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326章致我們的祖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從1941年1月份開始。隨着空軍轟炸師團的陸續抵達,北方聯軍平均每天對烏拉爾方面軍實施超過一千架次的大規模轟炸,使用高爆彈和汽油彈對付那些堅硬牢固的大型要,對其主要的防空陣地則採用火箭炮和近程導彈的遠程覆蓋打擊。

到了3月底,確信該方面軍已經處於士氣極低的狀態,才由衞立煌親自指揮新西伯利亞集團軍、第八集團軍、克孜勒集團軍對烏拉爾防線發起總攻,總兵力107。4萬人,火炮和迫擊炮2。3萬門,坦克4430輛,裝甲車7370輛,空軍方面有六個師集結起來參與此次作戰,從3月20開始,就長期對烏拉爾防線實施更為猛烈的轟炸和炮擊。

在連續實施了為期一週的密集轟炸後,第八集團軍作為主力,在大量坦克部隊的率先突擊下進攻車里雅賓斯克,至這一時期,帝國從內陸調的攻擊機g2/3陸續抵達前線,相對於半專業的j5殲轟,g2/3系列攻擊機更適合攻擊地面要、坦克和火炮部隊,在大量j3/4系列殲擊機的掩護下,空軍再一次集中所有力量對蘇聯紅軍的地面單位給予重擊,陸軍則以最新型號的mbt35/35b坦克和部分mbt33坦克為主力,在地面發起強攻。

直升機在此次戰役中也一次投入了400架,其中一部分裝備了遠距離打擊的火箭炮,主要負責進攻前方要和坦克。

永遠不要低估蘇聯紅軍保衞祖國的雄心,特別不要低估那些蘇維埃軍官們的壯志。

在如此長時間的大規模壓制之後,烏拉爾方面軍還是異常勇敢的同帝國陸空軍在車里雅賓斯克展開猛烈的攻防戰,羅科索夫斯基指揮官所採取的策略是“不再奪取已經失去的陣地,但是絕不輕易放棄一個陣地”所以在整個戰役中並沒有出現劇烈的反覆爭奪戰,但蘇聯紅軍在每個陣地上的抵抗意志也是令人震驚的。

蘇聯同時遭受中德兩個軍事大國和波蘭的進攻,烏拉爾方面軍更是被層層包圍,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被封鎖了半年之久,嚴重缺乏補給和預備人員,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能夠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作為一個民族,作為一個軍人,他們確實值得尊敬。

作為反侵略者,他們是世界上最為勇敢和堅韌的士兵。

不可否認,他們之中的很多人是被迫選擇當兵,選擇拿起槍保衞祖國,甚至在他們戰鬥前線的後排陣地,憲兵部隊就持着機槍壓陣,阻止他們後撤,讓他們不惜一切代價保衞一個並不讓他們喜歡的政權,但他們做的非常好。

他們很勇敢,並且無畏。

實力終究決定了一切。

帝國陸軍不僅沒有犯錯。而且採取了非常謹慎和極端的進攻及壓制手段,慘烈的三天戰之後,衞立煌才率領北方聯軍佔領車里雅賓斯克和葉卡捷琳堡。殲滅蘇軍官兵23萬,俘虜45萬,消滅了整個伏爾加河東側的所有蘇聯紅軍主力。

蘇聯在這一時期有三個主力部隊,分別是位於莫斯科的瓦圖京部的zhōngyāng方面軍、沃羅涅方面軍、草原方面軍。位於斯大林格勒的朱可夫部的頓河方面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西南方面軍,以及羅科索夫斯基和科涅夫部的烏拉爾方面軍、喀山方面軍、哈薩克方面軍。

這三個大部隊分別位於莫斯科、高加索及中南部地區、烏拉爾及東部地區,呈三足鼎立之勢。隨着東線的三大方面軍都被帝國殲滅,蘇聯又失去了中東部地區的工業基地和高加索、哈薩克礦產資源地,其後續已經幾乎不可能再同德波聯軍抗衡。

蘇聯肯定還是會抗爭到底,就像曾經的巴黎公社那樣。

死對他們來説並不可怕。

雖然在對蘇聯佔領區的劃分上同德國、波蘭還有嚴重的爭議,但這並不影響帝國佔領伏爾加河域以東的區域,一切按部就班,按照帝國的規劃。喀山至奧倫堡地區將會成立韃靼斯坦共和國,烏拉爾山脈以東至鄂畢河以西的地區被臨時劃入西伯利亞nzhu共和國,首都設立在葉卡捷琳堡,而鄂畢河以東的地區則直接劃入帝國疆域的版圖中。

哈薩克疆域維持不變,暫時在帝國的託管下實施自治。籌建新的臨時自治zhèngfu,為進一步的dúli和加入亞盟做準備。

為了保證韃靼斯坦共和國的俄族人口不會超過半數,帝國將薩馬拉以南至斯大林格勒東部地區,東至烏拉爾河的區域單獨保留,繼續由第六集團軍駐防託管,等待蘇德戰爭的後續進展。

即便未能和德國達成一致的協約,對帝國來説,中蘇戰爭也已經結束了,帝國不會再繼續進攻蘇聯,而蘇聯實際上也不可能再支撐多久的時間,即便英美現在願意給蘇聯更多的軍事援助以牽制帝國和德國,時間上也來不及了。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蘇聯對哈薩克地區的投入規模並不算多,但也不算少,這使得哈薩克地區本身仍然擁有較好的礦產業基礎和一定規模的機械產業,基建水平相對較好。

等哈薩克完整的納入亞盟,亞盟的實力也會進一步的有所提高。

很顯然,對帝國來説,哈薩克地區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工業資源基地,特別是在哈薩克持有部分西伯利亞石油區的情況下。

中蘇戰爭的提前結束為帝國空餘出大量的軍事力量,第八集團軍在殲滅烏拉爾方面軍後立刻南下,調入薛嶽、劉亞昭的南方聯軍。…大英帝國在這一時期所面臨的局面就非常困難了,隨着中蘇戰爭的結束,中國大約可以調超過四百萬的陸軍南下,在中戰爭之中,中國海軍也基本完成任務,隨時可以大量南下,對英國在東南亞的多個殖民地發起總攻。

此時還要同中國及亞盟開戰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但是,亞盟開出來的條件也沒有給大英帝國一丁點的情面,這個情況就很像是菲律賓這些小國仗着美國的支持警告中國小心點,亞盟的這些成員國基本都是窮國弱國,如果沒有中國在幕後的支持,這些成員國的實力加起來也不是半個大英帝國的對手。

所以當這些小國集合起來,一起表態要大英帝國小心一點,最好麻利的快點滾出亞洲,那要讓大英帝國情何以堪啊?

英國現在確實是很痛苦,也很麻煩。

英國現在要做的退讓不是一個南中國海那樣的地方,而是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緬甸、馬來亞、新加坡,這一系列的大規模退讓是英國無法接受的。

亞盟這些小國的態度也確實是非常的蠻橫和強硬,他們其實就是要英國無條件的退出亞洲和所有的伊斯蘭國家,包括埃及、卡塔爾、迪拜、阿曼,英國不退,他們就要開戰,他們確實打不過英國,加起來都打不過。但是在後面給他們撐的中國打得過啊。

如果英國和伊朗在海上開戰了,中國是不是要出手幫伊朗打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