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光復之殤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宋彪皇帝讓內廷安排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在宣政園接見宋教仁,並且安排了晚宴招待宋教仁一家。
帝國有兩個宣政園,一個是zhōngnánhai的宣政園,那裏已經成為帝國國家博物館的一部分。另一個就是zhōngyāng宮的宣政園,同慈政園不同,宣政園大部分情況就專門用來接見國會議員和各黨派人士。
這天上午,宋彪還在處理zhōngyāng軍部的事務,下午回到zhōngyāng宮就安排宋教仁到宣政園覲見。
9月之京都依然炎熱。
宣政園是1935年之後新建的皇宮宮殿,設有水暖系統,通過地板、牆壁、銅柱之間的銅管內的水調節温度,夏天降温,冬天升温。
比起zhōngyāng宮辦公廳所採用的zhōngyāng空調,宣政園更為舒適一些,宋彪皇帝這兩年也更多的喜歡在宣政園裏處理國事,甚至是接見外賓。
到了下午兩點,宋彪皇帝午睡了一個小時後洗漱一番,這才前往宣政園喝下午茶,此時秋熱煩燥,下午喝杯涼茶總是不錯的選擇。
宋教仁謹慎的在此等候了將近十多分鐘的時間,這才見到皇帝陛下。
見到宋教仁後,宋彪皇帝顯得很平常,在宋教仁鞠躬敬禮之後,他就招攬宋教仁坐下來,陪他一起喝茶。
歲月不饒人。
宋教仁一晃也是年過六旬的頭髮花白之人,昔的風采倒是依舊在,這些年間,他已經不在內閣任職,一直積極推進nzhu黨內部的改革,1930年至1935年曾經競選過的浙江省長,憑藉極高的個人聲望輕易當選,也拉開了浙江省成為nzhu黨和光復黨替執政的大幕。
在宋教仁的改革之下,nzhu黨一改過去和光復黨爭鋒相對的局面,調整政策偏向於中產階層,這使得nzhu黨在沿海大城市的支持率節節攀升,但在內陸地區,nzhu黨還是未能有牢固的民眾支持基礎。
兩黨競爭總是難免要打嘴炮,汪兆銘又是非常喜歡在紙面上做文章的人,他攻擊nzhu黨只有民粹主義,沒有真正的nzhu主義,真正的nzhu主義應當是全民享受福祉的國民之主義,而宋教仁則批評光復黨魚龍混雜,沆瀣一氣,cāo控地方機構等等非法事宜,以及輕視中產階層、忽視社會福利體系改革等等問題。
有批評才能有進步,問題只是光復黨生蒂固,競選總能大獲全勝,已經缺乏內部改革動力,這倒不是顧維鈞一個人就能扭轉的局面。
要説黨派扶持,如果沒有宋彪皇帝和皇室的支持,宋教仁的nzhu黨也決計很難支撐到今天,但是兩人今的見面卻有點尷尬。
宋彪沉默無聲的喝茶,咀嚼着核桃仁,彷彿身邊的宋教仁並不在場。
宋教仁今天還是穿了一身黑的西裝禮服,配着藍的領帶,而皇帝還是一如既往的身穿着他的便服,白底琉璃紅紋的龍袍便服,顯得很肅靜。
紅白、黃和藍黑是皇帝龍袍中最受宋彪皇帝所偏愛的,但是紅白確實穿的更多一些。
nzhu。
宋彪皇帝一直在思考着這件事。
他仔細研究了nzhu和資本主義這件事。對於帝國這種特殊的國家,他以為nzhu和資本主義所能帶來的最棘手的問題有兩點,一是地區的民粹分裂主義;二是貧富差距的擴大。
帝國直至今依然嚴土地兼併。在《農民保護法案》中嚴格的對所有農户提供最基礎的保障只要是農户,原則上都至少要擁有15畝的田地。
如果對比21世紀的共和國和印度,那麼你會發現共和國唯一的好處是同樣的人口和耕地條件下,共和國可以保障所有農民擁有十幾畝的田地。而在印度,即便是在21世紀,絕大多數的土地也都掌握在地主手中。極少有普通的印度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在田租和税收的壓力下,印度農民以幾十户的方式集體自殺的情況屢見不鮮。
不管世界如何吹噓印度的體制,宋彪皇帝一貫認為這種體制如果是以幾億農民生不如死為代價,那就沒有任何意義,反過來,即便另外一種體制存在各種弊端。但如果能在基礎層面強制保證所有農民至少擁有維持生存所需的農田,那就絕對有存在的價值,而且這個“所有”是十億人口之多。
這真的不容易。
這很重要。
宋彪皇帝對光復黨的支持之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光復黨強有力的實現了他的這個要求,以税收、國家補貼和國家法律的形式保證所有農户都擁有最低的土地。
光復黨所採取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由zhèngfu直接持有一大部分的土地低價租給農户,而且,這些土地是絕對不允許轉讓的,農户可以一次簽署超過60年的農業經營權。
在地方的農村合作社和農業合作協會都會參與鄉村內部的協調工作,切實保障每個農户都有土地可種,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農户實際上能夠擁有更多的田地,但也確實存在很多農户將自己的土地出售掉,然後低價租借縣zhèngfu的公田。
這種公田政策是nzhu黨攻擊的重點,這一點很正常,因為nzhu黨所代表的中產階層對此有着特殊的利益需求,要求取締公田,允許土地更為ziyóu的通。