。
這年10月份的海關數據統計出來後,顧維鈞首相倒是有點希望這場戰爭無限制的打下去,zhōngyāng軍部也很巧妙的利用戰爭加快新型裝備的服役,特別是在空軍領域。
j6噴氣式殲擊機正式出現在歐洲戰場就是在這一年的10月上旬,由於法國還沒有合適的飛行員能夠駕馭這種戰機,通過協調,以志願軍名義從帝國邀請了四十多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組建了法國第一支黑隼志願航空大隊,隸屬於法國空軍司令部直接指揮。
通過和中國空軍的技術合作,納粹德國me262噴氣式戰鬥機的研製計劃也推進的非常快,並在去年10月實現了首次試飛,在此之前,德國也在he280噴氣飛機的研製過程中累積了同樣豐富的經驗。
在納粹空軍的me262噴氣式戰鬥機投入戰鬥後不久,帝國的j6噴氣式殲擊機也同時抵達法國,但是雙方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發生正面的碰擊。
同德國一樣,帝國j6殲擊機也是第二代噴氣作戰飛機,其原型機為p3,j6a即是p3dx型。
因為採用了更為優秀和推力更強的渦噴5引擎,黑隼j6從一開始就具備了超越一切對手的速度優勢,這使得黑隼殲擊機有更多的設計空間將注意力關注在格鬥、起飛、載重和航程等其他關鍵作戰數據上。
在進氣道、氣動領域的設計上,由於運用了早期的波錐進氣道和邊條翼加小展弦比低單翼的結構,採用雙發引擎配置的黑隼殲擊機的格鬥能力相對於英國和德國正在研製的噴氣戰鬥機有着絕對的優勢,而速度、航程、載重、電子設備等數據也佔據着較大的優勢。
相對於英國的星戰機和美國正在進行的p80噴式試驗機,以及德國的he280噴氣飛機,黑隼殲擊機是非常獨特的雙發中型殲擊機,其空重數據是驚人的6800/7280kg,而同屬於雙發噴氣戰機的德國me262的空重僅為4000/4400kg,作戰半徑達到750公里。
在同一時期的戰機中,無論是螺旋槳式,還是噴氣式,黑隼j6殲擊機的能都堪稱是世界上絕對的第一強,在德法戰場上,黑隼殲擊機的第一批次參戰就創造了輝煌的戰果,以零戰損的成績擊落了27架德軍bf109。
隨着英法聯軍和德波聯軍在馬奇諾防線上展開空前規模的攻防戰,雙方的彈藥損耗規模都達到了聳人聽聞的程度,而普遍採用突擊步槍正是這大的惡因,而這倒是給中美和瑞典的軍工業帶來了更為豐厚的利潤,以及前所未有的繁榮。
雙方在一個月內所消耗的彈藥數量居然比整個中戰爭中消耗的數額更多,但是雙方的人員戰損倒都不是烈,遠不如中在朝鮮戰場上損耗的規模。
11月下旬,德軍終於在比利時蒙斯用大量的鐵道重炮攻擊突破了馬奇諾防線,在隨後的大規模進攻中,德軍一路長驅直入,繞道反向進攻雙方重兵集結的里爾地區,為了拯救在里爾地區的英法聯軍,法軍集結所有的預備軍力反攻康佈雷。
在這一次的二戰歷史上,最為烈的第一次大規模戰役康佈雷戰役打響,雙方集結重兵,但是法軍在機械化變革在勒倫布總統時期的大規模倒退和停滯,最終導致法軍在此次戰役中缺乏足夠的裝甲部隊,從中國緊急增購的裝甲車、坦克雖然先進,法軍本身卻還缺乏所需要的戰術指揮經驗。
在德軍進攻之前,中方軍事首席顧問劉賡雲上將已經建議法軍將預備兵力盡量靠近馬奇諾防線佈置,但是被維岡將軍所拒絕,在康佈雷戰役爆發之前,劉賡雲上將也建議法軍戰略收縮防線,前線爭取更多時間在後方構建第二層防禦線,同樣也被法軍總參謀部擱置。
在法國,劉賡雲上將及中方軍事顧問團主要還是負責為法軍的機械化部隊提供作戰培訓,在康佈雷戰役爆發之前,劉賡雲上將發電回帝國zhōngyāng軍部,認為法國在年底之前就可能會淪陷。
他的觀點在於法國的問題不在於缺乏機械化的作戰裝備,不在於缺乏優秀的指揮軍官,而在於缺乏一個偉大的領袖,在他看來,不管是維岡將軍,還是雷諾總統,都缺乏帶領法國戰鬥到底的勇氣。
在他發給宋彪皇帝的電報中,如此説道“陛下,我確實不認為法國的未來是一片晦暗和沒有希望的,他們或許打不贏德國,但他們可以低下頭,向我們和英國求援,並且真正的尊重我們。真正讓法國走到今天這樣的地步,我以為一切的源頭恐怕是要從那位拿破崙皇帝説起,總是沉湎在過去的輝煌,已經使得法國人沒有勇氣正視他們在暫時這個階段的衰弱和無力。他們既傲慢,又自卑,如果戰爭沒有打到巴黎,他們會充滿鬥志,只要到了巴黎,他們就會承認失敗,而這正是我們所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