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323章不精彩的高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特別是對陳瑾來説,超這兩個人的影響另外建立新黨是最有利於他的局面,而不是單純靠着皇室的支持做一個沒有黨內控制力的首相。

不管怎麼説,陳瑾的態度代表了一大批青年黨員的態度,這也就意味着光復黨的分裂是遲早的事。

宋彪雖然不支持這樣的事,但他也意識到自己還是應該儘早作出選擇,在他看來,對中國最為有利的政治局面是應該是zhōngyāng長期穩定統一,地方則存在一定規模的nzhu競爭,也就是目前的這種情況繼續維持下去,只是黨派的理念層次更為現代,nzhu競爭的方式更為公開和規範。

這天晚上,宋彪和陳瑾就光復黨內部的問題談了很長時間。

至於未來究竟該如何選擇,他也沒有確切的答案,對於陳瑾的意見,他則是既認同,又有比較大的保留。

李樹澄一案對zhōngyāng內閣和光復黨的打擊是很厲害的,但還不至於會讓顧維鈞敗選,只能説是地方省份中,nzhu黨和社民黨奪取的席位肯定會更多,包括在國會的席位上,nzhu黨、社民黨也會佔據更多的席位。

這將意味着顧維鈞在他的第三屆內閣任期中可能會遭遇很多新的麻煩,一些想要通過的新法案會遭受更多的苛責和非議。

這些都很正常。

nzhu社會有其運行的規則。

其實在1940年的這一年,宋彪皇帝對於中國政治制度和nzhu體制是很惘的,他並不覺得nzhu體制就是最好的體制,只是就目前而言,確實沒有比它更好的一種方式而已,它依然存在着很多缺點。

每個國家的國情不一樣。在一些國家,它的缺點相對小一些,在另外一些國家。它的缺點就相對會更大一些,總體來説,國家越複雜,nzhu體制的缺陷就越大。

李樹澄案對顧維鈞的衝擊是最大的。他也被迫採取更為進的改革政策,並且承諾進一步加強反貪反非法社團的法律,在他的第三屆首相任期內。他承諾會集中一切力量打擊非法社團。

顧維鈞倒不一定會在最後時刻敗選,他畢竟還是有皇帝的支持,這也是宋彪皇帝讓裕華皇儲親自負責調查的原因,隨着直接隸屬內廷和皇帝的zhōngyāng調查總局將案件調查情況逐步公佈,撇清顧維鈞同李樹澄的關係,並將罪責主要集中在非法社團這個問題上,對於顧維鈞來説。他想要再次連任首相一職的難度就很低了。

在今天的人類世界,中華帝國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國家,也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國家,但它的內部確實還存在着非常多的問題,這也是不可避免。更無可爭議之事。

對於每一屆的帝國首相而言,他們也總是有無數處理不盡的事情要做,他們之中的每一個人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

宋彪皇帝和zhōngyāng軍部在此時此刻是非常需要顧維鈞的,帝國也需要一個非常穩定的zhōngyāngzhèngfu保證軍費的開支,以及對外政策和軍事政策上的穩定,這一點是事實,宋彪皇帝不動聲的為顧維鈞處理掉李樹澄一案,繼續給予顧維鈞更多的支持,而顧維鈞首相也只能給予zhōngyāng軍部足夠的支持。

如果帝國陸軍能在對蘇作戰期間創造絕佳的戰績,迅速結束這場突然發生的新戰爭,並且為帝國帶來無可估量的輝煌戰利和收穫,顧維鈞的zhōngyāng內閣和他個人的政治聲望、民調、支持率肯定會重新再創高峯。

nzhu政治就是這樣。

首相的民調支持率一貫是過山車般的存在。

就在李樹澄案的這件事即將成為過去,但還未完全結束的時候,1940年10月11,北方聯軍的總司令官趙庭柱上將確信此時就是最佳的時刻,在蘇聯紅軍還未能在東線重新組織起大規模的防線之前,即便帝國空軍的回援還未能及時的全部按計劃抵達,趙庭柱就指揮北方聯軍突然向蘇聯發起快速進攻。

這是一場真正的閃電戰。

閃電戰這個詞在理論上依然是由納粹德國的第六裝甲集團軍所締造的奇蹟,但是,德國在大機械化變革、空地一體化的變革上都遠不如帝國國防軍,相對帝國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趙庭柱和衞立煌所制定的策略也是極其特別的,他們繞過了蘇聯重兵防衞的車里雅賓斯克和葉卡捷琳堡,這兩個地方都有蘇聯耗費二十年時間修建的堅固要羣,強攻要並非是帝國陸軍所擅長之事,所以,北方聯軍直接從南線出擊,奪取哈薩克北方的鐵路樞紐庫斯塔奈城,以此為據點繼續南下,繞過車里雅賓斯克和烏拉爾山脈進攻奧倫堡和裏海北部的阿特蘇,分兵兩路進蘇德正在鏖戰的斯大林格勒。

這個選擇絕對是讓蘇聯和納粹德國都大吃一驚,但在戰略上,這確實是一個極佳而極端其妙的選擇,北方聯軍四十四個機械師分兵兩路,南線的第五、第六集團軍進攻斯大林格勒的蘇聯後方陣地,北線的部隊是從朝鮮戰場調回來的第二集團軍揮師進攻伏爾加河上游的薩馬拉,為繼續進攻喀山做鋪墊。

趙庭柱同時在庫斯塔奈和鄂木斯克保留兩個集團軍,用於牽制蘇聯在東線的部隊,分兵多路一貫是兵家大忌,但作出這個戰略規劃的衞立煌有他自己的觀點,在他的判斷中,蘇聯紅軍的實力同樣更為分散,他將兵力散開牽制蘇聯紅軍的同時,集中主力的第二集團軍、第五集團軍直接攻擊喀山。

一旦讓他奪取喀山,蘇聯在東線的兩個方面軍就將不戰而潰。

這兩個方面軍圍繞着車里雅賓斯克、哈薩克北部地區和大量的要羣防禦作戰,想要硬吃下來是很艱難的,最好的策略就是派遣主力孤軍深入,迫使蘇聯調這兩個方面軍回撤支援喀山。

只要蘇聯的這兩個東線方面軍一撤。衞立煌所指揮的第七、第八集團軍就能充分發揮速度優勢,在這兩個方面軍回到喀山之前將他們殲滅在野外,即便蘇聯的這兩個方面軍不撤。一旦丟失喀山地區,蘇聯也將徹底被切割成兩半,任由中德波三國陸軍圍殲各部。

最終,北方聯軍將會以四個集團軍的兵力圍攻喀山。用一個集團軍南下同納粹德國搶佔高加索和裏海北部地區的控制權,一旦讓帝國搶下蘇聯的伏爾加河域的石油區,納粹德國就等於是一場空。

衞立煌考慮的非常遠。如果中德最終還有一戰,而且這一戰還是他和趙庭柱老總指揮的話,他希望儘可能的提前奪取斯大林格勒,同納粹德國隔河相望。

他提出的這個作戰計劃確實是比較冒險,但也很聰明,立足長遠,所以從一開始就得到了趙庭柱總司令官的鼎力支持。此後也陸續得到了zhōngyāng軍部和宋彪皇帝的認可。

蘇聯紅軍在這樣的大攻勢中,完全是慢了三拍也不止,北方聯軍快如閃電一般推進到斯大林格勒和薩馬拉,跨度是1300公里的大躍進,前後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

北方聯軍到斯大林格勒東岸的時候。距離蘇軍防線只有60公里的時候,蘇軍才知道對方有一個集團軍的兵力突然攻了過來,這時,薩馬拉城已經失守。

蘇聯此時在斯大林格勒地區有斯大林格勒方面軍、頓河方面軍、西南方面軍,統一歸屬朱可夫陸軍大將指揮,有趣的是這還真的是趙庭柱和朱可夫的第二次較量,而且兩人此時都在前線。

真論才華,趙庭柱肯定不如朱可夫,但是趙庭柱手裏的牌是很漂亮的,他兩個集團軍六十萬軍兵力進攻朱可夫的大後方,兩軍相距只有六十公里,朱可夫才知道對方是兩個集團軍,至於這兩個集團軍的裝備水平和人員狀況,朱可夫是完全不清楚。

本來和德軍在斯大林格勒的鏖戰就很艱難,突然連中國國防軍都加入進來,朱可夫這個仗還能怎麼打?

朱可夫確實是現代戰爭中的天才指揮大師和軍事家,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立刻將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後撤,試圖同頓河方面軍會合,等於是將德軍的陣地暴給中國陸軍,他先撤回去同頓河方面軍匯合,然後用三個方面軍在頓河和奇爾河之間的魯斯伯平卡斯亞地區進行防守作戰。

這麼一來,他可以有效的利用頓河的優勢削弱對手的裝甲及坦克部隊的優勢。

問題是他一個方面軍想要從戰場上迅速撤離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為此,他也確實是丟棄了大量輜重,幸運的是趙庭柱並不打算同朱可夫的三個方面軍決戰,他的戰略目標是奪取斯大林格勒的東側陣地,和納粹德軍隔河相望。

奪取斯大林格勒東側陣地後,趙庭柱只保留一個集團軍配合德軍攻勢將對手的三個方面軍牽制住,而zhōngyāng第五集團軍則作為主力部隊配合黃百韜的zhōngyāng第二集團軍一路北上進攻喀山,蘇聯準備不足,第二集團軍一路攻城奪寨,在第五集團軍的配合下於11月3攻佔喀山。

從戰略上,帝國國防軍是基本在一個月內就完成了戰略任務,只是消滅的蘇聯紅軍數量並不多,對於這場戰役而言,結果比過程重要,因為蘇聯此時的軍事工業中心基本都集中在喀山至薩馬拉,以及車里雅賓斯克至奧倫堡地區,而蘇聯的戰爭補給資源則主要來自哈薩克和高加索地區。

看似不彩的戰役,實際上恰恰是最為高明的決策。

如果蘇聯紅軍不在短時間內重新作出重大的調整,不對帝國國防軍所佔領的地區發動全面反擊,蘇聯的國運在這場戰爭中就走到了盡頭,大約兩個月後,蘇聯紅軍就會因為失去後援物資、補給而無法繼續同德軍作戰。

如果蘇聯紅軍決定反擊,那就正好踏入帝國圍城打援的計劃中,因為帝國的大機械化作戰最擅長的就是以快制動,只要對手的部隊開始調動起來,帝國就能迅速予以快速的殲滅、截斷,其次才是攻防戰、圍殲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